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新冠餐后血糖(糖尿病餐后的标准是多少)

看看新闻 0
文章目录:

专家: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后血糖正常则无需焦虑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更高,尤其需要加强相应防护。这其中,就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担心,自己如果感染了,会不会加重本身的基础疾病。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该如何做好防护,感染后又要重点注意什么?看看新闻Knews记者带着这些问题,特地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市六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贾伟平院士。

“管住嘴,迈开腿,勤监测 ,常服药 ,心态好。”这十五字“秘诀”,是贾伟平院士助力糖尿病患者应对此波流行高峰的小贴士。从武汉保卫战到大上海保卫战,贾院士参与了一系列糖尿病感染者的精准救治。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担心自己感染后会引发重症的担忧,她表示,虽然根据国内外 现有数据分析,有基础疾病人群,一旦感染之后,一定程度会加重基础疾病及治疗复杂性。但对大部分糖友而言,只要你作息规律,日常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每升以下,且波动较小,就无需过分焦虑。不过,一旦感染后 伴有血糖异常升高,且出现以往没有的症状,则需引起警惕,及时联系医生。

贾伟平院士提醒:“比如说你感染了以后伴有发烧,血糖已经升高到9、10毫摩尔每升 餐后血糖升高到12到15毫摩尔每升这个样子,你自己也感觉到以前没有的糖尿病的症状,现在加重了,感觉到最近比较多尿,或者多喝水的症状明显了 ,身上也不是很舒服,特别是有一些慢性病并发症的,比如肾病,这个时候你要去注意。特别是除了糖尿病,还有心血管疾病的,平时有心绞痛,有过中风史的 在这种情况下都要咨询你的医生。”

而对于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这些无需就医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防护中,除了要保证自我管理空间、注意保暖加强锻炼之外,合理营养的膳食结构和良好的心态同样必不可少。

贾伟平院士表示:”不要刻意和以往不一样,你平时糖尿病怎么管理的 还是要按照这个要求做。更重要的是调试好自己的心态,能够还是要有正常的起居,比如说要有好的睡眠,每天有好的营养,注意适当运动。“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戴晶磊 屠佳运 实习编辑:汤瑷玮)

近万病例研究揭示: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治疗密切相关

新华社武汉5月4日电(记者 王贤)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控制良好(血糖变异性在3.9-10.0mmol/L范围内)的患者死亡率为1.1%,血糖控制不良(血糖变异性上限超过10.0mmol/L)的患者死亡率高达11%,血糖控制与新冠肺炎合并二型糖尿病患者病亡率密切相关。武汉大学的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代谢》上,为临床救治新冠肺炎合并二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研究证据。

研究负责人、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介绍说,研究团队对湖北省19家医院的966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纵向多中心研究,计算了血糖控制与死亡可能性之间的关联,揭示了对新冠肺炎合并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规律: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新冠肺炎症状,抗真菌药物的使用量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免疫球蛋白的使用量需高4%左右,抗高血压用药量需高一倍,吸入氧气量、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的使用频率也明显更高。

同时,研究显示血糖指标控制与新冠肺炎患者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在控制良好的血糖组中,患者预后更好,这意味着血糖控制是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李红良说。

据介绍,已有研究表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损害及肝脏疾病等基础疾病是导致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和愈后较差的重要原因,将我国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诊疗经验通过大数据提炼出来,及时与全世界分享,对人类抗击疫情具有参考价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为何要警惕血糖剧烈波动?怎样合理应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血糖水平的平稳、避免血糖的上下波动,一直都是一个关键的任务。

尤其是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这个任务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有研究显示,血糖水平的剧烈波动,将会大大增加糖尿病患者进展为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并且,还会显著升高死亡率。

不过,现实却是,在新冠病毒的急性感染期,有不少平时不经常出现的因素,会来“挑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新冠病毒感染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以及怎样合理应对。

急性感染 应激反应

急性的病毒感染,可以在人体内引起感染性的应激反应。比方说,发热就是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种全身表现。

研究发现,这种应激反应可以刺激我们的身体分泌大量的应激性激素,比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还有胰高血糖素等等。其中,很多应激性激素可以直接升高血糖,此外,某些激素还能增强人体内的“胰岛素抵抗”效应。

