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名人 糖尿病(名人糖尿病足的案例)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健康中原行科普专家徐凤梅:不少名人患糖尿病,高龄去世,没什么并发症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没想到吧,这么多名人都患有糖尿病,而且带病生存几十年,因为控制得比较好,他们在高龄去世时,几乎也没什么症状。”健康中原行科普专家、鹤煤总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徐凤梅在讲课开始时,以大家都知道的名人为例,改变了大家对糖尿病的固定看法: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的比较好,高龄去世时,并发症也不明显。

宣传科普不放松防疫 做好温度测量和距离保证

“正是为了不影响防疫,健康中原行活动才创新形式,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在协调会上,健康中原行组织领导一再强调防疫的重要性。夏邑县卫生健康委提前对该委活动点进行消毒,对每个进场的听众都严格把控,挨个测量体温,安排座位时,保持距离在1米上,所有人要求戴口罩。各乡镇开展活动时,也把防疫宣传工作放在了首位。

“这次既宣传了科普,灌输了健康知识,又强化了防疫宣传。”柘城县一工作人员说。

半数糖尿病患者无症状,高危人群应重视体检

徐凤梅说,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人的血糖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两小时(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血糖值都在很窄小的范围波动,比如空腹血糖应是3.9到5.6毫摩尔每升,餐后血糖应该是4.4到7.8毫摩尔每升。

徐凤梅特别提醒,这个血糖值是抽取静脉血测得的血糖,不是扎手指头取得的末梢血。要诊断一个人是不是患了糖尿病,主要依据三个点的血糖值: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每升;2.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每升;3.喝糖水两个小时之后的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每升。如果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依据一个点的血糖值即可。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表现为三多一少,不少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徐凤梅说,一些患者在确诊前的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视物模糊、后脚发凉等。

徐凤梅提醒,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在查出糖尿病前,没有典型症状,也没有非典型症状,这就提醒高危人群,重视体检,尽早发现。高危人群主要是:年过40岁;有糖调节受损史;超重肥胖;静坐的生活方式;有家族史;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还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患者。

谨防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治疗误区应绕开

徐凤梅说,糖尿病患者最害怕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老百姓了解比较多的是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感染等,会直接危及生命。血糖过低和过高,都会出现。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更多,一个患者从头到脚的器官都会出现,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视力、心脑血管和足部病变等。要防治并发症出现,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合理用药。

在运动上,每周至少保证150分钟的运动时间,也就是每周运动5天,每天运动30分钟。提倡有氧运动。

徐凤梅说,在糖尿病防治上,经常出现误区。其中最明显的是饥饿或者全素食饮食疗法,不但无益还会有害。限制主食,也是错误的。一些人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其实病情稳定、血糖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可以食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民间用南瓜、苦瓜治疗血糖也不靠谱。

还有一些患者有个认识误区,认为注射胰岛素会上瘾。徐凤梅说,其实胰岛素不是药,而是体内降血糖的物质,不会上瘾。需不需用胰岛素,用后是否需要撤掉,取决于病情。

最后,徐凤梅特别提醒,血糖平稳后,并不是不用监测血糖了,可以减少监测的点。一些患者只要出现饥饿、乏力的情况就认为是低血糖,在没有监测的情况盲目进食,并不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高血糖,盲目进食会加重症状。患者应该居家备有血糖仪。(高玉元)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来源:新华号 健康中原人

58岁得糖尿病,101岁离世,总理称赞的陈立夫,有啥抗糖法?

普通人不是医生,很难自己“顿悟”什么养生的方法。但是,起码可以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改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身体也能够向更健康的方向靠拢。今天我想要向大家分享的,是曾经得到总理称赞的陈立夫的养生之道。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陈立夫在58岁上就确诊了糖尿病,但是却一直活到了101岁,是2001年去世的。即使我们20年后来看,也依然能够体会到这种不易和可贵。那么,他是怎样保养身体,尤其是怎样抗糖的呢?

