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专家 共识(糖尿病专家共识血糖目标值)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中国糖友有了两份控糖新共识!专家解读来了

来源:健康时报网

(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2020年以来,在糖尿病学领域发布了两份最新共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和《中国成人T2DM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2型糖尿病患者(T2DM)在血糖控制、合并并发症后用药等问题上,有了更精细化、个体化的规范和建议。

在8月28日~30日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的“2020内分泌代谢疾病前沿进展高峰论坛”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力辉教授对这两份共识进行了解读。

李焱教授:新共识建议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

不同学术组织制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推荐HbA1c的控制目标为<7.0%;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HbA1c的控制目标为<7.0%;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推荐HbA1c的控制目标为<7.0%;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CCE)推荐HbA1c的控制目标为≤6.5%;美国内分泌学院(ACE)推荐HbA1c的控制目标为≤6.5%;美国内科医师学会(ACP)推荐HbA1c的控制目标为7.0%~8.0%。

“降糖治疗规避风险是正确的,但同时不应忽视降糖治疗的获益!”李焱教授谈到,新推出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基于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结果,HbA1c<7.0%可兼顾大血管、微血管获益与不良事件风险之间的平衡,因此,推荐一般成人T2DM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HbA1c<7.0%。

不过,《共识》也提出,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原则。比如年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长、无并发症、不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为<6.5%;低血糖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9%;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为<7.5%;健康中度受损的老年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为<8.0%;健康状态差的老年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为<9.0%。

张力辉教授:二甲双胍依然是合并心肾疾病糖友的一线降糖药

“2型糖尿病易合并心肾疾病,而心肾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张力辉教授谈到,中国Kadoorie生物样本库协作组的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1倍,心血管死亡占中国糖尿病人群总死因的43.2%,心血管疾病(CVD)是T2DM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国内一项研究显示,27.1%的T2DM患者合并有慢性肾脏病(CKD)。

近年来,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一些新型降糖药物除有明确的降糖作用之外,还具有心血管和肾脏获益,因此,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中,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或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一线降糖药物,目前不同学术组织制订的指南或共识有不同的推荐。最新推出的《中国成人T2DM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基于国内外多项权威研究,建议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风险极高危、HF或CKD患者,如果没有禁忌或不耐受,二甲双胍应作为一线降糖药物,并且一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 张力辉主任介绍,不过,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共识》不推荐T2DM合并重度HF或急性HF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HF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建议胰岛素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风险极高危患者 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

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共识》推荐,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加用SGLT-2i,若患者在联合SGLT-2i治疗3个月仍然不能达标,可启动不包括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三联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 《共识》推荐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加用SGLT-2i;若患者不能使用SGLT-2i,建议选择联合具有肾脏获益证据的GLP-1RA;若患者在联合SGLT-2i治疗3个月仍然不能达标,可启动包括胰岛素在内的三联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ASCVD和HF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降低,CKD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对于T2DM合并ASCVD、HF或CKD患者,应特别注意防范低血糖,从小剂量开始用使用药物、加强血糖监测、放宽控糖目标等等。” 张力辉主任说。

糖尿病可“停药”缓解?16种方法告诉您怎么做?

前段时间,《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系统介绍了中国2型糖尿病的缓解的定义,提出了16条缓解2型糖尿病的方法。今天借此时机带大家解读一下这份共识的核心内容。

中国2型糖尿病的

缓解的定义

首先明确一个定义:2型糖尿病缓解。

《共识》推荐202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的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既患者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缓解并非治愈,目前没有任何药物或者方法被证实可以治愈2型糖尿病。《共识》推荐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作为所有T2DM缓解的基本方案,并推荐一些相对具体的操作方法,核心思想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如何缓解?

