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豆对糖尿病(吃土豆糖尿病人会增加血糖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土豆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土豆(马铃薯)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人说能吃,有人说不能吃,说不能吃的人认为土豆(马铃薯)含淀粉高,对控制血糖不利;其实从营养的角度讲土豆是糖尿病患者很好的食物来源之一,关键在于量上,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计算出自己每天食用的总能量的前提下,控制总能量不超标,利用好食物交换份,土豆是很好的主食。因为土豆的营养价值丰富,淀粉含量在20%左右(碳水化合物16.5克左右)、蛋白质2%左右、脂肪1%左右,还富含钾(342毫克)、钙、磷、铁、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其中钾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土豆还对保护肠胃有一定的帮助,土豆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含有的抗菌成分可预防胃溃汤。土豆的营养好处还有以下几种:
【土豆与谷类混合吃蛋白质互补】土豆是一种以淀粉为主要成分含有丰富维生素c和钙、钾的优质食品。其中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耐热,土豆蛋白质中含有大量谷类所缺少的赖氨酸,因此,土豆与谷类混合吃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土豆对痛风的好处】土豆属于低热量的食物,富含钾和维生素c,有利尿的作用,而且土豆营养非常丰富,加之其嘌呤含量非常低,因此痛风患者很适宜经常食用。
【土豆与减肥】土豆是很好的代替主食的食物,肥胖的朋友每天吃80克的蒸土豆,代替一部分谷类主食,能起到减肥瘦身。土豆还富含钾,钾和钙的平衡对于心肌收缩有着显著作用,能防止高血压和保持心肌的健康。另外土豆纤维素的量也很丰富,对直肠癌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土豆性平味甘、具有和胃调中、益气健脾、强身益肾、消炎、活血消肿等功效。可辅助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皮肤湿疹等症。土豆最好是蒸、煮、炖的方法食用,一天在50克左右为宜。
土豆也可以吵着吃和炖着吃。
【红薯炖土豆】材料:红薯、土豆各100克,红薯洗净,切块;土豆去皮,洗净,切块。炒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植物油,待油温烧至七成热,炒香葱花,放入红薯块和土豆块翻炒均匀,淋入适量的清水烧沸,转小火炖至红薯块熟透,用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醋溜土豆丝】材料:土豆1个;调料:葱、盐、醋、鸡精、花椒粒、植物油各适量。土豆去皮,洗净,切丝;葱洗净,切丝。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待油温烧至五成热,下花椒粒炸出香味,盛出,下葱丝煸香。放入土豆丝翻炒,待土豆丝稍变软后,用盐、醋和鸡精调味即可。
【土豆鸡肉粥】鸡肉50克,大米100克、土豆50克;大米淘洗干净;鸡肉洗净焯水,土豆洗净切丁。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入鸡肉,用小火煮熟,捞出沥干。把洗好的大米,土豆丁倒入鸡汤锅内,煮沸后用小火煮至黏稠,加适量的盐调味,把鸡肉切片,撒在粥面上即可。痛风患者饮食。
【牛尾炖土豆】牛尾中段400克,土豆条100克,大萝卜条130克,芹菜、葱头、胡萝卜40克。香叶、植物油、盐、味精、咖喱粉、白糖、花椒水各适量。牛尾剁成段开水焯透,其余的菜洗净。油烧六成热放葱头咖喱粉炒香,放入牛尾炖八成熟后,放入调料,放入其余蔬菜炖6分钟即可。补肾益气,养血滋阴。
【洋葱土豆片】土豆400克,洋葱200克。盐、植物油各适量。洋葱剥皮洗净切成碎末;土豆洗净上过煮至嫩熟,捞出晾凉,去皮切成薄片。锅置火上,倒油烧热,下土豆片炒至两面金黄,加洋葱,再调入盐即可。不要小看这很普通的菜,它有益气温中,补肾壮阳,促进血液循环之效。
【土豆烧肉】土豆300克、猪五花肉200克;五花肉洗净切块;土豆洗净去皮切块。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放入葱段、姜丝、大料、猪肉块煸炒至肉变色,加入料酒、豆瓣酱炒出香味;然后加入盐、白糖以及适量清水,转中小火30分钟,最后加入土豆块,小火烧至土豆变软,调入香油即可。益肾滋阴,补血润燥。
美研究表明:吃土豆会增加患高血压和糖尿病风险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据英国《镜报》 5月17日报道,科学家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吃土豆会提高血糖指数并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研究团队由美国布列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人员组成,他们分析了美国历经20多年研究中的187000名男性和女性的数据。研究表明,女性一周吃4次土豆会比1个月吃1次土豆患高血压的风险上升11%。一周吃薯条超过4次的人们,患高血压的风险提高了17%。
研究人员指出,血糖高的食物会更快释放热量,因此会更快地提高血糖。这种食物会引起人体内细胞的功能障碍、氧化压力和炎症。研究小组还参考了被研究人员的体重问题,结果成正比。
今年1月份,一项单独的研究表明,喜欢吃土豆的孕妇可能会在妊娠期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样考虑体重问题后,一周吃2到4次土豆的孕妇27%可能会患糖尿病。甚至那些一周吃1次土豆的女性都比不吃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提高20%。而一周吃土豆超过5次的人患糖尿病风险增加了50%。女性一周吃两次豆类或全谷物食品代替土豆,则会降低9%~12%的患病风险。(实习编译:郝怡 审稿:徐瑞)
土豆对糖尿病人的深情告白:吃土豆升血糖,这口黑锅我不背!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我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土豆,怎么就成了糖尿病人的‘头号公敌’?”
