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日记(糖尿病的飞行日记)

首医杨金奎 0
文章目录:

治好糖尿病,先学会写“糖日记”

撰文 杨金奎/北京同仁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微信公众号yang-jin-kui

糖尿病患者是治疗糖尿病的第一任医生。

糖尿病诊疗手册是糖尿病患者自己的病历,每位糖尿病患者自己都要建立手册。

通过手册把自己的体重、血压、血糖、尿糖、饮食内容、运动量、用药情况及自觉症状一一记录,定期检查时,拿给医生看。这是医生开处方必不可少的资料依据,也是判断糖尿病的控制好坏、自我检查病情的一个重要依据。

体重:要求早晨起床后,进早餐前排空尿后测量,每天做法相同。

空腹血糖:是检查早晨起床后的血糖,尽量8点前,以免由于机体内各种升糖激素作用影响血糖值。

餐后2小时血糖:查三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准确测量应从进食第一口食物计时。

饮食:要把每日三餐的内容和量整理好,得到营养师核对后才能用。

运动:要填写运动项目及时间。

药物:要写名称和用量。

血糖自我监测的日记内容包括:

1.测血糖的日期、时间。

2.血糖的结果。

3.血糖与吃饭的关系,即饭前还是饭后。

4.注射胰岛素或服口服降糖药的时间和种类、剂量。

5.任何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及数量、运动量、生病情况等。

6.低血糖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的体验等。

-------------------------------------------------

-------------------------------------------------

(【内分泌医生杨金奎教授】系头条号签约作者,原创首发。)

糖尿病友励志:心怀感激,时刻都幸运—廖烨日记1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在加上一个‘更’字”。

身患者糖尿病,有人也许会因此而感到不幸伤感;也有许多人,虽然饱受了糖尿病带来的痛苦,内心深处却永远有股强大的力量,这份力量来自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强硬态度,对人世的感恩;而他(她)们坚强的生活,也是对更多糖友的激励,比如说糖友廖烨!

廖烨是谁?女,于1984年11月28日出生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姐弟三人,父母仅靠种菜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廖烨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系。10岁那年患上糖尿病,一直靠自己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完成自己的学业,大学本科毕业,考入龙南县程龙中心小学任教,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工作不到2年时间,不死的癌症让廖烨退出了自己的青春舞台,偏离了年轻人的梦想轨道。2009年初并发尿毒症,2009年4月,因为透析置管感染而导致失聪。一直靠注射胰岛素和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虽然不幸身患重症,但她又是幸运的,她有爱她的父亲和疼她的继母。父母为了给她筹治病的钱,早出晚归种菜卖钱,廖烨本人也自强不息,身患重病没有向别人乞求,而是自力更生,开网店、摆地摊买橙子来赚取巨额的手术费。

现已失聪的廖烨继续着自己的青春梦想,用一颗安静的心灵激扬文字、感怀人生……

本平台从今日起,将不断推出她的心灵日记——

2015-8-2 星期天 天气晴朗

与瑞京的缘,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当初并不知道有一天我会与瑞京有如此缜密的联系。

第一次听说瑞京是在电视上面,好像是我印象里最早知道的糖尿病专科医院。当时没有去怀疑广告,反而觉得这家医院会是我们的福音。于是记下了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的电话,想着有一天能够到北京,去瑞京治疗。很默契的是,我的好朋友,也记下了北京瑞京的电话,要我去那里看看。那是2008年,也是这样的夏天,马上奥运会就在北京举行,我想我们那时候更多的是向着奥运会而默契的吧。之后的许多年,好像瑞京就这样在我的记忆的洪荒里消隐了……

再度重逢,是在2013年的冬天。当时的我在黑暗中前行,凭着一线的光感,凭着心中不灭的希望,在网上联系到一解君,你根本无法想象,那是多么艰难的一个过程。眼睛视力模糊,近乎失明,只有一点点的光感,我现在翻起当时的聊天记录,都能够感觉到当时的暗无天日和寂静无声,黑黑大大的字体,漏洞百出的字句。还好一解君能够看明白。我知道,我只有调整好血糖,眼睛视力才可以慢慢恢复些。于是找到了一解君,将自己的情况诉说……

后来的后来,便遇见了糖圈里的很多人,会长、咖啡姐姐、还有许多的小伙伴。还有瑞京。他们帮助我度过困难的时刻,用上了胰岛素泵,血糖平稳了下来,眼睛也渐渐清晰。

我要说的是,瑞京的老大,卓国金先生。

他的坚持,他的仁善,一直激励感动着我。这只不过是我在这片网海里,了解到的沧海一粟,我想现实中的他一定有更巨大的能量。一切为了糖尿病人,这是瑞京。我没有去过瑞京,但单单从与他们老大的一点点接触,就能够想到瑞京的温馨与安心。更何况还有安医生这样的好医生。

