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糖尿病能泡脚吗(妊娠糖尿病泡柠檬水)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泡脚要多多注意细节,这6大要点告诉你!

在寒冷的冬季,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适合用温度高的水进行泡脚,比如糖尿病患者人群。糖友们泡脚的方式一旦出现错误,就容易产生严重的问题。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泡脚呢?答案是可以的。

但是糖友们泡脚的注意事项还是比较多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注意事项一:温度不能过高

因为糖尿病患者对细菌或者病菌的抗衡能力比较差,所以泡脚时,水的温度不应当太高,按照人体温度进行衡量就可以,37度为佳。假如水温过高,则容易会让皮肤受到伤害,而糖友们的肌肤受伤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出现糖尿病足。

注意事项二:注意时间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的时候,时长也很重要。注意把握浸泡的时间尺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就好。而且泡脚时间点应该在晚饭后间隔一小时进行。

注意事项三:注意脚部是否破损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泡脚前,应该认真观察是否自己的脚部存在伤口或者细小裂口,假如有的话,那么最好不要进行泡脚。因为进行泡脚后存在几大可能性会感染,最好去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注意事项四:迅速擦干

病患泡完脚以后,应该迅速用柔软毛巾擦干足部的水,避免皮肤发生皲裂,引发感染。如果在泡完脚后病患想要修建指甲,那么就不应该把脚趾甲修得过于短,让指甲周边的肌肤有出现裂口的机会,避免感染的可能。

注意事项五:使用药材需要咨询医生

其实最好不要使用药物浸泡,假如真的想要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药材,那么就应该询问医生后才能进行。此外,糖友们泡脚有选择余地,一方面如果有失眠的情况,则可以选择在夜晚泡脚;假如在白天经常出现疲劳的情况,可以改在中午进行泡脚,消除疲劳。

注意事项六:不要使用药水

在泡脚时,糖友们应当放弃在水里加入药水的想法。因为在泡脚桶内加入药水,会有很大可能损坏皮肤的表层,导致脚部肌肤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细菌感染。

除了泡脚,冬日里的饮食结构也需要注意。

第一,不能因为寒冷则大量食用高热量食物。要坚持低盐饮食,高脂肪就意味着高胆固醇,高胆固醇会造成血管硬化,从而加重病情。

第二,不能饮酒。虽然快过年了,过年过节一定少不了酒。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饮酒会让身体内部血糖变化剧烈。空腹饮酒更是要不得,容易引起低血糖,但因为空腹饮酒的不适感让人把低血糖的症状混淆,以为只是正常现象,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糖尿病人常泡脚,能缓解并发症吗?提醒:糖友泡脚时,3事需留意

转眼间,大寒已过,马上就要到春节,天气也将来到最后的寒冷阶段。在这样的大冬天里,想必不少朋友都有泡脚的习惯。

试想一下,下班以后,将双脚放到热水里,是何等地美妙与舒适,不仅如此,泡脚还存在着一定的养生价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寒气,益处多多。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也想着,如果冬天能够天天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就预防和缓解并发症而言,是否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糖尿病人经常泡脚,能缓解并发症吗?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并不能。

泡脚固然有很多好处,但就糖尿病而言,并不能起到什么正面效果。

这是因为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血糖浓度上升,而通过泡脚,加速血液循环,并不能有效降低血液内的血糖容量,血糖浓度并没有下降,泡脚也不会对缓解并发症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

不仅如此,糖友经常泡脚,可能会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隐患。

经常泡脚,糖友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

———会导致血管受刺激性增加

血糖本身就属于刺激性物质,如果长期且高浓度地接触血管,会增加血管炎症的风险。

经常泡脚,会让血液循环加快,泡脚水的温度越高,意味着血糖和血管充分接触,血管的受刺激性也会因此增加,提高炎症风险,反而会加重糖尿病的并发症状。

———会增加糖尿病足风险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有一种疾病,叫做“糖尿病足”,是因为血糖浓度水平过高,刺激足部神经和血管坏死所致

换句话说,如果经常泡脚,在水温过高的前提下,足部很容易在糖友较低的神经感知中造成烫伤,出现伤口感染,并且恶化,这就是糖尿病足的体现。为了预防类似的糖尿病并发症,泡脚的水温一定要控制。

———容易引起皮肤炎症疾病

糖友的血糖值过高,会对血管造成刺激,毛细血管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血糖高峰期的时候,皮肤和毛细血管膨胀,相对而言更加脆弱。如果贸然用高温度的水泡脚,或者长时间泡脚,足部皮肤进一步膨胀容易产生伤口,继而增加炎症隐患。

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效率低,伤口还容易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因此冬季糖友泡脚,还请一定要三思。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糖友在冬天就不能泡脚,而是要在泡脚时多留心几点注意事项才好,采用合理正确的泡脚方式,才能在获得舒适的同时,获得健康。

