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酵母 糖尿病(酵母糖尿病人能吃吗百度百科)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宜补5种维生素

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维生素是机体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微量有机物,但糖尿病患者却是不少维生素的“贫困户”。《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中提出,Ⅱ型糖尿病患者以B族维生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C、D、E缺乏较为常见。糖尿病消耗、饮食控制不合理、长期服用某些降糖药等,常是这些维生素缺乏的诱因。

缺B族维生素,冠心病发病率增加 作为关键酶的辅酶,B族维生素在糖代谢中也有重要作用,可减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冠心病发病率。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进食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进行补充,包括酵母、全谷类食物、牛奶以及蔬果等。

缺β胡萝卜素,核性白内障风险增加 β胡萝卜素有较好的抗氧自由基能力,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如果缺乏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合成也会减少,可引发Ⅰ型糖尿病和胰岛细胞凋亡,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核性白内障的风险。补充β胡萝卜素可适当多吃红薯、小米、黄玉米、柑橘以及芒果等。

缺维生素C,不利于糖尿病控制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水溶性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一般推荐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100-500毫克维生素C,可多吃菠菜、芥菜等深绿色蔬菜以及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缺维生素D,胰岛素分泌减少 除了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维生素D也可抑制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减少胰岛素抵抗,缺乏时则易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建议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升至800国际单位。生活中,可多吃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以及坚果等,尽量增加户外运动。

缺维生素E,加重糖代谢紊乱 维生素E是天然的脂溶性抗氧化剂,缺乏时糖代谢紊乱会加重,促使或加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100-200毫克维生素E,麦胚油、大豆油、花生油及芝麻油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维生素均可在食物中获得,但必要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剂。

来源: 甘肃日报

酵母致癌是真是假?常吃面食的人,身体会怎么样?告诉你答案

小林的妹夫是北方人,前段时间带着妹妹来小林家做客,有一天,突然想吃大馒头蘸酱菜,因为小林一家都住在南方,所以,吃得比较少,也不会自己做,妹夫表示自己做就行,就问家里有没有酵母。

此时,小林的婆婆听到了,说不能放酵母,酵母吃多了会致癌的。听到这话,小林突然想到怪不得近期都不见婆婆做面食了,以前隔段时间就会做点韭菜盒子或者水饺、馒头啥的,原来是这个原因。

妹夫听到却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作为北方人经常吃面食,吃酵母的次数必然很多,也没见有人因此患癌,就回了句婆婆:不碍事的。婆婆听了也没说啥,但可以看出,她还是在意的,认为酵母用多了是致癌的,只是年轻人没当回事而已。

酵母真的致癌吗?面食不能吃了?

酵母致癌的说法,源自于酵母在高温下,会在美拉德反应之下产生有害物质,主要是面粉中的糖和蛋白质发生了变化,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酵母在高温下是难以存活下来的,也就不存在高温作用下,酵母让面粉中的糖和蛋白质发生转变。

可是,不管是做面包还是做其它面食,温度都是超过60℃的,甚至可达到200℃,在这样的温度之下,作为微生物的酵母,是不会存活下来的,致癌这一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酵母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让面包蓬松起来,使得面包或面食的口感变得更加松软可口,酵母是有益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很快的进行繁殖,繁殖之后淀粉就得到了分解,变成葡萄糖和麦芽糖,在继续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不要担心,对身体不会产生危害,只是为了让面蓬松,还会让面多出很多的透气孔,面的筋道也就会比较

既然,酵母不致癌,且在做面食或面包上,还有如此多的作用,当然是可以吃了。不过,对于部分人群,在吃面食时,还是要有所节制的,再爱吃也不要贪吃,比如糖尿病人群、肥胖人群

那么,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却爱吃米饭,是啥原因?

