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拉肚(糖尿病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金红药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腹泻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健康科普排位赛#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经常发生闹肚子不舒服,没怎么吃饭,这时候如何治疗?有什么反应?会引发什么样后果?

一.糖尿病患者并发腹泻,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首先得获得患者用药信息,服用降糖药情况,有些降糖药可以引起患者腹泻,如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等。二甲双胍(为例)是糖尿病诊疗指南所推荐的治疗T2DM的一线用药, 但在其使用的前10周易发生明显的胃肠道不良事件, 例如腹泻、恶心反胃、呕吐、腹痛等[1]。二甲双胍应用广泛,降糖作用确切,单药应用不会发生低血糖,还能抑制食 欲,减轻体重,减少肥胖。但部分患者服用后会 出现腹痛、腹泻。此时只要停药腹泻即止,不必应用止泻药。若停药后仍 无好转,应换用其他降糖药物治疗。

2.患者为较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也有可能为合并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2]: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病变, 尤其是胃肠自主神经病变,使胃肠蠕动变缓,胃排空减慢,食物堆积在小肠,造成细菌过度生长, 肠道菌群失调,由此造成小肠蠕动过快,引起腹泻。胆囊神经病变,可使胆囊排泄障碍;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均可造成脂肪吸收不良,引起腹泻,粪便内还有脂肪样油脂。

3. 细菌感染引起:糖尿病患者可通过不洁食 物和水感染沙门菌、痢疾杆菌引起腹泻,夏季多 见。患者粪便呈水样,甚至有脓血和黏液,伴有 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腹泻严重时,患者可 能出现脱水,加重高血糖,造成酮症酸中毒危险。 此时应针对细菌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并及时补充 液体。单纯应用止泻药不能奏效。此时应结合临床诊断配合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糖尿病患者腹泻原因复杂,而且腹泻多为间 歇性,连续腹泻几日后,肠道内粪便排净,腹泻 停止。之后,胃肠道食物残渣再次积存,又有腹泻。有些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若非细菌感 染,应用抗生素与止泻药效果不佳。腹泻无规律, 易发生低血糖。

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药物,鼓励患者少吃多餐很有必要。老年患 者特别要防止脱水和低血压。

二.糖尿病药物治疗如何治疗

如果排除降糖药和细菌引起的腹泻,那就是糖尿病所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即糖尿病性腹泻。据 统汁,约有20%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症状。导致糖友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血糖不稳定。还有糖尿病患者甚至以慢性腹泻为首发症状,迷惑性强,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其实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血糖控制得不好,易造成 胃肠功能紊乱[3]。

糖尿病性腹泻的特点是呈间断 或反复发作,时间从数小时至数月 不等。糖尿病性腹泻很少伴有腹痛 及下坠感,是其另一特点。

糖尿病性腹泻发生的原因与小 肠吸收功能不良有关。已经被消化 的营养素不能很好地被肠道吸收, 肠腔内渗透压升高;糖尿病患者小 肠运动迟缓,加上血糖升高的环境 使肠道细菌过度繁殖,造成菌群失 调;过多胆汁进入肠道产生刺激;糖 尿病人胰腺功能不佳,胰脂肪酶 泌不足;等。糖尿病性腹泻是这些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最重要的 是严格控制血糖达标。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性腹泻多见于血糖控制 不佳的患者,所以有效地控制血糖 并保持血糖稳定是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基础,临床主张及早、合理地使用降糖药(结合2型糖尿病胰岛素使用标准)。

用药参考:1.通过呼吸氢检查,不难发现细 菌过度繁殖综合征。对此可口服抗 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进行 有效治疗。也可服用益生菌,如双岐 杆菌、地衣芽孢菌等,注意不要与抗 生素同时服用。

2. 对于腹泻次数较频者,可用洛派丁胺(易蒙停)每日 6~12 毫克,分 2 次口服;亦可用鞣酸蛋白口服 帮助收敛。

3. 有脂肪泻者应进低脂肪膳食。 可酌用胰酶制剂,如达吉、康彼身、 胰酶散、多酶片等,以加强脂肪消 化。此外,蒙脱石散、硫糖铝、消胆胺 都有吸附胆汁的作用,前二者还有 轻度的止泻作用,可酌情服用[6]。

患者为较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测血糖(社区或自测),及时问诊医生,腹泻情况有无腹痛(判断为哪种腹泻),如果血糖较高,超过空腹血糖 > 16.7 mmol/L 或最高血糖 > 22.2mmol/L(平时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建议继续进行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必须经过医生辅导剂量与血糖测试),如果患者没怎么吃饭,此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糖果、饼干等食物)预防低血糖发生(胰岛素ADR为低血糖、过敏反应、体重增加,用过者主要注意低血糖)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有心慌、心悸、出汗、手抖以及饥饿感,同时伴有情绪焦虑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有时候还会有神识改变,头晕、头痛、认知障碍,严重者开始出现抽搐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症状。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时候可能表现为行为异常或者其他非典型症状,常会认为是精神病的发作,而且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以后,可以出现没有任何先兆的低血糖昏迷。对于清醒的患者,可以给予葡萄糖水救助,如果没有葡萄糖水,可以给方糖、糖水或者是含糖的水果、饮料,含糖的碳水化合物进行救治。对于低血糖严重的、已经昏迷的患者,可以给静脉葡萄糖输注。