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感染性应激反应”所引起的血糖升高,这其实有可能让糖尿病患者陷入到“顽固性血糖升高”与“感染不断加重”的恶性循环当中!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的抵抗力就相对较弱。当感染性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升高以后,高血糖状态会进一步减弱免疫细胞的功能,这会使得感染不断加重。而感染的加重,则又会继续促进血糖升高。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更容易出现感染的恶化,以及顽固性的血糖升高。

当然了,也并不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在感染以后,都会发展到这种程度。这种感染性的应激反应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可以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血糖可以升得很高;但也有不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仍然可以维持在常规状态。

因此,大家要想了解自己的血糖究竟有没有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关键就是在出现感冒症状以后,及时启动规律的血糖监测。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糖尿病基层管理专家建议》的指导,在出现了病毒感染症状以后,糖尿病患者一般应该按照每天7个时间点来监测血糖。这7个时间点分别是“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以及“睡觉以前”。

假如发现早餐前的空腹血糖有明显升高的话,就最好在凌晨的2-3点钟起来,再加测一次“夜间血糖”。

对于平时血糖控制水平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假如,监测发现空腹血糖超过8.0mmol/L,餐后2小时或任意非空腹时间点上的血糖超过11.1mmol/L的话,建议大家及时通过互联网医院联系内分泌科的专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当前降糖药物的使用。

而如果发现任意时间点上的血糖超过了13.9mmol/L,那么,一定要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这时候最好是及时到医院就诊,会相对比较保险。

感冒退热药 影响血糖

除了感染性应激反应以外,感冒退热药也有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造成影响。

比方说,发烧以后,大家都会吃退热药。而退热药的使用,往往会伴随有反复的大量出汗。这个过程会导致人体大量丢失水分与电解质,一旦出现明显的脱水,将有可能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

所以,正在服用退热药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记得多饮水、多喝汤,以此,来及时地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而维持体液的平衡。

此外,一些感冒药或止咳药当中所添加的辅料含有不少的糖分,也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比如,某些中成药感冒冲剂所使用的辅料为蔗糖;

再比如,一些止咳糖浆所使用的辅料包括蜂蜜、麦芽糖和糖浆;

还有,包括右美沙芬口服液在内的一些西药当中,也会含有蔗糖。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各类感冒药以前,最好先仔细看看药物成分表,尽量优先选用“无糖”制剂!

感染期间 饮食紊乱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是维持血糖平稳的重要前提。

然而,在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以及某些消化道不适。

毫无疑问,明显的饮食减少以及突发的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都有可能“打破”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平稳状态。

所以,即便是感觉到食欲非常差,大家也一定要在心里面反复地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完全不吃不喝!

每天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热量摄入,可以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一次吃不下太多的话,就少食多餐,分几次吃完。

如果是因为咽痛等原因而无法下咽,则可以考虑改为半流质或流质食物,比如稀饭、面条、麦片、牛奶以及鲜榨果蔬汁等等。

同时,也要尽量保证摄入足够的瘦肉、鸡蛋、鱼虾等优质蛋白,这样才能够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而假如实在是比平时吃得要少很多,那么,糖尿病患者就务必要注意,有一些降糖药物的使用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像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等磺脲类药物,以及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格列奈类药物,它们均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在进食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这些降糖药的剂量可能需要相应减少,否则,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此外,像阿卡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剂,多用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而这类药物本身有比较高的概率可能引起消化道的不适。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在新冠感染期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消化道反应时,建议通过互联网联系医生,看看需不需要暂时停用一下这类药物。

给糖尿病患者 几点建议

最后,再给各位糖尿病患者总结一下,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期血糖波动的几个重要建议:

第一, 出现感染迹象以后,一定要及时启动血糖自我监测;

第二, 要根据血糖波动的情况,及时做出降糖药物的调整;

第三, 避免使用“含糖”的感冒退热药;

第四, 尽量保证每日饮用足够的水并维持规律的进餐;

第五, 当某些“危险”迹象出现时,务必要及时联系医院,尽快得到救治。这些“危险”迹象包括:一,感染有不断加重的表现、持续高烧不退;二,出现“脱水”表现;三,随机血糖多次超过13.9mmol/L或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四,出现烦躁、嗜睡、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等酮症酸中毒表现;五,感染后出现氧饱和度的下降,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参考文献】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糖尿病基层管理专家建议 《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年3月 第36卷 第3期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4月 第13卷 第4期

3,2型糖尿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年6月 第20卷 第6期

#健康真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