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 红糖水(糖尿病红糖水)

九派健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用红糖水吞药险酿成大祸

【来源:金华日报】

本报消息(记者 董超毅 通讯员 胡慧哲)近日,东阳市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擅自停用糖尿病药物的患者刘大爷。在一场“血糖风暴”冲击后,他经过快速大量补液、降血糖、纠酸治疗等一顿折腾,血糖水平才趋于平稳。

刘大爷10多年前确诊2型糖尿病,血糖值非常高,前阵子因糖尿病足住院治疗。出院宣教时,医生建议他要遵医嘱,按时使用胰岛素和服用相关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情况。

刘大爷连连答应,可刚迈出医院大门,就一头扎进附近的早餐店,包子、藕饼和一碗粥下肚后,碳水摄入严重超标。

刘大爷几乎不忌口,出了院就停掉胰岛素和其他口服药。为了让他吃药,妻子答应他,可以喝红糖水吞药丸,于是他连喝了几杯红糖水。

才过了一天,刘大爷就出现无尿、恶心、呕吐症状,再次回到医院。“糖尿病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接诊的全科医学科医师韦嘉佩告诉刘大爷夫妇,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糖尿病人大量喝糖水,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冒险。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总量,多摄入低GI(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同时注意饮食搭配,控制油盐摄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红糖是高血糖“推进器”?医生:不想血糖飙升,远离“3吃2不吃”

本文1726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红糖比白糖好?对血糖没影响?”错,它是血糖飙升的“隐形杀手”。这话听着扎心,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和控糖人群,真的被红糖“骗”了。

市面上不少宣传都把红糖包装成“天然”“补血”“健康”的形象,甚至有人生病了还被劝“多喝点红糖水”,但真相是:红糖的升糖速度和白糖几乎一样,甚至更快。

红糖,不是“健康糖”

别被“天然”“未精炼”这些词糊弄了。红糖的确没有像白糖一样被高度提纯,保留了一些矿物质,比如钾、钙、铁,但这些含量少得可怜。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每100克红糖中含铁约2.2毫克,钙约85毫克,看着还行,但问题是:你不会一天吃100克红糖吧?

而真正要命的是它的糖分组成——90%以上是蔗糖。蔗糖是什么?就是你熟悉的“白砂糖”。进入人体后,很快就被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迅速进入血液,让血糖“蹭蹭蹭”往上飙。

红糖水=高血糖“速溶剂”

喝一杯红糖水,血糖立马坐上过山车。有实验证明,红糖的升糖指数(GI)在70左右,和白糖(GI约68)几乎一样,而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会让血糖快速上升,是糖尿病人最该避开的。

红糖水看起来是“温补”的代表,实际上是一杯糖分爆表的“甜蜜炸弹”。不少糖友一边控制主食,一边天天喝红糖姜茶,结果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根本找不到原因。

血糖飙升的“3吃2不吃”,别踩雷

说到底,红糖只是控糖路上的一个陷阱。真正要控住血糖,这“3吃2不吃”你必须知道:

第一吃:吃“看不见糖”的加工食品

你以为只要不吃糖就行了?错。血糖的“隐形杀手”藏在各种食品里。

酸奶、饮料、面包、饼干、甚至“无糖”标识的零食,很多都加了果葡糖浆、麦芽糊精等高升糖成分。它们不叫“糖”,但升糖快得惊人。

中国疾控中心曾调查发现,城市居民每日摄入添加糖约为27克,远超世卫组织建议的25克上限。

第二吃:吃太细的主食

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这些精细碳水是血糖的“加速器”。它们进入体内后,消化快、吸收快,血糖也升得快。一碗白米饭的GI值高达83,而同等量的糙米饭只有50左右。

替换策略很简单:一半糙米 一半白米,效果立竿见影。

第三吃:吃水果不看时机和种类

水果不是不能吃,但得选、得挑、得看时间。榴莲、荔枝、葡萄、香蕉——这些高糖水果,尤其熟透后,GI值非常高。

再加上很多人喜欢饭后吃,血糖已经在升,这时候再补刀,直接突破天际。建议选低GI水果:苹果、梨、柚子、草莓,且最好在两餐之间吃。

第一不吃:不吃“补血”型糖品

红糖、黑糖、红枣糖、姜糖……全是“甜蜜陷阱”。这些糖类虽然有些微的微量元素,但补血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升血糖那是立竿见影。

别再用“补一点没事”来安慰自己,对血糖来说,每一克糖都算数。

第二不吃:不吃“无糖陷阱”

别被“无糖”二字迷惑。“无蔗糖”≠“无糖”,“木糖醇添加”≠“不升糖”。很多打着“无糖”标签的食品,用的是其他代糖或者甜味剂,有些(如麦芽糊精)升糖速度甚至更快。

真正安全的是看到“低GI”标识,或使用赤藓糖醇、甜菊糖等无血糖负担的代糖。

红糖“补血”?医学上根本站不住脚

很多人觉得红糖“补血”,因为它含铁。但红糖里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不到5%,而且含量太低,根本补不了贫血。

如果真想补血,应该吃动物肝脏、红肉、蛋黄等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吸收率才高。别再靠红糖补血了,越补血糖越高,得不偿失。

