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糖尿病(人糖尿病)
患糖尿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她得益于4件事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一篇糖友控糖的经历,反响热烈,很多网友都想再看一点这种例子,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患者姚女士病史是40年,她的儿子也是糖尿病患者,目前正在用她的法子一起控糖,母子二人经常交流心得。那么,为什么她的血糖一直很稳定,也没有出现并发症呢?她说得益于4件事。
患病40年,身体健康,血糖达标,没有并发症,得益于4件事
第一件事:转变心态,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在患病前,姚女士听说过糖尿病,但是对它不了解,也不知道严不严重,患病后她听身边的朋友说该病治不好,一辈子都得吃药,她感觉生活一下子就没了色彩,连最喜欢的二胡都不想去碰。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去医院复查,血糖又升高了,医生说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转变心态,不能任其发展。
姚女士专门买了一本关于糖尿病的书,终于对该病有了一定认识,它虽然治不好,会跟着一辈子,但是它能被控制,只要按时吃药、改变生活习惯,把血糖稳定住即可,它的并发症很可怕,对眼睛、神经、心脏都有危害,所以,一定要预防并发症出现。
身边有朋友好心建议她,要不要从网上找“大师”看一看,买点“秘方”回来吃,姚女士拒绝了,她知道网上能保证治愈的药都是假的,千万不能迷信,不能病急乱投医。就算要吃药,那也是听从医生吩咐服用正规的降糖药。
姚女士非常爱吃肉,每顿都要吃,以前她最爱吃红烧肉、糖醋排骨,所以身材很胖,如果让她把肉戒了,简直比登天还难,她后来想到一个方法,既能顿顿吃肉,又不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其他爱吃肉的糖友也可以借鉴。
姚女士吃肉有“三个原则”,红肉不吃、肉皮不吃、不放调料,在看了相关书籍后,她了解到经常吃红肉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加了大量调料和食用油烹饪出来的肉,从那以后,每次吃肉优先选择鱼肉、虾、鸡肉,而且不吃皮,烹饪的方法很简单,用水蒸或者用砂锅炖,豆瓣酱、花椒、猪油都不吃,只放点葱姜蒜增香。
另外,在整体饮食上她还把握了六个原则,那就是粗粮为主、荤素搭配三七分、规律进餐、绝不多吃、先喝碗汤、禁烟酒。晚上8点以后坚决不加餐,实在饿了会喝一杯牛奶或吃个苹果,油炸的食物一口都不会吃。
姚女士之前没有运动的习惯,吃饭后喜欢坐在那修剪花草,有时也会出去遛遛狗,连广场舞都很少跳。患病后她一反常态,买了一双运动鞋和一身运动服,每天晚上人少的时候去跑步。她165斤,个子不高,刚开始跑的时候不到五分钟就喘个不停,两条腿发软,心里只想放弃,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一定要坚持下去,凭着这股毅力,从五百米坚持到了3公里。
运动后她发现自己的血糖降得很快,从15mmol/L,降到13mmol/L、10mmol/L,现在餐后血糖已经能控制在7以下。因为她太心急了,运动三个月后发现自己膝盖疼得厉害。
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运动过度了,减肥控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注意两个“度”,一个是运动的难度,一个是运动的速度,要适合目前的状态,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做起。姚女士调整了运动量,从3公里降到1公里,膝盖就不再疼了,血糖也很稳定,身材有肉可见地瘦下来,肚子上的游泳圈都变小了。
不能因为你运动了、吃得少了就不吃药了,要知道自己是糖尿病,不是血糖轻微偏高。吃多少药、怎么吃,应听从医生指导,同时还要把复查结果告诉医生,根据当前的变化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再提醒一句,不要害怕吃药对身体不好有依赖,它没有那么可怕,如果经常换药,很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不能乱听别人忽悠。
