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糖尿病严重吗(肾性糖尿的危害)
短短一年糖尿病危及肾脏?医生:4种糖尿病并发症不能拖,小心肾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礼物]福利礼包赠送中】即日起,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实物)一份,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糖尿病对肾脏的影响,一直被很多人低估。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初期,只盯着血糖,根本没把肾脏当回事。但真实情况远没这么轻松。
短短一年内,如果控制不好,糖尿病对肾脏的破坏可以达到不可逆的程度。
医生在门诊上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患者以为自己只是血糖稍高,没太重视,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肾功能已经出现明显异常。
甚至开始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水肿等表现,再往后就是慢性肾衰,甚至尿毒症。
糖尿病导致肾损伤,其实从最初的血糖波动就开始了。
血糖长期升高,会让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血液过滤速度加快,肾小球超负荷运转,时间一长,过滤膜就开始被破坏。
一旦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蛋白质就会从尿液中漏出,这就是“蛋白尿”。
这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最隐秘的表现。如果这时候不干预,病程就会不可逆转地发展成肾功能衰竭。
但真正让人忽略的,是并发症的信号。很多人搞不清楚肾脏是不是被糖尿病伤到了,甚至以为只要不尿血、不水肿就没事。
但医生反复提醒,糖尿病本身不会直接让肾坏掉,是它引发的一些并发问题,才真正推进了肾衰的进程。
有四类并发症,极具破坏力,往往在一年左右时间内,就能把一个糖尿病患者从早期推到慢性肾功能损害阶段。
第一种,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往往是孪生兄弟。高血糖本身就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
再加上胰岛素抵抗导致钠潴留,也会让血压持续维持在高位。
问题在于,高血压会直接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压力,长期高压会让肾单位加速硬化。
研究显示,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风险是正常血压患者的2-3倍。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因为没有症状,结果等发现的时候,肾已经出问题了。
第二种,是高尿酸。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往往伴随着尿酸升高。
高尿酸本身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会诱发慢性间质性肾炎。
同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也会堵塞肾小管,进一步损伤肾功能。
一项针对2000名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研究发现,血尿酸高于正常上限的患者,其肾病发生率高出近一倍。
医生常说一句话:高尿酸是沉默的杀手,尤其在糖尿病人群里,效果特别快。
第三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面上这看起来和肾没啥关系,但其实,视网膜和肾脏的微血管结构几乎是一致的。
如果一个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视网膜病变,几乎可以判断,肾脏的微血管也已经在悄悄变坏了。
医学研究中有个很明确的相关性数据:在有明显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65%的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伤。
而这些损伤往往在体检中看不出来,需要做特定的尿蛋白和肾功能检测才会显现。
所以一旦发现眼底出血、视力模糊,不只是眼的问题,很可能也是肾出问题的信号。
第四种,是神经病变。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抱怨手脚发麻、灼热感、刺痛感,觉得只是血糖控制不稳。但这些其实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表现。
糖尿病神经病变不仅影响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也会影响自主神经,尤其是泌尿系统的神经。
膀胱功能障碍后,容易出现尿潴留、感染反复,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
有数据指出,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是普通人的4倍,而反复尿感会直接诱发肾盂肾炎等严重感染性肾病,加速肾功能下降。
这些并发症,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影响肾功能的催化剂。
在糖尿病诊断后的一年内,如果这些并发症没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肾功能的下降速度是显著加快的。
有研究指出,约有20%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一年内就出现蛋白尿,而在五年内,这个比例翻倍,达到40%以上。
而蛋白尿一旦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即使血糖后期控制良好,肾功能也未必能恢复,说明早期干预才是关键。
临床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患者血糖控制还可以,但因为轻视高血压、忽略尿酸、不在意眼底检查、手脚麻木不去管。
结果查出肾功能异常时,已经是中度肾损伤,剩下的办法只有延缓进展,很难逆转。
而一旦进展到尿毒症阶段,就只能依赖透析或肾移植,这对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并发信号缺乏敏感度。
甚至有些家庭成员也会误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不会出大问题。
医生反复强调,糖尿病最致命的地方,从来不是血糖本身,而是它慢慢腐蚀身体每一个脆弱系统,尤其是肾。
有个被严重低估的问题是,饮食结构不合理。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一味减少主食,却增加了高蛋白、高嘌呤食物摄入,比如天天吃蛋、肉、海鲜,结果导致尿酸升高,血磷增加,反而加快了肾脏负担。
而且,一些人还会滥用保健品或中草药,这些东西可能含有肾毒成分,进一步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
糖尿病控制不是一件事,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肾脏保护,是其中最容易被耽误的一环。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陈锦棠.不同肾脏功能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研究进展,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5-01-21
糖尿病肾病不治会严重吗
糖尿病肾病不治会非常严重,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具体表现如下:
1. 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如果不进行治疗,病情会持续进展,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依赖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这一阶段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伴随高额经济负担。
2.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肾脏功能异常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3. 水肿和低蛋白血症: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导致体内白蛋白水平降低,进而引发全身性水肿,甚至胸水和腹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 高血压和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减退会导致血压升高且难以控制,而高血压又会加速肾病进展。同时,可能出现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5. 贫血和全身症状: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进而引发贫血,患者会感到极度疲倦和虚弱。
6. 其他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还可能增加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风险,如肺炎和尿路感染等,进一步加重病情。
30年看诊经验告诉你:糖尿病血糖高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肝肾损伤
如果说控制好血糖是糖尿病人每天的必修课,那么一辈子不出现并发症就是终生的课题。因为糖尿病人想要终身远离并发症,不能光把血糖控制好就行了,还得从机体内部找原因,改善机体内环境,尤其是要提升脏腑功能。那么如果糖尿病人想要不走弯路、事半功倍地远离并发症,首先就得提升肝肾功能。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基本上所有的并发症,都跟肝肾这两大脏腑的损伤有关,而肝肾亏虚了,反映在身体上呢,最高发的就是腰腿会出现不适症状。在临床上,合并肾脏病变的糖尿病人,往往会出现腰腿酸软、酸疼乏力的问题,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人呢,下肢会出现麻木、疼痛的现象等等。但比较幸运的一点事,腰腿的酸软疼痛这些不适症状呢,其实特别容易被发现,只要糖尿病人啊,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多加留意,其实是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并发症发展的脚步给遏制住的。
我之前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呢,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发现双脚有冰凉怕冷、麻木刺痛的问题,而且这个症状呢,逐渐加重,他走路的时候呢,已经感觉脚底有异物感了,他就赶紧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了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舌紫暗,苔白腻,脉沉细,说明患者啊,存在阳气不足、肝肾亏虚、血瘀的问题。
那么针对他的治疗,我就围绕补益肝肾、温阳健脾、活血化瘀展开,在用药上,我首先用到了菟丝子、杜仲、鹿角胶、牛膝等药材,补益肝肾,之后呢,配合鸡血藤、丹参、水蛭等药材,活血通络,再加入附子、干姜,温阳散寒,之后再加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
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啊,下肢麻木刺痛、双脚脚底板的异物感逐渐减轻,而且双脚没那么凉了,体力、尤其是双腿乏力的问题呢,明显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得到了及时地遏制。
当然了,中药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不可擅自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