糖尿病人泡脚时,这3点事项要留意

1)泡脚的时间,水温一定要把控好。上文有提到,长时间泡脚,以及高温水泡脚,都会增加糖尿病足和炎症隐患。

因此,将温度和时间控制在可口范围内,才是糖尿病人泡脚的正确方法,一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控制在40度到45度左右,时间控制20分钟以内最好

2)不要随意添加药物

一些糖友偏心泡脚能够缓解并发症,甚至会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药。

但这样的行为并不提倡,盲目使用中药,部分刺激性较大的成分可能会通过足部伤口进入内部,导致溃疡和并发症变得更加严重且部分中药可能还存在副作用,长期用药所产生的毒素积累,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洗完脚做好护理

泡完脚以后,糖友切忌直接穿上拖鞋了事。脚上的水渍最好要擦干净。

如果长期保持足部湿度过大,脚部环境恶劣,很容易导致真菌感染,也就是脚气,当脚气出现时,意味着足部的皮肤变得更加脆弱,这显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可以泡脚,但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盲目而为之,否则不仅不能缓解并发症,还有可能加重症状隐患。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糖友也要注意好足部的护理和保健,尽量不要出现伤口和炎症症状,一旦发现,及时用药治疗,切勿马虎。

参考资料:

[1]关奋明, 冯月儿, 谭乃章,等. 中药泡脚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 2008, 14(7):3.

[2]史云峰. 丹东一糖尿病老人泡脚不知不觉被烫伤[J]. 糖尿病天地:文摘刊, 2012(7):39-39.

[3]汤文. 糖尿病患者泡脚方[J]. 农村百事通, 2019(5):1.

糖尿病患者泡脚一定要注意这6个问题

天气变冷,很多人都会在晚上装上满满的一盆热水来泡脚,既能防寒保暖、解乏,又有利于睡眠,还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泡完脚后整个人都觉得轻松舒适。然而,对于泡脚这件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糖友朋友可就需要谨慎了,万一一个不注意就容易由泡脚引发糖尿病足,得不偿失。

现在科里的“烂脚”患者李大爷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李大爷是一个糖尿病病史十多年的老病友了,平时血糖控制就一般。一个月前的某一天,李大爷从超市买了个泡脚盆回来,当天晚上就兴致勃勃的开始了他的“家庭足疗”事业。3天后,李大爷突然发现足背有点小破皮,但他并没有太理会,继续泡了几天脚后,才觉得不对劲,伤口越来越大,并且开始红肿、溃烂。到我们科来就诊的时候,李大爷足背的伤口足足有7*5*1cm3(长*宽*深),而且局部红肿、溃烂,还渗脓液。

李大爷这伤口已经是典型的糖尿病足了,大家都知道一旦得了糖尿病足,溃疡进展是很快的,而且很难愈合,所以李大爷就因为这伤口在我们科住了半个多月,还没有痊愈,可以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那么,糖尿病患者泡脚需要注意什么才能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呢?

1.温度不宜过高

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足部温度觉减弱或丧失,很容易被热水烫伤;一定不能用太热的水烫脚。临床上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在37℃以上的水温时会出现水疱,所以糖尿病病人泡脚能适应的水温比正常人低,以37℃为宜。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试水温也可能出现偏差,建议家属在患者泡脚前为其试水温。如果没有他人帮忙,患者可以应用水温计测量温度,以免出现烫伤。

2.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泡脚过程中身体会消耗很多热量,泡脚时间过长,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容易引起疲乏,甚至会引发虚汗,造成虚脱。

因此,糖尿病患者每次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分钟左右最为适宜,临睡前效果更佳。

3.过饿或过饱不宜泡脚

空腹状态下糖原贮存量较少,这时泡脚容易导致血糖过低;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足部血管扩张,使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消化系统供血减少,影响胃肠道正常功能,而导致胃部不适。饭后立即泡脚还会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造成头晕、头痛等现象。

4.避免用刺激性药水泡脚

可以肯定的是,合理、科学、正规的辨证中药泡脚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对于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部分患者自行购买一些刺激性比较强的中药或其他成分不明的药物泡脚,或者到不正规的按摩保健“诊所”进行“祖传秘方”的“传统治疗”,这种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容易导致足部皮肤受损,出现肤色变暗、红肿、干裂、破溃等,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足。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泡脚。

5.泡脚后需把脚擦干

我们都知道,潮湿,闷热的环境最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造成感染,出现脚气。脚气是造成脚部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合并细菌感染将会很难控制,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泡完脚后,一定要用干毛巾将脚部擦干,同时注意动作务必要轻柔。

6.泡脚后注意保持皮肤润滑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皲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泡脚后可涂抹羊脂或植物油类润肤霜,反复轻柔地按摩皮肤,以保持皮肤的润滑。

需要修趾甲的糖友,也必须在泡脚后趾甲较软时再修剪,趾甲要平剪,不能剪成圆形,以免伤及甲沟。

这些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牢记,避免给自己的身体惹麻烦。

作者:黄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