一、食欲管理:

(1)减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每进食一口食物咀嚼20~40 次;餐间停顿,减小每一口食物的体积,用非优势手持筷或用叉。

(2)餐前饮水加餐前吃少量坚果,如10 个杏仁、20 粒花生:坚果含不饱和脂肪酸,进食后能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通过迷走神经和非迷走神经途径降低食欲。

(3)合理安排进餐顺序:①餐前喝汤,容易产生饱腹感。②蔬菜、低糖水果,体积大,能量低,减慢吸收速度,诱导饱腹感。③荤菜与肉类能量偏高,放在第三位吃,进一步增加饱腹感。④进餐最后吃少量主食和碳水化合物,吸收缓慢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4)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在胃内排空速度慢,易产生饱腹感。可增加燕麦、去除80% 淀粉的代餐粉制成的全麦面包、绿叶蔬菜、低糖水果等食物的摄入。

二、运动干预

(1)评价健康:

①了解病史: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程度及心血管疾病情况和其他影响运动的疾病。

②评估运动能力的方法:a 耐力:选择一条固定的线路,记录自己每次走完需要多长时间?b上肢力量:2 min 内能做几次推举?c 下肢力量:坐在椅子上站起再坐下,2 min 内能完成几次?d 平衡能力:单脚站立(建议有扶手处练习)坚持几分钟?e 柔韧性:坐在稳固的椅子上,伸出一条腿放在对面的椅子上,脚跟朝地,用手够伸展的腿部,看能伸多远?

③评估运动安全性和心肺耐力:通常采用运动负荷试验即可,评估运动中最严重的心血管缺血性危害,避免猝死的发生。在进行负荷运动试验的同时,可以计算有氧运动强度对应的适宜心率范围,指导运动处方的制定。

(2)制定目标:周一至周五及周末的运动计划安排,多长时间做运动?想做哪种运动?

(3)选择运动项目:选择喜欢的、合适的项目最好,可以考虑散步、慢跑、游泳、园艺、球类、跳舞、健身、哑铃等。

(4)设定强度:尽量坚持每天至少30 min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每天抽不出整段的30 min,可以每次做10 min,每天锻炼3 次。每周做2 次以上的力量训练,每次持续30 min。运动过程中需避免受伤、适时调整,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适的强度、适宜的运动环境和装备,及时监测效果,可避免运动损伤。当体质量下降过快,身体疲劳和机能下降时,应适当减少运动负荷,体质量变化不明显时,应增加运动负荷,加速减脂。

以下为《共识》中推荐的临床治疗方式,我们建议所有的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方案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后,由主治医生进行判断。

三、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短暂应用(12~24 周)作为BMI ≥ 27 kg/m2合并T2DM 缓解的辅助方法。奥利司他为脂肪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阻止三酰甘油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酯,减少肠腔黏膜对膳食中脂肪(三酰甘油)的吸收,促使脂肪排除体外。奥利司他是我国唯一被批准用于体质量管理的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变成“喷射战士”。此外,1 年以上长期服用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及β 胡萝卜素的吸收,罕见有肝功能损伤的报告。推荐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体质量改善不理想的肥胖伴T2DM患者中短期(半年)应用奥利司他。

四、代谢手术

对于BMI ≥ 32.5 kg/m2的T2DM 患者,如非手术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质量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T2DM。手术内容包括:腹腔镜Rouxen-Y 胃旁路术(LRYGB)、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胆胰转流术(BPD)以及其他药物治疗等。代谢手术相对极端,不推荐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合进行手术疾病的病人。

《共识》最后总结说道:糖尿病是一种复杂性的疾病,本共识推荐的缓解方案不可能将每一位早期T2DM 患者的药物治疗停掉,但通过缓解方案的实施可以让更多的T2DM 患者重获健康生活,提高其生命质量。帮助患者缓解T2DM,不仅是减药、停药、平稳控制血糖,更是教会患者健康长寿的科学生活方式,并终身获益,也使患者的家庭受益,使国家受益。

来源: 扬子名医团

糖尿病用药专家共识指南分享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多,血糖控制达标率却并不高,在多种多样的降糖药物中,如何选择用药,用药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却是很多朋友头痛的问题,网上看来的信息驳杂不齐,其专业性和科学性也无从考证,为了能够更加科学严谨的为大家介绍用药的相关知识,李药师汇集了有关糖尿病患者用药的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临床专家共识、指南,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多多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更多的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知识。

备注:本专栏的主旨是分享知识,让大家在糖尿病用药上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本专栏所分享知识不作为临床用药依据,具体用药还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