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狗糖尿病德谷胰岛素(狗得糖尿病怎么办,怎样使用胰岛素)

微笑面条u 0
文章目录:

狗狗糖尿病怎么检查?🏥🤔

我家狗狗糖尿病已经一年多了,当时什么都不知道,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现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狗狗的血糖稳定在10左右了,这少不了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坚持,坚持每天打胰岛素(德谷),每天坚持吃降糖葯(易岛安宝)来辅助,坚持自制狗粮来帮助狗狗控制糖分的摄入,坚持每天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如果你家狗狗出现了这些表现:食欲增加、饮水量增加、排尿增加,体重下降,毛发枯燥等,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前期症状,这时候可以用血糖仪给狗狗测一下血糖,狗狗的正常血糖值是不会超过7的,这一步最好是在狗狗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血糖值。

如果狗狗血糖超过14了,就有糖尿病的可能了,可以到进一步检查了,记得和‍⚕️详细说一下狗狗的具体情况。检查的项目有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尿检和生化检查,可以排查一下是不是胰腺炎诱发的糖尿病。⏳✨

接下来帮狗狗控糖降糖之旅就开启了,不过也不要灰心,狗狗糖尿病也是有痊愈的几率的。加油!✊

#狗狗#​ #狗狗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 #狗狗日常#​

历经百年!胰岛素是如何发现的

贝斯特(左)、班廷(右)和编号为406的狗。

1921年8月1日,加拿大小镇医生班廷和他的学生贝斯特,给一只编号为406的狗,注射了8毫升从胰腺中制备的提取物。1小时后,此前已处于昏迷状态,看上去奄奄一息的406站了起来并能在地上行走。406是他们仅剩的一只实验用狗,虽然几小时后还是死亡了,但这种提取物被证明有效,最终被命名为——胰岛素。

今年,是胰岛素发现的一百周年。

一个在动物胰腺内合成分泌的激素,被发现后无需任何修饰就能直接成药,把糖尿病由绝症转化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这无疑是人类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黑暗中的探索

糖尿病大概是历史上最早被发现的疾病之一。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独立发现了糖尿病。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对糖尿病患者“体重快速下降和频繁小便”的症状描述。我国东汉名医张机在《金匮要略》中,也以“消渴症”描述糖尿病的相关症状,该名称一直沿用到近代。

虽然以前记载比较简略,但有两条是比较明确的:患者“尿多”“尿甜”。很多古籍都写到糖尿病患者的尿能够吸引蚂蚁,但招蚂蚁和甜具体怎么画上等号的,也只有留给后人想象了。

真正有文献记载的是1776年英国医生马修·多布森,他真的尝了好多糖尿病人的尿,同时进行研究,证明其中的甜分来自于葡萄糖。另外马修尝后发现:糖尿病人的血也是甜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糖尿病都是不治之症,直到1889年,德国两位生物学家发现:狗的胰腺里含有一种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物质。很多科学家都想把这种物质从胰腺里提炼出来,但均以失败告终,提取物里包含大量杂质,引发严重副作用。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1920年。年仅30岁的外科医生弗雷德思克·班廷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开设私人诊所,这年的10月30日,他来到医学院图书馆查阅资料,无意间被一篇发表于《外科、妇科和产科》杂志上的文章深深吸引。

那是明尼苏达大学摩西·巴伦教授撰写的一份“胰腺结石的死亡案例”。巴伦在进行尸检时发现:结扎胰导管可以使分泌胰酶的细胞萎缩,而胰岛细胞却不受影响。

这篇文章给了班廷很大的启发,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结扎狗的胰导管,6到8个星期后胰腺萎缩,然后切下胰腺进行抽提。”

班廷向他的母校多伦多大学求助,当时糖代谢领域的权威麦克劳德教授资助了他。1921年暑假期间,班廷与贝斯特一起,用8个星期时间成功在胰腺中获得提取物。他们称这种溶液为“胰岛蛋白”,后统一更名为“胰岛素”,并沿用至今。

共同的荣誉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用在动物身上的胰腺抽提液纯度不高时,问题还不大,但若要把胰腺抽提液用到糖尿病人的临床试验,对胰岛素的纯度要求就很高。

虽然班廷和他的学生贝斯特的实验是成功的,但他所用的胰岛素纯化方法不切实际。麦克劳德指派生物化学家科利普找到一种从胰腺中获得胰岛素的实用方法。

科利普开发了一种基于酒精的纯化方法。这个概念很简单:他将肉店里现成的新鲜猪胰腺捣碎,与酒精和水的溶液混合,然后逐渐增加溶液中酒精的百分比。他发现胰岛素起初一直溶解在溶液中,直到酒精达到一种临界浓度,胰岛素就会突然从溶液中“掉出来”,不再溶解在液体中。通过在烧瓶底部收集的固体沉淀物,他得到了一种纯化的胰岛素。

