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会一直口渴吗(糖尿病是不是嘴巴会出现口渴的情况)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嘴总是发干!除了口渴 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

口腔干燥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现象,通常人们会把它归结为单纯的口渴,觉得多喝点水就能解决问题。其实,嘴巴干并不一定就是水喝少了,有时候它可能是身体在告诉你,有些健康问题需要关注了。如果你经常感觉口干,甚至喝了足够的水后依然无法缓解,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口干可能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口干的根源之一:糖尿病

当你不断感觉口干,总是止不住地想喝水时,可能要警惕糖尿病的存在。这并非耸人听闻,实际上,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症状就是反复口渴。当血糖升得太高,身体就会想办法把多余的糖分通过尿排出去,可这样一来,大量的水分也跟着跑了,所以病人就会觉得特别口干想喝水。据统计,约70%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都有过频繁口干的表现。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干渴无比,同时伴随有多尿、疲倦、体重下降等现象,那么最好尽快做个血糖检测,排查是否存在糖尿病风险。

药物的副作用

有时候,口干不是疾病的征兆,而是你吃的某些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像是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以及某些抗组胺药,都可能干扰唾液的分泌,导致口腔干燥。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因为患有多种慢性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这种情况下,口干的发生概率也会更高。如果你在服用药物后开始出现口干,可以咨询医生,看看是否可以调整药物或者改变剂量,以减少这种不适感。

更年期与荷尔蒙变化

女性到了更年期,身体里的激素会不太稳定,这有可能让嘴巴变干。特别是雌激素变少了,会影响到口水的分泌,不少女性在这个阶段会觉得嘴巴干干的,不太舒服。据调查,大约50%的更年期女性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口干,甚至有些人还会伴随口腔灼热的感觉。因此,如果你正好处在更年期阶段,嘴里总是干得像秋天的落叶,不妨考虑通过一些补充雌激素的措施来缓解不适。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口干有时候还跟一种叫干燥综合征的病有关。这种病会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出错,去攻击自己的腺体,特别是眼泪和口水的“工厂”——泪腺和唾液腺,让它们不能正常工作,结果就会觉得口干、眼干这些不舒服。据数据显示,干燥综合征的患者中,女性占到了90%以上,如果你还伴有眼干、皮肤干燥的症状,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是这种疾病在作祟。

如何缓解口干

既然口干可能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呢?首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喝水,这样既能减轻口干,又能帮助身体把没用的东西排出去。除了白开水,喝一些菊花茶、金银花茶等中药茶也可以有效滋润口腔,这些茶水既能解渴,还具有一定的清热效果,尤其适合秋冬季节。其次,要养成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的习惯,避免过多摄入盐分和糖分,因为高盐和高糖的饮食会加重口腔的干燥感。此外,可以适当吃一些含水量高的水果,如西瓜、梨等,这些水果不仅能够补充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促进唾液的分泌。

如果是因为吃药导致的口干,可以跟咨询医生,看看能不能换药或者调整下药的用量。如果口干伴随着其他明显的症状,如眼干、皮肤干燥等,应尽早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的问题。

嘴巴干,不一定只是缺水,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注意某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你总是感到口干,而且喝水也没办法缓解,不妨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毕竟,口腔的健康与全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及时关注和处理这些“小信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整体健康。

来源: 健康吉林12320

铁铁资讯:经常口干口渴的人,要当心这些病

突击检查!

你今天有没有好好喝水?有没有觉得口干舌燥的?

可是有时,就算喝了很多水,还是会觉得口干口渴,这是为什么,又该怎么办呢?

01

口渴时,想想最近是不是......

1. 吃太咸

周末放松时的一顿重盐重辣的火锅、水煮鱼,办公时吃的怪味豆、薯片、九制梅肉等零食,拌饭的豆瓣酱、辣椒酱,都是让我们口干、口渴的高钠食物。

2. 剧烈运动后没有及时喝水

长时间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后大量出汗,却没有及时补水就容易口渴。

3. 发热、腹泻

发热或者腹泻时,体内的水分也会随之丢失,这时可能会口渴。

4. 服用药物

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米嗪等,降压药可乐定、哌唑嗪等,也会出现口干口渴的症状[2]。

5. 患有口腔疾病

比如腮腺炎或口腔腺体结石,也有可能会诱发口干、口渴的症状。


此外,如果中老年人经常口渴,可能是因为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唾液腺发生萎缩,唾液分泌量变少,所以出现口干;妊娠期妇女口干情况也普遍存在。

以上这些情况的口干,只要注意多喝水,或者对症下药,等病症痊愈或者缓解之后,口渴也就基本消失了。

如果口干与以上这些原因都无关,那么就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信号!

