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豆类吗(糖尿病能吃豆类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能吃哪些豆制品?吃多少合适?这7种美味又控糖!

大豆是我们常吃的食物,它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优质来源。大豆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豆固醇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与B族维生素。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豆,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脑、大豆粉、千张等。

为什么推荐糖友吃大豆及豆制品?

1. 帮助减肥: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热量较低,但饱腹感很强,能帮助糖友们填饱肚子,而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热量。

2. 保护心血管: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促进心血管健康,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

3. 保护骨骼: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是良好的膳食钙来源,而糖尿病患者又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常吃豆制品就有助于保护骨骼。

4. 帮助控糖: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酮,能促进胰岛素的利用,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糖友们能吃哪些豆制品?

豆腐:豆腐是我们最常吃的一种豆制品,热量低营养高,价格也比较低廉。豆腐用来炒食、煮汤均可。南北豆腐都有一定的豆腥味,北豆腐还有轻微的苦涩味,为了去除异味,建议在烹饪豆腐前,把豆腐放水里焯一下。

豆浆:豆浆热量低营养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磷脂,且极易被人体吸收。豆浆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豆浆除了直接做饮料喝,还可以用来煮米饭,做小窝头、蒸蛋羹等。

豆腐脑:豆腐脑细嫩鲜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豆腐脑的口味有南北之分,北方豆腐脑的卤多含盐量较高,南方的豆腐脑喜欢放糖,糖友吃的时候应该少放盐少放糖,如果实在觉得口味欠佳,可以放点木糖醇这样的代糖。

豆腐乳:豆腐乳是一种发酵食品,与豆腐相比营养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但豆腐乳含盐量较高,糖友们在吃豆腐乳的时候,要相应的减少其他用盐量。

豆芽:黄豆发芽后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黄豆芽可以素炒着吃,也可以煲汤,煮面。

豆豉:豆豉是益生菌的良好来源,它能减缓小肠对糖份的吸收,延缓餐后血糖迅速上升。豆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酶、氨基酸,但豆豉的含盐量较高,糖友们最好选择脱盐的豆豉。

豆渣:豆渣中含有多糖、纤维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能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延缓餐后血糖上升,促进肠道健康。豆渣可以做成豆渣小窝头、豆渣煎饼、豆渣蛋饼、豆渣丸子、豆渣炒虾米等。

糖友们吃多少豆制品比较合适?

推荐糖友们每天吃 25 克左右的大豆,约一小把的量,如果按热量来换算成豆制品,相当于:50 克豆腐干;400 克豆浆;100 克北豆腐;150 克南豆腐;50 克豆腐丝;30 克油豆腐;125 克内酯豆腐。

这些豆制品之间是可以互相交换的,糖友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轮换来吃。我们在吃豆制品的时候,不要用红烧、煎炸等油多的形式,多用清炒、清蒸、煲汤、凉拌等清淡的烹调方法。

这里小糖还要提醒大家,并发有肾病、痛风的患者,需要限量食用豆制品。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豆类与豆制品: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南

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中,豆类及豆制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低的升糖指数,常被视为健康的选择。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豆类及豆制品,以确保血糖的稳定,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豆类与豆制品在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应用,帮助您制定更健康的饮食计划。

一、豆类与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豆类,尤其是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营养来源。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腐竹等,不仅保留了豆类的营养成分,还通过加工提高了食用的便捷性和多样性。

二、豆类与豆制品的升糖特点

虽然豆类及豆制品营养丰富,但它们的升糖特点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豆类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的升高速度。然而,豆制品的加工方式和烹饪方法会影响其升糖效果。例如,经过油炸或加工的豆制品,其热量和脂肪含量会显著增加,从而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三、糖尿病患者的食用建议

  1. 适量食用: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以控制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建议每天食用大豆类与坚果类总共不超过50克,豆制品的摄入量也应根据个人的热量需求和血糖控制情况来调整。
  2. 选择低加工度的豆制品:尽量选择新鲜、未加工的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避免选择油炸、腌制等高加工度的豆制品。这些低加工度的豆制品不仅热量较低,而且保留了豆类的营养成分,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3. 注意烹饪方法:烹饪豆类及豆制品时,应尽量选择清蒸、炖煮等健康的烹饪方法,避免油炸、煎炒等高油烹饪方式。同时,应注意控制盐分的摄入,以预防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4. 监测血糖变化:在食用豆类及豆制品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如果血糖出现波动,应及时调整饮食计划,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四、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

对于肾功能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豆制品,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此外,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应限制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以降低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

五、结语

豆类及豆制品是糖尿病患者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烹饪和食用,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助您享受健康、美味的生活。

糖友能喝粥吗?

粥是国人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是很多医生会告诫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粥。糖友们也流传这样一个说法:“一碗粥就是一碗糖水”。那么,糖友为什么不宜喝粥?喝粥对糖友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传统煮粥主要以白米为原料,煮的过程使得白米容易消化,也容易使餐后血糖升高,因此很多糖友视粥为饮食“禁忌”。其实,糖友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只要合理地选择和搭配就能保持血糖平稳。所以,糖友可以喝粥,但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煮粥时不要加碱。很多人认为加碱能让粥、汤变得更黏稠,但是煮粥时加碱很容易破坏粥里的蛋白膜,让粥中的淀粉全部释放,继而增加淀粉的糊化作用,最终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速度加快。再者,糖友也不宜喝较黏稠的粥类。

煮粥食材宜多样。有研究数据表明,单喝大米粥时,在健康人中测定的大米粥血糖指数可高达102,而加水煮烂的红小豆只有24。糖友可以食用加入豆类的谷豆混合粥。为了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糖友煮粥需使用一半以上的杂豆原料,包括红小豆、绿豆、芸豆、豌豆、蚕豆、小扁豆等,也可以选择花生、芝麻、莲子、百合等低生糖食材。少加枣和葡萄干等甜味食材,更不要加糖。可以选用燕麦、大麦来增加黏稠感,也有利于控制血脂。此外煮粥时在将食材充分煮熟的基础上,要注意尽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豆子、米粒越完整,消化吸收越慢,血糖越稳定,因此煮粥时间不宜长。

喝粥时速度宜慢。尽可能搭配其他食物一起进食,不要空腹喝粥,以延缓食物进入肠道的时间,减慢消化、吸收速度,从而减轻喝粥对于血糖的影响。也不要多喝,一小碗即可。

尽量避免进食餐馆的粥品。一是这样的粥品大多经过反复、长时间的熬煮,糊化程度较高。二是这样的粥品有可能为了追求口感,额外添加糖、盐等调味品,不利于控制血糖。

注意监测血糖。可在喝完粥后2小时监测血糖,以判断喝什么样的粥、喝多少粥对血糖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粥和馒头、大米饭一样,都是碳水化合物,既然馒头、大米饭能吃,当然粥也能喝。只要注意以上几点,糖友也可放心喝粥。

文: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风湿免疫科 李霞 杜瑞琴

整理:莫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