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吃药行吗(糖尿病人不吃药能好吗)
糖尿病不吃药能好吗?专家提出了这4点!
得病了不需要去医院,甚至不需要吃药就能好的方法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大多数的疾病光靠饮食是不可能的。饮食只能做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但是,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每日每千克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用植物油为主。
2.蛋白质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千克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千克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入高质量蛋白质,摄入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千克体重0.6g。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250~400g,可作如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200~250g,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g以上。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获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依据每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根据标准体重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热卡量后,还要根据患者的其他情况作相应调整。儿童、青春期、哺乳期、营养不良、消瘦以及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总热量。肥胖者要严格限制总热量和脂肪含量,给予低热量饮食,每天总热量不超过1500千卡,一般以每月降低0.5~1.0kg为宜,待接近标准体重时,再按前述方法计算每天总热量。另外,年龄大者较年龄小者需要热量少,成年女子比男子所需热量要少一些。
专家: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俞萍主管护师
糖尿病患者不吃药也能好?这5大误区越早知道越好!
医学发展到今天,糖尿病仍是一种可以控制但不能根治的疾病,而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今天,咱重点来谈一下饮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绝不仅是限制饮食,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控制总热量、营养均衡、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
1.控制总热量
每天吃进去的一切食物所产生热量的总和即为总热量。主食、副食、零食、食用油等都应包括其内。每人每天所需总热量是根据体重、体力活动强度等计算出来的。有些患者只注意控制粮食的摄入量,而肉、蛋和小零食如瓜子、花生等不控制,事实上饮食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主食)、蛋白质、脂类。主食和蛋白质、脂类功能的区别仅在于,它能够更迅速的转化为葡萄糖,增高血糖。所以,糖尿病病友一定要明确,控制总热量除了要控制主食以外,还包括控制所有饮食,就是要把吃进口里的每样食物都算算它的热量,哪怕是一些零食小吃。
2.营养要均衡
食物成分要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物质要均衡。各类食物所占总热量的比例:碳水化合物食物为60%;脂肪为25%;蛋白质为15%。每天的饮食安排可以按照这个比例进行。
3.少量多餐
有的病友难以忍受长期的饮食控制,总想一次吃个痛快,就干脆不吃早餐,中餐的时候把早餐的量加起来一起吃,结果餐后血糖升得很高,大大加重了胰岛的负担。健康的饮食方法应该是少量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一餐主食少于2两。进食定时定量,不要随意不吃或少吃,更不能多吃。并掌握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
4.高纤维饮食
膳食纤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粗纤维,能够降低血糖、血脂,还能帮助通畅大便,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各种粗粮,比如玉米、高梁、荞麦等和豆类、绿色蔬菜、瓜果中都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而粗粮和蔬菜中含量更高。尤其是绿色蔬菜,不仅富含膳食纤维,而且热量非常低,所以如果感觉饭没吃饱,可以大量吃绿色蔬菜增加饱腹感。
5.清淡饮食
“清”就是少油的意思,“淡”就是不咸的意思。油脂类的食物产热多,而且对心血管都有不良影响,所以要少吃。每天摄入不超过2匙。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除了炒菜少放油外,各种坚果也要少吃,这两者外形虽然大有区别可都属于脂类。另外,糖尿病患者当然不能随便吃含糖的甜的食物,这些食物会让人的血糖迅速升高。而为了防止血压升高引起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口味也不能太重,饭菜要少放盐,每天不超过6克。
糖尿病患者饮食常见的5大误区!1.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主食摄入过少,可致脂肪过度分解,出现酮症,甚至发生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者主食一般每日不应少于3两。
2.粗粮含糖低,食量可不限
粗粮含糖量低并含植物纤维多,故提倡吃粗粮,但粗粮含糖量比细粮仅低约10%,因此,在提倡多食粗粮的同时,宜应限量。
3.坚果不含糖,多吃无妨
花生、瓜子、核桃等坚果含糖量虽低,但含脂肪高,脂肪也可在体内转化为糖而使血糖升高。100克花生米所含热量等于200克馒头。
4.多吃蔬菜,不问品种
土豆、山芋、南瓜等含淀粉多,必须限量;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含纤维多,可适量多用;黄瓜、西红柿含水多,也可适当多吃。
5.少吃主食,多喝粥
北方人有早晚喝粥的习惯,但如把粥煮得过烂,进了肠道会很快吸收,造成餐后血糖升得过高。如果爱喝粥,不要煮的时间过长,可加些青菜一起吃。
辟谣:糖尿病不应该忌口和常年吃药,对身体不好
很多慢性病人不愿意长期吃药,担心西药有副作用;也有不少糖尿病人不愿意忌口,认为身体需要多种营养,包括甜食,忌口对身体不好。
真相是什么呢?
