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丝瓜(糖尿病人可以吃粉丝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盘点餐桌上的“降糖良药”,不要错过哦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引起的蛋白质、脂肪、糖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以血糖升高及尿糖为主要表现。精神疗法(包括糖尿病教育)、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和科学监测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其中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最为推崇。

而日常饮食中的许多普通食物,其实就是降低血糖的“良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经常吃一些降血糖的食物,可以缓解病情,既经济实惠,又安全有效。

芋头

最适合需要限制热量的人,芋头中含有黏蛋白、镁、锌、维生素B1等有效成分,它还含有半乳聚糖,能有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芋头的热量较低。因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疾病而必须限制饮食的时候,芋头是最为适合的食品。100克芋头中,热量仅为58千克。人们多是将芋头煮熟后再食用,这样虽然容易损伤黏蛋白,但是有利于其他有效成分的吸收。

苦瓜

苦瓜有“植物胰岛素”之称。药理试验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仅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而且还可刺激胰岛素释放,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说起苦瓜,很多人并不陌生,在日常的餐桌上经常会看到苦瓜。血糖高容易患上糖尿病,经常饮用苦瓜茶对糖尿病患者有帮助,苦瓜含有植物胰岛素,对于我们降血糖具有很好的效果。

山药

山药还含有胰岛素排泄必不成少的镁和锌等无效身分,还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这些身分促进了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谢。别的,山药还含有淀粉酶,这是消化糖类的酶,可以使血液中不再积压糖分。

西兰花

西兰花中含有硫代葡萄糖苷,这种物质对于抗癌非常有效,所以,食用西兰花不止降血糖,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还能帮助我们远离癌症。另外,西兰花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对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提高我们身体免疫力非常有效。

丝瓜

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平稳餐后血糖。丝瓜中所含的木聚糖能结合大量水分,增加食糜在肠道停留时间,延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丝瓜中含有微量元素锰,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精氨酸酶、脯氨酸肽酶等的组成部分,能提高胰岛素的活性。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丝瓜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糖尿病人能吃吗?医生告诉你真相

65岁的张阿姨最近被诊断出2型糖尿病,一向爱吃的她开始对每样食物都小心翼翼。

上周家庭聚餐时,女儿做了一道清炒丝瓜,张阿姨刚想动筷子,却被老伴拦住:“听说丝瓜含糖高,糖尿病人不能吃!”张阿姨半信半疑地放下了筷子。

没想到第二天复查时,她的空腹血糖竟然升到了8.3mmol/L。主治医师李医生详细了解情况后指出:“丝瓜其实是糖尿病人的好选择,您错失了稳定血糖的机会,反而吃了更多米饭充饥。”

那么,丝瓜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糖尿病人究竟能不能吃?

01 丝瓜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丝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仅为20,属于低GI食物(GI≤55为低,56-69为中,≥70为高)。这意味着丝瓜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缓慢,不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发布的《糖尿病膳食指南》明确指出,丝瓜是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优质蔬菜。

更令人惊喜的是,丝瓜的血糖负荷(GL)仅为1.3(GL≤10为低,11-19为中,≥20为高)。

这个指标综合考虑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和数量,进一步证实了丝瓜对血糖影响极小的特性。对比常见蔬菜,丝瓜的GL值远低于胡萝卜(3.6)和南瓜(4.8)。

临床数据更有说服力: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对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饮食干预研究发现,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周食用3-4次丝瓜的患者,三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4%,显著优于对照组。

这表明适量食用丝瓜不仅不会升血糖,还可能帮助改善长期血糖控制。

02 丝瓜降血糖的三大科学原理

2.1 “植物胰岛素”成分

丝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丝瓜多肽,其分子结构与动物胰岛素相似度达47%。浙江大学药学院的研究证实,这种活性成分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更有效地摄取葡萄糖。

实验数据显示,连续4周摄入丝瓜提取物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了28%。

2.2 丰富的膳食纤维

每100克丝瓜含有2.2克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纤维占比高达65%。这些纤维在肠道内会形成凝胶状物质,延缓糖分吸收速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消化实验显示,同时食用丝瓜和米饭的受试者,餐后血糖峰值比单独吃米饭组低31%,且血糖回落更快。

2.3 特殊的微量元素组合

丝瓜是天然的“铬元素仓库”,每100克含铬4.3微克,是黄瓜的2.1倍。这种微量元素被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列为“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核心成分,能直接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

