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糖尿病家族史怎样预防糖尿病)
采取多方面措施预防控制糖尿病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11月14日电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记者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获悉,我国多位糖尿病防治领域专家在安徽合肥联合发起倡议,希望通过科学普及、早诊早治、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措施,早日实现糖尿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教授表示,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要合理膳食,吃少吃好;规律运动,建议每星期运动4次以上,每次约40分钟;充足睡眠,每天最好能睡7小时或以上;降低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近40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肥胖、老龄化等是造成糖尿病流行的主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呼吁,人们应该把改善生活方式作为预防糖尿病的基本手段。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说,针对糖尿病防治存在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等问题,呼吁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大众认知,糖尿病高危人群重视筛查。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共计约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近一半患者即大约2.12亿人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认知。这一机构预测,到2045年全球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数量将达到约7.83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养”出糖尿病6个习惯,有中招的记得改!
很多人一听到“糖尿病”就很恐惧,因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一旦患上糖尿病终身不能治愈。其实,说到底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和很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
然而,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防治率及控制率不足50%。这意味,可能有超一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哪些人应该
经常查血糖
下面是一些可增加Ⅱ型糖尿病风险的因素,有相关风险的人群,应采取相应措施,定时检查血糖,可以尽早发现或延缓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缺乏运动的人
体育活动不足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
肥胖的人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有家族史的人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患病风险会增加。
年龄大于45岁的人
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45岁之后。
曾患妊娠糖尿病的人
怀孕期间曾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患病风险增加。
专家提醒:
除了上述人群,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症状,也要警惕糖尿病——
1.多尿。
2.口渴多饮。
3.饥饿感。
4.疲倦和乏力。
5.食欲增大或变小。
6.视力模糊。
7. 皮肤敏感易过敏。
8. 逐渐消瘦。
“养”出糖尿病6个习惯
很多人都爱做
主食吃得太精细
精白米面等精制食物会造成血糖急升,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分泌和消解的效率,长此以往导致糖代谢系统紊乱,诱发糖尿病。
久坐不爱运动
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糖尿病。因此避免久坐、多运动就至关重要。
熬夜、晚睡
研究发现:熬夜更易导致糖尿病。研究发现相较于“早睡早起”型的人,“晚睡晚起”型的人导致患糖尿病风险增加72%。因此经常熬夜、晚睡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
把饮料当水喝
很多人觉得喝白开水没味道,习惯把饮料当水喝。但你要知道一瓶500毫升的饮料约含糖50克,只要一瓶就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每日游离糖的摄入标准。
医生表示:“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为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人体摄入过多糖分后容易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时间长了,会出现胰岛功能下降,极易患Ⅱ型糖尿病。”
抽烟、喝酒
吸烟、喝酒其实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你仔细观察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年轻时都是烟酒不离手。
要知道长期吸烟饮酒都会增加身体负担。酒精到体内后最终转化为能量,直接导致过多能量摄入体内。
日常饮食过饱
很多人日常饮食过饱的习惯,别说控制在“七分饱”,很多时候直接吃到“十二分饱”。长期过饱的饮食习惯必然会导致肥胖、血糖血脂升高。
如何降低患病风险
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定期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降低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饮食调整
选择全谷物、瘦肉以及水果和蔬菜。限制糖分和饱和脂肪(如奶油、奶酪、黄油)的摄入。
增加运动
减少久坐时间,增加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监测血糖
请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如果您有任何这些症状或属于高风险人群,请咨询医学专业人士。
来源: 芒果爱晚
多位专家倡议采取多方面措施预防控制糖尿病
新华社合肥11月14日电(记者徐海涛、白斌)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记者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获悉,我国多位糖尿病防治领域专家在安徽合肥联合发起倡议,希望通过科学普及、早诊早治、科技创新等多方面措施,早日实现糖尿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翁建平教授表示,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要合理膳食,吃少吃好;规律运动,建议每星期运动4次以上,每次约40分钟;充足睡眠,每天最好能睡7小时或以上;降低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近40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肥胖、老龄化等是造成糖尿病流行的主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呼吁,人们应该把改善生活方式作为预防糖尿病的基本手段。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说,针对糖尿病防治存在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等问题,呼吁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大众认知,糖尿病高危人群重视筛查,规范治疗和管理,鼓励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共计约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近一半患者即大约2.12亿人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认知。这一机构预测,到2045年全球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数量将达到约7.8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