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糖尿病药物治疗有哪几类?)
糖尿病用药指南,专家带您用对降糖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患上糖尿病,降糖是关键。但是,你知道吗?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降糖用药存在很多认知误区,听听专家这样说~
赵维纲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打胰岛素就代表病情加重吗?
过去,因为胰岛素制剂的纯度不够、数量不够、效果不稳定,导致只有紧急需要胰岛素的患者才能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因此造成了“打胰岛素就代表病情严重”的刻板印象。
现在,随着科学的进步,胰岛素已经变成糖尿病患者的常规用药,打胰岛素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病情加重。
某一顿吃多了能多吃点药吗?
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控糖的糖尿病患者在某一顿吃多时,可适量多打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
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通过内因起效,当服用的口服降糖药到达一定浓度后,药物降糖能力会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即使增加口服降糖药,也无法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专家提醒:血糖波动大易引发并发症。
血糖稳定了能不能自行停药呢?
糖尿病患者不要自行停药。糖尿病是慢性代谢异常病,降糖药主要以控制血糖为主,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药量增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盲目停药可能会导致高血糖,从而引发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去旅游时胰岛素可以托运吗?
胰岛素的存放需要特殊条件,使用中的胰岛素需存在室内,温度不超过25℃,且必须在一个月内用完。还未开封的胰岛素,需要放在2~8℃的冰箱门边,注意,不要将胰岛素放置在靠近冰箱后壁的位置,因为气温过低容易导致胰岛素失活。
专家提醒:使用一次性针头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用药需谨慎,理清细节才能健康长寿,享受人生。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监制 / 田龙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高川原 郭晓霞
来源: 央视科教
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
1、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600万,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严重者会造成尿毒症。糖尿病人应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2、治疗上常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由于氧化应激不仅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也构成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因此,糖尿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抗氧化治疗不仅可阻抑糖尿病病的持续进展,对减少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3、生活方式的改变,从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饮食摄入的总热量既要充分考虑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的需要,使体重恢复到接近标准体重。肥胖者摄入总热量要减少,消瘦者要增多。饮食的结构为,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较低的脂肪,中等的蛋白质。所谓优质蛋白,指的是动物蛋白,如蛋类、乳制品、鱼肉、牛猪羊肉、禽类等。我国采用植物蛋白较多,花费相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宜低盐饮食。应戒烟,避免酗酒。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胆道感染:糖尿病伴发胆囊炎的发病率甚高,而且可不伴有胆石症,有时还会伴有胆囊会发生坏疽及穿孔等糖尿病早期症状。
2、体力:疲乏、常有饥饿感、出汗、乏力、心悸、颤抖、低血糖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3、尿液:糖尿病早期症状表现为:男性尿频、尿液多。
4、眼睑:眼睑下长有黄色扁平新生物(黄斑瘤)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5、口腔:口干、口渴、饮水多、口腔粘膜出现瘀点、瘀斑、水肿、牙龈肿痛、牙齿扣痛、或口腔内有灼热感觉,这些均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6、皮肤:糖尿病早期症状在皮肤中表现比较明显:下肢、足部溃疡经久不愈;或有反复的皮肤、外阴感染;皮肤擦伤或抓破后不易愈合,或有反复发作的龟头炎、外阴炎、阴道炎。
糖尿病的预防方法
1、控制肥胖
首先要做到不要太胖,体重超标的话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高很多,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体重标准,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2、控制饮食
避免高脂肪饮食。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少吃太甜食物。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戒酒戒烟,吃饭不要太快,改掉暴饮暴食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4、加强运动
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5、增强免疫
增强体力及免疫力功能,并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消除不良情绪。
结语
根据以上的介绍,大家都对糖尿病的的药物治疗方法有一定了解了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友谊科普】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病,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高。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降糖药物,很多患者却不知如何选择。降糖药物分几类?不同的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服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有请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冰为我们科普“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知识。
降糖药物主要分为口服药、注射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胰岛素)两大类,其中口服药主要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与非促胰岛素分泌剂两大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分为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三类药物,非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分为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四类药物。
口服药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1%-2%。
不良反应: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老年糖友、肝肾功能不全;体重增加。
禁忌症: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感染、手术、创伤、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磺胺过敏禁用。
格列奈类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降糖效力:HbA1c下降0.3%-1.5%。
不良反应: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轻。
禁忌症:1型糖尿病患者;急性严重感染、手术、创伤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
建议患者在餐前即刻服药。
DPP-4抑制剂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DPP-4酶而减少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在体内的失活,增加GLP-1在体内的水平;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
降糖效力:HbA1c下降1. 0%左右。
不良反应较小。
禁忌症:中重度肾功能不全需要按说明书减量。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双胍类
作用机制: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降糖效力:HbA1c下降1%-2%。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泻、恶心等;罕见乳酸性酸中毒。
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接受大手术;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停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作用机制: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降糖效力:HbA1c下降1%-1.5%。
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尤其与胰岛素联用时更明显;骨折;心衰风险。
禁忌症:有心衰病史或心衰危险因素者;有心脏病病史,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病史者;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非外伤性骨折病史者;严重血脂紊乱者。
α-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降糖效力:HbA1c下降0.5%-0.8%。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
禁忌症: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肝、肾功能损害者;严重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服用助消化药的酶制剂者;近期接受腹部手术或者疝气。
SGLT-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的副作用有低血压、急性肾损伤、泌尿生殖系感染、酮症或酸中毒。
建议患者按医嘱服用,每天固定时间服用,监测尿常规和血压。
注射类药物
GLP-1受体激动剂
作用机制: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降糖效力:艾塞那肽使HbA1c下降0.8%;利拉鲁肽和格列美脲疗效相当其他。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多为轻到中度,见于治疗初期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减轻。
禁忌症: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禁用。
胰岛素
胰岛素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糖、体重增加、过敏、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皮下脂肪增生等副作用。
建议患者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监测血糖,逐渐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随时携带糖果、点心等食品预防低血糖;加强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低血糖。
人人健康学校
为了向广大群众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北京友谊医院于1996年开办了“人人健康学校”,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人人健康学校”的授课老师均由北京友谊医院相关专家、教授及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担任。授课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传授普及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患者极为关心的有关问题,把自我保健的钥匙交给听众。25年来,“人人健康学校”举办科普讲座近800场,为周边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学科普信息。
2021年2月3日,“人人健康学校”线上课堂正式开播。每周三中午12:00,请锁定北京友谊医院视频号、北京友谊医院快手号与北京友谊医院官方微博“人人健康学校”线上直播,精彩科普,敬请期待。
长按下方二维码 竭诚邀请您的关注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提供预约挂号、门诊缴费、就诊指引、报告查询等移动服务。
新浪微博
微信视频号
快手号
抖音号
喜欢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