同时,丝瓜中的锌(0.8mg/100g)和镁(12mg/100g)形成“微量元素协同效应”,共同维护胰岛β细胞功能。

03 糖尿病人食用丝瓜的四大黄金法则

3.1 优选品种与成熟度

选择青皮丝瓜而非白皮品种,前者膳食纤维含量高出22%。成熟度以七分熟最佳,此时丝瓜的活性成分含量达到峰值。简单判断方法:指甲轻掐能留下印记但不出水为佳。

3.2 科学搭配提升效果

最佳组合:丝瓜(200克) 豆腐(100克) 黑木耳(5朵)。这种搭配能使餐后血糖升幅降低40%。

避免搭配:避免与高GI主食(如白粥、馒头)同食,否则会抵消丝瓜的控糖优势。

3.3 精准控制食用量

血糖稳定期:每日150-200克(约1小根)

血糖波动期:每日100克以内(约半根)

每周食用3-5次为最佳频率

3.4 保留营养的烹饪秘诀

低温快炒法:油温控制在120℃以下,烹饪时间不超过3分钟,这样能保留92%的活性成分。蒸制法:切块蒸6-8分钟,营养保留率高达95%。切记避免长时间炖煮,否则会破坏丝瓜多肽结构。

04 三类糖友需谨慎

4.1 合并严重肾病

丝瓜的钾含量较高(115mg/100g),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的患者需限制摄入,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100克,避免高钾血症风险。

4.2 胃肠功能紊乱

丝瓜中的粘液蛋白可能刺激肠黏膜,腹泻发作期或慢性肠炎急性期的患者应暂停食用,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步尝试。

4.3 服用特定药物

正在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的患者,大量食用丝瓜可能增强药效,增加低血糖风险。建议服药与吃丝瓜间隔2小时以上,并加强血糖监测。

今日总结

丝瓜这个夏季常见蔬菜,实则是糖尿病人的“隐形控糖助手”。科学证据表明,正确选择和烹制的丝瓜不仅不会升血糖,还能通过多种机制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记住“选青皮、控分量、巧搭配、适烹饪”的十二字诀,让丝瓜成为您控糖路上的好伙伴。

来源: 重庆城市TV资讯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丝瓜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糖尿病人能吃吗?医生告诉你真相

老李今年65岁,退休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家门口的菜园里侍弄蔬菜。

最近夏天一到,丝瓜藤疯长,绿油油的叶子下挂满了嫩丝瓜,看着就让人开心。一天早晨,他割了两根嫩丝瓜,回家炒了个鸡蛋丝瓜,香喷喷的一盘菜让老伴儿也直夸好吃。

可刚吃完没多久,邻居张大妈来了,皱着眉头说:“老李,你血糖高还吃丝瓜?那可是升血糖的!”老李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可过会儿,另一位街坊又说:“丝瓜好啊,清热降糖,糖尿病人就该多吃!”

一边是“升糖不能吃”,一边是“降糖多吃”,老李越听越糊涂,顿时没了胃口。他坐在院子里,盯着满藤的丝瓜,嘟囔着:“到底哪个说得对?我这糖尿病,是该吃丝瓜,还是避开点儿好?”

丝瓜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糖尿病人真的能吃吗?咱们听医生怎么说——

丝瓜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看科学研究怎么说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关于饮食的说法,尤其是得了糖尿病的人,对吃什么、不吃什么总是心里没底。

就像老李一样,种了一院子的丝瓜,结果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丝瓜升血糖,有的说能降血糖,弄得他炒个丝瓜鸡蛋都不安心。别急,今天咱们就用简单的话,聊聊丝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看看科学怎么说。

先说说丝瓜是啥。丝瓜就是那种绿绿的、长得有点像黄瓜的蔬菜,炒菜、做汤都好吃,口感软乎乎的,没啥特别的味道。

营养上,丝瓜每100克才20卡路里,碳水化合物只有4克,还有1克膳食纤维。

里面水分多,还有点维生素C和钾,对身体有好处。最关键的是,它碳水少,热量低,这对控制血糖来说可是个好消息。

咱们吃东西,尤其是米饭、面条这种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身体会把它们分解成糖,跑进血液里。

血糖一高,糖尿病患者就得小心了,因为身体处理这些糖的能力不太行。所以,挑对食物很重要。

丝瓜呢?它在这方面表现怎么样?2018年,《营养与代谢杂志》上有个研究,专门测了丝瓜的GI。

结果发现,丝瓜的GI只有15,低得不得了!这说明你吃丝瓜,血糖不会一下子飙上去,反而升得很慢很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丝瓜里水多、纤维多,这些都能让糖分吸收慢下来。所以单看这个,丝瓜对血糖的影响可以说是温柔得很。

更有意思的是2020年,《国际糖尿病研究杂志》上有个研究,找了50个糖尿病患者,让他们每天吃点丝瓜,连续吃三个月。

三个月后一看,这些人的平均血糖水平居然降了10%,连反映长期血糖的指标HbA1c也有了改善。

研究人员挺高兴,但也说了,这结果虽然看着不错,还得再多做些研究,才能完全打包票。

不过,不管咋说,这都说明丝瓜可能不只是“安全”,说不定还有点帮血糖“往下拉”的本事。

那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吃丝瓜?答案是:能吃!丝瓜碳水少,GI低,纤维还帮着稳血糖,怎么看都是个好选择。

糖尿病人能吃丝瓜吗?怎么吃才安全?

