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饵丝吗(糖尿病可以吃饵块吗?)
12招助你早餐后血糖达标,为一日血糖达标助力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份优质可口的早餐为我们提供充沛的能量,保证一天工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如果早餐吃得不好,不仅早餐后血糖高,一天的血糖也会不稳定。如何才能保证早餐后血糖达标呢?本文告诉您12个方法。
1.绝不能为降血糖而不吃早餐
很多糖尿病病友为了降血糖而不吃早餐,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一日三餐是为了分配整天需要的能量,如果不吃早餐的话,午餐饥饿感便会更加明显,午餐进食量大量增加,造成血糖大幅度波动,这样不利于保护胰岛功能、预防并发症,还会加重糖尿病病情。
2.提前安排好早餐食物
很多工作党或学生党的糖友,都是在赶路的途中随意买一份早餐,便囫囵吞咽,既不营养也不利于控制血糖。
建议工作党或学生党的糖友提前计划好早餐吃什么,把能量计算进一日总能量,如果选择全麦面包,可以搭配一根凉拌黄瓜、一个水煮鸡蛋,而不是随意解决自己的早餐问题。
3.尽量自己做早餐
有时间做早餐的糖友,建议自己做早餐,无论熬粥还是煮面条,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制作的早餐会比外面出售的更适合你。
同时提醒,早餐也不能过量,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一个餐盘或中等大小的碗限制你的进食量。
4.早餐食物搭配尽量多样化
糖尿病病友的早餐食物应尽量包括:粗粮制品(如水煮玉米、牛奶泡燕麦等)、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凉拌黑木耳、西红柿、凉拌海带丝等)、优质蛋白质(凉拌的鸡肉丝、清煮肉片等)。
粗粮食品在增加饱腹感的同时避免了血糖飙升,而蔬菜有利于降血脂、补充维生素,添加肉制品不仅丰富了食物类型还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5.尽量选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早餐后的血糖是午餐血糖的基础值,如果早餐后血糖值高,那么午餐后的血糖便水涨船高。
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如:纯牛奶、豆浆、全麦面包、荞麦、酸奶、牛肉、豆腐等,尽量不选择油条、精制包子、馒头等高热量食物。
6.细嚼慢咽,延长进餐时间
由于时间紧张,很多人早餐往往是在匆忙中解决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细嚼慢咽不但符合消化生理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进餐量,增加饱腹感,平稳餐后血糖。
进食速度与进食量显著相关,与狼吞虎咽快速进食相比,细嚼慢咽减慢进食速度可减少能量的摄入,增加饱腹感。
7.改变进餐的顺序
建议先吃蔬菜后吃主食,可以延缓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
另外,若先吃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再吃主食,能够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减少血糖波动。
8.记录早餐餐前、餐后血糖值
很多糖尿病病友会监测空腹血糖,却不监测早餐餐后血糖,其实,餐后血糖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早餐餐后血糖对于你选择的早餐食物类型、早餐进食量是一个很好的晴雨表,以便你调整早餐食物类型和数量,如果早餐餐后血糖高了,你不必等到午餐前再采取降糖措施,这样可以避免血糖长期处于红色危险区域。
9.早餐食物交换着吃
有些糖尿病病友习惯早餐吃:无糖麦片 半杯纯牛奶 5个圣女果。
其实,你可以把无糖麦片换为荞麦、粗粮面包或含蔬菜的小米粥,牛奶可以换为鸡蛋、清煮牛肉、豆浆等,水果也可以换为其他,既增加自己想吃的食物,又能使你的早餐食物变得丰富起来。
10.早餐食物总量要控制
无论你是自己制作还是外面购买早餐,根据你的身体基本能量需要,不随意加餐或减餐,固定的能量、固定的药物、固定的血糖波动范围,而不是为了满足“馋”而随意吃。
11.血糖高时慎吃血糖指数高的食物
在医院里还是会遇到血糖已控制不佳的病人,早餐仍选择吃饵丝、面条、馒头等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虽满足了食欲,但由此换来的血糖波动对身体伤害更大。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明知不能为之的情况下还不能克制自己,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破禁”,进而导致血糖长期控制不佳。
12.喜欢的食物,恰当的时机吃
比如上述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你可以选择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偏低限值、有时间监测餐后血糖、有时间运动的时机吃。
比如休息日,你既可以测餐后血糖,在血糖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出去适量运动。
糖尿病病友,生活不易,请好好待自己,从一份适合你的控糖早餐开始吧。
作者:沐欣欣
糖尿病患者按这10条建议在外就餐,餐后血糖不会超过10
虽然营养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在家就餐,但是很多情况下,如工作聚餐、工作午餐、宴请客户等还是需要,在外就餐。
很多糖尿病患者只要在外就餐,血糖就居高不下。其实,按以下10条建议在外就餐,餐后血糖同样不超标。
