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无糖口香糖(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无糖口香糖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木糖醇口香糖都吃过,那你了解木糖醇吗?

日常生活中,有一类自称是糖尿病病人专用的食品越来越流行。这类食品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食品类型,而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如饼干、糕点、糖果甚至部分饮料等。之所以称为糖尿病病人专用,主要是这类食物用木糖醇替代了原来食物中的蔗糖,所以这类食品有时候也自称无糖食品或无蔗糖食品。

我们这里不谈这些食物是否真的适合糖尿病患者,今天主要分享关于木糖醇的一些知识。木糖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无碳糖醇,是木糖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纯木糖醇为白色晶体或白色粉末状晶体,与白糖(蔗糖)外观相似,极易溶于水,甜度基本与蔗糖一致,但能量值低,是蔗糖理想的代替物。

在自然界中,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类水果、蔬菜、谷类、菌类等食物和木材、稻草、玉米芯等植物中。而且,木糖醇也是体内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正常人每天可产生木糖醇5-15g。木糖醇在体内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促进,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而且还可以微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人群研究表明,人体摄入木糖醇后,血液的葡萄糖含量提高很少,不足以引起血糖值的上升。

木糖醇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导致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从而带来强烈而独特的凉爽口感,加上木糖醇不能被可致龋齿的变形菌利用,能使口腔保持中性,防止牙齿被酸蛀蚀,因此,木糖醇成为片状或枕粒状无糖口香糖的理想成分。我们日常买到的各种品牌的口香糖,基本上都含有木糖醇。

木糖醇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不发生美拉德反应,以其为原料制成的奶油类焙烤制品色泽更加洁白,对于深色焙烤食品的加工,木糖醇和果糖的配合使用可以很好解决上色问题;另外,低温条件下,木糖醇和麦芽糖醇1:1复配联用,能够实现无糖饮料柔和醇厚的口感,成品清爽宜人;而且木糖醇也可以单独用于无糖茶饮料、果汁饮料和各种保健饮料中,创造出和传统蔗糖等质或更优质的产品。

通过对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自愿受试者进行口服试验,发现200g/d的木糖醇摄入量,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变化(因肠胃不适导致的腹泻除外);临床实践证明,口服木糖醇最高耐受量为220g/d,一般在食品中添加的量远低于最高耐受量,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因此全球范围内都对木糖醇在食品中的添加量没有限制。

木糖醇在肝脏和肾脏代谢,因此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而木糖醇不会升高血糖,一般来说不建议低血糖者使用;婴幼儿也不宜食用。另外,木糖醇在肠道内的吸收率不足20%,食用后会促进肠道蠕动,因此一次摄入超过40g,有较大可能出现轻度腹泻。好了,关于木糖醇的内容就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甜味剂阿斯巴甜致癌?无糖可乐不能喝了?各方回应

传统饮料巨头使用的代糖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昨天

有关话题持续发酵

一度冲上热搜榜首位

当天,有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机构预计将于今年7月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的致癌物”。对此,世卫组织回应称,将于7月14日就这一话题发表相关内容。

此后,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在官网发文回应,表示公共卫生主管当局应警惕这一观点,因为它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参考低质量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误导广大消费者,期待对阿斯巴甜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阿斯巴甜是什么?

阿斯巴甜是最常用的甜味剂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可口可乐无糖汽水、玛氏Extra口香糖等产品中都有使用。

随着话题在微博热搜不断发酵

不少网友担心

无糖可乐、无糖口香糖

是否还能食用

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紧急回应

面对这一消息,食品饮料企业们给出了不同的回应。

6月29日晚间,国产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紧急回应称,旗下产品不含有阿斯巴甜。

元气森林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相关负责人表示,元气森林配料表更干净,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

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11月,奈雪的茶已经宣布全部产品使用升级的天然代糖“罗汉果糖”。

在无糖口香糖方面,炫迈官方旗舰店、箭牌旗舰店客服提供的产品配料表显示,炫迈无糖口香糖、玛氏箭牌益达口香糖配料中均含有阿斯巴甜。至于阿斯巴甜是否会有危害,上述客服均表示,会将此事进行反馈。

过度摄入甜味剂,长期健康风险须当心

糖摄入过量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而人工甜味剂、代糖的出现,似乎帮人们规避了糖摄入过量带来的危害,同时又满足了味觉。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2021年就有媒体报道,30岁的孔先生(化名)喜欢喝碳酸饮料,但担心含糖饮料喝多了导致发胖、糖尿病,他在冰箱囤满了“无糖”或“0糖”的饮料,每天喝个4、5瓶。后来,孔先生总觉得口渴,尿量也较原来增多,于是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详细了解患病经过、病史,结合多饮、多尿等典型症状表征,并及时完善检查,孔先生被确诊为初发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医师谭金枚解释,无糖并不代表没有糖,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等升糖成分,而采用形式各异的人造甜味剂代替。一旦甜味剂摄入过多,不仅会刺激胰岛素产生,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还会反射性地增强食欲,导致热量超标。所以孔先生长期喝无糖饮料代替正常饮用水,便加速了机体代谢失控,引发糖尿病。

从健康角度来说,各种含糖饮料以及各种甜味剂饮料,能不喝尽量不喝。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

吃无糖食品也会长胖

现在很多饮料、零食为了迎合人们控制体重保持身材的需要,都把不含蔗糖、无糖、使用代糖作为产品亮点,满足消费者既减少能量摄入又满足口腹之需的心理。那么代糖真的是没有能量,又能控制体重吗?

据我市第三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张明介绍,代糖其实就是甜味剂,过去的糖精就是甜味剂的一种。甜味剂的甜度可以达到普通蔗糖达不到的程度,因此它们被广泛用于糕点、饮料等食品的加工生产,并且这些食品包装上通常标示着“无糖”。现在,甜味剂有了更多种类,按其来源大致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现在常用的包括如阿斯巴甜(甜味素)、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甙、安赛蜜等,它们有的是天然提取,有的是人工合成。这些甜味剂甜度很高、用量较少,且多不参与机体代谢过程产生能量,被喜欢甜食又不想摄入能量而长胖的人,或者是糖耐量异常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等所喜爱。日常能买到的无糖酸奶、无糖口香糖、无糖饮料、无糖糕点大都是添加了它们。

那么,甜味剂是健康安全又有减肥效果吗?张明说,实际上,即使每日摄入可接受的计量,甜味剂潜在益处和危害都还不太明确。糖精已经被证明长期过量摄入可能致癌、致畸,很多国家已严格限制使用。也有研究表明,一些甜味剂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腹泻,有的会影响神经,损害精神和智力。一项队列研究的结论就认为,吃无糖甜味剂的人群抑郁风险增加14%。所以,任何一种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都要控制在一定剂量之内。

在控制体重方面,研究没有发现任何使用无糖甜味剂对减肥有效的证据。几乎不吃或很少吃无糖甜味剂的人与经常吃的人相比,在大多数临床结果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有专家甚至认为,如果经常食用代糖,会对甜味的感觉产生错觉,再吃其他食物时,就会增加摄入量,更不利于减肥。有些研究甚至显示甜味剂会增加超重、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

作者:陈颖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