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胖人都会有糖尿病吗(胖人一定有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肥胖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吗?

【肥胖人群容易得糖尿病吗?】肥胖人群不一定都会得糖尿病,但肥胖人群确实要比体型匀称的人更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肥胖人群绝大多数有腹部脂肪堆积,腹部脂肪过多的人一般会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游离脂肪酸增高,这种变化会损害多种细胞功能,尤其影响胰岛细胞的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作用缺陷,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分泌的量少不能有效降糖或是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为了维持正常的胰岛素降糖功能,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久而久之,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不堪重负、功能受损,致使血糖升高,直至发生糖尿病。所以,肥胖人群要保持合理的体重、积极运动、合理膳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来源:北京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何胖人易患糖尿病?广东这一最新研究找到“幕后推手”

9月9日,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前沿学术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举行。会后,中山三院副院长陈燕铭接受记者访问,介绍了实验室在糖尿病方面的相关研究。

肥胖何以能引发糖尿病?

最新研究找到“幕后推手”

有研究表明,肥胖已成为中国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陈燕铭也指出,目前全世界公布的数据中,中国的糖尿病发生率达到12%。“这12%的糖尿病里面80%合并了超重肥胖。”

但肥胖为何会演变成糖尿病?近期,陈燕铭及其团队通过研究找到了“幕后推手”。即肥胖人群从单纯性的肥胖逐步发展到肥胖合并糖尿病的过程中,其肠道菌群会发生异常渗漏,诱导免疫紊乱,最终诱发糖尿病的发生。该研究从“肠道-免疫-代谢”轴角度解析单纯性肥胖进展为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早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因此,防控糖尿病重点要做好体重管理。“如果肥胖人群体重减轻,体内脂肪含量降低,其肠道功能会得到进一步改善”,陈燕铭说。

肥胖人群如何防治糖尿病?

减重手术最有效,但并非所有人适合

“减重代谢手术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减重方式。”据陈燕铭介绍,减重代谢手术在国内开展已有30年左右,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能使患者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其中,一名40岁的男性患者进行减重手术后,体重在三个月内下降25公斤。其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及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也得到较好的治疗。

但减重代谢手术是否适用于所有肥胖患者?陈燕铭表示,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就国内来说,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2)超过37.5或者BMI指数大于等于32.5,并合并有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并发症,可以考虑做减重代谢手术。

针对还未达手术指征的患者,她建议大家从睡眠、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上进行干预管理,比如晚上11点准时睡觉,早中晚三餐规律进食,每天坚持运动30至45分钟等。

儿童青少年也要预防糖尿病?

家长要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儿童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比较高,患糖尿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陈燕铭表示,儿童青少年患病主要以1型糖尿病为主,部分病例由病毒感染或者遗传导致。年纪小的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出现微血管并发症,诸如糖网、糖肾等,因此儿童青少年的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处理,同时要进行随访追踪治疗。

至于眼下市场上流行的代餐食品、代糖食品,陈燕铭表示这类食品虽然产生的能量较低,但如果过度摄入,也会引起肥胖加重。“减重需求的患者,还是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使用。”

据悉,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批准建设,已承担国家级项目22项目、省市级项目50余项,发表高质量论著130余篇,下一步将重点进行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2型糖尿病及合并症新治疗模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及创新诊疗研究等。此外,针对重度肥胖患者,中山三院开展“3 N”(“3”为饮食、运动、心理干预)多学科诊疗模式,建立代谢手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流程管理,并成功建立围手术期的营养代谢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手术患者随访体系以及临床样本库,为后续研究建立了基础。(许萌萌)

(南方网)

为什么胖人容易得糖尿病?该注意什么?

为什么肥胖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很多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一个疑问,总听说糖尿病应该是“三多一少”,体重减轻了应该警惕糖尿病,但是自己明明是越来越胖,说明身强力壮,与“三多一少”症状并不相符,为什么还是被诊断为糖尿病呢?#糖尿病#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1、肥胖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在长期肥胖的人群当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以上。

3、2型糖尿病的患者,80%都有肥胖症状。

从这三点可以看出肥胖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肥胖几乎成了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实肥胖是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长期肥胖效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可高达普通人群的5倍以上。从另一方面来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80% 都是超重或肥胖者。而且,发生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大。还有,腹部型肥胖(“肚子大”)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臀部型肥胖的人,腰围/臀围的比值越大患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也越大。在相同体重情况下,苹果型肥胖(腹部肥胖为主,男性多见)比鸭梨型肥胖(臀部肥胖,女性多见) 更危险。合并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不仅预后不如非肥胖糖尿病患者,而且其病死率也高出约2.5倍。

那么肥胖者为什么容易得糖尿病呢?基本原因在于肥胖者体内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病理状态,即胰岛素抵抗。肥胖使得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单个受体功能下降,肝脏将葡萄糖转化成糖原并储存起来的功能有所不足。肥胖者多不爱活动或者运动能力下降,使得葡萄糖的消耗减慢,造成体重进一步增加,同时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而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病又是发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者由于自身体型、社会歧视等问题,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这些也对糖代谢产生了负面影响。还有一些肥胖是由于下丘脑、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疾病等特殊疾病所导致,而且这些疾病也会引起特殊类型糖尿病。有效地控制体重,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或者减轻糖代谢异常的程度。

肥胖—应该从早期预防开始!

1、运动减脂

再者就是运动减脂。运动减肥能增加心肺适应性,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增加能量消耗。常用的运动减肥项目有步行,跑步,跳绳,减肥操,太极拳,跳舞及水上运动等。运动减肥强调持之以恒,要有耐心和恒心,每天坚持。

2、控制饮食

首先是饮食控制,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宜清淡,少吃油腻,不吃零食,不喝酒,不暴饮暴食,并应禁忌咖啡及刺激性调料,以免引起食欲亢进,不易达到减肥目的。

3、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人体修复、养精蓄锐的重要过程,如果睡眠不足, 身体会很疲乏,各项机能下降,新陈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你的体重已经威胁到身体健康,建议您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