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糖尿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注意事项)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二甲双胍天天吃,如何保护胃肠道?记住3个用药细节,降低副作用

二甲双胍作为全球2型糖尿病指南推荐的“一线降糖药”,其控糖效果和心血管保护作用备受推崇,但不少糖友刚开始用药时,会出现腹胀、腹泻、恶心等症状,甚至因此自行停药。

二甲双胍为何“伤胃”?如何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减少胃肠道不适?今天就来说说科学应对的3个用药细节。

二甲双胍为何“损伤胃肠道”?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生成、改善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但它也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胃肠道功能,它会直接刺激肠道黏膜,不少患者用药初期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可能与药物在肠道局部浓度过高有关;二甲双胍可能抑制部分肠道细菌生长,可能短暂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腹泻或腹胀;另外,部分患者因肠道葡萄糖代谢改变,出现渗透性腹泻。

不过,大多数人的胃肠道反应是暂时的,身体会在2-4周内逐渐耐受。有研究显示,超过80%的患者在调整用药方式后,症状会明显缓解。

糖友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建议注意以下用药细节问题,降低胃肠道副作用。

细节1:起始剂量要“低”,逐步加量

有些糖友一开始就服用标准剂量(如每日1500mg),导致胃肠道副作用爆发。建议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二甲双胍,比如每次250mg,一日2次或3次,然后缓慢增加剂量:每隔1-2周增加500mg,逐步达到目标剂量(通常2000mg/天)。当然,具体用量要在内分泌医生指导下确定。

细节2:注意服药时间

二甲双胍普通片餐中或餐后立即服药,食物可延缓药物吸收,则能减少肠道刺激。同时二甲双胍普通片可以采取分次服用:若每日剂量超过1000mg,建议分为2-3次随餐服用(如早、晚餐各一次)。 二甲双胍缓释片或缓释胶囊也是随餐服用。

二甲双胍肠溶片则是饭前(通常建议餐前30分钟)服用,这时胃内食物较少,肠溶片能快速通过胃部进入肠道,减少包衣在胃酸中长时间暴露的风险。

细节3:优选缓释或肠溶剂型

二甲双胍普通片服药后释放快,但胃肠道刺激明显。如果选择肠溶片,药物主要在肠道溶解,可减少胃部不适。二甲双胍缓释片或缓释胶囊,由于是慢释放药物,可保持肠道内药物浓度平稳,胃肠道反应风险明显降低。

结语

糖友服用二甲双胍期间,除了上述3个用药细节要注意,饮食控制也很重要,除了把控饮食总量,避免高糖食物,还要少吃高油脂、辛辣食物,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另外如果服药期间有较严重的胃痛、腹泻甚至黑便,需要及时就诊,必要时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方案。

长期吃二甲双胍,警惕4个不良反应,5点教你科学避免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推荐的一线用药。不但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能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几率。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需长期服用。但是,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其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

服用二甲双胍有哪些不良反应?

警惕低血糖:

若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者将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请咨询医生以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若目前仅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关注胃肠道:

二甲双胍类药物可能诱发以下肠道问题,但通常会在几周内缓解。

腹胀;

胃肠胀气;

腹泻;

胃部不适;

食欲减退。

如果医生增加药物的用量,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再次出现。但与食物同时服用有助于降低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降低维生素B12含量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特别是当出现贫血或手脚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时,医生可能建议检查体内的维生素B12水平。

乳酸酸中毒

服用二甲双胍者,血液中可能出现乳酸堆积。这种情况较少见,但在以下情况下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患有肾脏或肝脏疾病;

大量饮酒;

患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身体不适伴发热、腹泻或呕吐;

脱水。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表明病情已很严重,请立即联系医生:

呼吸困难;

全身乏力或肌肉酸痛;

胃痛或腹部绞痛;

寒战;

出现心律改变;

头晕或昏厥。

当然,二甲双胍虽然有些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适,但是采用以下方法,还是可以避免相关的不良反应的。

如何科学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1、不在空腹或饭前服药,而在进餐过程中服用。这样,药物的吸收并不会受到影响,而不良反应会显著减少。对于刚刚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可以在第一周的晚餐时服用一次药物。

2、这些不良反应常与剂量有关,所以应从小剂量(500毫克/天)开始使用,再逐渐增加剂量,以使胃肠道慢慢适应。每日用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

3、考虑使用特殊剂型,如肠溶片、缓释片。这些剂型比起普通剂型来说,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少。

4、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有些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会出现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造成贫血。因此,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最好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出现过维生素B12水平低下的患者还应常规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如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5、定期监测肾功能。二甲双胍具有罕见的乳酸酸中毒的副作用,这对于普通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机率很小,但对本身肝肾功能缺陷的患者来说,身体排毒、解毒功能差,更易发生这种情况。因此一般有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糖尿病患者不建议用此药。

总之,二甲双胍虽然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科学避免,仍旧能把风险降到较小。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妙手医生·执业药师审核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更多问题可关注妙手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糖尿病,长期吃二甲双胍要注意,牢记这3点,不伤身!

王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确诊2型糖尿病时空腹血糖11.2mmol/L。因血糖偏高,医生开具了二甲双胍作为降糖用药。

服药3个月后,王先生开始出现手脚麻木、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他非常担心是不是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立即去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这些症状竟然是由于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

王先生复查近期的用药和生活情况后,发现自己对二甲双胍的服用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

如果糖友需要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一定要牢记以下3点!这样既能有效降糖,又不会伤害身体!

常规检查维生素B12
对于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友来说,定期检查维生素B12水平十分重要。因为二甲双胍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缺乏可能加重糖尿病神经 病变。

如果发现维生素B12缺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补充或服用维生素B12制剂来调理。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奶等。

注意服药时间
服用二甲双胍时要选择正确的时间,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这样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同时要保持每天固定时间服药,不要忘记或重复服用。

监测肝肾功能
由于二甲双胍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肝肾功能。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特别是老年糖友更要注意这一点。

声明:本文用于科普交流,不作为其他患者的诊断和用药依据。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