姚女士最后想告诉大家,关于糖尿病的注意点还有很多,每一天都不能放松,不想并发症找上门,就要端正态度,从饮食、运动、吃药三个方面着手,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血糖、体重、腰围都可以在家自己测,抗糖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健康,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调查发现:活得久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在确诊后,改掉了5个恶习
他每天照样喝甜豆浆,早晨一杯,午后一杯,加三勺糖那种;午饭后要来一碗牛肉面,汤底红得像刚打完仗;晚上临睡前,来点炸鸡啤酒“放松放松”。直到有一天,体检报告像一封红头文件:糖尿病确诊。
可他依旧觉得:“不就是血糖高点嘛,吃点药就好了。”三年后,肾功能开始告急,眼睛也模糊了,才开始意识到,这病不是“高血糖”,而是“慢性报复”。
糖尿病不是生命的终点,但它特别擅长“慢性惩罚”。有的人确诊后照旧潇洒活着,几年后各种并发症找上门;而有些人,却可以活得比常人还健康,甚至活得更久。
差别在哪?在于他们确诊后,悄悄改掉了五个“致命小习惯”。不是靠什么神药,也不是靠“奇迹体质”,而是靠日复一日的“自我修正”。
人不是死于糖尿病本身,而是死于对糖尿病的轻视和放纵。
在门诊见过太多类似的情况。一个56岁的男性,确诊糖尿病7年,体重从最初的92公斤降到72公斤,血糖控制平稳,无一项并发症指标异常。医生问他怎么做到的,他只说了一句:“把命看重一点,饭碗就会端得轻一点。”
糖尿病最怕的,不是高血糖,而是高自信。
有人以为只要吃药就万事大吉,殊不知糖尿病这家伙,嘴上笑嘻嘻,背后补刀狠。它不吵不闹,却能慢慢把你的眼睛、肾、神经、心脏,一个一个“拆掉换零件”。最可怕的是,它从不急着动手,而是让你自己慢慢毁掉自己。
第一种恶习,是“嘴巴不服输”。
明知糖是“敌军”,还非要来点“低糖点心”“无糖饮料”,自欺欺人地觉得这样就安全。可真相是,“无糖”不等于“无害”,很多时候比糖还凶猛。很多无糖饮料里头加的是代糖,比如某些甜味剂,虽然不升血糖,但会“调戏”胰岛素,让身体产生错误信号。就像你明明没恋爱,却被撩得心跳加速,久而久之就“耗伤真情”。
第二种恶习,是“懒得动”。
很多人一听“要运动”就摇头:“走路也算吗?”当然算!但不是从沙发走到冰箱那种。糖尿病人最需要的,不是“爆汗式健身”,而是“持久型走动”。每天30分钟快走,比你周末一次两小时暴走更靠谱。中医也讲:“动则生阳,阳能化湿。”现代医学说这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实说白了,就是“别让自己变成一滩糖浆”。
第三种恶习,是“情绪不当回事”。
别小看情绪这东西,它比你吃进嘴的甜点还“能升糖”。焦虑、暴躁、压抑都会刺激肾上腺素,进而影响血糖波动。糖尿病不是纯粹的代谢病,它是“情绪病”的穿堂风”。你越烦,它越涨;你越稳,它越乖。情绪起伏大的人,血糖也像过山车,不出轨才怪。
第四种恶习,是“夜晚不收场”。
夜宵文化盛行,很多糖尿病人晚上10点还在煮面、炸物、喝汤,觉得“饿了就该吃”。可问题是,夜晚是胰岛素最不愿加班的时间段。你越晚吃,胰岛素越疲惫,血糖清不掉,就在血液里打转,日积月累变成“慢性毒素”。真正会养生的糖尿病人,晚上像老和尚:清淡、寡欲、早睡。
第五种恶习,是“自我放弃”。
确诊那一刻,有人开始“自暴自弃式报复性饮食”,觉得反正已经病了,吃不吃都那样。可你不是糖尿病毁了你,而是你毁了自己。糖尿病更像一座警钟,在提醒你:你的人生该重新排队了。
传统医学有一句话:“诸病皆生于气血失和,气血失于饮食、情志、作息。”翻译过来就是:大部分病,都是你生活方式“作”出来的。现代医学也早证实,糖尿病并非完全靠药物控制,而是靠你每天吃什么、怎么动、怎么睡、怎么想决定的。
想活得久,不是靠“忍”,而是靠“换”。换掉旧习惯,换来新身体。
你以为这是“自律”,其实是“自救”。
你以为这是“控制”,其实是“自由”。
你以为这是“限制”,其实是“重启”。
有人说:“糖尿病就是慢性绝望。”那是没遇见活得通透的人。那些在确诊后活得更久的人,不是因为体质好,而是他们早早明白:日子还能过,命还值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2. 国家卫健委《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3年)》
3.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临床研究资料汇编
礼来中国首位女性掌门人上任,曾任国际糖尿病事业部负责人
跨国药企礼来迎来新的中国掌门人。
