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胰岛泵(糖尿病胰岛泵什么原理,泵是一直工作吗)
什么是胰岛素泵?胰岛素泵和自动胰岛素输送
胰岛素泵是目前最先进的胰岛素输送技术,适用于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使用连接在身体上的输液器,全天候输送胰岛素,取代了注射器或胰岛素笔的注射。这些设备既可以提供餐时胰岛素,也可以提供背景胰岛素,给药方式更加灵活,并且连接连续血糖监测仪(CGM) 后可以自动调整剂量。
虽然胰岛素泵并非糖尿病管理的简单解决方案,仍然需要日常护理,但与每日多次注射相比,它可以简化胰岛素给药的复杂性。对许多人来说,胰岛素泵还能提供更接近胰腺天然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输送,从而改善血糖水平,同时减轻每小时的糖尿病管理负担。
胰岛素泵基础知识胰岛素泵是一种小型可穿戴设备,可全天候输送速效胰岛素,力求模拟胰腺的天然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泵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仍有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它为每日多次注射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综合糖尿病服务中心的虚拟糖尿病教练、注册营养师和糖尿病护理教育专家詹妮弗·C·史密斯(Jennifer C. Smith)解释说:“对于任何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泵可以极大地减轻他们持续的胰岛素管理工作。”
胰岛素泵通过两种方式输送胰岛素:基础剂量和推注剂量。基础剂量是指昼夜稳定的胰岛素流速,以每小时单位数为单位进行编程,并可根据一天中的任何时间进行定制。推注剂量是指速效胰岛素,用于预防食物引起的血糖飙升或纠正高血糖。
胰岛素泵本身可以夹在衣服上或放在口袋里,里面装有胰岛素储存器,并与贴在身体上的输液器相连。虽然输液器的款式各异,但都采用一根细而柔韧的管子,并在皮下插入一根微型套管,通常位于腹部、大腿或上臂侧面。一些无管胰岛素泵,可以直接贴在皮肤上。
输液器可使用两到三天,必须勤更换,以防止刺激和感染。
胰岛素泵的设计仅用于输送速效胰岛素。通过持续输送小剂量胰岛素,该泵可以模拟胰腺自然持续的背景胰岛素分泌,并取代长效基础胰岛素的注射。虽然您的医疗团队会与您共同确定初始剂量,但务必进行必要的沟通,以便根据您的血糖水平进一步调整剂量。
“如果你的血糖经常过高或过低,[可能]是你的某个设置不准确,”史密斯说:“基础血糖率或膳食比例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不同。”
史密斯补充说,随着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他们的胰岛素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因此必须与孩子的医疗团队一起检查血糖数据,以逐步调整他们的设置。
虽然胰岛素泵可以免去日常注射的麻烦,但仍需要日常的关注和管理。碳水化合物计数、血糖监测和持续的教育对于使用胰岛素泵有效管理糖尿病至关重要。
自动胰岛素输送自动胰岛素输送 (AID) 系统(也称为混合闭环系统或人工胰腺系统)结合了胰岛素泵、CGM 和根据实时血糖水平自动调整基础胰岛素输送的算法。
“这些泵[可以]让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更轻松,但它们并不能帮你做所有事情,”史密斯说。“你仍然需要每天参与血糖和胰岛素管理。它不是一项‘设置好后就忘了’的技术,但它确实大大减轻了注射胰岛素的脑力负担。”
这些系统持续监测血糖数据,并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胰岛素输送。大多数辅助胰岛素治疗系统仍然需要用户手动推注餐食,但基础胰岛素的自动调整有助于管理全天和夜间的血糖趋势。
“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算法,虽然不同品牌的 AID 系统的总体目标是相同的,但每个系统都有一个学习曲线,”史密斯说。
研究表明,AID 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保持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降低 A1C 水平,降低血糖过高和过低的风险,同时减轻糖尿病管理的精神负担。
“AID 系统对你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无可否认的,” 糖界知己(Your Diabetes Insider)创始人、注册营养师和糖尿病护理教育专家本·泽尔(Ben Tzeel)说道。
胰岛素泵的优势与每日多次注射相比,胰岛素泵具有诸多关键优势,尤其适合需要更精细化胰岛素管理的患者。它能够更轻松地将胰岛素输送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血糖管理挑战相匹配,从而提高灵活性和精准度。
最大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全天微调基础率和推注剂量。这种程度的定制化对于管理诸如黎明现象(血糖水平通常在清晨自然升高)、运动和疾病等 变量尤其有用。胰岛素泵还支持使用延长或双波推注,以应对消化缓慢、血糖峰值延迟的复杂膳食,而这些情况很难通过注射来控制。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种增强的灵活性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 增强血糖控制
- 低血糖(低血糖症)的风险较低
- 提高生活质量
与注射相比,胰岛素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泵需要持续维护,包括每隔几天定期更换输液器。“我见过病人试图试探这些界限,”泽尔说:“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输液部位感染,但你真的不想冒着风险,把一套药物留在三天之后。”