养生在动

糖尿病往往是因为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而引发的,在患上糖尿病的同时,这些患者通常还存在身材较为肥胖、超重等问题。既然问题已经很明确了,那么接下来的抗糖之路,就应该知道怎么去走了。

陈立夫曾经在公开场合讲到过自己养生方法的“八字箴言”,其中前四个字就是养生在动

这半句话应该很好理解,就是说,想要保持健康,就应该坚持必要的运动。其实不光是他,看过《阿甘正传》的朋友们应该都不会忘了影片中那个执着奔跑的少年。他的扮演者汤姆·汉克斯,不光在电影中是一个坚定执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他和陈立夫一样,也是在50多岁的“高龄”患上糖尿病,但是他坚持运动、减脂,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减掉二三十斤的体重,令人敬佩。

可以说,不管是陈立夫还是汤姆·汉克斯,他们能够和糖尿病“为伴”,却继续前行多年,和所拥有的运动习惯分不开关系。从陈立夫的照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虽然血糖高,但他的身材通过运动一直在控制,并且控制的成果还不错。

养生在静

陈立夫“八字箴言”的后半句,是养生在静。听起来,似乎和前半句“养生在动”刚好相反,但是实际上也是很有道理的。

比起养生在动,其实我觉得这后半句更难效仿。为什么?因为它不需要我们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保持心态上的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摒弃贪念,放平心态享受生活。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陈立夫尚且都能够做到,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没有那么多、没有那么大了,很多人却反而不知足、计较太多,让自己经常激动、发怒,“心潮澎湃”呢?

控糖重在修身养心

陈立夫的“八字箴言”中,前半句“养生在动”是强调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减轻体重,更好地控制血糖。而后半句“养生在静”是强调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因为“怒发冲冠”或者思虑太多,而导致血压、血糖指数突然有较大的波动。这两句话总的来说,都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很有指导意义,即使在今天也并不过时,是很有帮助的抗糖法

不光是糖尿病人可以学习,其他人如果能够像陈立夫一样做到这八个字,以后的生活中起码能够预防很多疾病,让自己的余生更加健康长寿

今日话题丨那些年,你追过的糖尿病名人/明星

今日话题

那些年,你追过的糖尿病名人/明星

糖尿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慢性病,被盯上的人可不真少,今天,小红帽也想化身为八卦群众,听各位爱豆(粉丝)来说说,那些年,你追过的糖人明星及他们患糖尿病的故事?

快来,在右下角留言,说说你追过的糖尿病名人/明星。

又新又老的规矩:

1、留言点赞最多的那位朋友(PS:第二天下午3点截止哦,3点前大家都可以呼朋唤友给你来点赞啦),将会获得小红帽准备的三合一抱枕被一个(实用抱枕被强势回归,大家快来抢哦)

2、2名周冠军 如何获得: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今日话题”活动均有留言,且内容新颖走心(内容由小红帽审核,请相信小红帽的眼光),每周一公布。周冠军即可获得金稳血糖仪一套(含50片试纸)。

3、幸运奖今天是星期三,留言在截止时间时排在第三楼的朋友,将会获得小红帽赠送的幸运奖品一份,奖品为金稳太阳伞一把

4、当然超级优秀的留言,小红帽也会整理出来,第二天分享给广大糖友们!

昨日话题

夏季作为糖友需要注意的事情

留言精选:

酷暑难耐,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大热天都很难度过,别说对糖尿病患者了,饮食上注意粗细搭配外,按时服药、按时打胰岛素,随时测血糖,面对大量的诱人水果不能吃,酷暑胃口没食欲,只想吃冰镇西瓜、梨、桃等,但又不能随意尽情享用,这时我们要有意志尽可能控制自己,为了健康还是远离甜食吧。

@蓝宝石

夏天比较闷热,但总不能老宅在家,必要的运动是有利我们糖人的生活,于是就有是防暑,防暑了就有吹空调或者市场上解暑佳品,然后就是防感冒防食物中毒,感冒,食物中毒等疾病注意不是所有的药品都是糖人可以用的……

@别理我

夏季酷暑注意饮水不低于2000毫升,还有流汗多注意皮肤清洁,中暑和低血糖症状有差异要注意,胰岛素要放在阴凉通风处,蚊虫叮咬后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发炎,升糖指数高的食品尽量不吃或者少吃控制热量,根据自己的每日所需要热量调节饮食......

