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口苦与糖尿病(口发苦是糖尿病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经常口干口苦 生理原因占多数 疾病记住这几种!

很多人在一夜睡醒后,有口干口苦表现。其实,这种情况多数属于生理性表现,而不是疾病引起的。比如,天气干燥引起的口苦口干,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这种症状持续时间比较久,可能是以下疾病。

口干口苦 听听中西医结合分析原因

中医称,肝火旺或者胃火旺都可以引起口干口苦;西医称,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引起次日睡觉后的口干口苦,通常是刷牙后依然可以感觉到的。中医的胃火旺,除了有口苦口干,还会出现胃难受、牙龈肿痛等虚火表现,一般是无法通过多饮水缓解口干口苦;肝火旺,即肝胆湿热也可以引发口干口苦,还会出现肋部的隐隐作痛,小便颜色偏黄。

有的人认为,只是肝火旺或者胃火旺,饮食调理一下就可以康复。其实,如果是肝胃火旺的人通过饮食调理是比较难缓解的,因为中医的肝胃火旺一般和口腔病或消化道疾病关系更为紧密。如果一个人患有牙龈炎或者胆囊炎,就可以出现清晨睡醒后的口干口苦。

小番健康提醒,对于口干口苦表现,如果自行调理无法改善症状,可能是口腔疾病或者胆囊疾病引起的,最好到医院检查清楚。嘴里出现特异性气味,还可以帮助我们日常辨别一些疾病,它们只是某种疾病表现之一,及时复诊有助查明原因。

根据口中异常气味 找原因

口酸,伴有食欲下降、情绪不佳、消化不良等,可能是肝胃失调;口咸,同时出现怕冷、小便次数增多、全身乏力等,可能是肾虚;口淡,脾虚者和正处于感冒当中,都会出现口淡、食不知味的情况;口甜,还伴有多食、多尿、多饮等,最好查一查自己的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就有这些表现。单独仅仅是口甜,可能是脾热,要增强锻炼,少吃高脂肪肉类。

口干口苦别大意!当心糖尿病、胃反流在敲门

——从糖尿病到胃反流,不容忽视的疾病信号

大家好!又见面了。

还记得上期我们聊的“为什么夜里总被口干口苦惊醒”吗?我的诊室里又遇到几个患者:

65岁的李叔说,他半夜口干得像沙漠,口苦得连喝水都解不了;王奶奶则担心这是不是“老了的必然”。

今天,咱们就深挖一步。看看这些小毛病,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危机!


一、口干口苦:身体在悄悄“报警”

上期说了,中老年人夜间口干口苦很常见,60岁以上超35%的人中招,但这绝不是部分人认为的“正常衰老”。如果频繁发作(比如每周超过3次),可能就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简单来说,你的唾液腺“罢工”或身体“水火失衡”了,但更深层的原因,往往是这些健康问题在捣鬼。

这好比身体是个精密的机器,口干口苦就像警报灯——亮起来时,得赶紧查查引擎!


二、三大健康危机:从糖尿病到胃反流

1. 糖尿病:高血糖“偷走”你的口水

西医解释:血中糖分高了,就像水管里糖分太多,血液会变“黏稠”,身体为了稀释它,就拼命从细胞里抽水,导致全身细胞脱水——嘴巴里的粘膜细胞也脱水,自然干得像砂纸。这叫“渗透性口干”,尤其在夜里严重,因为血糖波动大。

️医角度:这叫“阴虚燥热”,肾阴不足加上脾胃失调,好比身体“烧干了”。

⚠️危险信号:口干 多饮多尿(一晚跑厕所3次以上) 容易饿。

李叔就中招了:他总说“喝水不解渴”,一查血糖飙到10mmol/L!

2. 胃食管反流:胆汁“苦味偷袭”

西医解释:平躺时,食管和胃在一个水平面,胃酸或胆汁容易倒流到食管,刺激喉咙和口腔。胆汁超苦,所以晨起口苦最明显。中老年人胃肠蠕动慢,40%的反流患者会这样。

️医角度:属于“肝胆湿热”,湿热堵住通道,胆汁往上“泛”。

⚠️危险信号:口苦为主 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热感) 躺下加重。

王奶奶每次吃完夜宵就反酸,口苦得刷牙都去不掉。

3. 干燥综合征:免疫系统“误伤”唾液腺

西医解释:这是自身免疫病,自身的免疫细胞“发疯”攻击唾液腺,导致腺体破坏,口水产量暴跌。60岁以上女性高发,夜间口干最剧烈。

️医角度:算“津液枯竭”,常伴肝肾阴虚。

⚠️危险信号:口干如砂纸 眼干(沙子感) 关节痛。

张阿姨后来查出这个,她说“眼睛干得睁不开”。

有了这些症状,别瞎猜,我帮你做个简单鉴别表——在家就能初步判断(但记住,这只是参考,确诊还得去医院!)。根据症状特点,对照看看:

比如李叔的症状(口干 多尿)对应糖尿病栏,他拖了半年才查,空腹血糖都11了!所以,关键原则:如果症状每周超过3次,或有表里任一组合,别犹豫——挂个消化科或内分泌科看看。早期发现,治疗简单又省钱!


