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西药(糖尿病西药有哪几种)
这 9 款糖尿病新药进医保了!你知道吗?
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版医保目录,91 个新增药物赫然在列。其中,有 9 种是糖尿病患者常用药,甚至包含一些药效强劲的新药,如 “考格列汀”。这对常年依赖药物降糖的患者,尤其是那些现有医保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新增的 9 款糖尿病药物具体包括:考格列汀片、苯甲酸福格列汀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依柯胰岛素注射液、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I)、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II)、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VI)以及脯氨酸加格列净片。
需注意,除前三种药物无报销范围限制外,其余六种仅适用于 “二型糖尿病” 患者报销,患者需确认自身是否符合条件。依柯胰岛素注射液的报销条件更为严格,只有在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类型无效时方可报销。
此次新增药物降价幅度平均高达 63%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过,这些药物要在 2025 年 1 月 1 日已经开始报销。
此次医保新增药物中的 “考格列汀”,是一种超长效糖尿病药物。去年 6 月 24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 1 类创新药物 “考格列汀片” 上市,该药物可改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考格列汀片属于二肽基肽酶 4(DDP - 4)抑制剂,通过抑制 DDP - 4 活性,升高 GLP - 1 和 GIP 的血浆浓度,进而促进胰岛素释放、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长达 131.5 小时的半衰期,实现了两周一次的长给药间隔,在服药后的第 14 天仍能维持对 DPP - 4 酶活性 80% 以上的有效抑制,为 2 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适合经常出差、难以按时服药的患者。此外,考格列汀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可安全地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无需调整剂量和频率,对伴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十分友好。
糖尿病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引发多种恶性肿瘤。《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研究显示,早期患糖尿病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更高。因此,长期有效控制血糖对延缓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此次医保目录调整,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也反映出相关政策在引导临床制定更贴合患者需求治疗方案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简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望推动我国糖尿病治疗格局的优化和慢性病长期控制水平的提升。期待未来有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出现,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
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优选药物 —— 盐酸考来维仑片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攀升。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这两种看似独立的疾病,却常常 “狼狈为奸”,同时出现在患者身上。它们不仅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对抗这两种疾病的药物 “大军” 中,盐酸考来维仑片脱颖而出,成为了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优选药物。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位 “健康卫士”。
一、高脂血症与糖尿病:危险的 “组合拳”(一)高脂血症:血液里的 “隐形杀手”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液中含有适量的脂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比如胆固醇是合成细胞膜、激素的重要原料。然而,当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就形成了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就像是潜伏在血液里的 “隐形杀手”,它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在体检时才发现自己血脂异常。但长期的血脂升高,会导致脂质在血管壁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变得狭窄、失去弹性,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如果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可能会引发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发生在脑部血管,则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二)糖尿病:代谢紊乱的 “麻烦制造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就像是一把 “钥匙”,负责打开细胞的 “大门”,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为身体提供能量。当胰岛素这把 “钥匙” 出了问题,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就会滞留在血液中,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异常外,还常常伴有一系列代谢紊乱,其中就包括血脂异常。而且,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会进一步加重高脂血症的病情,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糖尿病还会损伤全身的血管和神经,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三)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1 1>2 的危害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同时存在时,它们对身体的危害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呈现出 “1 1>2” 的效果。一方面,高血糖会促进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高血脂又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这种相互作用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据统计,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几率比单纯患有一种疾病的人群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血脂和血糖,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盐酸考来维仑片:双管齐下的 “全能选手”(一)药物基本信息盐酸考来维仑片是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类药物,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盐酸考来维仑。这种药物通常以片剂的形式出现,便于患者服用。在临床上,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的验证。