学习难度也很大:用户需要经过全面的培训才能了解泵的功能以及如何排除故障,例如套管扭结或管道堵塞。如果胰岛素因任何原因无法有效输送, 泵部位故障也会迅速导致酮体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我很喜欢我的胰岛素泵,但每次尝试设置新的点位时,我都会用掉很多个点位,”患 1 型糖尿病 20 多年的泽尔说道。“我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位。我几分钟内就能知道新的点位是否有效,然后就得把它拆下来,再试一个新的。这真的太烦人了。我旅行的时候,哪怕只是几天,也得带上一大堆备用点位以防万一。”
对某些人来说,整天整夜佩戴设备可能会感到不舒服。疤痕组织、皮肤刺激或粘合剂过敏都很常见。 泵也可能出现故障,需要用户准备备用胰岛素和用品,尤其是在旅行期间。
其他潜在的缺点包括:
- 成本和保险障碍
- 电池充电或更换
- 公共场所的警报或通知
“这并不完美,”泽尔说:“注射也不完美。基本上,你用一套挑战换来了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挑战。”
2 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泵虽然胰岛素泵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一些需要每日多次注射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泵和辅助胰岛素辅助系统可以帮助那些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或血糖波动的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并减轻注射、追踪和膳食计划的负担。
“是的,2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使用胰岛素泵,”史密斯说:“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情况以及他们需要多少胰岛素。如果 2 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使用基础胰岛素和追加胰岛素,那么胰岛素泵可以真正简化他们的日常管理。”
2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使用贴片式胰岛素泵。这些小型一次性胰岛素泵没有电子元件,无法输送基础胰岛素,但它们可以方便地在进餐时注射胰岛素。
儿童胰岛素泵胰岛素泵和自动胰岛素输送 (AID) 系统对于患有 1 型糖尿病的儿童尤其有益,首先就是可以明显减少每日注射次数。
由于持续的成长、荷尔蒙的波动、食欲的变化以及不可预测的活动水平,童年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对于孩子及其家长来说,胰岛素泵能够真正做到快速调整胰岛素剂量,而注射胰岛素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史密斯说道。“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即将变得非常活跃,无论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你都可以暂时完全停止基础胰岛素,以降低他们患低血糖的风险。而注射胰岛素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AID 系统通过自动调整胰岛素输送增加了另一层支持。
“AID 系统可以让孩子在睡觉或上学时更容易地管理血糖,”史密斯说。“它真的可以减轻父母的情感和精神负担。”
使用胰岛素泵的儿童往往会较少出现低血糖,并且能够快速调整剂量,从而支持他们更灵活地学习、玩耍和度过日常生活。
需要寻找的功能选择胰岛素泵或辅助辅助治疗系统时,务必考虑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和个人偏好。不同的泵的设计和功能差异很大,适合一个人的泵可能并不适合另一个人。
需要探索的主要功能包括:
- 管式泵与无管式泵:管式泵通过管子将输液器连接到设备,而无管泵(包括贴片泵)则直接佩戴在身上。
- 智能手机兼容性 :如今所有泵系统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管理,但有些泵系统有单独的可选设备,这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用户来说可能至关重要。
- 防水设计 :没有泵是完全防水的,但泵承受一定水暴露的能力对于活跃的成人和儿童来说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 储液器尺寸:较大的储液器可能对那些服用较高剂量胰岛素的人有帮助。
- 自定义设置 :活动模式、可自定义的基础血糖曲线和提醒等功能。在辅助血糖监测 (AID) 系统中,目标血糖范围也有所不同。有些系统以能够设定较低的目标血糖范围而闻名。
史密斯说,患有糖尿病的家庭和个人可以要求提供试用舱和泵,看看感觉是否舒适,然后再决定选择哪种方案。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尝试所有的方法,”史密斯说:“我患 1 型糖尿病近 40 年了,几乎把所有的方法都试过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泵需要时间。”
总结- 胰岛素泵和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为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先进的胰岛素输送选择。
- 这些工具通过简化胰岛素给药的复杂性和改善血糖管理来帮助减轻糖尿病护理的负担。
- 虽然胰岛素泵和自动胰岛素输送 (AID) 系统都需要培训和教育、定期维护和周到使用,但它们可以带来更好的日常体验和长期健康益处。
- 与您的医疗团队合作,确定泵或 AID 系统(以及哪种型号)是否适合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工具的成本。
文章来源:Moira Lawler,每日健康
免责声明:康加号聚焦全球健康科研进展,内容基于权威期刊编辑,著作权归原始作者或合法权利人;如有权益争议,敬请在线留言处理。文章旨在健康科普,不能作为独立诊疗依据;如需精准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疗机构。
有“人工胰腺”之称的胰岛素泵,有何优势又适合哪些糖尿病患者?
