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 糖尿病(芦笋对糖尿病)
糖尿病人怎么吃?(食谱来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但是所谓的富贵病也接踵而来,糖尿病就是典型的富贵病、吃出来的毛病。这种在古代只有在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中流行的病,现在已经悄悄走进我们每一个人。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且患病率呈倍数增长,但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都很低。
《糖友厨房》是专门为无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糖友设计的一日三餐搭配参考图,并列出了一些通俗、易操作的搭配方法,旨在让糖友对于自己该怎么搭配食物一目了然。
注意:图片为饮食种类参考,具体饮食量应根据身高体重以及每日活动量来决定。
糖尿病饮食即健康饮食,所以此菜谱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家人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样适用。而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详细咨询主管医师或营养师以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说明:本菜单中所提及的食物重量均为生重。
- 控制每日摄入所有食物提供的总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应多吃一些大豆类蛋白
- 适当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讲究粗细搭配,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的食物
- 高纤维膳食,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菌藻类及魔芋食品等。多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坚持副食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 减少食盐摄入,每天最好在5克以下,做汤、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盐
- 坚持少食多餐,进餐定时定量,还要细嚼慢咽,交替进餐,间断进餐
- 多饮水,限制饮酒
- 尽量选择鱼、禽或瘦肉,减少不可见的脂肪摄入
- 腊肉、香肠、火腿应仅用一点来调节口味,因此类食品中的能量很高
- 烹调肉类等含油食物时尽可能少用油
- 在选择奶制品时,应该选用脱脂、低脂或低乳糖产品
-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用粗粮代替一半细粮,可以让富含纤维富含纤维的食物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混用。
主食
粗细搭配,每餐必食,3至8两(因人而异),七八分饱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每日主食量不能低于3两
注:因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等蔬菜淀粉含量较多,故归入主食类,大约2 ~3两此类食物 = 半两主食。
蔬菜
推荐每天食用1-1.5斤蔬菜
早晨3两
中午“3-2-1原则”
3两叶类蔬菜, 2两瓜类蔬菜, 1两菌藻类
晚餐食物内容可参考午餐
叶类蔬菜
白菜、菠菜、芹菜、韭菜、圆白菜、油麦、生菜、茼蒿、紫甘蓝、空心菜、豌豆苗、芥蓝、莼菜、菠菜、苋菜、芹菜等
瓜类蔬菜
绿豆芽、柿子椒、苦瓜、蒜薹、芦笋、菜花、西兰花、黄豆芽、茭白、冬笋、茄子、西红柿、黄瓜、洋葱、丝瓜、西葫芦、冬瓜、莴笋等含糖低的食物;
菌藻类
香菇、金针菇、蘑菇、木耳、海带、裙带菜、紫菜等
蛋白质
肉
推荐每日食用1~3两瘦肉
各类肉类推荐排名
兔肉>鱼虾>去皮鸡鸭鹅>牛羊>猪肉>排骨>火腿
蛋
煮鸡蛋1个/天或者蛋清2个
奶
脱脂/低脂牛奶1杯或豆浆一杯或酸奶一小杯
豆制品
豆腐1~2两/天(不吃油炸豆腐泡)
水果
每日4两/一个拳头大小
在血糖平稳时,两餐之间食用,
选择水分大的水果
调味品
油
25g(小瓷勺2.5勺,如吃一小把坚果则去一勺油,不吃油煎油炸等含油多食物)
盐
<6g(炒菜最后放盐,不吃咸菜及腌制品)
生熟食物换算方法1两大米:生重50克,熟重(米饭)130克;
1两面粉:生重50克,熟重(馒头)75克;市售馒头100克是指实际用面粉100克(2两)
1两肉食:生重50克,熟重35克;
60克带壳鸡蛋(1个大)=50克豆腐干=100克(2两)豆腐=20克无糖奶粉;
50克瘦肉(1两)切成肉片(20片)、肉丝(50丝)、肉块做熟后大约4-5块;
10克油大约1小瓷勺;
6克盐大约1啤酒瓶盖;
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08:2-42.