(二)降低血脂的作用机制盐酸考来维仑片降低血脂的作用机制非常巧妙。它在肠道内能够与胆汁酸紧密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复合物。胆汁酸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肠道中的,它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盐酸考来维仑片与胆汁酸结合后,胆汁酸无法再发挥其正常功能,导致肠道对胆汁酸的重吸收减少。
为了维持胆汁酸的正常水平,肝脏不得不利用血液中的胆固醇来合成新的胆汁酸。这样一来,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就会逐渐降低。同时,由于胆汁酸对脂肪吸收的影响,肠道对食物中脂肪的吸收也会相应减少,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血液中甘油三酯等脂质的水平。通过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盐酸考来维仑片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 “坏胆固醇”)水平,对调节血脂起到重要作用。
(三)调节血糖的作用机制除了调节血脂,盐酸考来维仑片还能对血糖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速度。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会在肠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而盐酸考来维仑片能够与肠道内的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减缓其分解和吸收的过程,使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变得平缓,避免了血糖的急剧升高。
此外,有研究表明,盐酸考来维仑片可能还会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间接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后,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更加灵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这种对血糖和血脂的双重调节作用,使盐酸考来维仑片成为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治疗药物。
三、盐酸考来维仑片的临床应用与优势(一)临床应用情况在临床实践中,盐酸考来维仑片通常作为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血脂和血糖水平,以及其他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一般来说,盐酸考来维仑片的推荐剂量为每天 1.875 - 3.75 克,分 1 - 2 次服用,患者可以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提高药物的耐受性和疗效。
许多临床研究都证实了盐酸考来维仑片在治疗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方面的显著效果。例如,在一项为期 12 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将高脂血症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盐酸考来维仑片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接受盐酸考来维仑片治疗的患者,其 LDL-C 水平平均降低了 15% - 20%,同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安慰剂组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指标则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盐酸考来维仑片在控制血脂和血糖方面的有效性。
(二)与其他药物相比的优势与其他调节血脂和血糖的药物相比,盐酸考来维仑片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从安全性角度来看,它不经过肝脏代谢,主要通过肠道排出体外,对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较小,这对于本身可能已经存在肝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其次,盐酸考来维仑片的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便秘、腹胀等,但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耐受性会逐渐提高,症状也会有所缓解。相比之下,一些其他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而部分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增加。
此外,盐酸考来维仑片可以与多种降糖药物和降脂药物联合使用,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这使得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更加灵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服用盐酸考来维仑片的注意事项(一)用药剂量与方法患者在服用盐酸考来维仑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也不要随意停药。如果漏服了一次药物,应尽快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无需补服,直接按照正常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即可,避免一次服用双倍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同时,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最好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盐酸考来维仑片。因为它在肠道内与食物中的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调节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二)饮食与生活方式的配合药物治疗只是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一部分,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饮食方面,要遵循低脂、低糖、高纤维的原则。减少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控制甜食、饮料等高糖食物的食用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不仅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此外,保持适量的运动也非常重要。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等。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脂肪代谢,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要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三)不良反应的应对虽然盐酸考来维仑片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且较轻,但部分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前面提到的胃肠道反应,若出现便秘,可以通过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喝水、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若便秘症状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通便药物。如果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
此外,患者在服药期间还应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药物对身体的影响,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盐酸考来维仑片作为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的优选药物,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信在未来,它将继续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做出更大的贡献。
夜起8次变1次!三味药材,金匮名方,糖尿病肾双调理!