1922年1月23日上午11点,医生给14岁糖尿病男孩汤普森注射了5毫升由科利普纯化的抽提液,下午5点又注射了20毫升,第二天先后又注射了两次10毫升,奇迹般的结果很快出现了。整个疗程进行了一个多月后,医学史上首个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疗法临床试验正式宣告成功。

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时年仅32岁的班廷也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班廷决定把他的一半奖金与贝斯特平分,作为回应,麦克劳德把他的一半与科利普平分。这种特殊的分配方式,最终拍成了一部电影,该片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名字:《共同的荣誉》(Glory Enough for All)。

从1.3年到59年

糖尿病又称“富贵病”,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全球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1.08亿增加到2014年的4.22亿。

“在胰岛素被发现之前,糖尿病曾是一个病情发展快速的致命杀手,Ι型糖尿病患者很快就会因为缺乏胰岛素出现高血糖、酮症酸中毒而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仅1.3年左右。如今,糖尿病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告诉记者。

“1897年,1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10岁男孩的平均生存期是1.3年,30岁和50岁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别是4.1年和8年。而到了1945年,10岁、30岁和50岁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可继续生活45年、30.5年和15.9年。”美国著名糖尿病学家乔斯林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923年之后,市面上的胰岛素产品加速更新迭代:1921年,猪/牛动物胰岛素为第一代产品;1980年,人胰岛素为第二代产品;1990年,胰岛素类似物为三代产品;2017年,诺和诺德研发的超长效德谷胰岛素获批上市,被视为第四代产品。

“糖尿病的根治在今后的二三十年之内可能还不会实现,但最新数据显示普通糖尿病患者平均生存期已经达到59年。在胰岛素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史当下,仍然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期待,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好的胰岛素出现,让病人能够治疗起来越来越轻松。”纪立农说。

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健康时报》报道

中国力量震惊世界

半个世纪前,中国一项发明震惊世界。

1966年7月15日,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的全人工合成胰岛素》,记载了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事情。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斯利尤斯1966年4月30日到访中国,评论道:“美国、瑞士等都未能合成它(胰岛素),但你们在没有专长人员和没有丰富经验的情况下第一次合成了它,我很惊讶。”

这项研究要追溯到7年前。1958年,胰岛素化学结构的解析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自然》发表评论文章说: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情。

就在那时,遥远的中国却正式开启了这个“遥远”的事情——人工合成胰岛素。

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联合,以钮经义为首,由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苍、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诚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被誉为我国“前沿研究的典范”,是当年接近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成就。

来源: 武汉晚报

「每日一药」降糖药——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

作者: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陈玉婷


药品分类:胰岛素类降血糖药

本药可用于哪些疾病?

☆ 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本药有什么特点?

☆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是首个由超长效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组合而成的双胰岛素制剂。

☆ 本品含70%德谷胰岛素和30%门冬胰岛素,两种组分在制剂中独立存在,皮下注射后各自发挥作用。基础成分德谷胰岛素可在皮下注射后形成稳定的可溶性多六聚体储库,德谷胰岛素单体逐渐从该储库中分离,被持续和缓慢地吸收入循环系统,并通过脂肪酸侧链与白蛋白可逆结合,从而获得超长、平稳的降糖作用,作用时间可达42小时。餐时成分门冬胰岛素在注射后以单体的形式迅速入血起效,提供餐时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相比普通胰岛素,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有什么优势?

☆ 与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比较,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能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同时,与预混胰岛素比较,减少肩部效应(即预混胰岛素的中效成分与餐时成分产生的效应叠加),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

如何使用这个药品?

☆ 本品可单独给药,也可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使用,或与餐时胰岛素联合使用,可随主餐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给药。

☆ 本品仅供皮下注射使用。

应用本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 本品不得静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可能引起严重低血糖。

☆ 本品不得肌肉注射,肌肉注射给药可能改变药物吸收。

☆ 本品不得在胰岛素输注泵中使用。

☆ 不得使用注射器从预填充注射笔的笔芯吸取本品进行注射给药。

☆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于腹壁、上臂或大腿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应始终在相同区域内轮换,以降低脂肪代谢障碍的风险。

☆ 漏餐或无计划的剧烈体育运动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如果胰岛素的给药剂量远高于胰岛素的需要量,则可能会发生低血糖。胰岛素剂量(特别是基础-餐时胰岛素给药方案)应与食物摄入和体力活动相匹配,以尽可能降低低血糖风险。

本药有哪些禁忌症?

☆ 对德谷胰岛素或本品中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特殊人群可以使用本品吗?

☆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本品在孕妇中尚无任何临床经验。

☆ 儿童注意事项:本品在中国18岁以下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 老人注意事项:本品可用于老年患者。建议加强血糖监测,并个体化地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如何获取该药品?

☆ 本品为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到医院药房或有资格销售处方药的药店才能获得。

如何保存该药品?

☆ 首次使用前:密闭,2-8℃,避光保存。

☆ 首次使用后或随身携带的备用品。

☆ 可在室温下(不超过30℃)保存,也可2-8℃冷藏保存,最多可保存4周。


审稿专家: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主任药师 傅永锦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