1.根据餐前血糖值选择食物
对于餐前血糖已经≥7.8mmol/L的糖友来说,建议不要食用面条、饺子、饵丝、馒头、卤肉饭、烤肉饭等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这类食物在平素血糖控制理想时,都需在搭配大量蔬菜及适量蛋白质的情况下食用。
此时,肉类建议选择鱼肉、牛肉等优质蛋白食物,蔬菜尽可能多样化,并增加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减少1/4-1/2。
对于餐前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4.4-7.7mmol/L)者,也不可以“放肆”食用上述的食物,如果你的血糖对这类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很敏感,即吃上述食物,即使量不大,血糖也会升高,同样建议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2.尽量选择少加工的食物
饭店里做的食物,油、盐、糖以及各种保证色香味俱全的调味料一般都很多,建议:
- 糖尿病病友尽量选择少加工的食物,如清炒、蒸、煮等放调料少的食物;
- 如果是自己点外卖,尽量打电话和商家提前沟通好,不要加入影响你血糖的调味料。
3.食物多样化
糖尿病病人每一餐都要有主食、蔬菜、蛋白质,不能仅是主食和肉类,学会加点瓜类、绿叶菜等,这样既能吃得饱,营养又好。
糖友每天最少进食500克蔬菜,以深色、绿色蔬菜为佳。
4.控制主食的摄入量
很多外卖餐,米饭都是一盒装的,有时候工作比较累或食物比较美味时,不知不觉就会摄入更多主食,建议:
糖尿病病友尽量在餐前分出自己可以吃多少量的主食,一般在一盒装的1/4-1/2之间。
5.不合适的食物减量吃
有时候,遇到一个单位集体点餐时,可能此时的外卖餐不太适合你,你更要提高警惕,控制你的进餐量,建议:
食用你可以食用的部分,如果你感觉餐后仍有饥饿感,可以餐后2小时再适量加餐。
需要警惕的是:即使你有饥饿感,但你摄入的热量已经超了。
6.自备小餐具控制饭量
建议糖尿病病友,根据个人的标准体重、活动强度、监测的血糖结果等摸索出适合自己需要的主食量,如果不是重体力劳动,一般糖友每天的主食摄入量每餐在1-2两之间。
进餐时,可以选择容积小一些的餐具,少量多次盛装,可更清楚地控制摄入量,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感知胃的饱腹信号。
7.吃饭顺序仍有讲究
吃饭前先喝一杯温开水,再吃菜,然后再吃主食及鱼肉类;每口饭充分咀嚼,时刻提醒自己细嚼慢咽,充分体会食物的味道,使得用餐时间持续至少20分钟。
餐中根据需要可适量增加饮水量;
餐后尽快离开进餐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与同事聊天、办公室外散步等。
8.加强血糖监测
如果自己不能评估所食用食物适不适合自己,更要加强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使血糖波动幅度尽量小一些,更要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餐前血糖高可适当延长开始进餐时间及控制摄入总量,避免血糖的再次升高。
9.药物与进餐的时间不可马虎
特别是吃集体餐时,不能为了顾及面子而把应在餐前用的药物放在餐后用;还有些药物需与开始进餐时间隔开15-30分钟,不能提前用。
建议糖尿病病友在外就餐也要坚持原有的用药时间,不可随意更改。
10.自备适量低糖食物
习惯少食多餐的糖尿病病友,自备适量低糖食物也是好的,但如果你进食外卖餐的餐后2小时血糖高了,不能再加餐,适当活动或适量补充短效胰岛素后至血糖降至正常时再加餐。
低糖食物可以选择圣女果、火龙果、红柚、青枣、2-4片无糖高纤维粗粮饼干、1/4-1-2无糖原味酸奶(不超过75ml)、3-5个坚果、1/4原味荞麦饼等,进餐量还是要根据你的血糖值及胰岛功能决定。
糖尿病病友,如果经常不得不在外就餐,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血糖值摸索出适合自己吃的外卖食物及食物量,这样即使在外就餐也不用担心血糖升高了。
作者:沐欣欣
开屏帮你问专家|节后血糖失控!别怕,专家教你控糖妙招!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元宵节一过,大部分人重新回到了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一科主任医师、主任徐玉善表示:“节后,我们的门诊量比节前有所增长,这和春节期间大家的饮食有很大关系。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吃的食物自然比平时更多也更为丰富。”
节后,如何迅速调整饮食,恢复稳定的血糖水平,以健康的身体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了许多患者关注的焦点。
控糖当心“伪粗粮”
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稳定”对于能量供应和身体代谢都很重要,控血糖的关键就是让血糖保持稳定,让血糖保持稳定的关键在于饮食的控制。
而在控糖饮食中粗粮因富含不溶性膳食纤维,有益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备受糖尿病患者青睐。
但需注意,有些看似降糖的“粗粮”吃了血糖更不稳定。为改善口感,许多粗粮“精细化”处理后,如延长粗粮粥的烹煮时间、进行膨化处理或磨粉冲泡食用等。这些处理方法会破坏粗粮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并使淀粉糊化、膨胀,加快消化速度,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比如说玉米,最原始的老品种玉米,它的口感不甜不糯,纤维素含量高糖分低,吃起来有饱腹感,这种玉米就有利于控制血糖。但后来为改善口感,市场上出现了甜脆玉米、糯玉米。虽然都是玉米但后者含糖量更高,升糖速度更快。同理,水果的升糖指数又要低于果汁,因为水果中含有纤维素,起到饱腹作用,延缓吸收。而果汁在压榨的过程中破坏了纤维素,且在加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口感还会加入糖分,含糖量就会更高。”徐玉善主任补充道,原始形状的食物纤维素含量要高于经过二次加工或者精加工的食物。因此,颗粒状的玉米含糖量就要低于玉米面、玉米饼、玉米汁等二次加工的食物。