你有没有听过类似的说法:“糖尿病人不能吃土豆,吃了血糖飙升”?这句话在很多家庭里已经成了“金科玉律”,甚至还有人把土豆从餐桌上彻底“封杀”了。
但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土豆真的有那么可怕?今天,我们就来为这位“背锅王”——土豆,正名。
我在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七十多岁的王阿姨,控糖多年,饮食非常严格,连一口红薯、一块土豆都不敢碰。她苦着脸问我:“医生,我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吃土豆了?”
这个问题,问得心酸,也问得典型。
很多人对土豆的升糖作用存在误解,甚至把它当成了“高血糖的罪魁祸首”。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得用科学的眼光,重新认识这个人见人爱的“地下苹果”。
先说结论: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土豆,而是不知道怎么吃土豆。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土豆是“淀粉炸弹”,吃一口就等于吃了一大勺白糖。这种说法既夸张又片面。
土豆的主要成分确实是碳水化合物,但它的升糖指数(GI)并不绝对。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大小的一个指标,值越高,血糖升得越快。
但你知道吗?同样是土豆,不同的烹饪方式,GI可以天差地别。
水煮土豆GI约为65,而炸土豆条GI高达95以上。一个是温柔地推你一把,一个是猛地把你往上拽。这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所以问题不在于土豆本身,而在于你怎么吃它。
糖尿病人吃土豆,讲究的是“吃法”而不是“忌口”。
如果你把土豆切片水煮,再搭配点高纤维蔬菜和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豆腐,血糖反应其实是温和的。如果把土豆油炸、炒糖醋、做成土豆泥加糖奶油,那血糖自然像坐火箭一样上去了。
我们再来说个让人意外的数据——土豆的膳食纤维含量其实不低。每100克土豆,膳食纤维大约为1.3克,虽然不算特别高,但也不属于“精制碳水”那一类。
土豆里还含有一种叫“抗性淀粉”的物质。这种淀粉不容易被肠道吸收,反而能在大肠中被益生菌利用,起到调节肠道功能、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
但前提是,你得冷着吃。
你没听错,冷的土豆比热的土豆升糖慢。因为冷却后部分淀粉会转化为抗性淀粉,这就像给血糖系上了安全带。
那些说“糖尿病人一口土豆都不能吃”的,其实忽略了一个重要概念:血糖管理不是绝对禁忌,而是整体搭配。
在一次社区健康讲座上,一位控糖十年的老大爷分享了他的方法。他每周都会吃两次煮土豆,“我就配点青菜,再吃个蛋,血糖稳得很。”
这正是我们想传递的信息:不是所有的碳水都该被妖魔化。
真正让血糖飙升的,是精制糖类、过量的油脂、错误的搭配方式,而不是那个被大家误会的土豆。
再说个让人惊讶的对比:100克白米饭的GI在72左右,而100克水煮土豆的GI在65左右。从升糖角度看,土豆甚至比白米饭还“温柔”。
那为什么土豆背了这口“升血糖”的黑锅?
原因之一,是大家对GI的理解不够全面。GI只是一个参考指标,还要结合食物的摄入量和膳食结构来看。
你一次吃200克土豆,当然血糖会上去,但这和你吃200克米饭、白面条,其实差不多。关键在于总碳水的摄入量,以及有没有搭配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
说到这,很多人就疑惑了:那我到底能吃多少土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摄入薯类50~100克。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搭配合理,不仅不会升高血糖,反而能提供饱腹感和营养。
土豆富含钾元素,还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很多老年人因为少吃水果,维C摄入不足,而土豆正好是一个不错的补充来源。
我们根本没必要因为“升血糖”的标签,就把土豆一棒子打死。
有人说:“医生,我就怕血糖波动大,吃点土豆都提心吊胆。”
我理解。但你食物不是“好”或“坏”这么简单,而是看你怎么吃它。土豆不是糖尿病人的敌人,而是误解太深的老朋友。
如果你实在放心不下,那就试试这个吃法:凉拌水煮土豆片,加点橄榄油、醋、黄瓜丝,再来一个煮鸡蛋,这顿饭吃下来,血糖平稳、营养丰富、口感也好。
年纪大的人,胃口清淡,又怕血糖高,这种吃法再合适不过了。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土豆不是“陷阱”,而是“宝藏”?
我常说,糖尿病不是“饿出来”的病,而是“吃得不对”的病。控糖不是忌嘴,而是学会科学吃饭。
土豆不是罪人,它是被误解的朋友。真正该警惕的,是我们对食物的偏见。
如果你把控糖当成一场“禁食游戏”,那生活只会越来越苦。但如果你愿意学习、尝试、搭配,控糖也可以是一种“智慧生活”。
土豆说:我愿意陪你吃一辈子清淡又营养的饭,只求你别再误会我了。
吃得对,血糖稳;吃得巧,生活甜。
别再让土豆背锅了,真正的敌人,是你对健康知识的“盲区”。
参考文献:
王春燕,王立新.《不同烹饪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及血糖指数的影响》.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年第26卷第2期.
刘丽,何群.《抗性淀粉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研究进展》.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年第29卷第3期.
李晓萍,王建国.《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优化与营养干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第42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