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论文(老年糖尿病文献综述)
- 1、CGP论著 | 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调查与未来趋势预测
- 2、我国学者最新研究表明:推迟糖尿病发病,可有效延缓或避免某些癌症发生
- 3、国内一项关于糖尿病治疗新策略的论文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
CGP论著 | 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调查与未来趋势预测
本文来源:赵晓晓,柯立鑫,荀杨芹,等. 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的疾病负担调查与未来趋势预测[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6): 2050-2058.(点击获取原文)👈
小 结
本研究基于GBD 2021数据库对1990—2021年全球和中国老年T2DM发病和死亡负担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全球和中国老年T2DM的医疗资源分配、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GBD数据是基于不同来源的流行病学数据利用贝叶斯Meta回归模型估算得到,而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会影响GBD估计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可能对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影响。其次,主要关注全球和中国老年T2DM的发病和死亡负担的总体趋势,并未深入探究导致这些趋势的具体原因和机制,如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最后,尽管对未来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预测,但这些预测可能会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如卫生政策变化和医疗技术发展,导致其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此外,未来尚需开展更多关于我国老年T2DM疾病负担的省/市区域性调查,以深入了解和明确我国老年T2DM的省/市负担趋势和差异。
相关文献推荐
1.不同肝纤维化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
2.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
3.2型糖尿病与肥胖对纤维化4指数筛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早期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
4.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
加入作者交流群
备注姓名 单位 研究方向,方便拉您入群,群内定期分享高质量学术文章及相关学术活动资讯。
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特别提醒
近期有不法人员冒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工作人员,以进行稿件抽查、审核数据、发送录用通知等名义,发邮件或者微信要求添加好友。同时也有人假冒“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申请添加微信好友或通过邮箱收取稿件处理费、约稿、征稿、代处理稿件等。以上行为严重侵害了广大作者、读者及本刊的权益,编辑部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刊特此严正声明:
☆本刊唯一投稿方式为杂志官网www.chinagp.net在线投稿,注册后投稿。
☆本刊唯一邮箱后缀为chinagp.net.cn,不会通过其他邮箱发送通知或对外联系。
☆本刊稿件处理流程均通过杂志官网在线系统实现。
☆本刊不收取审稿费、稿件处理费、论文处理费等。
我刊银行账号: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光明支行
户名:《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有限公司
账号:13050164510800001144
备 注:个人网银转账,必须使用第一作者本人银行卡并在附言栏中注明稿号;公对公转账,请务必在附言栏中注明稿号。
联系方式:
电话:010-68318198; 0310-2067118
服务热线:18501180651
科研-合作热线:15010211890
邮箱:zgqkyx@chinagp.net.cn
· 关注我们 ·
杂志官网
微信公众号
学术平台
我国学者最新研究表明:推迟糖尿病发病,可有效延缓或避免某些癌症发生
由中日友好医院李光伟教授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巩秋红教授团队联合完成的一项新课题——“早发2型糖尿病与中国成年人长期癌症风险增加相关——大庆糖尿病研究30年随访”,近日在线发表于《英国癌症杂志》。研究结果显示,年轻时罹患2型糖尿病,可能增加癌症发生风险。
研究团队对620例≤50岁的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649例>50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310例≤50岁年轻非糖尿病对照者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年轻时无糖尿病者、年轻和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年发病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3.7/1000人年、5.5/1000人年和4.0/1000人年。在校正了糖尿病病程和其他混杂因素后发现,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风险,比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81%,比年轻无糖尿病对照者高143%。
研究团队进一步按糖尿病持续时间做出了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在病程≤20年的人群中,年轻发病者的癌症发生率是年长发病者的两倍以上;即使病程超过20年,年轻发病组的风险依然高于年长组,尽管差距略有缩小。这些数据揭示,糖尿病发病越早,未来几十年内的累积癌症风险也越高。这也解释了为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代谢性疾病与癌症之间的潜在联系。
在这项课题中,专家团队引入了一个新概念——“糖尿病自由期”,即从出生到糖尿病确诊的时间。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糖尿病自由期延长(如从42岁延至61岁),其癌症自由期平均可延至近8年;统计模型显示,糖尿病自由期与癌症自由期呈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延迟糖尿病的发生,不仅能改善代谢健康,还能有效推迟甚至避免某些癌症的发展进程。
除发病年龄外,研究团队还识别出几个重要的协变量: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与癌症风险上升密切相关;吸烟史是独立危险因素;抗高血压药和降脂药的使用反而与较低的癌症风险相关,提示代谢性疾病的综合管理可能具有抗癌潜力。根据这项研究结果,团队专家认为,提前构筑抵御糖尿病的“防线”是对抗癌症的全新方式。
本项论文作者之一、大庆油田总医院心血管病专家王金平教授介绍,大庆糖尿病研究全称为“大庆糖尿病、糖耐量低减及其并发症防治工作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启动至今,陆续取得了3个成果。第一个10年(1986—1996年):通过简单的中等强度生活方式干预,能将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51%。第二个10年(1996—2006年):以饮食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长期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第三个10年(2006—2016年):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不仅长期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还减少了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硬终点”。
2024年,该研究的研究成果表明,将糖尿病的发生推迟4年,其后20年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6%,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低37%;将糖尿病的发生推迟6年,其后20年的全因死亡风险、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分别降低至少40%,并可显著延长寿命。王金平表示,这些数据再次证明了生活方式干预在糖尿病预防中的长期效益。
(伊文 李华妍)
国内一项关于糖尿病治疗新策略的论文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赖魏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记者10月17日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由该医院李延兵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国内15家单位共同完成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针对伴有严重高血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提出“强化-简化”的新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长期血糖控制水平,为相关患者长期优化管理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日前,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研究总体情况。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肥胖发病率升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李延兵介绍,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是从单药口服、多药联合口服到注射胰岛素的“升阶治疗”,方案日趋复杂,但难以避免远期的慢性并发症。李延兵教授团队发现,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迅速清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诱导出糖尿病缓解。然而,如管理不当,这些获益往往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鉴于此,研究团队设计了“强化-简化”新策略,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采用简化的口服降糖药物进行序贯治疗,以期达到优化长期血糖控制的目的。
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上。主办方供图
研究团队组织进行了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验证这一治疗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共入选了412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李延兵表示,该研究为伴有严重高血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阶梯降糖长期管理策略,为血糖管理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