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果汁(糖尿病果汁吃多了会失明嘛)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健康果汁?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低糖饮食,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糖尿病患者完全不能喝果汁,其实不是的哦,糖尿病患者只要注意果汁的选择,就可以喝果汁哦。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取,而果汁中所含的糖量很高,那么,糖尿病患者就不能喝果汁吗?其实不然,只要注意选择果汁,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喝果汁的。

2.选用“低糖”水果榨汁

选来榨汁的水果含糖量决定了果汁的含糖量。一般“低糖”水果指每100克含糖量低于9克左右的水果。比如西瓜、橙子、柠檬、葡萄、桃、李、杏、草莓、樱桃、橄榄等,都属于低糖水果。糖友可以每日选用100克左右。有些水果每100克中含糖高于20克,比如柿子、哈密瓜、黄桃、红枣、红果等,就要少吃点了。

另外,建议大家选择“代水果”蔬菜榨汁。比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每100克含糖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热量极少。即使多喝了点西红柿汁或黄瓜汁,您也不用担心血糖会升很高。

时令水果榨汁更健康。据了解,现在的反季节水果主要是通过特殊手段改变生长环境让植物的成熟季节提前而栽培出来的品种。比如,为了便于贮藏和运输,果农提前把还没有成熟的水果摘下来,再用乙烯将它们催熟销售。这样的水果,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3.番石榴汁

原料:番石榴1000克。

制法:将鲜番石榴洗净,放入榨汁机中榨汁。

4.桑椹汁

配方:鲜桑椹50克。

制法:鲜桑椹洗净放入榨汁机中榨汁。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果汁?医生:这3类“果汁”,适合糖友饮用

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大家都知道一个事实: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

因为糖尿病的病发机制,就是患者胰岛功能受损,又或者是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导致葡萄糖无法被代谢、转化成能量给人体消耗,血糖因此迅速升高。而想要控制血糖增长,患者不单单要依靠各种药物,还应从饮食、生活等多方面入手调整。

特别是糖友的饮食有许多禁忌,患者不仅要合理计算三餐摄入的总热量,对于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也不能随便吃,比如各种细粮、含糖量较高的水果等。

但是,偏偏有很多糖友原本就是一个“吃货”,他们对各种水果、果汁有极高的进食欲望,这种进食欲望和现实发生冲突,让患者心理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因此闷闷不乐。

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果汁,该如何选择果汁呢?

其实,在临床看来,糖尿病患者同样也是可以吃水果、喝果汁的。只要大家选择正确、对血糖波动影响不大的水果榨汁,并将水果的热量计算到全天热量中即可。

比如以下三类果汁,就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

1、代水果的果汁

所谓代水果,指的就是口感和外观与水果类似的蔬菜一类,比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它们每百克的含糖量在5克以下,属于典型的低升糖类食物。

同时,这类蔬菜中含有一定的水分、维生素、微量元素,从整体角度来看,它们的热量极低、口感较为丰富,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直接吃或榨汁饮用;

2、苹果汁

就目前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平均每100克的苹果中,糖分含量在13.4克左右,升糖指数为36,和其他的水果相对比,苹果的升糖指数较低,是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的类型。

苹果中同样含有大量的有益物质,这包括了维生素类、果胶、微量元素等。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榨苹果汁饮用,但需要控制摄入量,每日摄入应当不超过200ml

3、木瓜汁

平均每100克木瓜的含糖量在7.2克左右,升糖指数为25,和苹果相对比来说,木瓜的升糖指数更低,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不但如此,木瓜中含有一定的蛋白分解酶,它能有效分解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对稳定餐后血糖有一定帮助。

总的来说,如果糖尿病患者想要饮用各类果汁,首先就要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类型。

但是,在临床看来,糖尿病患者不能长期大量饮用果汁,因为水果榨出的原汁量极少,一杯可能就用到了好几个水果,其所含的纤维成分已经被榨汁机破坏,反而是糖分渗透到了果汁中,如果不注意控制摄入量,很容易就会造成热量摄入超标、血糖因此波动

所以,糖尿病患者与其纠结自己能不能喝果汁、到底喝哪一种果汁比较好,倒不如直接吃水果来的健康。

因为没有被榨成汁的水果,不仅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有益物质,同时还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能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对血糖控制更加有利。

