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人打胰岛素(糖尿病老人打胰岛素能活多久)
速效胰岛素,老人餐后打
受访专家: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耿亚辉
普遍来说,糖友中应用胰岛素降糖的比例越来越高,很多人都选用速效胰岛素,一来起效快,二来好把控。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峰值多数在餐后2小时出现,速效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最高峰值的时间在1~2小时。因此,临床上多数建议在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使得胰岛素的作用高峰与进餐后的血糖高峰相匹配。但是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耿亚辉表示,以下几类情况不适合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
1.病程较长或年龄较大的老年糖友。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记忆力、认知能力下降,再加上病程往往比较长,因此胰岛功能差,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较低。一方面,如果餐前打胰岛素,老年人有可能忘记,造成重复注射;另一方面低血糖对老年人危害非常大,首先要保证老年人不发生低血糖。所以,老年人餐后注射速效胰岛素比较合适。
2.有其他合并病的糖友。一是合并消化道疾病、肿瘤等的患者,这类患者的食欲可能会降低、进食不规律或进食后可能发生恶心呕吐。二是合并了肾脏、心脏方面的问题,对低血糖的感知较低,发生低血糖危害比较严重。
3.不规律进食的糖友。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聚餐,此时糖友就可能出现进餐时间较长,长达1~2小时;进餐内容丰富;进餐有时只吃菜不吃主食的情况。这些不规律进食的情况可能会显著影响餐后血糖的达峰时间,应调整胰岛素的注射时间。
4.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糖尿病胃轻瘫是较为常见的糖尿病自主神经并发症,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受损,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普通人混合餐胃排空时间为4个小时,而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则需要延长到6个小时,甚至8个小时。由于影响食物的吸收速度,延缓餐后血糖的达峰时间,不适合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
此外,运动、洗热水澡(桑拿)会增加皮肤局部的温度与血流,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因此在运动或者热水浴后,如果要进餐,不妨把胰岛素放在餐后注射。(记者 张 健)
部分地区60岁以上人群开打新冠疫苗,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能接种吗?
(健康时报记者 赵萌萌 齐钰)“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后,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接种新冠疫苗。”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将大规模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老年群体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在接种完新冠疫苗后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健康时报整理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街道临时疫苗接种点,老人在接种疫苗。图自北京日报。
哪些人群不适宜接种新冠疫苗?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
丰台区卫健委主任刘婉莹介绍,60岁以上人群接种并没有设置年龄上限,而是把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作为主要考量指标。身体基础较好,没有其他疾病的均可接种。如果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方面疾病,则不建议接种。
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老年群体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如果慢性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身体能够保持稳定、良好的状态,是可以接种疫苗的。相反,无论患有哪种疾病,如果正处在急性期,都不建议接种疫苗。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经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待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60mmHg且舒张压<100mmHg时,可以进行接种。李侗曾提醒,如果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建议暂缓接种,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待符合要求后再行接种。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13.9mmol/L,可以正常接种新冠疫苗。目前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或患有上述急性并发症痊愈未满2周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暂缓接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经过手术治疗或者放化疗之后已经稳定的,都可以正常接种。像心脏病患者,处于稳定期的也可以接种的。
老年人在接种完新冠疫苗后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李侗曾强调,相比年轻人来说,如果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啊,一定要确认一下自己是否处于稳定期,如果拿不准的可以和自己的医生沟通一下。在接种完之后,在接种点儿多留观一段时间,确定没有问题后再离开,如果在观察期间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和医护人员反馈。接种点可以量血压,有不舒服可以和医生都沟通。
