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糖尿病(中国人糖尿病前期有多少)
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还完全不知情!逆转,就在这个时候
早在2010年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如果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都考虑进来,接近5亿人正处在糖尿病前期!打个形象的比喻,中国有一半左右的成年人正走在通往糖尿病的路上。
糖尿病前期
往前一步,就是糖尿病!
所谓糖尿病前期,就像5亿人站在一个亮着黄灯的十字路口,再往前一步,就是糖尿病了;往后再退一退,可以减少大概一半的发病。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血糖异常的状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处于7.8mmol/L到11.1mmol/L之间,这叫糖耐量减弱;
另一种是空腹血糖不正常了,在6.1mmol/L到7.0mmol/L之间,这叫空腹血糖受损。
以上两种情况,如果有任何一个符合,就说明糖尿病的帽子就在你头顶悬着,每天都有可能落下来,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前期
可以逆转!
1每顿饭主食别超2两
一般一天吃5~6两主食,少食多餐,每顿饭差不多2两就够了,多吃蔬菜和瓜果,肉类需稍微节制一点。可参照这个量↓↓
●每天1斤蔬菜,
●每餐主食少于2两,
●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汤勺,
●每天可吃少于4两的低糖水果,
●每天可吃5份蛋白质,
●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
●每天至少喝7杯水。
2运动:达到中等强度
如果要达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一周必须达到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每周至少运动5次,
●平均每次30分钟以上,
●运动后心率最好达到(170-年龄)次。
●快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是要一直坚持
3减肥:减重还要瘦肚子
除了控制体重、适当减重外,糖尿病前期还要关注自己的腰围,腰围越大,得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
记住:
●男性不超过85厘米,
●女性不超80厘米。
4多一点肌肉,就是天然降糖药
5早睡、睡够、睡香
6控制情绪,心情好
心情差,压力大,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也会影响胰岛素。想降糖,就学着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做个“没心没肺”的人。
7记住这首数字歌
10个中国人1个糖尿病!关于糖尿病,这些你必须知道
【10个中国人1个糖尿病!关于糖尿病,这些你必须知道!】中国是糖尿病大国,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世卫组织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大致死病因。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都是吃糖过多引起的吗?糖尿病有哪些危险征兆?如何预防? 二型糖尿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一亿多中国人是如何惹上糖尿病的?医生告诉您实情
“张医生,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真的有1亿多人吗?”
今天我去超市逛街的时候,遇到了之前的一个朋友,他跟我说自己最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有一些医生提到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了1亿人。他看到这个观点以后,就比较惊讶,因此就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根据权威的数据,我国的糖尿病确诊人数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超过1亿,而且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还有增加的趋势。这一亿多中国人是如何惹上糖尿病的呢?今天医者良言就好好跟您聊一聊这个问题,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1.肥胖人数增加:不得不说,我国最近这些年的肥胖人数确实有明显的增加。很多人在结婚前可能并不胖,甚至还瘦,但是工作结婚后,体重却有明显的增加。虽然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但是这却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熬夜
就拿我一个朋友来说吧,他刚上大一的时候体重53公斤。自从工作后体重开始增加了,结婚3年后体重高达80公斤。肥胖人数的增加除了和暴饮暴食有关以外,还和压力大、熬夜、运动量不足有关。
可能会有朋友问了,肥胖还能和糖尿病扯上关系吗?您别说,它们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还不小呢!
胰岛素受体
在人体内,胰岛素是唯一的降低血糖的物质。胰岛素要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就需要和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行。对于肥胖者来说,会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也就是说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人体为了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就会促使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这就相当于让胰岛细胞加班工作。
一两天的加班,胰岛细胞还能抗住。如果长期让胰岛细胞加班工作,那它就有可能会被“累死”。当胰岛细胞死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了,这个时候可引起血糖升高。
2.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这里说的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主要包括暴饮暴食、吃得主食太精细等。
现在来说,我们的物质文明得到了很大的丰富,而这导致很多人平时吃饭吃得很饱。经常吃得很饱不仅仅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而且同样也会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
经常吃得太饱或者暴饮暴食,就容易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长此以往就会增加胰岛细胞的工作量。
另外,我们现在吃的米和面都是精制的,这种精制的主食由于去掉了麸皮和胚芽,所以升糖指数比较高。当人吃了这种精制的米、面以及相关制品的时候,就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胰岛细胞长期超负荷工作,就会累死一部分胰岛细胞。
因此,我们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吃饭八分饱、尽量不要吃精制的米和面。如果一定要吃精制的米和面,那就在里面加点杂粮、蔬菜、肉类等。
3.运动量不足:就目前来说,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加快了,很多人为了生活,就拼命工作,而这样会造成运动量不足。
虽然说运动量不足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但是吃得多、运动量不足,可能会增加肥胖的风险。当人体重超标后,就有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另外,有些人的直系亲属,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得了糖尿病,那ta和正常人相比,本身就更容易得糖尿病,如果运动量再不足,那就更容易诱发糖尿病了。
经常运动不仅仅能增加体内糖分的消耗量,而且还可以提高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以后,只需要少量的胰岛素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因此,为了健康我们应该经常运动。很多人认为运动的强度和量越大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运动的量和强度以第二天不感觉到疲劳为宜,而且还需要细水长流。
散步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散步属于一种比较容易坚持而且又安全的运动方式,我们可以把这种运动方式作为首选。每天运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的次数不少于5次。
4.其他:其实,引起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上述3点以外,还包括人均寿命增加、体检的人数增加、遗传因素等有关。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糖尿病怎么还和人均寿命增加有关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我们都知道,在民国及其以前,人均寿命都是不高的。到了当代,人均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人都能活到80岁以上。
有一些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是增加的,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糖尿病其实属于一种衰老性疾病。人到了一定年龄以后,胰岛细胞的功能也是会下降的,当胰岛细胞的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本身也是会引起糖尿病的。
体检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也都变得富裕起来,所以他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了。于是,定期体检就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标配,而体检可以发现那些没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这无疑也会使得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暴露出来。#健康明星计划#
还有一点,如果父母得了糖尿病,那其孩子得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比一般人大,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理解为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本身并不会直接致病,但是它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诱发糖尿病,比如肥胖、暴饮暴食、熬夜等。遗传因素我们可以理解为家底,这就像有的人一出生就有很多钱,无论他后面怎么花,ta的钱还是比一般人更耐花。#健康科普大赛#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