一直以来,胰岛素治疗都是糖尿病管理当中的重要一环。但是,每日反复、多次的皮下注射;血糖剧烈波动甚至出现低血糖等问题,却经常阻碍大家使用普通胰岛素。
那么,有没有比普通胰岛素注射更好一些,更方便使用并且能够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医学技术呢?
欸,还真有!这就是有“人工胰腺”之称的智能胰岛素泵。
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胰岛素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胰岛素泵,看看它有哪些优势以及适合哪些患者使用。
胰岛素泵 功能与发展胰岛素是胰腺当中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主要起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有两种状态:
第一,是“基础胰岛素分泌”,是一种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的脉冲式分泌,一天24小时都存在,主要维持空腹和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
第二,则是“餐后胰岛素分泌”,是由进餐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主要为了控制住餐后血糖水平。
而胰岛素泵就是由电脑程序或人工智能控制的一种胰岛素自动输注装置,是利用人类技术最大程度地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以此来实现更高效、更平稳的血糖控制。
听上去似乎很“前沿”、很“先进”,对不对?但其实,这个概念早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就被提出来了。
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有人提出了“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概念;
到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皮下输注装置,但操作复杂、体积很大;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胰岛素泵的体积明显缩小,操作也更加简便;
而在进入21世纪以后,拥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开始出现,这使得在后来,逐步开发出了可以根据实时血糖监测数据来自动计算并调整胰岛素输注剂量的“闭环式”胰岛素泵;
此外,无导管式的胰岛素泵也逐渐发展起来,所谓“无导管式胰岛素泵”也叫“贴敷式胰岛素泵”。它与有导管的胰岛素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去除了“输液管”这个结构,让整个胰岛素泵的泵体可以直接贴敷佩戴在皮肤表面,通过无线蓝牙技术与便携式控制器来实施操控。
2012年,拥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在中国上市;
2017年,首款国产的贴敷式胰岛素泵正式上市;
2020年,高级混合闭环式胰岛素泵(全自动剂量调节)在全球上市。
也就是说,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带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智能化贴敷式胰岛素泵,可以供我们使用。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的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通过胰岛素泵来实现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可以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第一,无论是对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的治疗都能够更快地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
第二,胰岛素泵尤其是带有持续血糖监测功能的胰岛素泵,可以极大地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第三,智能化的胰岛素泵可以有效地减少黎明现象和餐后高血糖等引起的血糖波动,使得血糖控制更加平稳;
第四,普通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容易造成胰岛素在皮下堆积并形成“胰岛素池”,这种现象会造成皮下脂肪的增生,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效应。
而胰岛素泵可以实现微量、脉冲式胰岛素输注,减少了胰岛素在皮下的堆积,降低了吸收变异的风险;
第五,有研究发现,达到相同的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泵向身体里注入的胰岛素总剂量会低于普通胰岛素注射。这意味着胰岛素泵治疗的效率更高,并且还可以减少因胰岛素过多而引起的体重增加效应;
第六,胰岛素泵的使用更能够延缓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肾脏损伤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它可以让糖尿病患者在进食、运动等方面有更多选择,保留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第七,是从经济层面来看这个问题。确实,乍看上去,胰岛素泵的使用价格要明显高于普通胰岛素。不过,有药物经济学研究指出,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治疗的相关费用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而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则可以更快地控制住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总的住院费用。
所以,对于确实适合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建议大家优先选择胰岛素泵来进行治疗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岛素泵的治疗,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到底哪些患者比较适合。
胰岛素泵 适应人群2021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共同发布的《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当中是这样描述的:
其实,原则上,所有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使用胰岛素泵。
不过,在临床上,一般主要会分两种情况来看:一种是短期胰岛素泵的使用;另一种则是长期胰岛素泵的使用。
短期胰岛素泵的使用,主要适合于以下三类患者:
第一类是需要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临床上,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多见于两种:一是血糖水平很高或波动很大,需要住院强化控制血糖的患者;二是刚确诊2型糖尿病,通过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有望让胰岛分泌功能快速恢复的患者。
第二类是伴有应激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谓“应激状态”,主要指的是在受到一些外界刺激以后,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使得血糖骤然升高的一种状态。
