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甲减哪个严重(糖尿病和甲减哪个更好控制)
甲减和甲亢哪个更可怕?关于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哪个更严重?
甲减和甲亢哪个更可怕?随着生活环境、饮食环境的改变,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尤其是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可高达20%到67%;除此之外还有甲亢和甲减也成为了我们密切关注的两个病种,那么哪个病情更严重呢?
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甲亢和甲减、甲状腺结节,甲亢与甲减是发生在同一个内分泌器官甲状腺上的两个极端表现。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甲减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结节是长在甲状腺器官上的异常增生肿块。
其实三种病虽然症状不同,但症状一样多且危害相当,所以说三种病都是比较严重的。
甲亢:会有多食消瘦、心跳加快、大脖子、突眼、脾气暴躁、大便次数增多等一系列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甲亢心脏病、甲亢眼病、甲亢糖尿病、甲亢肌病等诸多并发症。
甲减:会有便秘腹胀、脱发、体重增加、食欲减退、心率变慢、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嗜睡乏力、粘液性水肿等等症状,和甲亢相似,也会危害心血管系统、精神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多系统健康,不及时治疗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
甲状腺结节:又称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会伴有声音嘶哑、发热咽痛、厌食、呕吐、甲状腺有肿块、呼吸不顺、吞咽困难等等,不管是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均需要及时治疗,若拖延病情后期会导致甲状腺癌。
甲亢和甲减的对比:
甲亢和甲减各有轻重,无法比较,关键是无论甲亢或甲减均需及时治疗,避免由轻变重。在西药治疗甲减上,方法比较简单,只要按时服用优甲乐即可,而且优甲乐价格比较便宜、副作用也比较少;在西药治疗甲亢上,常用药物是赛治,但是这个药副作用比较多,很多患者服用一段时间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白细胞下降、骨关节酸痛、红疹等情况,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治疗方式很多甲亢、甲减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停药后易复发。
温馨提示:
所以说,甲减的危害不比甲亢小,甲减和甲亢、甲状腺结节危害都是相当的,都不能忽视。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切忌将甲亢治成终身甲减。不管是甲亢还是甲减,患者都应该引起重视,科学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甲亢和甲减哪个危害更严重?有什么区别?1篇文章给你讲清楚
甲状腺是我们身体中极其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当甲状腺出现问题时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甲亢与甲减又是常见的甲状腺功能性疾病。
那么,甲减和甲亢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严重吗?可不可以治愈?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常将甲状腺疾病分为两类:
一类是能从外在特征发现病变的疾病, 例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等疾病,查验方法一般通过外观检查,体感以及超声检查。
另一类就是功能性的疾病,例如:甲亢,甲减。这类功能性的疾病除了会引起患者的不适之外,还可能会引起一些相关的疾病。检查方式我们一般通过甲功来查验。
本篇文章主要讲甲亢和甲减,因此对其它类型的疾病就不做过多的叙述。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甲状腺开始出现问题,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有些人认为甲减和甲亢是相似的,但其实并非如此。
甲减的全称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系甲状腺激素TSH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生物效应不足而致的全身性疾病。
分类:
临床上可分为呆小病、幼年甲低、成人甲低。
诊断:
若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期,称为克汀病;始于性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始于成人称成年型甲减。
呆小病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应创造条件将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列为新生儿常规检测项目。
为了避免或尽可能减轻永久性智力发育缺陷,治疗应尽早开始,因此必须争取早日确诊。
婴儿期诊断本病比较困难。应细微观察其生长,发育,面貌,皮肤,饮食,睡眠,大便等各方面情况,必要时作有关实验室检查,对疑似而不能确诊的病例,实验室条件有限者,可行试验治疗。
由于呆小病症的特殊面容应注意和先天性愚呆(伸舌样痴呆称唐氏综合征)鉴别。
粘液性水肿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早期轻症及不典型者常与贫血,肥胖,水肿,肾病综合征,低代谢率综合征,月经紊乱,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混淆,需作有关甲状腺功能测定,以资鉴别。
对于末梢性甲减的诊断有时不易,患者有临床甲减征象而血清T4浓度增高为主要实验室特点,甲状腺131碘摄率可增高,用T4, T3治疗疗效不著,提示受体不敏感。部分患者可并伴有特征性面容,聋哑,点彩样骨骺。不伴有甲状腺肿大。
甲减的主要症状:
全身无力,易疲乏,爱睡觉,原来爱出汗者会感到出汗明显减少,皮肤粗糙发干,怕冷,头发干燥、稀少,工作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
食欲欠佳,时常感到肚子胀,便秘,体重增加,心率减慢,性欲减退,男性可出现阳痿,女性多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有的可出现不孕症,病人总感到自己脸胀、手胀、腿胀,但用手按却没有凹陷,严重者可出现心包积液,黏液性水肿性昏迷。
也有相当一部分甲减病人没有任何症状。