在朋友圈里,许多情景,许多信息,来了又去,火了又淡去,只有卓总一直坚持的运动,每个清晨都能看见。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一直坚持的人,他的坚持却提醒了我,告诉我抗糖更需要坚持。也坚信他的糖尿病事业会造福于更多的糖友,会改变越来越严峻的糖尿病。一直以来,身体都是时好时坏,亦步亦趋,像风里的残烛,摇摇曳曳。总是在自己焦灼,纠结脆弱,绝望之时,会有一束光照进昏暗的病房。是的,生病的时候人尤其的脆弱。我在坚持与放弃之间纠结,在继续往前与停下来的徘徊之间焦灼。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觉得前路绝望……却因为一条微信,死灰复燃。

他说,“你的存在能够鼓励和影响很多的糖友,希望你能快点好起来……”就这样一句话,几个字,让在病床上的我突然找到了继续抗争下去的意义。也许卓总并不了解这一句话的分量,但在我的心里却是金口玉言。我怎么能辜负那么多人的爱,我怎么能就这样轻易地被打败?

这些都是心里的话,不是给瑞京打广告,这是我感受到的瑞京人。

感恩这一切。愿瑞京为我们糖友带来更多的福音。

大学毕业时廖烨和同学在校门口的合影(右)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请君关注

糖友要学会做血糖管理日记

糖友们都知道,要想控制好糖尿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好血糖是关键。而要想了解血糖是否达标,血糖监测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控制血糖的其他相关措施最重要的依据。那么糖友们怎样才能了解并做好血糖监测,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01 监测血糖是实现血糖达标的关键

我们常说,糖尿病的治疗包括“五驾马车”——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除了“五驾马车”,糖友们也需要做到心理健康和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血糖监测这一驾“马车”,是影响其他“马车”和控制措施的关键。正确监测血糖,能给予我们准确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的信息。坚持合理用药,并定期监测血糖的糖友,往往能做到血糖控制稳定。而那些不重视血糖监测,觉得血糖监测“没什么用”的糖友,容易长期血糖控制不好,早早出现并发症。

监测血糖是实现血糖达标的关键,但是很多人常常对血糖监测有一些误区。比如有糖友觉得,偶尔测一下血糖就行。但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很多,饮食、运动、情绪、睡眠及服药等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偶尔监测血糖是不可靠的。有的糖友只监测空腹血糖,其实只有空腹血糖好是不能算达标的。糖友们普遍存在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血管危险、肿瘤风险、老年糖友的认知功能损害及视网膜病变增加均相关。

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更高。也有的糖友认为,只要感觉好,医生不用找。然而感觉好的时候不一定血糖就控制在正常水平,有可能稍高于正常值,但无任何症状,此时,身体已经发生了变化,细胞和血管已受到损伤。还有些糖友认为,没必要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医生关注的血糖监测的“金标准”,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明显减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02 自我血糖监测简单易行

血糖监测最简单易行的是自我血糖监测,糖友们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就能对血糖的控制情况有清楚的了解。

常用的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包括:空腹、餐前(午餐和晚餐前)、餐后2小时(早、午、晚)、睡前、夜间、有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如果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需要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对于病情稳定的糖友,如果是非胰岛素治疗者,每周3天,每天2次就可以了。可以使用空腹和三餐后血糖交替监测的方法。胰岛素治疗者,监测频率与治疗方案有关。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糖友,也就是每天注射1次基础胰岛素的,如果血糖未达标,每周需监测3天,每天监测空腹及三餐后共4次血糖,记得去医院复诊的当天也需监测空腹血糖。

如果血糖已经达标,可以减少监测次数,每周3次即可。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的糖友,如血糖控制平稳,建议增加监测晚餐前血糖,间断监测睡前血糖,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对于多次注射治疗方案的糖友,建议每天监测空腹、晚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如果药物调整或者剂量调整时,建议连续3天监测4~7次血糖以掌握血糖谱变化。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在病情趋于稳定时,血糖监测频率可减少,可以使用“连续阶梯法”:将原本在一天内监测的7点血糖分配到7天里完成,每天只测其中一个点,依次进行。这样做的优点是能了解一天当中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也可以使用“间隔完整法”,就是每隔几天在一日内监测7点血糖,其他日子不用测。这样可减少监测次数多带来的不适,同时节约成本。

03 建立自己的糖尿病管理日记

测血糖的时候,怎样测更准确?首先,心态要放松。检查血糖仪状态是否良好,检查试纸是否过期,并且按血糖仪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注意一次滴足够的血,切忌挤压采血。天冷的时候,进入室内先暖和一会儿再测更准确。

在选择血糖仪时,糖友们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准确性,可以用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的结果做比较;简便性,选择操作简单的机器;测试时间,测试时间短的更快捷;测试部位,多部位采血和前臂采血可大大降低痛感;记忆功能,记忆功能容量大的更实用;价格,可续加血样量的试纸更省钱。

最后,建议糖友们建立自己的糖尿病管理日记,每次复诊时带好日记就诊,方便医生掌握您的控制情况,更精准地给出治疗方案。做好血糖监测,就在糖尿病的管理上打好了最关键的基础,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严晔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崔丽梅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