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经验(糖尿病的诒疗方法)

医者良言 0
文章目录:

患糖尿病35年,如今78岁,无明显并发症,5大控糖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有一个亲戚,他在43岁的时候被查出糖尿病,一眨眼35年过去了,如今已经78岁了,依然没有明显的糖尿病并发症。虽然他本人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但是控制都相当好,而且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都达标了。

糖尿病

但是,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糖尿病病史不足十年就出现多种并发症的,这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痛苦。为了让广大糖友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我来分享一下我这个亲戚的5大控糖经验!

1.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我为何要把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放在首位,其实这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国有一个俗语:无知者无畏,如果对某个事情不了解,那您就没有畏惧之心。

秘方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之后,一直都相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然后就去寻找根治的办法,比如某某偏方、某某祖传秘方等,结果不但没有根治糖尿病,还多花了冤枉钱。

还有一些朋友对糖尿病不了解,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控糖的办法,比如饥饿法、低碳饮食法、吃糠咽菜法等。

主动学习糖尿病知识,可以让你对糖尿病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科学地控制血糖,避免走弯路。

我相信,如果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更多的了解,那他们肯定会在开始被确诊糖尿病之后就重视自己的血糖,自然就能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2.经常测量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会觉得经常测量血糖没有必要,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糖尿病这种疾病目前是无法被根治的,我们能做的主要是控制血糖达标,要想知道血糖是否达标,最准确的就是经常测量血糖。

测量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血糖不是太高,那他们多数是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但是需要注意,只要血糖高于正常值,那对人体都是有损害的。

经常测量血糖,可以让我们对自己血糖的控制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如果血糖偏高,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提前对血糖进行干预。

但是,如果血糖一直不达标,而我们又不知道这个情况,那无疑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3.一定要坚持运动:

很多糖尿病患者身体肥胖,稍微运动就气喘、胸闷,所以不少人都不喜欢运动。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坚持运动的话,那不仅会增加糖类的消耗,而且还能增强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够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

我之前认识一个病人,他是农村的,得了糖尿病也有20多年了。自己一个人种了十几亩地,每天都很忙碌,平时虽然也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但是饮食不怎么控制,即便这样,人家血糖控制的依然不错,一直也没有明显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

当然了,我说这个病人的情况并不是建议大家不控制饮食,而是告诉大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运动的重要性以及意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安全的运动方式就是散步,这种运动方式不仅仅容易坚持,而且还不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每周应该至少运动5天,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

4.要严格控制饮食: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饮食对于人的重要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能做到严格控制饮食,那无疑对控制血糖有比较大的好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不能吃的太多,也不能吃的太少,否则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血糖偏高,吃的太少容易引起低血糖。

平时需要注意,尽量不要喝稀饭,这是因为稀饭的升糖指数很高,喝了稀饭以后,血糖会快速飙升,这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吃米饭和面食的时候,应该统计每天吃的量,保证每顿饭的主食的摄入量控制在75g以内。吃副食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营养均衡,比如每天吃一个鸡蛋、3两瘦肉、1盒纯牛奶、400g蔬菜、300g低糖水果等。如果对乳糖不耐受,也可以换低乳糖牛奶及其奶制品替代。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吃饭以后,血糖会有明显的波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显著降低血糖的波动。刚出锅的馒头、包子、米饭等食物,不要立刻就吃,而是等凉了再吃,这是因为凉的淀粉变成了抗性淀粉,升糖指数就会有明显的下降。

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吃饭的顺序,尽量先吃升糖指数低的食物,然后再吃相对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比如先吃鸡蛋、喝牛奶,然后吃包子、饺子的馅,最后再吃包子或者饺子的皮。

5.晚餐不适合吃的太饱:

根据权威的书籍晚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总能量的35%左右,如果晚餐吃的太饱的话,那就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时候人体为了降低血糖,就会分泌很多得胰岛素。

我们都知道,人在晚上的运动量减少能量的消耗也是降低的,这个时候多余的能量就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人体内,从而引起肥胖。

