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糖尿病吗(尿酸高糖尿病吗会遗传吗)
高尿酸和糖尿病啥关系
山东读者黄先生问:我患糖尿病已有五年。前段时间到医院复查,医生说我尿酸高,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它们都是代谢疾病,请问是否有关联?
火箭军总医院肾脏内科主任涂晓文解答:尿酸代谢与糖代谢是一对“难兄难弟”,国内外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与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尿酸盐沉积于关节,会造成痛风性关节炎,最终导致关节变形;沉积于肾脏,则会导致痛风性肾病及尿酸结石的发生,甚至最终会引发尿毒症;另外,尿酸盐结晶会刺激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当尿酸盐沉积于胰岛,则可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诱发和加重胰岛素抵抗,引发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每升高1毫克/分升,糖尿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增加65%。
糖尿病患者中有25%合并患有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肾脏尿酸排泄功能异常,导致血尿酸生成增加,嘌呤分解代谢性增强所致。另外,高尿酸血症还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预示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尿酸高,血糖可能跟着涨
受访专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苏本利
本报记者 任琳贤
在很多人印象中,高尿酸是痛风患者头疼的问题。事实上,高尿酸还会扰乱人体糖代谢,促发或加重糖尿病。有研究发现,血尿酸每升高60微摩尔/升,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就升高17%。
高尿酸血症指血液中的尿酸浓度男性高于420微摩尔/升,女性高于360微摩尔/升。高尿酸血症被称为“三高”之后的“第四高”,患病人数达1.8亿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苏本利介绍,正常情况下,尿酸作为嘌呤化合物在体内代谢的产物,在我们体内不断生成,也经由肠道、肾脏代谢排出,处于动态平衡。但如果尿酸等“产量过剩”(如摄入过多含嘌呤的食物),或“排泄不良”(如肾功能受损),就可能引起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其溶解点,形成尿酸盐析出结晶并沉积在关节、肌腱、软骨、乃至视网膜等组织。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有着相同的‘土壤’,也会相互影响。”苏本利说,它们与高血脂症、肥胖等常被一起称为代谢综合征,只不过有的表现为嘌呤代谢紊乱,有的表现为糖、盐或脂肪的代谢紊乱,它们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就是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换句话说,患上高尿酸血症,意味着机体已经有了代谢性疾病的“土壤”,高血糖、高血脂以及由此带来的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也会大大增加。荷兰一项相关性研究还指出,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酸盐沉积于胰岛的情况,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诱发和加重胰岛素抵抗,引发糖代谢紊乱,引发或加重糖尿病。反过来,2型糖尿病患者也易形成高尿酸,原因可能与肾脏尿酸排泄功能异常有关,高糖代谢可导致血尿酸生成增加,嘌呤分解代谢性增强。苏本利补充说,临床中一些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不好血糖,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肾病,这也会进一步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风险。
因此,高尿酸患者在降尿酸时别忘了监测血糖,而糖友也要关注自身尿酸水平。建议初次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进行全面的代谢指标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肾功能等,警惕多症并发。治疗中定期检测各项指标,并坚持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等治疗相结合。▲
糖尿病人尿酸高要当心!脚趾肿痛、尿有泡沫,双管齐下控指标
55 岁的张先生患糖尿病 8 年,最近半夜总被右脚大脚趾疼醒,关节又红又肿,像被热水烫过一样,连盖被子都觉得疼。
他以为是走路太多累着了,贴了止痛膏药却没效果,去医院检查才发现,空腹血糖 8.6mmol/L(远超正常的 7.0mmol/L),血尿酸更是高达 580μmol/L(正常男性应低于 420μmol/L)—— 原来糖尿病没控制好,尿酸也跟着升高,引发了痛风。
糖尿病人尿酸高的症状,往往和血糖波动相互影响,呈现出 “双重困扰”。
48 岁的李女士有糖尿病史 5 年,最近不仅口渴、多尿的症状加重,每天要喝 3000 毫升水还觉得口干,脚趾关节还时不时隐痛,尤其吃了顿火锅后,左脚踝关节突然肿起来,皮肤温度升高,走路一瘸一拐。
检查显示她的血尿酸 520μ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13.2mmol/L,医生说这是典型的 “糖友” 合并高尿酸血症,两种代谢问题缠在一起,症状会更明显。
尿酸高在糖尿病人身上的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发作:多在夜间突然出现关节剧痛,最常见于大脚趾根部,其次是脚踝、膝盖。这种疼痛来得快,往往几小时内达到高峰,可能持续数天到一周,发作时还可能伴有低热、乏力,血糖也会跟着升高。
尿酸长期偏高的患者,关节会反复隐痛,比如手指、手腕关节发酸,活动时有点僵硬,像生锈的合页。
更隐蔽的是对肾脏的影响。糖尿病人本身肾脏负担就重,高尿酸会雪上加霜。医生解释,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会损伤肾小管和肾小球,加上高血糖的影响,肾功能下降得更快,严重时可能发展成尿毒症。
糖尿病人容易尿酸高,和身体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胰岛素抵抗不仅会让血糖升高,还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糖尿病患者常有的肥胖、高血脂,也会加重嘌呤代谢异常;此外,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磺脲类)可能会升高尿酸,而高尿酸又会反过来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形成恶性循环。饮食也是重要因素,不少 “糖友” 觉得要补营养,经常吃动物内脏、海鲜,或者用浓肉汤炖补品,这些高嘌呤食物会让尿酸飙升。
控制尿酸和血糖,需要双管齐下。饮食调整是基础:
- 少吃高嘌呤食物,像猪肝、猪肾、海鲜、浓肉汤这些,每周吃红肉不超过 3 次,每次不超过 50 克;
- 多喝水,每天喝 1500-2000 毫升温水或淡茶水,帮助尿酸从尿液排出,但要注意别用含糖饮料代替,以免升高血糖;
- 用杂粮、杂豆代替部分精米白面,既能控制血糖,又能提供膳食纤维,促进代谢。55 岁的张先生把早餐的白粥换成杂粮粥,晚餐用清蒸鱼代替红烧排骨,3 个月后尿酸从 580μmol/L 降到了 450μmol/L。
药物选择要兼顾两者。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尿酸高的糖尿病人开降尿酸药,比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同时调整降糖方案,优先选择对尿酸影响小的药物。
生活方式的调整也不能少。每天保持 3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打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会暂时升高尿酸);控制体重,腰围男性不超过 90 厘米,女性不超过 85 厘米,肥胖的 “糖友” 减轻 5% 的体重,尿酸往往能降不少;戒烟限酒,尤其是啤酒,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还会升高血糖。
定期检查很重要。“糖友” 每 3-6 个月要查一次血尿酸,每年查一次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早发现早干预。
现在,越来越多的 “糖友” 开始学着看尿酸化验单,调整饮食和用药,在控糖的同时管好尿酸,为自己的健康多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