而一些大家喜爱的看似糖量高升糖快的食物,加入真正的粗粮后,对血糖却变得“友好”。
徐玉善举例说道:“像面条、米线、卷粉等一类主食,含糖量高、升糖快,尤其是糯性食物的升糖指数又会更快,比如饵丝就高于米线。但是如果掺入粗粮,如荞麦等一类糙米,从而增加食物的膳食纤维,同样量的食物,饱腹感更强,升糖指数低,淀粉含量也低,碳水的总体含量也要更低一些。”
这样吃更能控血糖
“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也会大不一样,所以在控糖方面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可以多样化,建议高纤维低糖饮食。同时需控制总热卡,定时定量进餐。”具体而言,徐玉善主任提出了控糖饮食建议:要遵循规律、按时服药、控制总热卡、食物多样化、个体化原则;要规律进餐,合理安排。晚餐不宜太晚,规律晚餐有助于控制血糖;调整吃饭顺序,先喝清淡的汤粥或水,再吃蔬菜、优质蛋白质,最后吃主食,可最大程度降低淀粉类主食的摄入量,控制血糖;吃饭细嚼慢咽,每口饭嚼30下,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
徐玉善主任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规律饮食,否则就不能匹配医生开的胰岛素和控糖药物。比如你不吃哪一餐,如果摄入胰岛素就会导致身体低血糖。同时,虽然这些食物和饮食习惯可以帮助高血糖人群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但饮食调整应结合适当的运动和定期的血糖监测,以便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
这些食物控糖很友好
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血糖?徐玉善主任帮我们梳理了有助于降血糖或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按类别进行分类:
蔬菜类
• 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西兰花、羽衣甘蓝等。这些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有助于稳定血糖。
• 豆类蔬菜:像豆角、四季豆、荷兰豆等。它们含有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其中的淀粉酶抑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使血糖升高更为平缓。
• 洋葱:含有类似“甲磺丁脲”的物质,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 苦瓜:苦瓜中的提取物苦瓜皂苷与胰岛素相似,能显著降低血糖,促进糖的分解。
• 魔芋:低热量、高纤维素,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
水果类
• 苹果:富含果胶,这种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在肠道内形成黏性物质,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血糖产生缓冲作用。
• 柚子:升糖指数较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控制血糖。
• 蓝莓:富含抗氧化剂,如花青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 草莓:含糖量相对较低,富含维生素C、叶酸和钾等营养成分,不会引起血糖急剧升高。
全谷物类
• 燕麦:富含β-葡聚糖,这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并调节血糖。
• 糙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B族、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消化吸收速度相对较慢,可使血糖上升较为缓慢。
蛋白质类
• 鱼类:如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欧米伽-3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益,同时不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
• 鸡肉:去皮鸡肉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可采用煮、炖、烤等健康烹饪方式制作。
其他
• 南瓜籽:富含矿物质镁,有助于降低血糖。
• 枸杞: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其甜味成分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力,有助于控制血糖。
• 西红柿:富含维生素和果胶,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缓糖的吸收。
开屏新闻记者 赵维 摄影报道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本文来自【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