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一型糖尿病会脸肿吗(一型糖尿病脸手发黄)

微笑面对糖尿病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会引起脸肿吗?

糖尿病会使心、脑、肾、眼睛、大脑、肺、神经和下肢等重要器官和血管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并发症,下肢浮肿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表现,在生活中相信有不少患者朋友都会出现下肢浮肿或者面部浮肿的情况。

那么,糖尿病会出现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降糖药物造成水肿:这是由于降糖药物等或者刺激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或者引起钠水潴留,也可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水肿或粘液性水肿的发生。一般表现在双下肢,个别严重者可累及颜面部或全身。

2.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性水肿多见于双下肢,与体位和活动有关。这是由于肢体失去交感神经支配,引起末梢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动静脉分流形成,从而表现双下肢静脉淤血而糖尿病下肢水肿。

3.糖尿病性心脏病: 主要包括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这种情形的糖尿病下肢水肿主要与心衰有关。以右心衰最为常见,即包括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和下肢水肿等。

4.糖尿病性肾脏病变: 这是引起水肿的最常见原因。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低下,肾功能损害而引起下肢浮肿,患者也常有眼睑及颜面浮肿,尿检查可见蛋白与管型; 过分的低血糖也会导致患者发生水肿,低血糖的症状,严重时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将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才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一旦患有该病应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不要延误病情错过了糖尿病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其他的疾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via:微糖APP

欢迎关注微糖公众订阅号:boyibangdy

官网:www.welltang.com

一觉醒来脸肿如馒头,什么情况?

醒来时发现脸肿得跟馒头一样,很吓人!美国一家女性健康媒体近日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严重的鼻窦感染

如果鼻窦的内层(眼睛与前额、鼻子和颧骨后面之间充满空气的间隙)发炎或感染,这里可能会被黏液堵塞。伴随的压力会引起眼睛周围隐隐作痛,从鼻子里流出黄绿色的分泌物,以及剧烈的头痛,有时还会导致面部肿胀。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副教授罗莎琳·斯图尔特认为,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感染是病毒引起的,无需服用抗生素。患者需要多休息,多喝水,服用非处方的抗组胺药。

二、牙齿脓肿

有一颗裂了的或有缺口的牙齿或者一个未经处理的蛀牙会让细菌潜入牙髓,在那里它们可以繁殖。感染会导致脓液的聚集,并在牙齿或牙龈周围肿胀,伴随严重的牙痛和下颌肿胀。

牙医会开出抗生素,而且很可能要做牙根管手术才能去除感染的神经;同时,盐水冲洗和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可以让你感觉更舒服些。

三、库兴氏综合征

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也有助于调节血压、血糖和其他生理功能。当肾上腺分泌了过多的皮质醇时,就会导致库兴综合征,特点是病人有满月脸,皮肤容易擦伤,以及较厚或较多的体毛。

据美国的统计,库兴氏综合征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是男性的近3倍。它经常出现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人身上,这种激素有助于减轻炎症。如果不加以治疗,该病会导致心脏病发作、中风和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健康隐患。

四、过敏

对食物、花粉、药物或任何其他物质的过敏反应都会引起面部炎症,尤其是在眼睛和鼻子周围。幸运的是,有一种快速的解决办法:服用非处方抗过敏药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和肿胀。

五、隐性晒伤

即使你不觉得自己吸收了光线,也有可能被晒伤。纽约西奈山医院皮肤科主任约舒亚·蔡克纳认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紫外线光照会累积起来,造成隐性晒伤。这不仅会引起红肿,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造成面部肿胀。

出门前涂抹防晒霜能降低被晒伤的几率。如果已经被晒伤了,建议使用性质温和的保湿乳液来舒缓和滋润皮肤。如果晒伤在几天内还没有得到好转,就请皮肤病医生进行专业治疗。

六、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是一种细菌性皮肤感染,能使脸迅速膨胀,变热变红。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肿胀蔓延,就要立刻看急诊。如果不加以治疗,这种疾病可能是致命的。蜂窝织炎比较容易治疗,一周的抗生素疗程就能清除。

七、腮腺炎

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正在卷土重来。如果你得了腮腺炎,可能会头痛、发烧、肌肉疼痛,脸颊也会肿胀。如果医生通过唾液拭子或血液测试确诊了腮腺炎,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等待它消失。大多数病例在几周内消退。

八、甲状腺功能异常

喉咙里的这种蝴蝶状腺体分泌一种激素,调节新陈代谢和体温。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得过少,就会导致皮下组织变大肿胀。

患者可能会感到寒冷和虚弱,并注意到皮肤干燥或月经不规则。不要害怕:医生会给你做简单的血液测试来检测各种甲状腺激素含量是否正常,如果需要的话会开出处方药。

九、红眼病

如果肿胀集中在眼睛周围,那么你可能得了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它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或眼睑内层膜的炎症。造成结膜炎的主要原因是病毒,但也可能是由过敏、细菌甚至佩戴隐形眼镜引起的。除了肿胀,患者的眼睛可能发红、流泪或发痒。