1月9日,礼来中国宣布迎来新任总裁兼总经理Huzur Devletsah,这是礼来中国首位女性掌门人。根据礼来中国披露的信息,Huzur是土耳其人,1998年加入礼来公司。在中国任职之前,她曾担任礼来意大利、中东欧、俄罗斯独联体国家以及以色列的总裁兼总经理。Huzur历任过多个礼来全球要职,其中包括中东董事总经理、礼来生物医药战略及运营高级总监、国际糖尿病事业部负责人,职责覆盖销售、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业务拓展、市场准入和公共事务等多个领域。
礼来中国介绍,在担任礼来意大利、中东欧、俄罗斯独联体国家以及以色列的总裁兼总经理的5年间,Huzur领导了21个不同地区的重磅新产品发布。她还连续多年被意大利《福布斯》杂志和土耳其《财富》杂志评为顶级女性领袖。
对于就任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这一新角色,Huzur表示:“在中国,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坚定履行公司的承诺——持续驱动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而在内部我也被赋予了领导和促进组织转型的重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礼来制药于1876年在美国创立,早在1918年,其首个海外代表处就在上海落地。目前,礼来中国的业务覆盖糖尿病、肿瘤、免疫、疼痛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个领域。在Huzur Devletsah之前,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是贝栎铭。2022年9月,贝栎铭加入礼来中国。2023年11月,贝栎铭履职仅一年多之时,就有市场消息称,贝栎铭离职。当时,礼来中国对外回应称,消息属实。
近两年,礼来中国的业绩表现在一众跨国药企中并不出彩。
2022年财报显示,礼来全球总营收285.41亿美元,同比增长1%,中国区收入14.53亿美元,同比下降13%。2023半年报显示,礼来全球收入152.72亿美元,同比增长7%,而中国区收入7.72亿美元,同比下降3%。
在礼来中国业绩承压之下,2023年大火的GLP-1药物Tirzepatide何时在中国获批备受关注。根据礼来官方消息,Tirzepatide糖尿病适应证的上市申请于2022年9月获得药监部门的受理。2023年8月,Tirzepatide用于在低热量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改善成人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超重患者长期体重管理的注册申请,已正式获得受理。
礼来此前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产品著称,当前其GLP-1类药物Tirzepatide在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领域的进展也走在行业前列,与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被并称为“GLP-1双雄”。
Tirzepatide具有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的双重机制,从全球范围来看,先后在美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欧盟、日本等获批,最早获批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疗。仅靠糖尿病适应证,Tirzepatide在2022年为礼来贡献了4.83亿美元的营收。2023年三季报显示,Tirzepatide前三季度销售收入总计29.6亿美元。2023年11月,礼来宣布,Tirzepatide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慢性体重管理。
不过,目前国内已经有多款GLP-1类药物获批用于糖尿病或减重,来自跨国药企诺和诺德的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糖尿病适应证早已在国内获批,减重适应证也已获受理。Huzur曾担任礼来的国际糖尿病事业部负责人,在她履职中国掌门人后,是否能加快推动GLP-1药物这样的糖尿病明星单品上市,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礼来中国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新的支撑,仍然存在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