我们先不讲乏味的道理,用事实说话,先看几个病例:
糖尿病20年不听劝,肺脏快被细菌吃光了这是一位50岁男子,咳嗽发热一天,医生听诊他的肺脏乱七八糟,开了胸部CT检查:
CT片显示,他的肺脏烂出好多大小不等的空洞(红箭头),尤其是左肺,几乎没有正常肺泡组织了,支气管也牵拉扩张、扭曲,还有多发的树芽征(蓝箭头),这是典型的活动性肺结核。
他才咳嗽发热一天,肺脏病变怎么这么严重了?
从化验单里我们找到了答案,原来他是个糖尿病人,20年了,经常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却担心药物副作用,不肯按时服用降糖药,他觉得少吃点药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结果导致血糖忽高忽低,身体小毛病不断,最近三年症状加重,开始注射胰岛素,仍然没有定期检测血糖,也经常故意忘记打针。
肺脏是含有丰富血液的器官,长期的高血糖,让两片肺叶像蘸了糖一样,37℃的气道处于高糖环境下,就像夏天切开的西瓜或者甜粥,很容易招惹细菌和病毒。
于是一批结核杆菌闻着气味飘过来,在安家落户,生根发芽,形成了很多空洞、结节、纤维灶。
他慢性咳嗽好几年了,有时痰里还带脓血,一拖再拖,结核杆菌在这里繁衍了一个王国,肺脏就烂掉了……
到这个程度,肺功能的破坏已经不可逆转了,寿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继续进展。
糖尿病人为何要控制好血糖?我国糖尿病人非常多,据调查,多达1.139亿中国成年人患有糖尿病,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人如果不能控制好血糖,可以发生多种合并症,其医疗支出是非糖尿病的2.3倍(其中50%的费用是用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而肺炎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在糖尿病人中因为肺炎住院者占26%,在糖尿病晚期的直接死亡原因中,肺炎占8%,需要重视。
其实不止是结核杆菌会盯上糖尿病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也常常会引起糖尿病人的肺炎,血糖控制不良,气道免疫功能减弱,军团菌、奴卡菌、放线菌、曲霉、毛霉的感染机会也显著升高。
下图是一位55岁男士,糖尿病数年,未规范治疗,发热1天,第一次CT只看到小斑片影(红色箭头),提示少量肺炎:
结果仅仅4天后,炎症范围迅速扩大,发生了脓毒性肺栓塞,血液培养找到肺炎克雷伯菌。
糖尿病人容易发生肺炎的机制是什么?1.高糖环境下,人类肺泡巨噬细胞(肺部免疫细胞)对病菌的识别及黏附能力降低,杀菌能力下降,肺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2.糖尿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明显增加,使胶原蛋白降解减少,在肺泡外聚集,导致肺组织弹性减退,顺应性降低,还会导致各种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和释放增加,损伤肺血管内皮,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肺通气及弥散功能受到影响,病原微生物容易在肺内聚集;
3.糖尿病人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弱,并引起支气管痉挛,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病原微生物容易在局部驻留繁殖。
本病例来自网络
上图是一位中年男子,有多年糖尿病,尿糖( ),因为头疼、咳嗽、发热4天,CT发现右侧大面积肺炎,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空调冷却塔、温泉洗浴、潮湿土壤等处,在欧美地区占获得性肺炎的前三位,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糖尿病)更容易发病,并且往往进展很快。不过这个有敏感的抗生素,及时诊断可以治愈,但大约一半病人进展快,需要转重症监护室,病死率不算低。
糖尿病合并肺炎该怎样处理?1.对于轻症肺炎病人,通常建议尽早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需行病原学检测;
2.中重度肺炎患者需根据临床特征选择病原学检测方法,同时行经验性治疗。48~72 h后对初始抗感染治疗反应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当病情无改善、病原学检查阳性时,应仔细评估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是否有并发症及其他部位感染,必要时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病情无改善且病原学检查阴性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病原学检查及排查非感染性疾病。
这部分内容大家粗略了解就好,当遭遇不明原因肺炎时,最重要的是配合医生,服从专业安排!病原学检测和经验性治疗同样重要,医生会整体考虑!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最近今天全美洋葱中毒事件,沙门氏菌爆发,类似事件能找到病原体就能找到治疗办法。
提醒一个细节:糖尿病合并肺炎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血糖管理尤为重要。如果住院期间血糖水平持续且明显高于7.8 mmol/L,为高血糖状态,提示患者需要接受或调整降糖治疗。
1.规律服用降糖药,定期检测血糖;
2.控制饮食,适当锻炼;
3.听从医生指导,科学注射肺炎疫苗;
4.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鼻卫生。
口鼻、皮肤皱褶等处经常会有一些病原菌定植,保持卫生可以减少感染机会;对住院病人做好卫生清洁也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
参考文章:
糖尿病合并肺炎诊治路径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8):639-647
#糖尿病的真相##全美洋葱中毒波及43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