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怎么冶糖尿病(如何治糖尿病比较好)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我患糖尿病13年,靠这3个办法,降糖药量减半,今天分享给你们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故事,让患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对我们讲述。

我患糖尿病13年了,刚开始确诊时候,我很焦虑甚至是恐慌,我感觉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完了,在医院里住院治疗了1星期后,我出院了。出院前医生交代我,要坚持吃药,要管住嘴迈开腿。一个人的控糖路总是艰难的,所以我找到了一个糖友交流群并加入了他们。

我的心态一向比较好,接受了自己确诊了糖尿病这个事实后,我便开始了学习,并在医生和“过来人”的建议下给自己制定了饮食和运动的控糖方案,2年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一直到目前为止,我的糖化血红没超过5.5,空腹血糖也在4.5-6.0之间,餐后血糖在8.0以内。而且,因为血糖控制的很理想,医生把我的降糖药减量了。并说我是百分百的糖尿病人。

开心之余,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控糖“十六字诀”:坦然面对、正确认识、积极应对、认真防范;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坦然面对说的就是心态了!得病前我的饮食习惯很不好,烧烤啤酒宵夜样样沾。但是,在确诊糖尿病后,我的心态就发生了改变,我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觉得既然得了这个病,那不如反将之利用,用这个病来督促我回到健康的生活。

所以我也感谢这个病,让我恢复了健康的生活状态。而且,那些得了不治之症的癌症患者都在苦苦求活,我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呢,你说是吧?

2,不盲目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不要去相信外面广告宣扬的所谓的“断根治疗”,糖尿病逆转是有可能,但我们需要能正确认识到,得了病最正确的方法是上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这才是靠谱的。

3,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

积极应对说的就是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了。

在饮食上,我的做法是计算自己每天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然后根据这个数字来搭配自己的饮食。

消耗量>进食量,体重下降(血糖好了,但是身体营养不够);

消耗量<进食量,体重上升(血糖高还有抵抗);

因此,每天最好的饮食量是跟消耗能量持平。要做到这么精准不容易,我建议大家买一个食物称,每餐吃之前称一下,做到心里有数。

运动不能懒

我每天午饭后一小时都会快走,时长在30-40分钟,身体微微感觉出汗就行,这样既能消耗餐后血糖又能平衡血糖值,碰上下雨,我就在家里客厅练太极。现在夏天天气热,可不建议大家中午饭后外出运动,可在晚餐后进行。

每隔4到5天做一下抗阻运动,增加肌肉的含量,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包括:仰卧起坐,杠杆等等,有很多种方法,只要能锻炼肌肉就行。另外,别找借口,一找借口人就懒了。

4,做好血糖监测和其他检查

虽然确诊的是糖尿病,但血压、血脂等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防止血糖过高引起的急性代谢紊乱以及防范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友需要时时监测好血糖情况,以及定期去医院检查眼底、尿常规和肾功能等,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坚持控糖这么多年,我想对大家说,医生只是我们控糖路上的指引人,只能指引我们大致的方向,最终大部分还是得靠我们自己。患者及家属的医疗常识、重视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想让大家知道,只要态度有了,方法对了,最后可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当我们做到成功驾驭了糖尿病以后,糖尿病就不再是我们的累赘,而是成为我们健康路上的伴侣。说到底还要感谢糖尿病,让我的身体更健康充满了活力。

#糖尿病##好医生为健康护航##糖尿病饮食##关注糖尿病#

如何有效预防、治疗糖尿病?

【来源:学习强国】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存在糖尿病家族史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同时,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如何进行合理生活方式改善呢?

其一,合理饮食。

1.吃饭八分饱,控制甜食摄入,以粗粮、优质蛋白质、蔬菜瓜果为主,控制高糖分饮料、高糖分水果摄入。避免高热量、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2.少吃过于精细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白面包、饼干、硬面包圈等,很容易代谢成糖分,导致血糖的升高。

3.可适当进食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富含可溶性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麦、大麦、某些水果和蔬菜。

4.可适当进食沙丁鱼、亚麻籽、核桃等ω-3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多食用大豆、葵花籽、菠菜等。

其二,合理运动。

1.糖尿病患者餐后进行60至120分钟的体育锻炼。餐后90分钟运动比餐后30分钟及60分钟的降糖效果好,而餐后30分钟进行的降糖作用最差。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空腹运动,因为易发生低血糖,同时避免餐后立即运动。

2.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时间自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30至40分钟。有运动习惯者建议每天坚持运动。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可先尝试“快步走”,再逐渐过渡到慢跑、骑自行车、跳绳、游泳、打球等运动。

3.避免久坐:久坐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如散步或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4.增加运动强度,适当增加对肌肉有足够刺激的运动。对没有并发症的轻中度糖尿病患者推荐中等强度运动,通常将运动时的靶心率作为衡量标准,建议靶心率控制在最高心率的70%至80%。

其三,戒烟限酒。

1.控制饮酒:酒精本身是一种高热量饮品,大量饮用造成热量超标,还可导致肥胖发生。此外,饮酒会使血糖值升高,消耗人体的胰岛素。

2.戒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和胰岛功能,大大增加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戒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四,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肥胖者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为糖尿病。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BMI控制在24以内)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其五,定期监测血糖。

应每年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和糖尿病前期状态,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如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考虑糖尿病可能,应及时就医。空腹血糖介于6.1至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8至11.1mmol/L之间,考虑糖尿病前期。

其六,坚持用药。

对于已经存在糖尿病前期状态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得了糖尿病,也有可能逆转!医生提醒→

糖尿病往往被认为是终身性疾病

但其实,临床上不少患者实现了逆转

不过,逆转糖尿病是有条件的

一起了解↓↓↓

糖尿病达到逆转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一般来讲

血糖经过药物治疗或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

降低到正常或达标水平

且停药达到3个月以上

血糖仍然处在正常或达标水平

比如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mmol/L

这种情况下就认为糖尿病达到了逆转

随着近年来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

这一对糖尿病转归的认识和诊断

已得到大部分专家学者的认可

2型糖尿病、病程短、年轻患者

更有可能达到逆转

我们说糖尿病可以逆转

但不是所有糖尿病都可以逆转

主要是2型糖尿病、病程短、年轻患者

可能达到逆转

病程较短,特别是5年以内的患者

由于胰岛功能还未被完全破坏

而是处于休眠、去分化状态

经过治疗可使胰岛功能恢复

从而达到逆转

而患病10年、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达到逆转的可能性非常小

年轻患者(如四五十岁以下)

由于β细胞功能受损的可能性较小

也更有可能达到逆转

而年纪较大的患者(如70岁以上)

逆转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三种方式达到逆转

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强化治疗、代谢手术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而言

饮食、运动是生活方式干预

最重要的两方面

一般来说

每天需要比原来减少30%~50%的能量摄入

每周进行150分钟,5天以上的有氧运动

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于初发的糖尿病患者

进行2周左右的胰岛素强化治疗

能使血糖快速恢复至正常状态

且在未来一年左右

不用任何降糖药物

也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代谢手术

对于极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可选择做代谢手术

这不仅能够减重

更重要的是有可能逆转糖尿病

控制饮食和体重

定期关注血糖健康

早发现、早干预

转给你身边需要的人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