@林夕二型一年

夏天天气炎热,作为糖友们,更要多加小心,保护好自己。首先要调整好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多喝水。预防中暑,出门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要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防止低血糖。总而言之,夏天天气炎热,我们要好好的控制血糖,平安的度过夏天。

@一鸣惊人

夏天里,糖糖友们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适量吃点水果,及时测量血糖。天气特别热的时候,避免户外运动。如果有中暑的症状,可以喝支藿香正气液,效果很好的。高温天气里,要调整“五驾马车”的运行方法。

@一花一世界

到了夏季,我非常担心开封胰岛素的保存方式,因为温度过高胰岛素会失效,我都会把胰岛素放在空塑料瓶里,把塑料瓶放在水中,避免温度过高。除了这个,糖友还要注意衣食住行各方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时令瓜果浅尝辄止,吃一些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最好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2夏季汗多要多喝水,补充充足的水分3坚持规律进餐,合理饮食,营养均衡4户外运动谨防中暑,最好早起或晚上运动5预防糖尿病足,不要光脚在地面走路6夏季蚊虫多,预防细菌感染。

@LU MENG@

避免暴晒,多喝水

@雁南飞

夏季到了,糖友们多喝水,防暑降温,少吃生冷的东西,预防肠炎发生,夏季穿拖鞋,凉鞋,光脚的多,要保护好脚,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夏季不愿意吃饭,要补充营养,随时检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晨曦

夏日来临,可我仍然一如既往,定时定量饮食,每天早晚运动,风雨无阻,定时定点的血糖监测。我个人认为,夏季出汗多,运动不要过量和怕热不运动,多补水。

@简斌

我觉得夏季糖友需要注意的事情,一是要早睡觉,因为夏季天长夜短,早上起床早,应该适当早休息,午睡不能少。二是多喝水,因为天热出汉多,应该适当补充水分。三是防虫咬,因为夏季蚊虫较多,被咬后及时处理,预防皮肤感染。

@wx501023

注射胰岛素的友友要注意在高温下胰岛素会失效。

@远方

夏天消耗大,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吃好睡好动好,管理好血糖。夏季心火大,易烦恼,调整好心态,安然度夏。

@荷风夕语

夏天是四季中水果最多的季节,糖友可在营养师或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水果,适量食用。另外,高温使食欲降低,很难按量进餐,此时应根据血糖情况来安排每天的营养摄入。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选择清淡的食物,预防营养不良。

@阿伶

夏季运动多出汗多,适当补些盐水。应季水果大量上市,应多注意监测血糖,适量吃水果。有计划的计算热量摄入和消耗。还应注意,饮食搭配营养均衡。

@国强

夏天当然是要防止中暑,另外就是合理的饮食安排,在外就餐的要注意饮食卫生。

@

我觉着夏季最重要的是防止感冒。夏季天热,吹空调多,吃冷饮多,容易感冒。感冒了打破日常生活规律,给血糖控制带来困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要不感冒,有以下几点:一不过分贪凉,二是保持生活规律,三是运动后注意及时穿衣服,四是吃好饭,饮食清淡,适当喝点清凉饮品,保持抵抗力,五是稍有不适,及时服用玉屏风散预防。

@老兵

俺是室外工作,夏季就得注意防晒,要多喝水防中暑。俺打针的更要注意血糖的波动。

@找份爱来挥霍

夏天到了,运动后多注意补水,高温运动下注意中暑。防止运动过量,体重一直降,我就是又瘦了,刹不住车!!

@寂寞秋阳

夏季要慎防中暑,我昨晚就应肚子痛后刮痧后明显好转,糖友夏季多喝水,少吹空调,夏季出汗多,多监测血糖容易低小心低血糖。

@

我觉得夏季应该更加注意个人卫生。感染是非常麻烦的。还有一点要注意低血糖。天气热了容易出汗。低血糖有时候症状难以发现。这个最危险。所以要多测血糖。尽量避免低血糖。出行还要注意避暑。防止中暑。

@LCM

到夏天来,血糖就容易的低血糖了这个要注意,好吃的水果也多了要少吃点,,天气热了,要多喝水,防中暑。

@

恭喜蓝宝石获得点赞最多,小红帽三合一抱枕被一个给您。请将您的“昵称 姓名 电话 地址”发送至【糖部诺】或直接在本文下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