大家不要小看肥胖,它会加速糖尿病的进展。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也就是说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胰岛素要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就必须要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行。当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时候,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就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健康明星计划#

也许一两天的超负荷工作,胰岛细胞还能承受得了,但是长期“加班”,它也会有累死的一天。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胰岛细胞的功能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再有肥胖,那无疑会加速疾病的进展。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患糖尿病30年,总结了20条控糖经验,与君分享

30年糖尿病,如今虽已步入老年,但好在血糖还算平稳,空腹血糖跟餐后血糖也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今天我将多年来总结的一些控糖经验分享给糖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吃细粮不如粗细粮搭配,用整粒的小麦、黑米、荞麦、薏米、黄豆、黑豆、糙米、燕麦等杂粮搭配大米煮的干饭,更适合糖友。

2、主食要杂,不能单一,比如大米可以和大麦粒、大豆、绿豆等搭配,做杂粮饭,白面粉中掺入全麦粉、荞麦粉、豆面粉来做馒头、发糕、烙饼等。

3、同理,蔬果类也要杂,多点种类,多点花样,比如可以深色蔬菜与绿叶蔬菜换着吃。

4、坚持学习糖尿病知识,特别是糖尿病的讲座,专业的糖尿病书籍,比如每日食谱、食物升糖指数、糖尿病基础知识等,网上书店都是可以找到相关书籍的。

5、经常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及时根据血糖值调整用药、饮食、运动等治疗方法。

6、定期体验,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已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更要定期体检,早一点做好防治措施。

7、多吃有食疗作用的食物和调味品。比如洋葱、苦瓜、西红柿、辣椒、荞麦、燕麦、麦麸及黑米、黑豆、豆豉、食醋、桂皮、咖哩等对血糖有益,日常可以多吃多用。

8、饮食应定时定量,每餐七分饱,固定自己用餐的碗、勺,避免多吃,可以通过称生重的方式,大概估算每种食物的进食量,做好心中有数,不要吃多了。

9、认真对待疾病,坚持用药,不忘记用药。可以设置一个提醒闹钟,每天定时提醒自己吃药。

10、保持好的心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活着,就可以好好规划,控制好病情,何况咱得的是慢性病,不能治愈,但完全可以控制病情!

11、重视运动,除了饮食,运动也是最重要的不花钱又对身体有好处的降血糖的方式。

12、作息规律,像钟表一样安排用餐、睡眠、运动的时间,保持一定的规律性。

13、及时总结自己的控糖经验,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根据血糖值,调整自己的饮食运动计划,慢慢摸索,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控糖方法。

14、保护好肾脏,预防糖尿病肾病。日常多喝水,每年务必检查一次24小时尿蛋白和血肌酐。

15、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每天做一下眼部按摩或眼保健操,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出现视力急速变差、模糊等症状,及时就医。

16、保护好自己的双脚,每天检查一次,看是否有伤口或擦伤,用中性肥皂洗脚,然后擦干,包括脚趾缝。 秋冬季节泡脚水温不宜超过40度。

17、加餐可以选择吃点坚果,比如杏仁、花生、核桃、开心果等,两餐之间吃一两左右,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18、生命在于运动,能站着不坐着,能坐着不躺着,能走着不站着,能走路不骑车,能骑车不坐车。

19、每天要多喝水,可以是茶水、蔬菜汁、白开水,不要总是等到口渴了才喝。

20、预防并发症,不单单要控制血糖,还要控制好血压血脂,出现问题时,该用药要用药,不要嫌吃的药太多,不吃药的危害可能更大。

觉得有用,请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糖尿病控制血糖的7个经验,建议收藏

得了糖尿病,却不知道如何控制好血糖?请看此文

许多朋友得了糖尿病以后,每天都会为了吃而发愁,为了运动而发愁,为了用药而发愁,其实,道理千万条,总的来说,离不开五驾马车, 今天来分享几个老糖友在控糖路上的一些经验心得,供朋友们参考学习,也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1、 控糖经验谈:控糖要做好自我管理

