糖尿病会造成肾结石吗(糖尿病会引起肾什么方面的问题)
肾结石是吃出来的吗?这4种人们爱吃的食物,可能是诱导因素
肾结石是指肾脏在形成尿液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大大小小坚硬的物质,像石头一样,比较小的肾结石能够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人们并没有明显的感觉。如果肾结石的体积比较大,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尿血的情况,这一种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来解决病痛,帮助排出肾脏当中的结石。不过大多数的肾结石都比较小,能够自行排出体外。患上肾结石的原因有很多,有一部分人患上肾结石是由于嘴馋吃出来的,这4种人们爱吃的食物,都是导致肾结石的危险诱因。
诱因1: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其中铁元素含量比较高,所以贫血的人经常吃动物肝脏,便能够得到缓解。但是动物肝脏当中的脂肪含量比较高,并且属于高嘌呤的食物,如果吃得过多,身体代谢不了不仅会引发肥胖,还可能导致体内尿酸升高。尿酸与体内的钙结合以后,就会形成尿酸结晶不断在肾脏当中沉积而诱发肾结石。
诱因2:饮料
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果汁饮料都深受人们的喜欢,有些人不爱喝水,每天都用饮料来代替,这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在饮料当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以及各种添加剂,过多的糖分进入体内,就会导致热量超标形成脂肪储存在体内。而且过多的喝饮料会导致肾脏不堪重负,提高了患肾结石的几率。
诱因3:咸菜
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有吃咸菜的习惯,即便是我们现在每一顿饭都有好几个菜,也会放上一碟小咸菜,作为一种配菜。尤其是在早晨吃饭的时候,粥配咸菜,面条配咸菜,都让人们觉得这样吃很舒服。但是咸菜在腌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食盐,食盐中的钠元素含量很高,人们吃过多的咸菜,就会导致身体当中的水分减少,也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肾脏功能衰退就会导致新陈代谢出现紊乱,体内的钙与尿酸和草酸碰撞就会引发肾结石。
诱因4:蛋糕
蛋糕属于高热量的食物,并且吃起来非常甜,咱们偶尔吃一点蛋糕可以解馋并且还可以让人们的心情变好。但是如果经常吃,就会导致摄入身体的糖分超标,不仅会引起高血糖,还会导致钙在尿液中不断堆积,这就会诱发肾结石。如果因此而患上糖尿病,也会对肾脏造成威胁。
以上4种食物非常受人们喜爱,希望大家不要食用得过多,才不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喝茶会导致肾结石,是真的吗?
谣言
近日,有报道称“一位六旬台湾男子长期以茶代水,竟然在输尿管中发现一颗0.7至0.8厘米的结石。据说,他年轻三十多岁时就发生过结石,三十年后再次复发”。随之而来的是“喝茶易得肾结石”“长期饮茶恐增肾结石风险”等一系列传言。
辟谣
已有大规模人群调查证明,喝茶并不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病率,还有降低结石风险的可能。
“喝茶易得肾结石”的逻辑是:茶叶中富含草酸,草酸和人体内的钙能形成草酸钙,而大部分的肾结石都是草酸钙结石,因此喝茶易得肾结石。然而,这中间存在诸多漏洞。
肾结石的形成非常复杂,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认为结石形成的主要机理有3个方面:1.尿液中形成结石的物质的过饱和;2.结石抑制物质减少,促进物质增多;3.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尿路上皮细胞的损伤以肾小管细胞为主,并在整个形成结石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饮食作为第一种因素,也被认为是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包括食用菠菜等使体内大量草酸堆积;食用动物肝脏及海鲜等引起嘌呤代谢失常,脂肪摄取过多,糖分过高,蛋白质过量等。导致后两者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基因异常等。有研究表明,细胞膜磷脂异常分布容易诱发草酸钙结石,而此类人群主要就是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肥胖人群,与肾结石多发人群一致。
由于喝茶到达肾脏的草酸量真的高吗?肾结石形成虽然与草酸大量摄入及异常堆积有关,但不同种类、不同制作工艺的茶叶中的草酸含量不尽相同,绿茶、乌龙茶等的草酸含量要低于红茶,直接说“茶叶中富含草酸”有以偏概全之嫌。
