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病程(糖尿病病程记录病历书写范文)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
科普【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阶段一:患者已经存在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是糖耐仍正常。阶段二: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糖尿病前期,即正常葡萄糖稳态与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异常。阶段三:最后进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其实是指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一般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患者多通过体检、血糖化验等发现患病,待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通常已经较为严重了。(via 健康时报)
来源: 广东12320
糖尿病阶梯用药法,这样用效果才好
一般而言,糖尿病的病程分为4个阶段。即遗传易感期、葡萄糖耐量低减期(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糖尿病晚期。在前两个阶段由于还未发生糖尿病,应采取1级预防的方法,包括饮食和运动疗法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等。糖尿病期应采取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的综合疗法,其中药物疗法应采用阶梯治疗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更经济,堪称糖尿病治疗的优化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阶梯疗法的理论依据,因为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并进行性加重使胰岛功能进行性下降。因此,我们的对策是一方面及早使用胰岛素增敏剂降低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避免过早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尽可能地保护胰岛功能,并保证每日生理性胰岛素需要量。其宗旨是控制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发生。
方案如下
第一步,采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胰岛素增敏剂配合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治疗,如无效可进入第二步方案;
第二步,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加上餐后血糖调节剂,无效再选择第三步治疗方案;
第三步,用胰岛素增敏剂加餐后血糖调节剂,无效可进入第四步治疗方案;
第四步,口服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根据胰岛素缺乏的程度采取胰岛素补充疗法(每日1次~2次注射)或胰岛素替代疗法(每日3次~4次注射)。
糖尿病常用药物
第一类是双胍类,双胍类主要的代表药物是二甲双胍,这一类药物是现在2型糖尿病首选的一线用药。对于一些肥胖或者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它还可以进一步的控制体重;
第二类药物是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促进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这个药物的降糖效果相对比较强,所以对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是比较适合的,而且也是经济的药物,对于一些老年人容易出现低血糖的,要注意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一些反应,这一类药物选用的时候要慎重。
第三类药物是糖苷酶抑制剂,这一类药物主要是抑制消化道的糖苷酶,延缓葡萄糖吸收,从而延缓血糖升高的峰值,起到稳定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第四类是噻唑烷二酮药物,它是个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第五类药物是格列奈类药物,它也是促进胰岛素分泌,而起到降糖的作用,但它相比传统的磺脲类药物,起效时间比较短,而且作用时间比较短,所以相对比较安全,不容易引起低血糖,对肝肾功能有损害或者老年人还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第六类是新药DPP-4抑制剂,它在体内主要抑制肠道的DPP-4酶来升高体内肠促胰素的水平,从而促进体内胰岛素释放,使体内胰岛素达到比较合适的浓度,起到降糖的作用,这个药物也是比较安全的,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小,胃肠道其它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少见,所以对中老年人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第七类是SGLT-2抑制剂,主要是通过增加尿糖的排泄来减少体内的葡萄糖,从而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这个药物促进排糖,就是让体内的葡萄糖从尿里面排泄掉,减少葡萄糖的吸收。所以它还可以减低体重,对一些超重、肥胖的患者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温馨提示,用药请遵医嘱!
2型糖尿病逆转的3个条件,看看你符合吗?
在今年2021北大糖尿病论坛上发布的糖尿病逆转标准及策略解读如下。
怎样算糖尿病逆转部分逆转:不用任何药物至少1年,糖化血红蛋白<6.5%,空腹血糖<7mmol/L。
完全逆转:不用任何药物至少1年,糖化血红蛋白<5.7%,空腹血糖<5.6mmol/L。
长期逆转:完全逆转状态持续超过5年。
哪些糖尿病患者可能逆转?1.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无法逆转。
2.新诊断或诊断5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备以下3个条件的,有逆转可能:
1.Antibody抗体(GADA)阴性 糖尿病的抗体三项包括IAA,ICA,GADA抗体,主要是用来帮助糖尿病进行分型。糖尿病的分型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以及妊娠糖尿病。糖尿病抗体阳性的患者要考虑其内存在自身免疫的因素导致的胰岛功能受损,在分型上就要考虑是否为1型的。
2.体重超重或肥胖 体重指数>25,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2)。比如某2型糖尿病患者身高1.7米,体重60公斤,体重指数为60/1.7/1.7≈21。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超重或肥胖。肥胖合并先天遗传因素对人体胰岛β细胞去分化、转分化产生巨大影响。在消除肥胖的影响后可以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压力,减少肝脏脂肪输出、胰腺脂肪沉积,当肝脏脂肪减少后,胰腺脂肪也随之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便会恢复提升。
3.C肽水平空腹>1.1ng/ml;餐后>2.5ng/ml C肽水平能反映胰岛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自身胰岛功能减退或者受损,会导致C肽水平偏低。
逆转2型糖尿病的手段有哪些?逆转2型糖尿病的方法包括:积极生活方式干预、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及代谢手术。其中积极生活方式调整、减轻体重是逆转2型糖尿病的最根本方法。
DiRECT研究是一项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证实了病程长达6年的2型糖尿病并非是永久、终身性的疾病。众多患者通过由非专业性的常规初级护理人员提供的对患者饮食、体重、运动等方面的干预,患者的胰岛功能是可以完全恢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