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豆好吗(糖尿病吃豆好吗会升糖吗)

邱医师讲科普 0
文章目录:

豆类成控糖新宠!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可参考这些饮食调整方法

谁能想到,平日里被忽视的豆类,如今竟成了糖尿病患者的新宠?身边不少人说起吃豆的好处,语气都多了几分笃定。控糖这件事,听起来很大,其实很多改变就藏在一日三餐里。这几年关于豆类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少医生和营养师都开始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关注这类食材。

大豆、绿豆、芸豆、鹰嘴豆,听起来普通,但它们的营养价值并不普通。不少糖友担心吃豆会升糖,但豆类的血糖生成指数普遍较低,释放能量也慢。不容易引起血糖大幅波动,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但为什么过去豆类的“地位”不高?很多误解源于对食物成分的不了解。

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这两项是饮食控糖的“黄金搭档”。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糖分吸收,还有助于延长饱腹感,减少餐后血糖的快速上升。而植物蛋白对胰岛素敏感性有改善作用,这一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

膳食纤维的摄入,是糖尿病饮食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很多人只关注米饭、面条的摄入,忽略了蔬菜和豆类的“调节”作用。

相比精制米面,豆类提供更多不可溶性纤维,能在肠道中形成“屏障”,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吃豆类不仅能控糖,还能帮助调脂,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适用。

但要说豆类“包治百病”也不现实。不少人以为吃豆类就能不用吃药,这其实是个危险的误区。豆类是辅助控糖的食材,不是药物的替代品。尤其是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的患者,更要注意饮食与药物的配合。

植物蛋白是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关键词。和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脂肪含量更低,不含胆固醇,对心血管更友好。糖尿病常常伴随高血脂、高血压,豆类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多面手”。适量摄入豆制品,比如豆腐、豆浆、豆腐干,不仅有利于控糖,还能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

并不是所有豆类都适合糖尿病患者。像红豆沙、绿豆糕这类经过加工、加糖的豆制品,升糖指数高,反而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同样是豆,差别却不小。所以吃的时候,最好选择原味、少加工的形式,比如清煮、煲汤、拌菜,都比做成甜品来得健康。

血糖生成指数(GI值)是判断食物升糖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豆类的GI值普遍在30~50之间,而白米饭的GI值在80以上。日常选择低GI食物,有助于保持血糖平稳。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吃豆类,而是要在饮食结构中为它们留出更多空间。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过于“避讳”,怕吃错,不敢吃,结果营养跟不上,体重反而不降。科学饮食的核心不是“忌口”,而是“搭配”。豆类可以和粗粮一起煮粥,也可以和蔬菜做凉拌菜,还能加入鸡蛋做蒸蛋羹,方法多样,营养均衡。

复合碳水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饮食概念。豆类属于复合碳水,释放能量慢,稳定性好。这与精制淀粉类食物有本质区别。糖尿病患者日常应该减少单糖和精制糖的摄入,优先选择复合碳水来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源头控糖”。

不少老年糖友习惯用绿豆汤“清火”,但光喝汤不吃豆,营养流失严重。绿豆的黄酮类抗氧化物和蛋白质都集中在豆粒中。只喝汤不吃豆,相当于只喝了“水分”,控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要想充分利用豆类的营养,最好连豆带汤一起吃。

抗氧化能力强的食物,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定防护作用。豆类中的异黄酮、花青素等天然成分,能减轻自由基损伤,保护胰岛细胞。这些“微量营养素”虽然不起眼,却在慢性病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豆类摄入也要因人而异。一些人肠胃功能较弱,吃豆易胀气,可以先从小量清煮开始,观察身体反应,再逐步增加。对患有痛风的人群来说,某些高嘌呤豆类要适量控制,避免诱发急性发作。

低脂、高纤、低升糖指数,这是豆类的三大营养优势。在糖尿病饮食管理中,它们像一块“拼图”,刚好填补了现代饮食的几个短板。不是说豆类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在众多食材里,它的性价比的确值得点赞。

饮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第一道药”,但很多人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少吃糖”。远离精制糖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的食物替代,才是真正的关键。豆类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糖尿病饮食调整并不意味着失去美食的乐趣。合理搭配、科学选择,可以吃得更安心,也更有味道。豆类的“控糖潜力”不是神话,而是被验证的事实。它们不贵,不难获取,也不需要复杂烹饪,是每个家庭都能用得上的“厨房良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1]刘丽,刘玉梅,张燕.豆类食品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3,35(2):156-159.