事实上,许多食物中的草酸量都远高于茶叶。《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诊疗指南》中明确提出,对已出现肾结石的患者而言,要限制饮食中草酸的摄入最应忌食的是菠菜,除此之外还要避开甘蓝、巧克力、花生、甜菜等草酸较高的食物。然而,绝大部分草酸在被吸收到达肾脏前,就已经与食物中的其他成分(比如钙)结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了。茶叶作为人体众多草酸摄入中的因素之一,只是少量茶叶经过水的浸泡后喝入人体的,这个量不足以引起肾结石的形成。
有试验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证明,茶叶中的草酸含量能形成肾结石的风险很低,这些有饮茶习惯的人群肾结石的发病率不仅没有增加,其发病率还可以轻微降低。很多研究证实了茶叶对肾脏的好处,譬如: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草酸及草酸钙晶体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茶多酚可以有效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结石发病率;茶叶中的茶多糖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发病过程中的生化指标;茶叶中的儿茶素EGCG能够抑制肾脏内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并对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EGCG可以减轻机体的过氧化损伤,降低形成结石的危险等等。
不过,这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自由喝茶。不正确的饮茶,还是会增加罹患结石的几率的。如果长期大量饮用没有经过洗茶的茶水,或者长期饮用浓茶,浓茶里的鞣酸、可可碱等成分会促进结石形成。那么怎样饮茶才正确呢?适量、清淡饮茶,并且喝茶之前要洗茶,冲掉茶叶80%左右的草酸。建议每日饮用茶叶量5~12g左右,3~4泡为宜。
总而言之,偶尔喝茶的人群不必担心会因此出现肾结石,而习惯每日饮茶的人群,若身体健康代谢无异常,产生肾结石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喝茶导致肾结石”的理论并不科学。
辟谣专家:吴一波,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硕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组长
复核专家:董晓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三级教授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喝茶居然会导致肾结石?赶紧喝口茶 压压惊
来源:北京青年报
俗语常道茶 “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大暑一到,饮水量也日益增多,但喝白开水没味道,喝“肥宅快乐水”又怕胖,茶水就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爱喝茶的朋友最近却被 “喝茶易得肾结石”“长期饮茶恐增加肾结石风险”等谣言文章吓得不轻。到底怎么回事?咱们还是细细说来吧。
导致肾结石的原因
有三类
找来这些谣言文,读完发现它们的逻辑主要在于:茶叶含有草酸,而草酸钙是肾结石的诱因之一,所以经常喝茶容易导致肾结石。但是这个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的逻辑,细究起来就不是那么靠谱了,存在诸多漏洞。
首先,咱们得先知道肾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肾结石不只是“肾结石”,它在医学中的真实称谓其实是“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结石可能出现在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等部位,只是肾和输尿管结石较为常见,所以大家往往将泌尿系结石叫做肾结石。
那泌尿系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在医学上一般认为有三个方面是结石形成的主要机理:一是尿液成石物质的过饱和;二是抑制成石物质减少、促进物质增多;三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受损。
简单概括就是:生成结石、排不出去、肾不行了。
而其中,导致后两者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基因异常等。
所以谣言文中的第一个漏洞产生了,肾结石一定是因为无机盐太多形成结石了吗?不,还有可能是正常代谢的无机盐排不出去。毕竟谣言文中提到的患者30多岁就曾经发生过结石,不排除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受损情况或自身体质易生成结石,文中未提及其身体情况就直接让茶叶背了锅是不是有点冤呢?
