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降压药(糖尿病降压药物包括哪几类)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选择降压药一定要避开这些坑!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2.78亿[1],平均每4个成人就有1个患者。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人数,9,750万,占高血压患者总数35.1%,也就是相当每3位高血压患者中就有1人合并糖尿病[2]。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经常相伴而行的“姐妹病”。有相关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风险比单一疾病患者至少高2倍[3]。因此,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好血压,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困局
相比于普通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面临更多难题:
1. 血压控制目标更严格,但更难控制好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中指出糖尿病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放宽至140/90 mmHg;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建议血压控制目标为<135/85 mmHg。
然而,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血管硬化,从而升高血压;而血压增高又会使血糖进一步增高,加重胰岛素抵抗。恶性循环之下,影响了血压和血糖的有效控制。
- 靶器官损害风险更高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由于病理生理机制等因素影响,其发生心肾疾病的风险更高,同时也会使眼底病变的风险倍增。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还需兼顾靶器官的保护。
高血压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降压药?
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群,临床常用到的是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降压药。两者都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都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尿蛋白,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风险。
但这两类药物在降压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单药降压的时候,它们的降压幅度有限,约为10-15mmHg。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所以临床上通常需要进行联合用药。在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基础上,联用地平类,是临床比较经典的组合搭配。
不过,诸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这类单通道降压的地平对肾脏并不友好。它们主要是单通道降压,主要扩张入球小动脉,几乎不扩张出球小动脉,相当于进水口开得很大,但出水量不变,就会导致肾小球内压升高,损伤肾脏。所以,它们并非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最优选择。
相比之下,新一代的贝尼地平片对肾脏更加友好。以卡优能贝尼地平片为例,它主要通过三通道降压,不仅降压效果更好,还能保护肾脏心脏。
卡优能贝尼地平片:为什么是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更优选?
- 三通道协同降压,保护心肾功能
作为新一代地平类降压药,卡优能贝尼地平片拥有独特的三通道(L/N/T三亚型)阻滞机制。其中,L通道,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起到降压作用;N通道,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在降压过程中发生心动过速的不良反应;而T通道,主要发挥的作用是降低肾内压,从而达到尿蛋白减少,保护肾脏的作用。
- 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分泌无不良影响
有相关研究发现,贝尼地平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4]。同时,贝尼地平主要通过阻断钙通道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途径没有直接冲突。因此,不会干扰或者影响胰岛素的合成、释放。
此外,贝尼地平还可以促进尿酸的肾排泄,抑制骨骼肌中次黄嘌呤的生成,从而改善尿酸代谢,对痛风合并高血压人群也很友好。
3、一天1片,24h长效平稳降压
一天1片,24h长效平稳降压,有效控制清晨血压,几乎不影响糖脂代谢
最后提醒:高血压糖友,"精准联合" 才是关键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意味着我们需要面对更复杂的代谢紊乱和器官保护需求。这时候盲目追求 "单药 ",反而可能陷入 "药效打折、风险叠加" 的陷阱。记住两个原则:
别让药物 "单打独斗":根据血压水平和并发症情况,合理联合用药,既能强效达标,又能协同护肾;
选对药物 "精准护靶":像卡优能贝尼地平片这样的三通道药物,通过 L/T/N 通道的协同作用,实现 "降压、护肾、护心" 三重目标,尤其适合需要长期用药的高血压糖友。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R]. 北京:中国循环杂志社, 2023.
- ↑
- Wang L, et al.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4;43:100976. (DOI:10.1016/j.lanwpc.2023.100976)
- ↑
-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编撰委员会 [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 14 (02): 92. ↑
-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 ,等.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 (28): 3453-3475 3482. ↑
糖尿病遇上高血压,首选这三类降压药!
糖尿病人合并了高血压,首选三类降压药。这三类降压药分别是,“普利”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沙坦”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沙库巴曲阿利沙坦,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这三类药都有抑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同属一个大类,所以也称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当然,第三类里的沙库巴曲,还有抑制脑啡肽酶的作用,多一个靶点!
说首选这三类,不是三类都选,是三类里选一类。
说首选这三类,也不是就只吃这三类药的一种,也是可以和其他类降压药联用的。
为什么糖尿病的高血压要首选这三类降压药?因为这三类药都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啊!