气候有别

南方和北方的气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北方大多比较干旱,雨水比较少,这种情况下,就适合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而这些种植物都适合做面食,逐渐的也就形成北方人多吃面食的习惯。

南方气候以温热为主雨水相比北方要多很多,且冬季也没有那么的冰冷,不太容易结冰,不像北方一到冬天,冰结的很厚,根本无法种植水稻,南方就可以种植稻米,稻米产量多,自然是吃米较多了。

营养及热量存在差异

笼统来讲,面食和米饭的营养和热量,其实相差的不算大,大多数人食用的都属于精制面食和米,热量和碳水也就是差不多的,营养的话,同样都含有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B1以及烟酸,当然也会有一些营养素,米饭中没有,而面食中有。或者面食中没有,米饭中却有。

较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面食中的氨基酸、维生素B1和蛋白质的含量会更高一点,不过,米饭的热量却低于面食,两者都有相应的利弊,南北方人也会有自己的选择。

研究发现,中国低质量碳水摄入普遍过多,与糖尿病发病关系密切。

所谓的低质量碳水,说的大多指的是精制的米和面,里面含有的物质容易影响到人体代谢,还会导致过多的碳水转化成脂肪,也就容易引发肥胖,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来源:BMJ

《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中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北方地区患病率是最高的,然后就是西南、东北、南方、中部、东部和西北地区,由此可以发现,北方和南方都是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的地区,而他们不是喜欢吃面食就是喜欢吃米饭,低质量碳水摄入会比较多。

而低质量碳水的摄入量与糖尿病的关系,在另一项研究中,是有明显体现的。这项研究被发表在《Metabolism》上,研究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秦先辉主导的,研究团队主要收集了16260个人数据,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3岁,数据是以调查问卷方式进行采集,每2-4年采集一次。

来源:Metabolism

平均9年的随访当中,发现参与者摄入的低碳水化合物占碳水化合物82%,经过对比分析图来看,低质量碳水的摄入量与糖尿病存在的关系是呈现U型,简单来说,就是摄入量达到中等时,新发糖尿病风险是最低的,而摄入量过少或过高,风险都会有所增加

从此项研究可以发现,低质量碳水过多过少都不合理,想要保证碳水摄入量合理,主食种类应该多一点,而不是单一的摄入精制主食,需要粗粮细粮搭配着吃,或者增加杂豆、薯类、全谷物的摄入。

你偏爱哪种主食?米饭还是面食?严格来说,不建议偏爱某一类主食,应该合理搭配才对,会更加有益健康,不过,最终选择全在自己,只要自己觉得好就好。

参考资料:

1.《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BMJ ·2020; 369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m997 (Published 28 April 2020) Cite this as: BMJ 2020;369:m997

糖尿病患者经常吃发酵馒头,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告诉你几大好处

相比于米饭,北方人更喜欢吃花样繁多的面食,如花卷、烙饼、馒头、面条等等。可糖尿病患者却不敢吃发酵馒头,害怕对病情不利,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糖友经常吃发酵馒头,对病情是好是坏?

对于这个问题,还要看糖尿病患者怎么吃。和其他主食相比,发酵馒头重点在于发酵的步骤。尤其是对于肠胃不好的人群,每当饭后都容易反酸、烧心,发酵馒头就比较适合你。

在馒头制作过程中,会利用酵母粉发酵。从酵母粉的有益成分来看,经检测发现,酵母粉中有较多的蛋白质、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维生素B族等有益成分。

每天吃素食的人,吃些用酵母粉发酵的食物,还能够补充维生素B族,避免营养不良。通过酵母粉的结合,再用面粉混合,既可以把淀粉中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糖,还能够把干扰机体吸收其他营养的物质祛除。

对于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吃发酵馒头是十分有利的,可减少饭后的不适,还有利于矿物质的吸收,如钙、钾、镁等。另外,糖尿病患者还不用担心,酵母粉是一种纯天然的调味品,适量使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主要帮助馒头发酵,使最终的成品变得酸软可口。除了发酵馒头,还有烤馒头,也适合消化不好的糖尿病人群吃。

烤的做法,可以通过在烹饪时更高的温度,从而让馒头中的淀粉充分糊化掉,从而变成分子更小,更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的物质,去掉干扰物质植酸后,适量吃对养胃十分友好。

但因为糖尿病患者还要考虑到餐后血糖的问题,如果是由富强粉制作出来的发酵馒头,其血糖生成指数能够达到88左右,完全是高血糖生成指数主食,不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考虑到这点,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改良。在白米粉的基础上,加入全麦粉,或者是全用全麦粉制作馒头,营养价值会提升一大截。并且,全麦馒头的口感不差,属于越吃越有嚼劲越香的食物。

不会做的人,还可以到外面购买。但一定要注意假全麦食物,在配料表中的第一个成分可能还添加了小麦粉,这样的食物要注意。而全是全麦粉制作的馒头,血糖生成指数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当正餐主食吃,每天吃一个拳头大小的主食就可以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