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导致尿毒症吗(糖尿病导致尿毒症导致心衰)
警惕!糖尿病会引起尿毒症?只因没做这个检查 新闻+
央视网消息:我国糖尿病病人1亿多,可有多少糖尿病患者知道糖尿病还能引起像尿毒症、肾衰竭这样的晚期肾病?
1、什么是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如果尿常规检查出蛋白尿时说明可能是肾病的中晚期了,要及早就医。
2、微量白蛋白尿检查怎么做?
专家提示,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立即做一个微量白蛋白尿检查。糖尿病患者在第一次检测微量白蛋白尿后,2-3个月内,复查2-3次,只要2次数值超标就代表肾脏有损伤。微量白蛋白尿检查,二级以上医院基本都可以检查。挂号挂内分泌科。
3、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需控制
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蛋白质量过大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脏损伤。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40克左右,还要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充足睡眠、不熬夜。
专家提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要及时治疗,在饮食上要注意不要吃糖分高的食物,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身体如果出现不适,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糖尿病无非就血糖高点,怎么还引起尿毒症?警惕:莫让无知害了你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肾内科医师,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与各种肾脏病患者打交道。给大家说个你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像我们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血透加腹透总共的数百名尿毒症患者中,是因为糖尿病导致做透析的病人可以占到总透析人数的1/3还要多。在平常人眼中,觉得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我人又没有什么不舒服,该吃能吃,该睡能睡,吃嘛嘛香。这其实是极其危险的想法,糖尿病它就是一个沉默中的杀手,防不胜防,为什么我要把“糖尿病”说得这么坏?看完本文大家即可明白。
糖尿病!你知道多少?
我们常讲三高三高,这其中一高就是“高血糖”,其主体便是“糖尿病”。它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病之一,已经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并没有因为医疗水平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放缓脚步,反而是患病率、发病率急剧上升。预计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将达到6.42亿之多,这是什么概念,全球也才70来亿人口。
糖尿病与肾脏病的关联
●不少人的观点说“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一些”,这是极其片面的看法。我们在临床上最要担心的就是糖尿病所带来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拿急性并发症来讲,当血糖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再往上就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注意,这是可以致命的。再拿慢性并发症来讲,全身多个脏器均可累及,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感染以及今天要给大家分析的“糖尿病肾病”。
●由于篇幅有限,对于糖尿病的其它并发症在这我就不过多讲解,下面直接切入主题,给大家理清糖尿病与肾脏病的管理那。对于肾脏的理解,很多人会误认为它是“性能力强弱”的代表脏器,其实不然!在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来,它就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一个代谢器官。我们所用的需经过肾脏代谢的药物、人体的肌酐、尿素氮、微球蛋白等毒素的代谢以及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都需要依靠我们的肾脏来完成。
●正是基于肾脏的这些功能,所以它的血供是极其丰富的,它就是要依靠这种高灌注状态来完成各种废物、毒素的代谢,从而清除出体外。所以除了肾动脉、肾静脉外,肾脏中的数百万个肾小球它就是由各种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等构成。话分两头,我们再看看肾脏的损害是怎么跟高血糖搭上边的。
肾小球
●注意,我们人体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它将破坏我们动脉的内皮系统,引起动脉的粥样硬化,这就是病变的基础。上面给大家讲到,我们肾脏中发挥滤过作用的肾小球它是由众多的细小动脉构成的,而这些小动脉在高血糖状态下 也可发生病变,最终引起各个肾小球的硬化。肾小球硬化代表着什么呢?即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减退,尿液中可出现本不该出现的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毒素清除不出去,所以化验血时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会升高,这就是糖尿病引起肾脏病的根本原因。
●那么肾脏病它又急慢性之分,糖尿病作为一个慢性疾病,故对于肾脏的损害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达质变的过程。那么慢性肾脏病根据 肾小球滤过率的高低又可分为1期、2期、3期、4期、5期。这个第5期我们在临床上称之为终末期肾脏病,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尿毒症”。在尿毒症状态下肾脏的数百万个肾小球几乎已经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所以此时的病人有肾脏也等同于没有肾脏,因为他的肾脏已经没有功能了。解决办法无非就两种,要么选择肾移植,要么选择透析,别无他法。
我有糖尿病,该怎么避免患上尿毒症?