按理说丝瓜本身水分多、热量低,含糖量也不高,对血糖影响非常小。

问题是很多人吃菜不单吃菜,炒丝瓜时喜欢放点糖、勾点芡,或者加点五花肉,味道是好了,可血糖也悄悄上来了。

最安全的吃法就是清淡。丝瓜拿来清蒸、煮汤,不放糖,不勾芡,简单点反而最适合血糖控制。

比如清水煮丝瓜,撒点葱花,一点盐提味,不刺激肠胃,也不会增加碳水负担。

如果想加点营养,可以搭配鸡蛋或少量瘦肉,但要注意油量控制,最好用不粘锅少油煎炒,不用太花哨。

吃的时间也有讲究。别空腹吃丝瓜,尤其是糖尿病控制不太稳定的人。

空腹吃蔬菜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不稳,特别是加上药物作用时,容易出低血糖。把丝瓜安排在正餐里,和主食、蛋白质、其他蔬菜一起吃,血糖升得更稳,也更容易控制。

分量也得把握好。别看丝瓜看起来“没啥内容”,一次吃一大盘,也可能在总碳水上超过预期。

一顿饭里蔬菜量最好控制在300克左右,丝瓜当然也不能占满整盘。搭配点叶菜、瓜类,营养更均衡,血糖也更稳定。

有人喜欢丝瓜每天都吃,那也得换着来。长期单一摄入一种食材,容易缺其他营养素。饮食多样性,对糖尿病人来说,不是可选项,是必须项。

不少人喜欢用丝瓜打汁或者做蔬菜粥,这种吃法看着健康,其实对血糖控制不太友好。

丝瓜榨汁会破坏其中的纤维,吸收速度快了,血糖也容易升高。

而粥本身就属于高GI食物,丝瓜再怎么“温和”,也抵不过粥底的强劲血糖冲击。所以最好别用这种方法,保留蔬菜原本的结构,更有利于血糖稳定。

这两类人要注意,不能多吃丝瓜

丝瓜虽然是个好蔬菜,但不是人人都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有些人吃太多,不但起不到养生的效果,反而可能让身体出点小状况。

尤其有两类人,吃丝瓜就得格外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一定要控制量,别太随意。

第一类是脾胃虚寒、消化不好的人。

丝瓜本身性质偏凉,水分含量高,吃进肚子里容易让肠胃“打寒战”。有些人本来就脾胃弱,吃点寒凉的食物,肚子就胀、就泻,还觉得手脚冰凉。

特别是一吃凉拌丝瓜、生拌菜或者刚从冰箱拿出来没热透的丝瓜菜,肚子就咕咕响,有时候还跑厕所。

这种情况不是丝瓜不好,是身体不太能受得住。尤其老人、平时吃点冷的就胃不舒服的,更得悠着点。吃凉的蔬菜不能靠硬抗,还是得配合身体的感觉来。

第二类要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的人。

丝瓜虽然清淡,但含钾量不算低。肾不好的人代谢钾的能力减弱,身体里的钾排不出去,积多了就可能出问题。

血钾一旦升高,最严重的会影响心脏节律,轻的会出现乏力、恶心、四肢无力这些症状。有些人平时没特别注意,一天几顿都吃蔬菜汤、炒丝瓜,再加点香蕉、西红柿这些高钾食物,一天下来钾就过了头。

肾脏健康的人代谢得掉,问题不大,但肾功能有缺陷的,这种积钾现象不容易察觉,等查出来可能已经影响到身体。

即使不属于这两类的人,吃丝瓜也别太放纵。什么东西都讲究个“度”,一顿饭吃半碗,一天吃一两次就够了。

换着花样吃蔬菜,对身体好,对胃口也好。真想天天吃,也要搭配别的蔬菜来平衡。吃饭不是比谁吃得清淡、谁吃得多,而是看谁吃得聪明、吃得稳。

结语

丝瓜不是神菜,也不是毒菜,它是普通的蔬菜。关键在于人和它之间是不是“合得来”。身体虚寒的人,吃它容易闹肚子;肾功能不全的人,吃多了容易高钾。只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按需选择、适量摄入,丝瓜一样可以成为你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不用怕它,也别迷信它。懂得适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养生。

信源:

《运动和丝瓜络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水液代谢异常的水通道蛋白机制研究》;潍坊医学院

《有氧运动联合丝瓜络对糖尿病大鼠肾脏AQP2 mRNA表达的影响》;山东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