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拔罐(糖尿病拔罐子出了泡怎么处理呀)
糖尿病患者可以拔火罐吗?
报道
长沙县35岁的张女士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当天在家叫姐姐帮自己拔完火罐后,拔罐背部不久就出现了吓人的大水泡,家人立马把她送到了医院。
糖尿病患者张女士拔完火罐后,背部竟然起了高达2厘米的大水泡。医生检查发现,其背部有5处5厘米×5厘米大小水泡,水泡高度达2厘米,内有大量清亮液体流出。“早知道拔火罐把我的背伤成这样,我就坚决不让拔了……”张女士心有余悸地说。
据张女士介绍,她拔火罐治疗并没有超时,所受的负压也正常,不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水泡。
拔火罐是近年来流行的中医养生,拔火罐对治疗腰酸背痛有很好的疗效,能使劳累了一天的白领感受到身体的轻松,可预防神经衰弱,但是为何有些糖尿病患者拔完火罐后,背部竟然起了高达2厘米的大水泡?
专家指出
糖尿病(DM)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已成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以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位非感染性慢性病。就糖尿病本身而言,对病人不至造成很大痛苦,其危害主要是各种并发症,如血糖急剧升高,可以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或虽短期内血糖高于正常不一定出现症状,但慢慢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导致反复感染不能治愈,致残。拔罐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形成一套独立的治疗手段,虽然只是在局部或经络腧穴穴位上刺激,然而可循经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局部乃至全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功能,达到同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
拔火罐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主要是因为高血糖对血管损伤和神经的损伤,导致血循环不畅,引起组织器官缺血性坏死。拔罐疗法的机械刺激作用通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障碍,导致自身抗病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加之皮肤组织糖原含量比常人高,因而比常人更易受病菌感染,较易发生皮肤瘙痒和感染,且感染后又不易康复,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执行中医拔火罐疗法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治疗期间应按规定进食,限制饮食,多食蔬菜、豆制品及蛋白质。
同时,要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切不可自行拔火罐,万一皮肤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寻求医疗处理,切不可忽视和延误治疗。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糖尿病相关知识,让糖尿病患者懂得在生活中多以饮食、运动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控制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范围,还要维持适当的体重,延缓或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指导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以乐观、愉悦、积极的心态去战胜疾病。
收听糖尿病音乐处方请添加我的微信号:tangguwen
专家:夏季拔罐需掌握“火候”
武汉晚报讯 本想自己在家拔个火罐祛湿,可拔着拔着竟睡着了,醒来发现拔出了一背的水泡,无奈天气炎热还要忍受水泡的“煎熬”。
汉口的张鹏(化名)今年25岁,这段时间待空调房,还冷饮不离手,觉得湿气重。前不久,他在网上买了一套真空拔罐器,让家人互相拔罐。前天晚饭后,他请家人按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给自己拔罐,由于白天玩得太累,他拔着拔着就睡着了。等他从睡梦中被疼醒,才发现已经超过拔罐时间20多分钟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火罐拔下来。他感觉整个后背又痛又痒,家人过来一看发现他拔罐的地方都是水泡。张鹏一整晚无法入睡,不能躺下,一碰就疼。次日早上,他赶紧来到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皮肤科就诊。
皮肤科医生袁婧仔细检查发现,他的背上有8个拔罐留下的圆形印记,每个印子里都有很多水泡,大小不等,密密麻麻。医生告诉他,他这种情况是因为拔火罐时留罐时间太长,引起的皮肤出现类似烫伤的症状。随后,医生用注射器将水泡中的液体一一抽掉,最后消毒包扎。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高英介绍,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通过拔罐来达到祛湿养生的效果。有些市民在拔火罐时间上存在误区,认为拔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有些人甚至觉得非得拔出水泡才算拔出湿气,这些都是错误的。拔罐时用力太大、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出现水泡,水泡中的水分是皮肤中的组织液,到了起水泡的程度,说明拔罐时间太久,皮肤已经出现轻微受损。
夏季拔罐更应掌握好“火候”,由于天气炎热,留罐时间应稍短,应控制在5~10分钟比较适宜。同时,拔火罐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皮肤敏感或者有伤口的人,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人,如血液病、糖尿病患者,老人、小孩、孕妇等都不适宜拔罐。拔火罐属于中医理疗项目,建议广大市民还是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来操作。
刘姗姗 祁燕
糖友在私人诊所拔罐放血治腰腿痛,反致皮肤大面积破溃“遭老罪”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李林牧 姜婵媛 余俊兰
“因为腰腿疼我已经四五天没有好好睡觉了,疼得完全没办法躺下来,本以为去私人诊所处理一下就能好,结果钱也花了、罪也受了,还搞严重了,手术后是我这一个月来睡得最好的一觉,谢谢你们!”11月5日,在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病房里,吴先生(化姓)回忆起之前的经历懊悔不已。
吴先生今年55岁,一个多月前突然感到腰部胀痛,疼得无法躺下入睡,夜间时常在客厅来回行走,试图依靠走路来缓解腰部疼痛,然而不久之后右下腿也逐渐感觉到疼痛,并且疼痛持续加重。为了缓解疼痛,吴先生到家附近的私人诊所接受“拔罐放血治疗”,结果疼痛症状非但未减轻,反而导致皮肤大面积破溃,腰腿痛症状还持续加重,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睡眠。
10月25日,吴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诊断吴先生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将他转入疼痛科进行住院治疗。
入院后,疼痛科医生发现吴先生患有多年糖尿病,腰椎突出物脱垂致神经卡压,需行后路或侧路椎间孔镜手术。但吴先生因拔罐放血导致皮肤表面破损,感染风险非常高。于是,疼痛科迅速联合手术室、皮肤科、内分泌科展开会诊,决定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待情况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并为吴先生制定了一套完备的手术方案。
10月30日下午,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医护团队为吴先生进行了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脊髓和神经根粘连松解术。经过2个多小时手术,团队凭借先进的内镜技术及丰富的经验,成功解除了患者的神经卡压症状,疼痛当即明显缓解。
术中患者腰椎取出的巨大突出物
术后,吴先生的腰腿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伤口也无感染表现,夜间也能够安然入睡,恢复状况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手术前后对比
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主任朱峻松提醒,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症,患者不应病急乱投医,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治疗。若出现下肢疼痛,即有神经受压表现,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选择微创手术。
(武汉市普仁医院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