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筛选(糖尿病筛选挂什么科)

家庭医生在线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有哪些?

糖尿病最新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呢?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糖尿病对我们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只有了解更多治疗信息才能有助于我们治疗疾病,赶紧和家庭医生来了解糖尿病最新治疗方法吧。

代谢紊乱症状群: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易饥、多食,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力模糊。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解读

糖尿病的标志是反复性的和持续性的高血糖症,其诊断标准包括以下三项之一:

1、非同日两次空腹血糖达到或者超过7.0 mmol/L (126 mg/dl),其中空腹的定义为禁食8小时以上;

2、在75克葡萄糖糖耐力测试中,两小时后血糖高于11.1mmol/L (200 mg/dl);

3、具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高于11.1mmol/L (199.8 mg/dl)

糖尿病鉴别诊断4个要点

糖尿病诊断明确,容易区分。下述鉴别诊断均为单一症状或组合症状相似,应仔细区分。

1、肝脏疾病: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糖尿病的治疗原则解读

治疗原则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宣传教育

由于约有半数以上的早期患者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不能及时确诊和得到防治,因而要大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让已确诊的患者了解糖尿病并逐渐熟悉饮食,运动,用药和尿糖、血糖监测等基本措施的综合治疗原则,配合医务人员提高控制质量;让>50岁的对象,尤其是前述高危对象,每年做一次餐后2小时的血糖筛选检查,使无症状的患者尽多尽早得到确诊和防治。教育内容中尚需包括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的重要意义,尿糖和血糖仪检测方法,必须注意胰岛素治疗者,还应学会无菌注射法,低血糖反应及初步处理等。

药物治疗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近年来有迅速的发展,从原有磺酰脲类(sulfonylurea)及双胍类(biguanide)外,已有第3类α-葡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inhibitor)供临床应用,第4类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不久也将引入国内。至于第5类胰升糖素抑制剂(insulin antagonist inhibitor)和第6类糖异生作用抑制剂(gluconeogenesis inhibitor)则尚在实验和小量临床试用阶段,本节从略。在上述抗糖尿病药物中,磺酰脲类药系降糖药,可以引起低血糖反应,而双胍类和α-葡糖苷酶抑制剂则不引起低血糖反应,被称为抗高血糖药物。

胰岛素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如诺和灵系列,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按作用时间的特点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素。

饮食治疗

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β细胞负担,对于年长、体胖而无症状或少症状的轻型病例,尤其是血浆胰岛素空腹时及餐后不低者,往往为治疗本病的主要疗法。对于重症或幼年型(Ⅰ型)、或脆性型病者,除药物治疗外,更宜严格控制饮食。饮食中必须含有足够营养料及适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比例。

运动锻炼

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为本病有效疗法之一。除非病人有酮症酸中毒、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血管病等并发症,否则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多休息。对Ⅱ型肥胖病人,尤宜鼓励运动与适当体力劳动。但须避免过度疲劳和神经紧张的体育比赛,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及胰岛α细胞等,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经医师鉴定,可以进行运动锻炼的患者每周至少锻炼5~6次,每次约半小时左右,锻炼时合适的心率每分钟约为170减去年龄的余数。锻炼后应有舒畅的感觉。

反复记忆

需要反复、耐心地宣讲糖尿病知识: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部分老年病人知识水平比较低,这就给一部分老年糖尿病病友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带来困难,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心,家属和医师应该怀有更多的爱心,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讲,而不能嫌他们絮叨、罗唆。

糖尿病对患者的伤害很大,及时治疗非常关键,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多,但很多都只能做到抑制病情,治标不治本的,所以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上,一直要做到谨慎再谨慎。

随着目前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的专家们向大家推荐2013糖尿病最新疗法——胰腺组织修复疗法,该疗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具应用前景的治疗糖尿病技术。

胰腺组织修复疗法通过穿刺、微创介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立体精确定位,不损害原胰岛细胞,促使胰腺因子生长因子快速到达胰岛细胞之中,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加快受损胰岛细胞修复的速度。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自身胰岛细胞分化,正常胰岛细胞替代局部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双重作用的结合,为患者从根本上治疗顽疾找到了一条捷径。

如何知道自己患糖尿病,检测方法有哪些?专家帮您支招快来测一下

如果你有糖尿病前期或1型,2型或妊娠糖尿病,你需要进行血糖测试,测试很简单,并且通常可以快速获得结果。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测试

您的医生将要求您进行以下一项或多项血液检查以确认诊断:

A1C测试

该A1C测试 测量,在过去2个或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低于5.7%的A1C是正常的,介于5.7和6.4%之间的A1C表示您患有糖尿病,而高于6.5%的A1C表示您患有糖尿病。

空腹血糖测试

一夜禁食后(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将测量您的空腹血糖。空腹正常值3.89~6.1mmol/l是正常的,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

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则考虑为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

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则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糖耐量降低。

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试)。(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这时就要正规治疗。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

临床上做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时,通常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当静脉空腹血糖<5.0mmol/L,可排除糖尿病;

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有临床症状时,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当静脉空腹血糖在5.5~7.0mmol/L之间并且怀疑糖尿病时,就应该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在您喝含葡萄糖的液体前后测量您的血糖。测试前您将禁食一夜(不进食),抽血以确定您的禁食血糖水平。然后,您将喝液体,并在1小时,2小时甚至3小时之后检查血糖水平。

1. 当静脉空腹血糖<6.1mmol/L,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I/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正常人。

2. 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I/L,说明人体处理进食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可以确诊糖尿病。

3. 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I/L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可以诊断糖耐量减低。

4. 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且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可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

随机血糖测试

这将在您测试时测量您的血糖。您可以随时参加此测试,无需先禁食(不吃东西)。血糖水平为11 mmol/L或更高表明您患有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结果可能有所不同。询问您的医生,如果您正在接受妊娠糖尿病测试,那么您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如果您的医生认为您患有1型糖尿病,您的血液也可能会进行自身抗体免疫排斥,表明您的身体正在自我攻击,这些抗体通常出现在1型糖尿病中,而在2型糖尿病中则不存在。

您可能已经对尿液中的酮进行了测试(当您的身体燃烧脂肪获取能量时会产生酮),这也表明是1型糖尿病而不是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检查

妊娠糖尿病是通过血液检查诊断的。您可能会在怀孕24到28周之间接受测试,如果您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高(由于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医生可能会更早对您进行检查。怀孕初期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可能表明您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而不是妊娠糖尿病。

葡萄糖筛选试验

这将在您测试时测量您的血糖。您将喝一种含有葡萄糖的液体,然后在1小时后抽取您的血液以检查您的血糖水平。

正常结果为7.8mmol/L或更低。如果您的水平高于7.8 mmol/L,则需要进行葡萄糖耐量测试。

预防2型糖尿病

如果测试结果表明您患有糖尿病,请询问您的医生或护士,患有前驱糖尿病会使您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稳控血糖的5个好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长期控糖至关重要。以下,我为糖友筛选了有针对性的生活习惯,快用手机拍照后保存下来,每天照着做,稳稳控血糖。

饮食好习惯 每天300毫升纯牛奶或酸奶,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全谷物、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3;蔬菜不要仅限于绿色蔬菜,食用种类要丰富;白开水是首选,其次选豆浆,调口味可喝淡茶;少油(每天少于30克)少盐(每天少于6克),能蒸煮不煎炸,不吃加工类肉制品;甜味剂可选木糖醇;先吃蔬菜,再吃肉类、鸡蛋,最后吃主食;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选低升糖指数的水果。

运动好习惯 血糖小于5.6毫摩尔/升,先吃点糖再运动;每周运动5~7次,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连续两天或两天以上不运动;运动时间放在餐后一小时开始,尤其是晚餐后锻炼值得提倡;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小零食,一旦出现低血糖及时处理;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可通过慢跑、伸展运动等放松;若处于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期或治疗期,等治疗结束后再运动。

监测好习惯 每3个月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尽量餐后两小时和睡觉前测量血糖,吃药前测量空腹血糖;运动后,等30分钟再测血糖;手指用酒精棉片消毒,待酒精挥发后再采血;手指消毒不要用碘伏,会影响测量数值;按时记录血糖测量数据,可做成表格记录。

用药好习惯 遵医嘱用药,不排斥胰岛素治疗,尤其是胰岛素强化治疗;按医嘱定时用药,不随便停药、换药;注意胰岛素存放温度和环境,未开封应储藏在2℃至8℃的冰箱冷藏室内,已开封的话可以在30℃以下室温保存;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控糖的Ⅱ型糖友、容易反复出现低血糖的Ⅱ型糖友、饮食不规律的Ⅱ型糖友,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注射针头最好一针一换,实际使用过程中,可1天至3天更换一次;不同胰岛素的注射部位也不同,短效的打腹部,中效的打大腿和臀部,预混的早上打腹部、晚上打大腿和臀部。

复诊好习惯 每年定期做一次全面体检,特别要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每月或每季度到医院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李雪峰(摘自《快乐老人报》)

来源: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