俗话说病是三分治,七分养,尤其是糖尿病,再好的糖尿病专家,再好的降糖药都不如自己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除了饮食、运动、服药以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血糖的自我监测。

当血糖很高时,首先要监测空腹血糖,当空腹血糖控制得不错,但糖化血红蛋白仍然不达标,那就应关心自己从第一口饭算起的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我就是餐后血糖高。除了使用药物控制外,合理的饮食显得尤为重要。

还有就是少食多餐的办法,不但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而且还可以避免下一餐前的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2、 控糖经验谈:驾驭好五驾马车

作为一个患病二十多年的老糖友,如何控制血糖有很多的话要说,首先,饮食、运动必须管理好,定时定量,不能贪嘴。饭后半个小时要进行运动,不能随心所欲。监测血糖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找医生解决。

多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按时用药,不能马虎漏药,这点很重要,定时体检,多年与糖为伴,从无知到比较了解,到能够驾驭,中间经历了很多无奈和心酸,欣慰的是现在还没有大的并发症,虽然控糖路漫漫,但我有信心,跟着三诺多学习,管理好自己,做一个健康快乐的糖人。

3、 控糖经验谈:综合调控血糖

要把血糖长期控制平稳,需要克服以下困难:

第一,糖尿病自然病程需要不断加强药物处理。患者需要经常到专科医院去检查,了解血糖控制是否达标,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只有和医生保持定期联系,才能保证治疗方案合理。

第二,强化血糖管理中的低血糖反应。为了控制血糖达标,加大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不可避免,低血糖成了血糖达标的障碍,治疗过程中要防止夜间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第三.长期服用的依从性差。

大多数药物的服药时间受进餐的影响,给患者长期、按时服药带来了不便。另外患者常有长期服药是否有药物副反应等担心,会大大影响治疗的依从性。而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和转向

4、 控糖经验谈: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我们糖友如果想控制好血糖,就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早睡早起,争取晚上10点左右就睡着,早晨6点多起床,保证睡眠以防内分泌失调。

还有就是按时按量吃饭,最好每天吃饭的时间固定,到时间就吃饭,每顿饭的量也要固定,少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不用吃太饱,两餐之间可以有加餐。还有就是要坚持运动,保证每天的运动量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同时好好学习控糖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努力积极控糖,我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一样长寿。

5、 控糖经验谈:要运动要健康饮食

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控糖心得,得了糖尿病最大的问题就是控制血糖。控制血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既要健康饮食,又要适量运动。

我前一段时间空腹血糖总是很高,都在10左右。昨天去医院开药之前,空腹血糖9.2。医生给我开了一个新药达格列净,一天一次,一次一片,今天早晨的空腹血糖就7.0,非常开心。

另外每天把药全都分开,一天三次的药分开放,省的漏服。

我的控糖体会就是要遵医嘱,每天监测血糖。还要适当的运动。这样我们也可以过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

6、 控糖经验谈:做好血糖记录

提到糖友如何管理自己的血糖,打开话匣子说的都是辛酸,早年管理血糖随性,也吃了苦头,后来自己制作表格记录监测情况,忘性大记录不规范,这两年学会了用电子表管理,特方便。

一是饮食量化做到心底有数。二是拿起手机就想起监测血糖的节点,久久用功,习惯成自然。三是喜欢用手机记录运动量,快捷。剩下的就是恒心了,坚持,坚持!

7、控糖经验谈:注意吃饭顺序

从前就养成了吃饭快的毛病,又是军人出身,雷厉风行,干什么事情讲的就是快!也不讲究进餐的顺序,怎么吃着方便就怎么来!

自从认识了一些糖友之后,学到了很多生活常识,现在讲的是营养均衡健康饮食,我也改变了进餐顺序,每顿饭时间也延长了,多多咀嚼嚼嚼。

从原来的随便吃到现在讲究进餐顺序,现在先吃蛋白质类食物,吃菜,后再吃碳水化合物。确实不错,血糖平稳,再说了我又是糖前人,更要多多注意进餐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