[2]王晓慧,陈晓玲.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调整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4):317-321.

[3]李瑞芳,张国栋.膳食纤维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5):348-352.

糖友吃肉不如吃豆 专家教你吃好豆

豆类,作为一种健康食品,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豆类的升糖指数低,营养丰富,自然也是日常佳选。那么,对于豆类,糖友应该如何吃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医师王澄做出了解答。

大豆及其制品均是糖友佳选

大豆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也成为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喜爱的食物。大豆,特指黄豆和黑豆。当中所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者比例均衡,适合人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碳水化合物的血糖生成指数非常低,以及含有的脂肪种类非常好”的特点。

豆腐和豆浆是日常食用的豆制品,这些豆制品在加工后,消化吸收率明显提高,而且更易烹调,并具有特别的口感风味。

豆腐蛋白质消化率由原大豆的65%提高至92%~96%,营养价值更高。在制作豆腐过程中,加入了钙含量高的石膏作为凝固剂,所以豆腐是糖友补充蛋白质和补钙的较佳食品。

豆浆则另有风味,且易消化吸收,虽然过滤了少部分膳食纤维等物质,但保留了大豆的大部分营养。糖友如果因为消化问题或者乳糖不耐受,不能喝奶,则宜选择早餐饮用豆浆。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友食用豆浆时不能加蔗糖或白砂糖,可加代糖或少许盐,以改善口感。

大豆经水浸泡发芽后生成豆芽,也是豆制品之一。与大豆的营养价值不同,豆芽的营养成分接近普通蔬菜,但蛋白质含量稍高。发芽后的大豆豆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能抗氧化和辅助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

大豆营养丰富,但有食用量和宜忌

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成人每日食用大豆(干品)25~30克,相当于豆腐100~150克,或者豆浆400~600毫升。糖友也可按此要求进食,但有合并症时,则需慎重选择。

例如患有高尿酸或痛风的人,不宜吃大豆,因为嘌呤含量高,易造成血尿酸增高;患有肾病的人也不宜食用大豆,因为大豆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

经过加工或浸泡发芽的豆制品,例如豆腐、豆芽,嘌呤含量降低,故单纯高尿酸的病人或肾功能未严重受损的肾病病人可以食用,但都需要结合营养师的专业指导。

绿豆GI低,还可通便降糖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喝绿豆汤,不仅清热解毒,还能消渴利尿。对于糖友来说,绿豆是可常吃的健康食品。绿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蛋白质,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物质,同时它是血糖生成指数(GI)低的食品。

在日常进食时,糖友往往会考虑到食物的GI、含糖量以及摄入量的控制。虽然绿豆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但是它的GI值很低,为27.2,比米饭(GI为83.2)和粗粮(例如燕麦粒GI为55)都低。糖友在日常可以吃绿豆,有助于补充营养,还可以帮助稳定血糖。

据了解,每100克绿豆含有6.4克纤维素,比蔬菜和水果所含的纤维素都高。此外,绿豆还含有低聚糖,它是特殊膳食纤维,有益于肠道有益细菌的生长。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膳食纤维高,故不宜多食绿豆,否则易胀气,特别是有胃肠不适的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控制摄入量,或经过精细加工后进食。

绿豆的蛋白质含量高,每100克绿豆中含有21.6克,是大米的2.8倍,比肉、鱼的蛋白质含量也略高。糖尿病人蛋白质消耗多、合成减少,绿豆有助糖尿病人提高蛋白质摄入。

王澄还指出,绿豆含钾丰富,是食物中补钾高手。丰富的钾摄入有助于减少高盐摄入对身体的危害,尤其是有助于调节高血压,因而吃绿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更有益。

健康吃绿豆,还需控制量

绿豆虽好,但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即复合糖类)和热量,因此,建议糖友每日摄入绿豆约25克为宜。最后,王澄向广大读者推荐三个健康吃绿豆的方法。

百合绿豆粥

做法:将25克绿豆和10克百合用清水泡20分钟。然后,把所有材料入锅,加三分之二锅的水。先大火煮开,再改小火煲一个小时左右即可。

建议:以熟和软为宜,不宜煲煮过烂。过熟的绿豆,特别是皮全部褪去后,会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且绿豆过烂时,其所含淀粉的糊化程度高,可能会对血糖控制有不利影响。

