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导致手脚麻吗(糖尿病会导致手指僵硬嘛)
糖友手脚麻木刺痛,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张大爷是位患糖尿病十余年的糖友。近期,他总是感觉手脚发麻、刺痛,晚上睡觉前症状更加明显,不少资深糖友可能都有类似张大爷这样的经历。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嘉教授提醒说,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所致,患者应及时就医不可大意。
孙嘉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出现一系列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手脚麻痛是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表现之一。由于周围神经可分为支配感觉的感觉神经及支配运动的运动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也因损伤的神经而异。
其中,感觉神经损伤最为常见,多以手脚麻痛为首发征兆。麻木感一般从手脚部位开始,常常以双侧对称性的发生,足端感觉异常的情况也比腿部的症状会更为明显,下肢症状比上肢重,夜间比白天重。除了麻痛以外,还可有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异常感觉。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对冷、热、触、刺等外部刺激不敏感或者对轻微刺激即产生强烈而不适的感觉,专家们称它为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其实很危险,有些老人习惯睡前泡泡脚,睡眠好。但由于足部的感觉减退,很容易一不小心造成烫伤,最后因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住院治疗。
早期筛查对于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关键。对于症状典型的资深“糖友”,医生通过询问病情基本可以做出临床判断。而对那些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早期神经病变患者,则必须通过体检和一些特殊检查才能发现并确诊。
定期筛查有助于明确病变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及时治疗,阻止神经病变的进展和恶化。孙嘉建议,确诊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进行一次神经病变筛查;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就应筛查,且以后每年筛查一次;有神经病变者需要每3~6个月复查。
经常手脚发麻?可能是这5个疾病找上门了,需及时就医
在生活中,人体如果保持某一种姿势较长时间,或者压到手脚的某一些血管,就容易出现手脚发麻的症状。这种情况通过改变体位,变换姿势可以马上缓解。但是,如果长期出现手脚麻木症状,则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期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经常手脚发麻的原因是什么?
1、经常手脚发麻可能是高血压导致的。高血压在前期不一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但是高血压患者容易感觉手脚有麻木症状,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四肢的麻木感会更加明显。这主要是患者的血压升高,容易导致四肢部位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了手脚麻木症状。
2、经常手脚发麻可能是动脉硬化引起的。患上动脉硬化之后会经常感觉手脚部位有麻木感,有时还会导致手脚不灵活,患者可以感觉皮肤有蚂蚁在爬动,背部肌肉还会紧张酸痛,持续的时间较长。如果经常感觉身体某一部位有这些不良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就医,可能是动脉硬化找上门了。
3、经常手脚发麻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因为患上糖尿病之后,患者经常会出现脚趾发麻,双侧手指发麻等症状。这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人们称这种情况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此,出现糖尿病之后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避免出现这些不良并发症。
4、经常手脚发麻可能是下肢动脉闭塞引起的。如果平时生活中并没有久坐或者久站,保持某些不良姿势二出现了手脚麻木发胀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腿部或者手部的动脉堵塞引起的。这时候患者可以感觉手脚部位麻木,走路时还容易跛行。
5、经常手脚发麻可能是中风引起的。中风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需要警惕中风。中风的发病比较急,当出现麻木感后,需要马上就医,以免中风导致患者半身不遂或者偏瘫。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糖友手脚麻木刺痛 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张大爷是位患糖尿病十余年的糖友。近期,他总是感觉手脚发麻、刺痛,晚上睡觉前症状更加明显,不少资深糖友可能都有类似张大爷这样的经历。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嘉教授提醒说,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所致,患者应及时就医不可大意。
孙嘉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出现一系列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手脚麻痛是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表现之一。由于周围神经可分为支配感觉的感觉神经及支配运动的运动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也因损伤的神经而异。
其中,感觉神经损伤最为常见,多以手脚麻痛为首发征兆。麻木感一般从手脚部位开始,常常以双侧对称性的发生,足端感觉异常的情况也比腿部的症状会更为明显,下肢症状比上肢重,夜间比白天重。除了麻痛以外,还可有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异常感觉。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对冷、热、触、刺等外部刺激不敏感或者对轻微刺激即产生强烈而不适的感觉,专家们称它为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其实很危险,有些老人习惯睡前泡泡脚,睡眠好。但由于足部的感觉减退,很容易一不小心造成烫伤,最后因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住院治疗。
早期筛查对于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关键。对于症状典型的资深“糖友”,医生通过询问病情基本可以做出临床判断。而对那些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早期神经病变患者,则必须通过体检和一些特殊检查才能发现并确诊。
定期筛查有助于明确病变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及时治疗,阻止神经病变的进展和恶化。孙嘉建议,确诊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进行一次神经病变筛查;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就应筛查,且以后每年筛查一次;有神经病变者需要每3~6个月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