我们知道,这个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患者身体里特别活跃,像血压高、肾损害、心肌肥厚、动脉硬化等都和这个系统太活跃了有关。在糖尿病人中呢,我们成年人的2型糖尿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所以身体里的胰岛素会超量分泌,就形成了高胰岛素血症。这个高胰岛素血症干的坏事之一,就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所以糖尿病的高血压,这个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就格外活跃(降血糖的二甲双胍,为什么还能降血压?)。因此,我们对于糖尿病的高血压,首选这三类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就是有的放矢,直击靶点。而且像糖尿病、高血压都会引起肾损害,产生蛋白尿,这三类药物呢,都可以降低肾脏肾小球里的压力,保护肾脏、减少蛋白尿的作用更好。
这三类药,“普利”类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这个靶点在系统里比较上游的地方;“沙坦”呢,是抑制血管紧张素作用的受体,在系统末端的地方。都作用在同一个系统,合用效果就会受影响,还会增加相似的副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之类的呢?有了缬沙坦或者阿利沙坦,自然不适合和“普利”或者“沙坦”合用了。再说了,沙库巴曲和“普利”类药物合用,还会增加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的风险,不仅不能合用,还有禁忌,两种药需要更换的时候,还得间隔36小时以上呢!
说首选这三类药,是根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提出的。首选,是说选一种降压药时最好首选这三类药物中的一种,但是如果需要用两种、三种或更多种降压药,那是可以、并且应该和其他降压药联合的,而且联合用药的情况还挺多。因为糖尿病人的高血压,尤其有蛋白尿的高血压,血压最好控制得低一些,130/80mmHg以下。注意了,这里说的蛋白尿,早期是微量白蛋白尿,这不是尿常规可以检验出来的,是需要单独做的一项尿检。
这三类药物最常用的组合,一是和“地平”类降压药联合;二是和噻嗪类的利尿剂联合。和利尿剂联合的制剂,“沙坦”类最多,比如缬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氢氯噻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奥美沙坦氢氯噻嗪,等等。如果遇上心率快的高血压,也可以和“洛尔”类的β阻滞剂联合,其中具有α阻滞作用的β阻滞剂,因为不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对有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更为有利。
(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秋日生活记录##冬日发文打卡#
、
糖友有高血压,首选这2种降压药!既降压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许多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这会大大增加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控制血压对糖友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糖友选哪种降压药既能降低血压,又不影响血糖呢?
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5种,均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但建议糖友首选下面2种:
1.普利类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等。
普利类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从源头上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低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消除它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2.沙坦类
代表药物: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坎地沙坦等。
沙坦类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直接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血管紧张素Ⅱ不能和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以上这2种降压药不仅有较强的降压作用,而且有心、肾保护作用,可以逆转心室重构、减少蛋白尿。长期应用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因此,普利类和沙坦类这两种降压药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首选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以普利类或沙坦类为基础,联合地平类(钙通道阻滞剂)、小剂量利尿剂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以二联或三联用药。
1.地平类(钙通道阻滞剂)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西尼地平等。
此类药物舒张外周阻力血管,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减轻心脏后负荷。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减少微量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不影响糖、脂代谢。
因此可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次选药物。
2.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呋噻米、螺内酯、吲达帕胺等。
此类药物降压作用缓和,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小剂量使用时对糖、脂肪及电解质代谢无不良影响;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以及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升高;但吲达帕胺除外,对糖、脂代谢无不利影响,对尿酸影响也小,但长期大剂量应用也可发生低血钾;螺内酯除了利尿降压作用外,尚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对合并心衰的高血压患者有利,对血糖、血脂无不利影响。
此类药物也可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次选药物。
3.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
此类药物降压作用缓和,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而降压,可降低冠心病事件。但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可能掩盖低血糖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其中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能对糖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加重周围血管病变。
此类药物用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情况,权衡利弊进行选择,一般不单独使用,多和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
注意:β受体阻滞剂 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有对糖、脂代谢潜在的不良影响,慎用于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者。
在联合方案中更推荐单片固定复方制剂(沙坦类/钙通道阻滞剂、沙坦类或普利类/利尿剂),固定复方制剂在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均有优势。
最后,建议糖友在选择降糖药时,应优先考虑那些不仅能够控制血糖,还有助于血压管理的药物。
如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它们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外,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和广泛的心肾保护作用。但GLP-1受体激动剂的降压作用弱于SGLT-2抑制剂,且只能降低SBP(收缩压)。
《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中指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降糖方案中宜包含SGLT-2抑制剂,尤其在血压控制不佳时。若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
因此,在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这些既可降糖又可降压的降糖药物,不失为一举两得的事。
作者:陈泉峰 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 41(8): 66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