绿豆杂粮饭

做法:先将25克绿豆提前浸泡一夜,25克玉米剥粒,10克燕麦洗净,然后将全部食材洗净,放进电饭煲正常煮饭即可。

建议:绿豆浸泡3个小时以上,加入大米,同米饭搭配食用。

苦瓜绿豆汤

做法:先准备25克绿豆洗净并浸泡30分钟;50克苦瓜洗净后切块;适量的陈皮洗净备用。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陈皮,煮沸后放入苦瓜、绿豆,炖约30分钟至绿豆熟即可。

建议:除了苦瓜,还可以同其他食材一起煲汤,如海带,能有助提高营养价值。绿豆汤注意三“不要”:一是不要额外加糖;二是不要熬煮过久,以免过烂过细影响餐后血糖;三是不要只喝汤,要搭配着吃绿豆才更有营养。

推荐食谱

黄豆排骨汤

材料:黄豆25克、猪排骨50克。

做法:将黄豆用清水泡软,排骨洗净剁块,一起入砂锅加水,文火煮至黄豆烂熟,调味即可。

燕麦玉米须黑豆浆

材料:黑豆50克、燕麦粒30克、玉米须20克。

做法:将浸泡好的黑豆、燕麦粒和玉米须一起放入豆浆机中,将打出的燕麦玉米须黑豆浆过滤,待凉至温热后即可饮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糖尿病人吃豆及制品真的安全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豆制品是一个比较“保险”的选择,豆类及豆制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类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常吃豆类食品能起到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和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适当吃一些豆制品是可以的,而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少吃或不吃豆及制品。

豆制品的主要成分为植物蛋白,也称粗蛋白,牛奶、鸡蛋或肉类等食物中所含的动物性蛋白称优质蛋白,优质蛋白可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粗蛋白不可能完全代替优质蛋白。过多的蛋白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在这种缺了不行、多了更不行的情况下,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应该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对于肾功能已经发生异常的糖尿病患者,必须采用低蛋白饮食,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对蛋白类食物加以限制,尤其是植物蛋白。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肾功能正常的普通糖尿病患者,吃豆类食物会损害肾功能,因此糖尿病患者并不需要过于担心。

豆类也是中国人的重要食品之一,但不同的豆类都叫“豆”,如何区分呢?含蛋白质和糖量不同分为大豆和杂豆,比如说黄豆、黑豆、青豆统称为大豆,含蛋白质高、糖量就比较低,而膳食纤维却很高,豆浆、豆腐和豆制品主要是用黄豆制成的,可以不计作主食。杂豆如绿豆、红豆和芸豆等相对来说含糖量比较高,要适当减少主食入量。

糖尿病患者如何吃豆及制品呢?

1、豆制品的使用量计入蛋白质:每天肉、禽、鱼以外加50-100g的豆制品;

2、杂豆的使用量计入主食量:

① 黄豆粉和面粉混合的杂粮主食,如二合面(玉米面与豆面,或荞麦面与豆面)、三合面(玉米面、豆面、标准面粉)、平衡面(荞麦面、全麦粉、玉米面、豆面)等,制作成各种主食如面包、馒头、面条、饺子皮和馄饨皮等,粗杂粮可长期作为糖尿病病人的主食选择。

② 杂豆饭或粥,如蒸米饭时加入绿豆、红小豆,白米饭升糖速度快,但是绿豆饭、红豆饭升糖速度就降低了。糖尿病患者不敢喝稀饭,确实白米稀饭的血糖生成指数(GI)89.4,而绿豆稀饭的GI要下降一半左右。所以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血糖和肾功能情况选择绿豆粥、红豆粥、芸豆粥以及不甜的八宝粥。

3、豆中含有很多能抑制营养成分吸收的抗营养物质,如抗胰蛋白酶因子和植酸等。这些抗营养物质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对微量元素锌、铁、钙的吸收,所以豆及制品在烹调时应充分加热。

全日食谱:

能量1800Kcal,蛋白质74.5g(占总能量的16.5%),脂肪54g(占总能量的27%),碳水化合物252g(占总能量的56%)

#健康排位科普赛##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