摄入草酸
不代表一定会导致肾结石
肾结石在中老年男性(30-60岁)的发病率很高,约为10%,并且依赖于年龄、性别和种族而改变。近80%的肾结石为草酸钙结石,15%为磷酸钙结石,其余为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及感染性结石。
结石发病率这么高,草酸钙引起的肾结石这么多,摄入草酸多肯定会导致发病?医生可没这样说。
国内很多研究都点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虽然对其发病机制有了很多的研究,也形成了诸多假说和理论,但是鉴于致病因素繁多,且疾病的形成与危险因素之间也绝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所以目前并没有一个假说或者机理能完整解释结石如何形成。
说所有的茶都富含草酸
是以偏概全
以苦丁茶为例,显微镜下观察其薄壁细胞中确实存在草酸钙。那含量多吗?这个不好说。
如果查看各种茶抽出液的可溶性固体成分浓度和草酸含量,可以发现许多茶类物质是确实含有草酸的,对于红茶、绿茶来说,有较高的草酸含量(44mg/kg-90 mg/kg),而乌龙茶的草酸含量却只有5mg/kg-47mg/kg。在乌龙茶中,水仙和武夷水仙的草酸含量比较高,特级武夷水仙草酸含量为47mg/kg。佛手的草酸含量较低。铁观音的草酸含量为5mg/kg-30mg/kg。(此处数据参考屈信成等的《苦丁茶与五棱冬青的性状和显微鉴别》)
所以谣言的第二个漏洞诞生。茶叶种类不同、制作工艺不同等因素都会导致茶的草酸含量不同。而谣言中泛泛而谈,说茶富含草酸,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了?
很多食物中的草酸含量都大于茶叶
在食用后大部分也都已排出体外
单纯地罗列茶叶的草酸可能大家并不能直观地感受它的含量,我们再用平常常说的草酸含量较高的菠菜进行对比。参考刘晓霞等人所做的《供氮水平对不同菠菜品种光合特性、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的影响》研究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菠菜的可溶性草酸含量大约在12-16mg/g,即12000mg/kg以上,即使取茶叶最高的草酸浓度90mg/kg来对比,在菠菜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要是按照谣言的逻辑,菠菜、甜菜、巧克力这类草酸含量高的食品大家都应该敬而远之,千万别吃。
其实,一般而言,食物中的草酸吸收率很低,大约只有2.4%-14.4%,绝大部分草酸还没被小肠吸收就已经与食物中的钙结合随排泄物排出体外。所以正常人适量食用这些高草酸含量的食物完全不影响健康。同理,茶叶中的草酸吸收率比它们还低,怎么可能构成这么大的威胁呢?更何况正常人一天可以吃100g菠菜,有谁能吃掉100g茶叶呢?
喝茶的健康益处
已被研究证实
当然,万事没有绝对。如果本身出现一定的肾脏疾病或者是结石频发的患者,还是要少食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或采用恰当的处理方式,茶水的饮用也要遵循医嘱不能盲目服用。
到此为止,茶叶“黑历史”也就此被“洗白”了。但是还没完,茶叶对肾的好处大家还没有看到:三峡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发现茶叶中的茶多糖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发病过程中的生化指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科的研究显示,茶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减轻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肾脏进行性伤害;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发表的文章显示,茶叶中的EGCG可以减轻机体的过氧化损伤,降低形成结石的危险……
至于如何喝茶叶,众说纷纭。目前看到的上限为每日12g左右(有部分文章认为不超过10g,也有说不超过5g),且每日饮茶3-4泡为宜。对于不常喝茶的朋友,完全不用担心茶叶带来的草酸,而对于常常饮茶,身体健康的朋友,掌握合适的冲泡方法,每日饮用也不必过于担忧肾结石的风险。但是对于肾结石患者、身体机能不佳的朋友及孕妇等特殊群体,还是建议不要每日过多饮茶,遵循医嘱。文/亢涵(生物医学工程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