●这其实就讲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办法,在这我告诉大家,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将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尤其是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如没有及时的临床干预,每年的尿蛋白增长速度可达10%-20%,10-15年后进入显性肾病,而且还是不可逆的。我可以告诉大家,当你出现尿微量蛋白时,完全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普通的尿常规尿蛋白这个项目还有可能提示阴性。等发展到糖尿病肾病4期、5期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高血压、急性心衰时一查发现已经是疾病晚期。
●所以对于慢性病治疗,我的心得就是重在预防,重在平时的疾病管理,这不仅仅只是靠医生,更重要的还是得靠患者自己。所以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解决办法,我的临床经验就是三级防治措施,并且在不同的病期、不同的治疗对象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一级预防,防止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病,微量白蛋白尿是重要的危险信号。由于很多罹患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罹患有高血压,所以这一级上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这两样事做好,我告诉大家,问题不大。
●对于二级预防,就是防止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发作为显性的糖尿病肾病,即从微量蛋白尿期发展为大量蛋白尿期。具体所做的事情还是一样,严控血糖、血压,选择具有肾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某某普利、某沙坦类的。在三级预防上,就是防止或者说尽最大的可能延缓显性糖尿病肾病发作为终末期肾脏病。在这一、二、三级的预防中,原则就是以上讲到的几点,具体的临床诊疗措施根据病人具体的疾病情况、临床特点综合决定。
目标上血糖的控制目标建议空腹血糖5.0-7.2mmol/l,餐后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血压建议控制130/80mmhg以下,如果尿蛋白的排泄率>1g/24h,,血压更严格,需要在125/75mmhg以下;血脂上总胆固醇要控制在<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甘油三酯<1.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才是正解。
作者寄语: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本文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地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没有健康保健观念的群体有所帮助。头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人人关注肾健康##关注她健康#@南方健康
警惕:30%~50%的糖尿病患者或会病发尿毒症,3个方法可以助您避免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阳光透过医院走廊的玻璃窗洒落进来,李医生快步走在长长的走廊上,白大褂的衣角随着他急促的步伐轻轻摆动。他的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焦虑。刚刚接到的检查报告让他心急如焚,他必须尽快赶到病房,告诉那位糖尿病患者张先生一个不太乐观的消息。
李医生推开病房门,映入眼帘的是张先生憔悴的面容。这位曾经精力充沛的中年男性如今躺在病床上,显得虚弱无力。李医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张先生,您最新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不幸的是,您的肾功能指标有些异常,我们怀疑您可能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糖尿病肾病。"
张先生闻言,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他颤抖着问道:"李医生,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可能会得尿毒症?"
李医生缓缓点头:"确实,糖尿病肾病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数据,约30%到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但是,请您不要过于担心,我们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是可以延缓甚至避免尿毒症的发生的。"
这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张先生的心头。他开始回想自己患糖尿病的历程,思考是否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导致了如今这个棘手的局面。
糖尿病,这个困扰着全球数亿人的慢性疾病,就像一个潜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更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尿毒症,则是这颗炸弹最可怕的引爆结果之一。它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威胁生命。
李医生看出了张先生的忧虑,他决定详细解释一下糖尿病与尿毒症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防这种可怕的并发症。
"张先生,您知道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展成尿毒症吗?"李医生循循善诱地问道。
张先生摇了摇头,眼中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李医生开始耐心解释:"糖尿病会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长期偏高。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小血管和滤过单位,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发展成糖尿病肾病,最终引发尿毒症。"
张先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眼中仍然充满疑惑:"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李医生微笑着说:"事实上,有三个关键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或延缓尿毒症的发生。"
第一个方法是严格控制血糖。李医生强调:"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本。这需要您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第二个方法是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加速肾脏功能的恶化,"李医生解释道,"因此,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同样重要。这可能需要您调整饮食,减少盐的摄入,并可能需要服用降压药物。"
第三个方法是调整生活方式。李医生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这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以及保持理想体重。"
张先生听完后,脸上的阴霾稍微散去了一些。他问道:"李医生,您能具体说说这些方法吗?比如,我应该怎么调整饮食呢?"
李医生欣慰地看着张先生,很高兴他开始积极面对自己的健康问题。"在饮食方面,您需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的摄入。具体来说,可以多吃一些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同时,要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克。"
"那运动呢?"张先生追问道。
"运动对控制血糖和血压都有很大帮助,"李医生解释道,"建议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但是,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李医生接着说:"此外,定期检查肾功能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尿液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肌酐等指标来评估您的肾功能。早期发现问题,才能及时干预。"
张先生认真地听着,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坚定。他意识到,虽然自己面临着严峻的健康挑战,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仍然有希望避免最坏的结果。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推开,张先生的妻子王女士走了进来。她看到丈夫严肃的表情,不由得心中一紧:"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医生简要地向王女士解释了情况,并强调了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李医生说,"您可以和丈夫一起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陪伴他进行运动,提醒他按时服药和检查。这不仅能帮助控制病情,也能给予患者莫大的心理支持。"
王女士听完后,坚定地握住丈夫的手:"我们一起面对,一定能战胜这个困难。"
张先生感动地看着妻子,眼中闪烁着泪光。他转向李医生,声音中带着新的希望:"李医生,谢谢您的详细解释。我明白了,虽然糖尿病带来了尿毒症的风险,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仍然有很大机会避免这个可怕的并发症。我会严格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努力控制血糖和血压。"
李医生欣慰地点点头:"没错,张先生。糖尿病确实是一个严重的慢性疾病,但它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保持警惕,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就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记住,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来保护您的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先生在妻子和医生的支持下,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他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按时服药,定期检查。虽然过程并不轻松,但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后续的检查中,他的血糖和血压逐渐稳定,肾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
虽然糖尿病患者面临着尿毒症的潜在风险,但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我们完全有可能避免这种可怕的并发症。它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但同时也给了我们希望。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健康,采取积极的措施,与疾病抗争。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 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