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也提醒医疗机构,在对老年人进行新冠疫苗注射后应有一些特别的监测,有益于缓解老年人的紧张,也便于正确理解一些与疫苗无关的偶合反应,还可以通过社区组织上门服务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接种便利性。
此外,老年人在接种时,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主动告知医务人员健康情况。视力不佳的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应记得带上自己的老花镜。
老年群体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北京科兴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总监刘沛诚介绍,从我们国内一二期临床老年人组接种的情况,以及境外大规模使用反馈的情况看,老年人群体中接种的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和成人组的情况是比较类似的。目前为止,没有监测到与疫苗相关的异常的情况。
哪些地方老年群体已经可以接种疫苗?目前,北京、浙江、安徽、天津等全国多地发布相关消息,为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北京:北京南市丰台区、朝阳区、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等区已发布通知可预约接种疫苗。其中,西城区已累计为3万名60岁及以上居民接种新冠疫苗,无不良反应;东城区已接种60岁以上居民2.54万人,接种居民身体状况良好。
浙江:3月12日,浙江省台州市发布通知,中国籍18周岁及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均可在全市134家接种点免费接种。
安徽:据合肥市疾控中心,合肥市已经为部分有接种需求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下一步将根据国家意见适时全面开展老年人接种。预计12月底前再完成60岁以上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接种任务。
天津:3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将于2021年下半年,适时启动老年人(≥60岁)、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接种。
老年群体如何预约接种新冠疫苗?北京市卫健委咨询热线工作人员介绍,如果60岁以上老年群体想接种新冠疫苗,提前向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看看所在的区域什么时间开展,然后去报名即可。
越老越容易患糖尿病?老年人一定要注射胰岛素吗?医生一文解答
衰老和糖尿病都被认为是导致功能衰退和残疾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伴随着生活质量下降
与代谢综合征类似,空腹血糖受损和 2型糖尿病 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美国,2005 年至 2008 年间已诊断或未确诊糖尿病的 20 岁或 20 岁以上人群的估计百分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 20-44 岁数的年龄组中,估计约有 3.7% 的人患有糖尿病;而在 45-64 岁年龄组中,这一数字增加到 13.7%;≥ 65 岁年龄组的比例最高,为 26.9%(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1 年)。
在英格兰也观察到类似的特征,那里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65-74 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男性为 15.7%,女性为 10.4%。
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受损 和 2型糖尿病 的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
来自台湾农村的数据显示,2000 年中国老年人中 糖尿病 的患病率为 16.9%,空腹血糖受损 的患病率为 25.5%。在 5 年的随访中,糖尿病 和 空腹血糖受损 累计患病率分别为 23.7% 和 27.9%。
新发糖尿病的 5 年累计发病率为 6.8%。高血压、明显蛋白尿、空腹血糖受损 高总胆固醇是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研究小组表示,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药物,对于控制 2 型糖尿病尤其重要。然而,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并开始患上其他慢性疾病,在管理其他合并症的同时服用该药物的风险会超过胰岛素的益处。
具体来说,使用胰岛素的老年人患低血糖或低血糖的风险更大,这通常发生在患者服用过多剂量的胰岛素时。也有研究显示停止使用胰岛素可以降低患有 2 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研究人员追踪了近 22,000 名 75 岁或以上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习惯,其中五分之一报告使用胰岛素,研究人员发现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最终减少了胰岛素的使用。
资深作者理查德 W . Grant, MD, MPH,加州奥克兰Kaiser Permanente研究部的研究科学家表示
“领先的医学专业组织建议降低老年患者的糖尿病治疗强度,特别是当他们有多种限制生命的健康状况时。但在目前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病情较重的患者不太可能停止服用胰岛素,”
该团队将研究参与者分为三大类,包括健康状况不佳、中等或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健康状况由 EHR 中有关患者慢性疾病、功能状态或终末期疾病迹象的数据确定。
在研究结束时,健康状况不佳的组中有 29% 的人使用了胰岛素,这是每个研究组中最高的。这些患者被归类为显示出终末期疾病的迹象。
到研究结束时,中等健康组中 28% 的人仍在使用胰岛素。研究人员报告说,这些患者至少患有其他两种疾病。
相反,在研究结束时,11% 的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使用了胰岛素。
当风险大于收益时,重新考虑对胰岛素等潜在有害药物的需求,有助于减少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并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
但这只是医学研究的内容,老年人预防心脏病发作,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方案,始终是因人而异,因此老年人具体的糖尿病治疗方案仍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遵从医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