红眼病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它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病毒性结膜炎通常采用支持疗法,包括冷敷和人工泪液。对于细菌性结膜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十、酒糟鼻

如果你有酒糟鼻,某些诱发因素会导致它爆发。炎热的天气、辛辣的食物、饮酒,甚至情绪压力都会导致面部发红、灼热,甚至肿胀。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保湿剂和防晒霜有助于控制酒糟鼻的症状。皮肤科医生也会开出药膏或药丸,缓解与病情相关的炎症。

十一、服用了类固醇

服用类固醇会造成满月脸;剂量越高,副作用越明显。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逐减药量。

文/王萌

糖尿病与水肿的“不解之缘”

↑点击上方“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加关注哦↑

糖尿病患者水肿为哪般?

作者:仝俊雪

来源:糖尿病天地

在我国农村有句话叫“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这里的“穿靴”指的是男人脚肿,“戴帽”指的是女人脸肿。意思是男的脚肿、女的脸肿人就离死不远了。探究原因,脚肿是因为心脏病,脸肿是因为肾病,但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并没有性别差异,男女都有可能患病。虽然这种对性别区分的说法是片面的,但是也提示了心脏病和肾病造成的人体水肿的差异。也许令您始料未及的是糖尿病与水肿之间竟然还有很多关联,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糖尿病与水肿的“不解之缘”。

糖尿病肾病会引起水肿

肾脏是糖魔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的人会发生糖尿病肾病,也就是说5个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1人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会使患者出现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低下,肾功能受损。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留在体内时,便会出现水肿。

肾病引起的水肿有一定的特异性,水肿多从下肢和脸部开始,尤其是眼睑、颜面部。糖友在平时要多注意细节,比如说当出现颜面部、下肢水肿等情况,要当心是否出现了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疾病会引起水肿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同时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水肿主要是由于疾病导致的心衰造成的。

心衰引起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垂部位——也就是脚踝部,患者双脚会出现对称性水肿,按压脚部会出现凹陷,这是判断是否为心衰引起水肿的有效方法。

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引起水肿

糖尿病神经病变出现水肿主要是由于神经受损导致静脉淤血。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水肿多见于双下肢,与体位、活动关系密切相关,而且多伴有下肢对称性麻木、疼痛等症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如果发现水肿会随着体位变化(如站位水肿加重)以及活动(如活动时水肿减轻)等情况而发生变化时,要留意是否并发了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眼病引起的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可引起视网膜水肿,视网膜水肿并不像其他疾病引起的水肿那样肉眼可见,只能通过眼底检查发现,但是患者还会伴有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等症状。

视网膜病变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多糖友都会忽略眼部检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指出,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3年后就要做眼科检查,之后每年都要复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就要做眼科检查,并且每年都要复查1次。

肥胖引起的水肿

一些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手、足部位肥胖性水肿。水肿产生的原因是皮下脂肪组织增多,静脉回流受阻,同时脂肪造成散热困难,因而周围血管扩张,另外,肥胖患者不爱活动,不利于静脉回流,所以造成下肢水肿。

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手、足部位水肿,并且排除了其他病变,就是肥胖自身引起的水肿。患者只要减轻体重,水肿症状就会消失,并且也有利于血糖控制。

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营养不良的人一定会骨瘦如柴,其实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全身浮肿,而出现“假胖”现象。这主要见于过严地或错误地执行糖尿病饮食,造成体内蛋白质和/或维生素B1缺乏。这种患者一般表现为全身性浮肿。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必过于严格地控制饮食,在控制每天膳食总能量摄入的同时,合理搭配食物种类,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选择膳食纤维丰富、微量元素多样的食物,既能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又能有效避免营养物质单一而出现的营养不良。

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水肿

胰岛素副作用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像“救命稻草”,但是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注射胰岛素也有副作用,其中之一便是水肿。胰岛素在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会引起水钠潴留,导致水肿,称为胰岛素水肿。

胰岛素水肿多见于首次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剂量偏大时,一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可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胰岛素水肿一般对人体影响不大,正常情况下无须特殊处理,停用胰岛素后水肿症状便会消退,这也是与其他疾病造成的水肿用来区分的一点。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但该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水肿,这种副作用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原因是加重体内水钠潴留。

对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引起的水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或者与其他药物合用来减轻副作用。尽量避免与胰岛素联用,在需要联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不可自行使用。

内分泌频道现长期征集原创文章,可以是科普类、科研成果类、前沿资讯类、临床病例、亦可以是人文故事类,要求内容贴近内分泌医生,以传播知识传递情感为基调。来稿请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邮箱zhaochenglong@yxj.org.cn,并注明姓名、职称、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等,稿费:100~300,小编微信cdx199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