►
本文209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知道什么比失眠还让人崩溃吗?——半夜醒来八次,每次都要摸黑找厕所。”
尿频,尤其是夜尿频,不仅影响睡眠,还让人白天头晕脑胀、精神恍惚。更糟糕的是,这背后可能藏着两个“隐形杀手”——糖尿病与肾功能损伤。但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起夜八次变一次”的真实案例背后的秘密武器——三味中药材与金匮名方,如何在调理糖尿病和肾病之间“左右开弓”。
夜尿多不等于肾虚,也不一定是前列腺问题。
事实上,糖尿病是夜尿频的重要元凶之一。当血糖控制不好时,身体为了排出多余的葡萄糖,会通过“渗透性利尿”机制,把水分一块带走。于是——尿多了,尤其是夜里,频繁起夜就成了家常便饭。
而长期的高血糖,还会伤到肾小球微血管,诱发糖尿病肾病。这是导致透析的头号原因之一,占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近40%。
糖尿病与肾病之间的关系,就像两辆绑在一起的车,一辆失控,会拖垮另一辆。
高血糖会破坏肾脏微血管屏障,导致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功能损伤又会影响胰岛素代谢,进一步加重血糖波动。
这种“互为因果”的病理机制,让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变得棘手——既要控糖,又要护肾,而传统西药往往更侧重于控制指标,忽略了整体调理。
三味药材 金匮名方:中医的双调思路中医在调理糖尿病肾病时,有一个核心思路:“益气养阴,健脾利水”。而在《金匮要略》中,有一个经典方剂——肾气丸,被誉为“治肾家圣方”。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减法”融合三味核心药材,打造出一个现代适用的“双调”方案。
1. 山药:补脾养肾,稳住糖“底盘”
山药入脾、肺、肾三经,兼顾气阴双补。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含有黏液蛋白、多糖类物质,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糖。
临床观察发现,坚持山药辅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明显,而且胃口更好、体力更足。
2. 茯苓:健脾利水,减轻肾负担
茯苓是“利水渗湿”界的扛把子。
它可以温和地利尿,减少水肿,尤其适合糖尿病早期出现的“泡沫尿”“下肢浮肿”等肾病前兆。
研究显示,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作用,有助于保护肾小球滤过功能。
3. 黄芪:扶正固本,护肾抗糖双保险
黄芪的地位,相当于中医界的“万能充电宝”。
它能够通过提升肾小球滤过率、增强免疫屏障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2021年《中华中医药杂志》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黄芪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排泄显著降低,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肾气丸原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六味药组成,后经《金匮要略》加味,发展出包括桂枝、附子等温补药物,强化了“温阳利水”的效果。
现代中医临床常在此基础上加入黄芪、葛根、桑寄生等药材,构建“糖肾双调”的复方。
这类复方的特点是:
- 温补不燥,适合长期调理
- 兼顾控糖、护肾、改善夜尿
- 副作用小,适合糖尿病前期或早期肾损者
65岁的张大爷,糖尿病史8年,近两年夜起夜8次,白天没精神。检查发现其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
在系统评估后,医生建议其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加味肾气丸”(山药 茯苓 黄芪)调理三个月。
三个月后,张大爷夜尿次数从8次降到1~2次,尿蛋白下降,血糖更稳定,整个人精神焕发。
这不是特例,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验证了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中的潜力。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 中药并非万能钥匙,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 不同患者的病机不同,方剂需要个体化加减
- 不能自行停用降糖药或替代西医治疗
金匮名方再神,也得看怎么用、用在谁身上。中西结合,是目前糖尿病肾病管理的最佳路线之一。
药物重要,但生活方式调整才是根本。以下几点尤为关键:
- 控制血糖目标:空腹7.0 mmol/L以下,餐后10.0以下
- 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建议<130/80 mmHg
- 饮食控制蛋白摄入:每日0.8g/kg体重左右为宜
- 适度运动:推荐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定期检测:至少每6个月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和eGFR
糖尿病肾病不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独立的、复杂的代谢病变过程。
中医的调理并不是取代西医,而是在合理配合、个体化使用的前提下,成为“糖肾同调”的一把钥匙。
要想夜里少跑几趟厕所,不是靠憋尿,而是靠早发现、早干预、早调理。金匮传承千年,三味药材虽小,却能撬动糖肾管理的大格局。
资料来源:
①.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指南(2023年版)[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3, 39(5): 321-330.
②. 王军, 李红.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 36(4): 202-205.
③. 朱明. 山药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模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3): 512-516.
④. 李楠. 茯苓多糖对肾小球滤过功能保护作用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20, (16): 40-42.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