控糖不是不吃糖,而是吃对糖

我们无法做到完全不摄入糖分,但可以做到吃得更聪明。吃碳水的时候加点蛋白质、加点脂肪,比如鸡蛋、瘦肉、坚果,可以减缓糖分吸收速度,降低血糖波动。

控制血糖,不是靠“断糖”,而是靠“控量 组合 节奏”。

结语:糖不是不能碰,但红糖别再当“补品”吃

红糖,名义上是“天然糖”,实际上是“高血糖推进器”。补不了血,还挡了控糖的路。

与其抱着对红糖的幻想,不如从今天开始,重视每一次饮食选择。血糖控制不是靠一两样“神物”,而是日复一日的饮食智慧。

记住:嘴上放纵一次,血糖飙升一整天。

参考文献:①.中国食品营养成分表(第六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主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3年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红糖水喝对时间效果翻倍!不同场景饮用指南

宝子们!是不是总听人说“多喝红糖水”?来大姨妈时,妈妈塞来一杯;着凉感冒了,长辈叮嘱快喝。红糖水真的是万能“救命水”吗?其实,喝红糖水的时间大有讲究!喝对了,暖宫驱寒、补气养血;喝错了,不仅白费功夫,还可能适得其反!今天就手把手教你红糖水的“黄金饮用时间”,不同场景、不同人群该咋喝,一篇全搞懂,赶紧码住!

一、红糖水为啥能养生?成分大揭秘

在聊饮用时间前,咱先扒一扒红糖水的“养生密码”。红糖是甘蔗经初步提炼制成的粗糖,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铁、钾、镁等。其中,铁元素能帮助合成血红蛋白,促进造血,改善缺铁性贫血;钾元素可以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而红糖中的“糖蜜”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这也是它能缓解痛经的关键。​

此外,红糖水进入人体后能快速转化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让人迅速恢复元气。不过,红糖水的这些功效,只有在正确的时间饮用才能充分发挥。接下来,就带大家解锁不同场景下的最佳饮用时机!​

二、生理期:缓解痛经的“黄金时段”

对于女生来说,生理期喝红糖水是再常见不过的操作。但你知道吗?喝对时间,止痛效果能翻倍!​

1、月经前1-2天:提前预防

有些女生月经前会出现小腹坠胀、腰酸等不适症状,这时候提前喝红糖水,能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帮助缓解经期不适。每天早晚各喝一杯温热的红糖水,连续喝2-3天,能让月经来得更顺畅,减轻痛经程度。​

2、月经第1-2天:及时止痛

痛经最严重的时候,来一杯热乎乎的红糖水,就像给子宫敷了个“热毛巾”!红糖中的糖蜜成分能促进子宫收缩,加速经血排出,从而缓解疼痛。搭配几片姜片一起煮,做成姜枣红糖水,驱寒效果更佳。不过要注意,月经量过多的女生,在经期要少喝红糖水,以免经量更大。

三、风寒感冒:趁热喝效果翻倍

当不小心着凉感冒,出现流清涕、怕冷等症状时,红糖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想发挥它的功效,一定要趁热喝!​

在感冒初期,用红糖、生姜、葱白一起煮水,煮好后趁热一口气喝完,然后盖上被子睡一觉,出出汗,能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感冒症状。这是因为生姜和葱白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搭配红糖水,能快速提升身体的温度,增强抵抗力。不过,如果是风热感冒(症状为流黄涕、发热等),就不适合喝红糖水了,否则会加重体内的火气。​

四、疲劳乏力:午后补充能量的“加油站”

下午两三点,困意来袭,工作学习效率直线下降?这时候来一杯红糖水,能瞬间给身体“充电”!​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身体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红糖水能快速补充糖分,让大脑和身体恢复活力。而且,红糖中的多种矿物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疲劳。不过,为了避免影响晚上的睡眠,最好在下午4点前喝完,不然晚上可能会因为糖分摄入过多而失眠。​

五、特殊人群:饮用时间有讲究

1、孕妇:产后饮用有好处

顺产的妈妈在产后喝红糖水,可以促进恶露排出,帮助子宫收缩恢复。一般建议在产后7-10天内饮用,每天喝1-2杯,不要喝太久,否则可能导致恶露不尽。剖腹产的妈妈则要等排气后再喝,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2、儿童:适量饮用防龋齿

小朋友偶尔喝喝红糖水能补充能量,但要严格控制量和时间。建议在饭后喝,避免空腹饮用刺激肠胃,喝完后及时漱口,防止糖分残留导致龋齿。而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量摄入糖分对健康不利,一周喝1-2次就够了。​

3、老年人:谨慎饮用控血糖

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喝红糖水要格外谨慎。如果血糖正常,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饮用,补充能量;但如果血糖偏高,最好不要喝,以免引起血糖波动。就算血糖正常,也不能把红糖水当日常饮品,偶尔喝一次即可。​

六、红糖水饮用的“避雷指南”

1、忌睡前喝

晚上睡觉前喝红糖水,不仅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还会因为摄入过多水分,第二天早上出现水肿。而且糖分在口腔残留一夜,更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龋齿。​

2、别过量饮用

红糖水含糖量高,喝太多容易长胖,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每天饮用不超过2-3杯,每杯控制在200-300毫升。​

3、注意搭配禁忌

红糖水不宜和豆浆、牛奶一起喝,因为红糖中的有机酸会和豆浆、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影响营养吸收。​

红糖水虽好,但只有喝对时间,才能把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从生理期到感冒时,从日常疲劳到特殊人群,不同场景都有专属的饮用时机。记住这些要点,让红糖水真正成为你的养生“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