三、生活小妙招:先稳住“警报”

这些安全招数,在就医前,你可以试试,看能否缓解不适(但不能治病哦):

对抗反流:睡前3小时别吃东西,床头垫高15°(用两本厚书就行),避免辛辣油腻。

缓解口干:白天多喝温水(少量多次),含片乌梅或柠檬(酸味刺激口水),中医推荐喝点麦冬茶(滋阴生津)。

【下期预告】

昨天,王奶奶问我:“听说吃药也会加重口干,是吗?”没错!下一期咱们揭秘——吃错药反而更口干?老年用药避坑指南。我会列出那些“偷走”唾液的常见药物黑名单(比如某些降压药和抗抑郁药),并分享便宜安全的替代方案,帮你省钱又避坑!(附:“利尿剂”和中药同用的危险案例哦~)

希望这一期帮你看清口干口苦背后的风险!记住,知识是最好的“警报器”——早发现、早行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或疑问(比如“我爸有反流,怎么办?”),咱们一起交流!健康路上,你不是一个人。

经常口苦,一片几毛钱的药搞定

有的人早上起床后感觉嘴巴里很苦,或味同嚼蜡,口中有异味,平时常拿手捂着嘴,生怕口气会影响对面的人,有的则认为“口苦”与胆汁反流有关,因为胆汁是苦的。那么口苦是怎么回事呢?如何快捷方便地解决呢?

口苦的主要原因

口苦是指口腔中有苦味,有时候表现为口中异味,或俗称口臭,并非一种典型或有特殊指向意义的症状。有人认为口苦可能与胆汁代谢有关。而美国医学界认为,口苦可能是患者丧失了对甜味食品的味觉,对食物发苦比较敏感所致,也可能与患者的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分泌成分改变有关。

实际上,除非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胆汁才有可能随胃容物反流至食管和咽部,一般胆汁很难到达口腔,所以,“口苦”症状更多的是与口腔问题、咽炎、肝胆胃部疾病、不良心理状态等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吸烟:吸烟不仅致癌,还会影响口腔健康,加重口臭、口苦问题。

(2)湿热:中医认为,经常口苦是因为肝胆湿热以及胃热造成的,而肝胆湿热口苦可能是由于肝胆部位存在炎症。而胃热产生的口苦,是由于饮食不合理,食用了过多的辛辣、油腻食品。

(3)肠胃消化不好: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精神压力大,加上饮食不当、不规律、活动少等,肠胃功能下降,胃动力不足,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类似中医上的湿热,引起口苦。

(4)口腔疾病:不注意口腔卫生,不仅会引起牙疼、牙周炎,也会带来口臭、口苦等。牙龈、舌头、咽部、唾液腺等感染也可能导致嘴巴对味道的感觉出现问题。一般来说,这种人牙齿都有明显的不健康状况,可到口腔科就诊。

(5)胆囊疾病:口苦是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等患者的一种反应,经常熬夜是诱因之一。

(6)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以及打呼噜、张口睡觉也可引起口干口苦。一些人由于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气愤、烦躁、焦虑、恐惧、忐忑不安、失眠时都可能出现口苦。

(7)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干燥综合征,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也可出现口苦;某些肿瘤患者,由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对苦味的阈值降低,口苦就更多见了。

一片药对症处理

口苦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药理书上又没有专门针对口苦的药物,有时连医生都不一定知道怎么处理。

其实,有一种很常用的非处方药物——维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状都有效。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每天3次。一般说来,轻度口苦只要含2~3次就可消失,而重度口苦连续用3~4天也能好转。

当然,使用维生素C片只是缓解口苦症状之法,治标不治本,而口苦是多种疾病或不良生活因素所致的一种表现,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因此为了预防和根治口苦症状,最好的办法是医治原发疾病,特别是口苦现象持续较长,甚至伴随腹痛、腹胀、发热、消瘦,明显倦怠乏力等症状时,都需要到口腔科、消化科、肝胆科检查排除胆囊炎、胆石症或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的疾病。

生活上注意

除了服药和转诊专科,一些生活上的小细节也要注意:

戒除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熬夜。

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洁牙,清除牙结石;戴有可摘式假牙患者,应养成在进食后和晚上临睡前清洗假牙的习惯。

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唾液分泌较少的人,平时嚼一些口香糖,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

合理安排饮食,不食用辛辣、冰冷食物,不暴饮暴食,忌食辛辣、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要忌酒醇甘肥。

注意情志调摄,保持心境平和,不可急躁,不可忧郁过度,性格宜开朗。凡性格内向、优柔不决者最易成口苦症,故保持心情愉快是防治此症的关键一环。

加强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代谢,排除毒素,促进消化功能正常运转。#口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