甲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不论是甲状腺性甲减还是下丘脑性,垂体性甲减,用甲状腺激素治疗效果都良好,除了抗甲状腺药物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引起的暂时性甲减外,其它原因所致的甲减应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治疗的方法我将其分为3类,根据导致甲减的原因,结合患者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9)等,食欲不振,适当补充稀盐酸。
2、替代治疗:
TH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L-T4、 优甲乐),具体用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用药一段时间后,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还有另外的一些替代药物,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甲减虽没有单一的疗法, 却是一种综合的疗法,从各个维度治疗甲减,最后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治疗甲减的理论复杂冗长,在这里同样不做过多的叙述。
说完甲减,我们再来说说甲亢。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的简称,是指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发的甲状腺毒症。
甲状腺毒症是指由于甲状腺本身或甲状腺以外的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增多,进入循环血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
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
甲亢的分类有哪些呢?
(1) T3型甲亢。
T3型甲亢是指有甲亢的临床表现,但血清TT4和FT4正常甚至是偏低,仅T3增高的一-类甲亢。
(2)T4型甲亢。
又称甲状腺素型甲亢,是指血清TT4、FT4增高,而TT3、FT3正常的一类甲亢。本病需要和急性应激性甲亢(假T4型甲亢)相鉴别。
所谓应激性甲亢患者是指患有各种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疾病患者,由于这些疾病的关系,患者血清TT4、FT4增高,而TT3、FT3正常或降低,除少数患者伴有甲状腺肿大外,其他方面均无甲亢的证据,当原发疾病治愈后,上述实验室指标于短期内恢复正常。
(3)儿童型甲亢。
以3岁以后发病逐渐增高,11~ 16岁发病率最高,女孩多于男孩,几乎所有患儿都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典型的高代谢症候群,突眼比较常见。
(4)老年型甲亢。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变化,其全身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甲状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也发生改变。
如何诊断甲亢?
常见的甲亢诊断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了解机体代谢状态的项目:
基础代谢率(BMR)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及尿肌酸测定。
(2)了解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的项目:
甲状腺吸131碘率及甲状腺抑制试验(包括T3抑制试验和甲状腺片抑制试验),血清超敏促甲状腺激素测定(S-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TRH兴奋试验)。
(3)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高低的项目:
血清总T3(TT3)测定,血清总T4(TT4)测定,血清游离T3(FT3)测定,血清游离T4(FT4)测定,血清反T3(yT3)测定。
(4)了解甲状腺肿大情况的项目:
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影检查等。
(5)甲状腺免疫学检查:
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的测定,如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测定(TRAb)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TPOAb)测定。
甲亢患者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1、甲亢症状的精神症状:
甲亢症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兴奋性症状和抑郁性症状。
兴奋性症状最常见,表现为精神过敏,急躁易怒,言语增多,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焦虑多疑,情绪不稳,手舌颤动。
常因小事发怒或见情绪低落,悲哀哭泣,严重者可表现为亚躁狂症或症。
2、甲亢症状心血管症状:
甲亢时由于过多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兴奋和刺激,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出现一系列甲亢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增甚等。
心率增快,每分钟100~ 120次,安静时仍快为其特征。
3、甲亢症状内分泌系统症状:
大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肠道对糖的吸收,延缓高血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所以患者甲亢症状可出现糖耐量降低,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和尿糖阳性,但空腹血糖并不升高。
临床上甲亢可以引起糖尿病,甲亢控制后糖尿病多可缓解。
糖尿病和甲亢也可以并存,这是因为甲亢和糖尿病都和家族性遗传有一-定关系。
4、甲亢症状生殖系统症状:
症状主要为尿量明显增多,缘于肾血流量增加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由于雌激素过高,抑制了睾丸间质细胞功能并抑制精子的生成,可致精子数量减少,导致不育、男性乳房发育及性功能低下。
甲亢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诊断后在甲亢病情尚未得到控制时,尽可能取得病人的充分理解和密切合作,合理安排饮食,需要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碘的饮食;精神要放松;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是必需的、不可忽视的。