02

经常口干口渴,也要警惕这些病

1. 糖尿病

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口渴,并且排尿量无故增加,体重也无故减轻,还伴随着无法缓解的疲劳感,就一定要去检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4]。

2. 干燥综合征

这个病是由于免疫细胞攻击破坏自身的分泌腺体,造成腺体萎缩及分泌功能下降,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干燥症状。

如果持续3个月以上,每天都觉得口干、眼干(甚至有反复的“砂子”吹进眼内的磨砂感)、皮肤干痒,平常需频频饮水,腮腺反复或持续性肿大,猖獗性龋齿(约5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多个难以控制发展的龋齿,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等,就要注意这个病了[5]。

3. 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或者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可能会导致萎缩性舌炎,出现唾液分泌减少等症状[6,8]。

4. 精神心理疾病

一些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因为长期服药或者心理因素等,会导致自觉性口干(实际上并没有口干,但由于心理因素的暗示,总觉得自己口干),甚至在吃东西时都会感觉到,需要喝点水才能咽下去[7]。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尿崩症、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念珠菌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口干。

另外,某些癌症也可能会有口干的症状,但大家不必过于恐慌,也不必因为口干就给自己下一个定论,因为癌症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肿块、消瘦、不明原因发热等),也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才能确诊。

03

口干,这样喝水才管用

1. 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口渴已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喝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2. 喝够水

健康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1700ml(一次性纸杯大概7~8杯),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还要适当多喝[1]。

3. 喝这些水最解渴

喝水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如果不喜欢没味道的水,也可以喝:

  • 淡茶
  • 成人可以用淡茶水(比如绿茶、白茶、红茶)代替部分白开水,但要注意少喝浓茶。
  • 杂粮、杂豆泡水
  • 大麦泡水、苦荞麦泡水、煮绿豆汤也是“不爱喝白水人士”的好选择,记得不放或者少放糖哦!
  • 水果泡水
  • 金桔、柠檬、酸橙洗净后切成薄片泡水(不放或者少放糖)也非常好喝。

此外,口渴时别再喝碳酸饮料或其他甜饮料啦!它们会让身体失去更多水分,甚至越喝越渴。

喝水,在繁忙的生活中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实际上是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大事。

养成好的喝水习惯,才能远离经常口渴的小困扰,更加健康地生活。

快拿起水杯,喝口水吧~

来源:科普中国

糖尿病出现这两种口渴,说明血糖开始失控了!别坐等病情加重!

口渴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患者觉得喝点水就行了。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对,口渴是身体在向你发出警报,提醒你血糖已经开始失控,如果继续忽视,并发症可能会迅速找上门。比如今天我要讲的这两种口渴,正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警惕的信号。

第一种口渴,暴饮暴食后,会明显加重。很多患者在出现这种口渴的同时,可能还伴有疲倦乏力,小便频繁等症状,这是脾胃运化失常的表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会导致气阴两虚,血糖更加难以控制。

第二种口渴是持续性的渴,即使喝了水也感觉口干舌燥,尤其是半夜更为明显,这说明已经出现了阴虚火旺的情况。中医讲"津亏则渴",阴虚火旺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血糖稳定,还可能加速并发症的发展。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渴,特别是饭后口渴加重,因为工作忙,一直没管,只是不停地喝水。后来又出现了视物模糊、手脚麻木、体重下降等症状,复查发现血糖明显升高了。我为他诊脉,发现他脉细数,舌质红,舌苔薄黄,辨证为气阴两虚,内有郁热。

针对他的情况,我重点使用益气养阴的方法。以黄芪、太子参益气生津,配合玄参、麦冬滋阴降火。加入天花粉、葛根生津止渴,再用地黄、枸杞滋补肝肾。同时使用山药、茯苓健脾利湿,改善代谢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口渴症状明显缓解,血糖也趋于平稳,并发症的征兆也得到了控制。

当然了,中药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不可擅自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