2.陈灏珠 林果为. (2013). 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向红丁.(2012). 糖尿病怎么吃. 青岛:青岛出版社
4.陈伟. (2003). 糖尿病一日三餐巧搭配.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于康 李宁 马方 陈伟. (2008).临床营养治疗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医生:这9种蔬菜是天然降糖药,糖尿病人常吃,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资料:《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年第15卷第3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年第44卷第1期;《食物与糖尿病》,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而饮食调整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蔬菜因含有特殊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堪称"天然降糖药"。
长期合理食用这些蔬菜,不仅能辅助降低血糖,还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去年冬天,我的一位患有2型糖尿病的长期患者李先生前来复诊。他告诉我,自从按照我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每天坚持食用某些特定蔬菜后,他的空腹血糖从原来的9.8mmol/L降到了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也从8.2%下降到了6.7%。
这种显著改善让他减少了降糖药的用量,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蔬菜降糖,科学有据众所周知,蔬菜是人体健康的守护者。但鲜为人知的是,某些蔬菜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不仅是食物,更是"良药"。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研究表明,合理选择蔬菜种类,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降低0.5-1.5mmol/L。
为什么某些蔬菜能成为"天然降糖药"?这主要归功于它们含有的特殊活性物质,如膳食纤维、多酚类化合物、类黄酮、硫化物等。
这些物质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糖代谢:减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输出等。
九种降糖"明星蔬菜"解析1. 苦瓜:苦中带"甜"的血糖管家苦瓜含有苦瓜皂苷、多肽P等活性成分,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
《中华糖尿病杂志》发表的研究证实,苦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苦瓜中的奎宁酸可抑制肠道葡萄糖转运蛋白,减少葡萄糖吸收。每周食用3-4次苦瓜,每次100克左右,能帮助稳定血糖波动。
但需注意,服用降糖药物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以避免低血糖风险。
2. 洋葱:厨房里的血糖调节器洋葱中含有丰富的槲皮素和硫化物,这些成分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发现,长期食用洋葱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峰值降低12-18%。
洋葱中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能增强胰岛β细胞活性,促进胰岛素分泌。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30-50克洋葱,可生食也可烹调。
红洋葱的降糖效果优于白洋葱,因为其槲皮素含量更高。
3. 西兰花:血糖稳定的绿色卫士西兰花含有丰富的萝卜硫素和吲哚-3-甲醇,这些成分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显示,每周食用3次以上西兰花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平均降低0.4%。
西兰花中的萝卜硫素可激活Nrf2信号通路,增强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对胰岛β细胞的伤害。建议轻度蒸煮后食用,以保留最大营养价值。
每次食用100-150克,每周3-4次。
4. 茄子:紫色的血糖守护者茄子皮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绿原酸,这些成分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发表的研究表明,茄子提取物能显著抑制α-糖苷酶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
茄子中的绿原酸能抑制肠道碳水化合物消化酶,减缓葡萄糖吸收速度。
烹调时尽量带皮烹饪,可炖、可烤、可炒,每次食用150克左右。
芦笋富含特殊的非淀粉多糖和皂苷,能有效调节血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临床观察发现,连续4周每天食用150克芦笋的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平均降低0.7mmol/L。
芦笋中的天门冬素具有温和的利尿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葡萄糖。
建议轻度水煮后食用,每次80-100克,每周2-3次。
6. 菜花:平衡血糖的白色精品菜花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和维生素C,对稳定血糖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刊登的研究证实,定期食用菜花可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糖代谢紊乱。
菜花中的维生素C是强效抗氧化剂,可减轻氧化应激对胰岛功能的损害。
建议清蒸或水煮后食用,每次150克左右,每周3次。
7. 冬瓜:清热利湿的血糖平衡器冬瓜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的功效,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显示,冬瓜具有温和的降糖作用,尤其适合夏季食用。
冬瓜的高钾低钠特性使其成为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夏季可制作冬瓜汤、冬瓜煲等,每周食用2-3次,每次200克左右。
8. 番茄:红色的血糖调控使者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降糖作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表明,长期食用番茄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15-20%。
番茄红素可减轻胰岛β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胰岛功能。建议生食或轻炒,每天80-100克。
熟食番茄比生食番茄的番茄红素更易被人体吸收。
9. 南瓜:温和调血糖的黄金食材南瓜含有特殊的多糖和钴元素,具有温和的降糖作用。
《中国糖尿病杂志》的研究报道,南瓜多糖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南瓜中的果胶能延缓胃排空,减缓葡萄糖吸收速度,避免餐后血糖急剧升高。
可蒸、炖或煮汤食用,每次100-150克,每周2-3次。
有效利用这些蔬菜的小窍门光知道哪些蔬菜好还不够,如何烹调和搭配也是关键。
许多糖友在这方面存在误区,如炒菜时间过长、过度油煎等,反而损失了蔬菜中的活性成分。
最佳烹调方式是清蒸或水煮,尽量保留蔬菜的完整性。避免高温长时间烹调,这会破坏蔬菜中的降糖活性物质。
可以尝试冷拌、凉拌或快速翻炒,保留最大营养价值。
蔬菜种类要多样化,不要只固定在某几种。
建议按照"三分生、七分熟"的原则,既保留了活性成分,又便于消化吸收。
糖尿病饮食"三原则"除了选择合适的蔬菜外,糖尿病饮食管理还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控制总热量,保持合理体重。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维持理想体重。
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减轻体重对控制血糖至关重要。
平衡膳食结构,注重多样化。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应合理搭配,蔬菜摄入量应占到每日食物总量的一半以上。
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养成规律饮食习惯,避免餐间零食,特别是高糖分食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舌尖上的糖尿病之芦笋炒肉
温馨提示:芦笋含有多糖体等成分,有助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的心脏病,选购芦笋时,要以鲜嫩,整条形状正直, 笋尖花苞紧密,无空心的,无开裂的,每次食用不要超过50克。
关注微信公众号laoke1114,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