(二)药物治疗:
硫脲嘧啶类药物,这是我国和世界不少国家目前治疗甲亢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但是用药疗程长,需要定期随查;复发率较高。
(三)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后的甲状腺全切除,效果良好,治愈率达到90%以上,但有一定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当然,有些体质较差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遗症。
(四)放射性碘治疗:
此法安全,方便,治愈率达到85%-90%,复发率低,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甲亢。
(五)传统中医治疗:
对于传统的中医治疗和针灸治疗,都对甲亢有较好的效果,医师对病人病情的诊断辨别,采用的方法和治疗的手段都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上文得知,甲亢和甲减对身体的影响是不同的,治疗方法也同样有所不同。
甲亢可能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出现,但是具有可以治愈的可能性。而甲减只要按时用药,基本上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但是基本上没有被治愈的可能性。
所以说,两者的危害我们已经通过上文了解了,并不存在谁更严重的问题。
当患者出现以上甲亢,甲减症状时,不要大意或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要积极地去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并结合自身症状来确诊是否患上相应疾病。
当确诊患有甲状腺功能疾病时要及时医治,不可抱有侥幸心理放置不管。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糖尿病、甲减患者准备好“接招”了吗?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也是“三九”的第三天。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八”、“三九”常常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光。寒冬时节,糖尿病、甲减等疾病的患者病情最易加重。那么,内分泌科患者如何做好自我保健,平安过冬?听听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爽怎么说。
据刘爽副主任介绍,糖尿病患者受凉时,机体会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导致相应器官和肢体的缺血,严重时可能会诱发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问题。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四点原则应对寒冬。第一,提高御寒能力。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和足部的保暖。应增添足够的衣服,避免皮肤外露。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对比较低,在冬季流感高发季节,预防感冒的任务会更加艰巨。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注意保暖就容易出现感冒,感冒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肺炎,同时也会影响到血糖的控制,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影响到感冒以及肺炎的治疗。第二,合理进补,控制总热量。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注意控制量,对于摄入的总热量的控制,是保持血糖平稳的基础。由于冬季气温下降,人的胃口大开,火锅、肉类、烧烤等食物摄入量增加,有人还会偏爱油腻食物,不正确饮食会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第三,科学锻炼,增加室内运动。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也是冬季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早晨锻炼时间不要选得太早,避免由于早晨气温较低,遇冷空气刺激突然发病。早餐前最好不要空腹锻炼,需要少量进食后再运动,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下午锻炼更为适宜,开始锻炼时应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立即穿上衣服,防止着凉感冒。受室外冷空气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健身操等同样有助于控制血糖。第四,保湿“功课”要做足,取暖方法有讲究。冬季天气干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容易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双下肢瘙痒、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问题。糖尿病患者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湿,特别是小腿、脚部等脆弱敏感部位,以免脱皮、皲裂。洗澡、洗脚后要记得及时涂抹护肤。即使瘙痒症状加剧,糖友也不能随意抓挠。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多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在使用取暖产品时,如热水袋、电暖气、电热毯应格外注意,避免发生低温烫伤。
“除糖尿病外,寒冷还对甲状腺、性腺等疾病有影响。”刘爽副主任表示,甲减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产生的热量不能满足机体要求,冬季畏寒怕冷尤其明显。多数患者在寒冷季节没有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替代剂量,致使甲减病情加重,而有一些亚临床甲减患者未服用药物,冬季更易发展成为临床甲减。此外,季节变换易引发女性生物钟紊乱、情绪多变,进而影响激素水平,导致排卵抑制和周期紊乱。寒冷来袭,女性朋友注意防寒保暖,切勿盲目爱美受冻,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哈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凯旋
来源: 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