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黑脚趾怎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脚趾发黑了咋去控制呢)

江苏新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当脚气 延误病情脚趾头变成黑紫色需截趾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脚气病很常见,不过,和脚气很相似的糖尿病足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最近,泰州市民陈阿姨就将糖尿病足当脚气治疗,结果耽误了病情导致截趾。

家住兴化市的陈阿姨患有糖尿病将近十年了,这些年来,她一直服药治疗。不过最近几天,陈阿姨的脚趾头突然红肿起来。

一开始,陈阿姨以为是患上了脚气,就一直用脚气药进行治疗。没想到几天后,陈阿姨的脚趾头变成了黑紫色,家人看到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陈阿姨这是患上了糖尿病足。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陈阿姨的脚趾头已经坏死,需要进行截趾手术。医生提醒,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是控制好血糖,不稳定的血糖是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会导致脚部失去知觉,感受不到疼痛,增加了发展为糖尿病足的风险。

泰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皓说:“在中国糖尿病的治疗达标率才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是很多病人吃了药,他血糖并没有达标,这样呢他并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说糖尿病人不仅要吃药治疗,还要经常监测血糖,把血糖控制在我们要求的一个科学的范围,这样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糖尿病患者脚趾发黑,能不能治好?

糖尿病老人出现脚趾头发黑的情况严重不严重?提醒大家,这很有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干性坏疽,是整体治疗难度比较大的一个类型,目前来说治疗不当很有可能被截肢,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第一,什么是糖尿病足干性坏疽?

糖尿病足也有几类,大致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及混合性坏疽三种类型。对于干性坏疽,是由于肢体缺血严重,坏死组织的水分少,会使病变的部位干固皱缩,呈黑褐色,发生干性坏疽。

糖尿病足坏疽中大约有10%的患者属于干性坏疽,治疗的前提是思路和方法正确。而目前大部分医院对治疗这类疾病都束手无策,也就是打打吊针消消炎。有些医院甚至选择盲目截肢,这是对患者身体的一种不负责任表现。

第二,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清创是关键。

对于干性坏疽的的治疗,外治法是很重要的,而清创是治疗的关键之处,贯穿于糖尿病足坏疽治疗过程的始终。急燥地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对糖尿病足伤口进行所谓”彻底”过早的清创,将坏死组织和仍有一定修复能力的组织一并剪除,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此时下肢的血管病变情况依然得不到改善,还是会复发。还有,不能把坏死作为清创的原则,更不能见黑就切。对于较浅的一些创面要软化后再进行清创。

第三,治疗难度大,但不是不可治。

中西医结合、内外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突出中医特色,以保守、不截肢为特点。能快速的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神经,促进坏死局部生长,使创面早日愈合。

自行用白醋泡脚治脚气,糖尿病患者痛失一根脚趾

【自行用白醋泡脚治脚气,糖尿病患者痛失一根脚趾】刘先生今年53岁,患糖尿病已有20余年,一直没有规律服用药物,血糖控制得较差。大概1周前,刘先生感觉右脚的第三和第四脚趾间瘙痒难忍,出现了白色的溃口,听说白醋泡脚可以治疗脚气,消毒杀菌,他就开始在家自行操作,每天都坚持用白醋泡脚。谁知他的皮肤溃口却越来越严重,第四趾溃烂并伴有血性分泌物,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脚趾就开始发黑。刘先生这才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被诊断为糖尿病足。尽管医生和护士积极对其进行的控糖、抗感染、伤口护理等治疗,但无奈刘先生的病情很严重,右脚第四趾已经溃疡、坏疽,遗憾未能保住。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毛红介绍,糖尿病患者足部更容易被浅部真菌骚扰,要尽量保持局部卫生和干燥的环境,可以涂些抗真菌药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控制住血糖。

来源: 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