第三类则是与妊娠相关的,比如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孕前准备等。
而长期胰岛素泵的使用,则主要适合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需要长期多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自身胰岛分泌功能衰退明显,胰岛素泵就类似于一个可以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人工胰腺”,因此,自然是很适合的;
而在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像这些血糖波动很大、黎明现象严重、经常发生低血糖、作息用餐不规律以及不愿意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的患者,则尤其适合使用胰岛素泵。
解放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泵,佩戴后可以放开吃喝吗?医生告诉你
被糖尿病所困扰的患者们大多数都会选择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而每日一至三次的打药往往也让人总感觉生活被绑上了枷锁。很多人都幻想能有一台自动的机器,不需要自己操心就能提醒,甚至帮助自己完成胰岛素的注射。但其实,这样的设备早就问世了,那就是胰岛素泵。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普及的不是十分广泛。
很多人在听说这种仪器后除了被人工智能设备的科技感吸引外,也发出疑问:用了胰岛素泵就可以放开吃喝了么?关于这个问题,就由吉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的李可心副主任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吧。
一个几周前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己买了一台胰岛素泵,他觉得带上了胰岛素泵就可以放开吃喝不再担心血糖升高也不用定时打胰岛素注射,真的是这样么?今天就和大家来谈谈胰岛素泵到底有没有这么神通广大。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必要和痛苦健康人的胰腺平均每8~13分钟就分泌一次胰岛素,但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基本丧失,所以完全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很多需要打胰岛素的朋友自身胰岛素起不了作用,有很多也需要使用胰岛素补充治疗。
但是皮下注射胰岛素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使用注射器的话,一天2次胰岛素注射一个月即60次,一天4针胰岛素注射即一个月120次。
注射位置选择如下图
这是打针造成的胰岛素皮下蓄积
试想,一个月下来,患者的腹部皮肤由于注射造成的皮下蓄积已再无新处可选。下一个月只能硬着头皮从最早注射的位置重打一遍。造成了患者的痛苦。
什么是胰岛素泵胰岛素泵学名CSII: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它能模拟正常胰腺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24小时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简而言之,胰岛素泵就是人工胰腺。
科技往往是推动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个胰岛素泵能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哪些福音。
1.降糖疗效优异。由于胰岛素泵几乎能完美的模拟正常人胰岛分泌胰岛素,所以血糖控制比其他注射胰岛素方式疗效更优异。减少了全天胰岛素用量。
2.安全性高,减少了血糖波动。皮下胰岛素蓄积→胰岛素吸收变异大→不可预见的低血糖。而胰岛素泵的微量持续输注方式不会在皮下形成蓄积作用,因此很少出现低血糖症状。
3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进食的自由,使生活多样、灵活。对一些生活工作无规律,无须定时进食或加餐,也不会发生低血糖。
4.不需每天多次注射。皮下注射量来说,使用胰岛素泵可以3~5天更换部位,就是皮下埋针,一个月也就是6针左右。下图为使用胰岛素泵每月更换6套输注设备的埋针位置。
可见,如果不考虑价格的话,胰岛素泵确实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泊,提高生活质量,不过至于能否放开吃喝,我们继续往下看。
用上胰岛素泵就可以放开吃喝了吗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是饮食和运动,联合药物,监测血糖及学习教育这“五驾马车”。
胰岛素治疗只是其中一个补充治疗,所以确实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相对进食时间或者食量可以自由一些,因为使用注射器注射胰岛素都是预混的需要固定时间吃饭,而使用胰岛素泵可以增加了患者进食的自由,喜欢加餐或者随时进餐时可以随时使用胰岛素泵追加胰岛素。
虽然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饮食方面可以适当自由一些,但如果适当控制饮食,整体血糖控制会更好!毕竟总带着一个人工的胰腺也不是十分舒服,而且自身胰腺功能的恢复才是真正糖尿病治愈的目标。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胰岛素泵治疗理论上讲,所有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都适用胰岛素泵治疗,但下列患者尤其必要:
1.1型糖尿病患者;
2.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列情况:
a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b口服降糖药无效;
c急性并发症期;
d各种慢性并发症;
e难以控制的高血糖;
f反复发生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现象;
g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等。
h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i生活极不规律的各种职业的糖尿病患者。
发展前景看好胰岛素泵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从笨重的试验仪器发展到现在精细化,易携带的装置。随着科技进步,将来一定会发明更加智能的人工胰腺,随时根据血糖变化,直接调整自行注射的胰岛素泵。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群体逐渐增大,大多数还在使用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方式。但可以看到的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意识到未来的胰岛素泵发展需求,国产胰岛素泵的生产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青岛,自2015年1月1日起,政府开通了胰岛素泵特采求助通道,符合要求的患者可享受原价30%的优待,这能为他们省下至少2~5万元的一次性花销,而后期的耗材费用依然有补贴。相信随着国产设备的进步,未来会有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享受到这项福利,提高生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