如果患者测血糖,发现血糖不高,没有达到应该注射胰岛素水平,那就不用注射胰岛素,采取以往用的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对于腹泻对症应用药物治疗,如(第三部分 药物参考)

糖尿病患者腹泻原因复杂,而且腹泻多为间 歇性,连续腹泻几日后,肠道内粪便排净,腹泻 停止。之后,胃肠道食物残渣再次积存,又有腹泻。有些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若非细菌感 染,应用抗生素与止泻药效果不佳。腹泻无规律, 易发生低血糖。

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降糖药物,鼓励患者少吃多餐很有必要。老年患 者特别要防止脱水和低血压。

参考文献

[1] 杜素雅.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胃肠道安全性评价. 四川医学.2018,39(4):368-374.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3,46(11):787-789.

[3] 吕若琦. 糖尿病患者腹泻是咋回事.解放军健康,2017.4:38-38.

[4] Ismail-Beigi F. Palhogenesis and glycemic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les mellius : a physiological approach[J]. Arch Iran Med, 2012, 15(4):239-246.

[5] 潘晓晖 童南伟. 中外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新诊断2 型糖尿病降糖治疗的 几个困惑问题.临床内科杂志,2018,35(4):286-288.

[6]李增烈. 糖尿病性腹泻有特点. 家庭医学,2018,5:28.

糖尿病患者腹泻危害大,七大原因及对策你得知道

健康成人每日解成形便一次,粪便量不超过300克。

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大于每日3次,粪便量增加,粪质稀薄,含水量大于85%,腹泻超过3-6周或反复发作,即为慢性腹泻。

糖尿病患者腹泻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腹泻一定要重视,腹泻的7个原因及对策你得知道。

1.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的患者易引起神经损伤,若损伤到胃肠道自主神经,则易引起腹泻。

对策:治疗上需严格控制血糖,防止高血糖进一步损伤自主神经,同时予止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

2.病毒所致胃肠型感冒

病毒所致胃肠型感冒,在天气冷暖变化时易发生,常合并呕吐、腹痛症状。

对策:患者需注意休息,治疗上予止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急性胃肠炎

病毒、真菌、细菌所致急性胃肠炎,常见于夏秋季,多有不洁饮食史,常合并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症状。

对策:治疗上需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及止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可诊断。

对策:这类患者常合并抑郁症状,治疗上予抗抑郁、止泻治疗。

5.甲亢

糖尿病患者合并甲亢,可引起稀便、排便次数增加。

对策:积极治疗甲亢,及时止泻治疗。

6.药物性腹泻

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可引起腹泻,其他如莫沙必利、普萘洛尔、甲状腺素,生长抑素、前列腺素等,也可引起腹泻。

对策:停药后,大多数腹泻可自行停止。

7.胃肠道手术

胃肠道手术因素,如胃切除术后、结肠息肉、结肠癌、回盲部切除术后等,也会导致腹泻。

对策:宜少食多餐,多吃干燥食物和固体食物,少喝汤、粥和饮料等流食、半流质食物,对严重营养不良者,还应给予营养支持。

作者:岳成思 住院医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审校:张美彪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联合国糖尿病日系列科普】糖尿病还能腹泻? 带您了解糖尿病性腹泻

案例分享

老邓是一个患糖尿病10多年的病友了,每次住院都是因为血糖控制不佳伴腹泻,老邓肚子不疼,也不恶心、呕吐,每次腹泻,测血糖都高的不得了,来内分泌科把血糖控制好后,腹泻也自然好转了。

糖尿病还能腹泻?腹泻与糖尿病有关吗?什么是糖尿病性腹泻?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胃肠道并发症的主要表现之一,腹泻顽固,具有无痛性、间歇性、易反复的特点,发作期过后可恢复正常,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多为不成形软便、糊状便、稀便或水样便,以夜间及清晨多见,一般止泻药不易缓解,抗生素治疗无效,为好多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度困扰。

究其原因是因为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长期受到高血糖影响,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道的活动受自主神经支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后导致胃肠道活动过于亢进或迟缓,从而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饱胀感、恶心、嗳气、腹泻、便秘等多种消化道症状。好多患者就诊行胃肠镜检查后没有发现肠腔病变,这时就要考虑糖尿病性腹泻了。

糖尿病性腹泻有什么危害?

顽固腹泻、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如果没有及时调整降糖方案,有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腹泻后,往往要求减少进食量或者进流质食物,如果按照平常的降糖方案或胰岛素注射剂量,就有可能引起低血糖。不论是高血糖或是严重低血糖,如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得了糖尿病性腹泻怎么办?

糖尿病性腹泻为排除性诊断,首先建议完善便常规及胃肠镜检查排除感染性及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不要盲目选择止泻药和抗生素。

选择流质易消化食物,多饮水,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可加重胃肠道反应,应暂时停用,急性腹泻期应首选胰岛素治疗,严密监测血糖,将血糖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应用营养神经药物,补充能量、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糖友的免疫力相对薄弱,出现腹泻,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腹泻的原因、程度、生化检查,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安全、平稳地帮助您恢复健康。

作者介绍:马娜敏、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及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断、鉴别及防治。长期从事老年疾病管理,对老年慢性病防治、代谢综合征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