糖尿病人常喝这5种饮料,医生:不仅解渴,稳定血糖也有帮助

糖尿病人最怕口渴,却又不敢随便喝东西。常有人问:“医生,我除了白开水,还能喝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其实背后藏着不少误区。有些饮料看似健康,实则升糖飞快;而有些被忽视的天然饮品,反倒能帮助调节血糖。

医生的核心提醒是:糖尿病人选对饮料,不仅能解渴,还可能对血糖控制起到积极作用。关键不在“能不能喝”,而在“喝什么”“怎么喝”“什么时候喝”。

在门诊中,不少糖友被“无糖”两个字迷了眼,以为无糖饮料就安全。但无糖不等于无升糖,有的饮品虽然不加蔗糖,却富含果糖或高GI的其他成分,照样会让血糖飙升。

绿茶就是被反复推荐的饮品之一。它不含糖,富含天然多酚类物质,研究表明其中的茶多酚具有一定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作用,还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每天适量饮用,有助于缓解餐后高血糖。

山药水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中式饮品。山药富含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对调节肠道微生态、延缓葡萄糖吸收有一定帮助。将煮熟的山药捣烂兑水饮用,既能解渴又能提供一定的饱腹感。

苦荞茶也值得一提。苦荞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芦丁,有助于血管保护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少糖尿病人反映,饭后饮苦荞茶,感觉血糖波动小了一些,但仍需注意适量,避免喝得太浓。

洋葱水听起来有点“古怪”,但在民间早有流传。洋葱含有硫化物和槲皮素,这些成分被证明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将洋葱切片煮水,每周饮用2到3次,有人反馈空腹血糖更平稳。

黄豆水也是传统食疗中的“稳定军”。黄豆富含植物蛋白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显示其对胰岛β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将黄豆泡水煮熟,连汤带豆一起喝,不仅补充水分,还能缓慢释放能量。

膳食纤维的作用在这里再次被提及。它不仅帮助延缓糖分吸收,还能改善肠道菌群,减少餐后血糖波动。而这些饮料中,恰好含有天然膳食纤维的成分,比起单纯喝水,更有“内涵”。

医生常说:“喝东西跟吃饭一样,不能图个爽快。”糖尿病人的饮食讲究节制,饮料更要懂得选择。冰镇果汁、奶茶、碳酸饮料、甜豆浆,这些表面无害的饮品,其实血糖影响极大,即使标着“无糖”,也不可轻信。

控制总糖摄入是糖尿病管理的基本思路。每100毫升饮品中含糖超过4克的,都应慎重选择。而有些“功能饮料”虽声称降糖,但其中的添加成分并未被充分证实,反而可能干扰药物作用

医生在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每天喝自制绿豆汤,怎么血糖还是高?”原因往往在于加入了冰糖,或者煮得太烂,淀粉结构破坏后吸收速度加快,自然影响血糖

饮品看似小事,实则暗藏大局。它既关系到补水、营养,也直接影响血糖曲线的平稳程度。糖尿病人每天都要面对“喝什么”的选择,做对了,是帮手;做错了,是隐患。

餐前20分钟适量饮水,可减少饭量、降低进餐速度;睡前1小时喝点温水,有助于夜间代谢平稳。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都在为血糖“筑防线”

中医认为,“津液不足,血糖易升”。适当饮水能滋阴润燥,帮助人体调节气血运行。而选对饮品,更是“以食为药”的体现,既养生,又控糖。

医生提醒,饮料不是越喝越健康,它需要结合个人体质、药物情况、饮食结构综合判断。比如服用二甲双胍者,胃肠道容易不适,就不宜空腹饮苦味饮品

控糖的核心在于整体饮食结构,不在某一种饮品或食物。但有些饮品确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帮助作用。它们不能替代药物,却能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让控糖这件事不再艰难。

未来,随着智能血糖监测设备的普及,我们将更精准地评估每种饮品对血糖的影响,甚至发展出“个性化饮料推荐系统”,为每位糖友量身定制饮品方案

那么今天你喝的那杯饮料,是在帮你,还是在拖你后腿?你愿意在下一次口渴时,给身体一个更友好的选择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王志强,刘晓红.植物性饮品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5):483-488.
[3]陈立波,郑文君.苦荞黄酮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3):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