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致癌(糖尿病致癌的药物有哪儿些)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高血糖,增癌症风险

近期,大庆研究(我国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进行的一项领先全球的糖尿病预防研究)长达30年随访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并进展为糖尿病,都会增加癌症风险。

研究发现,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分别为每千人每年6.06、6.77和7.18人。与正常人相比,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风险分别增加77%和2.34倍。一旦糖耐量受损进展为糖尿病,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加倍。

这些发现表明,当高血糖达到一定水平时,会有更强的致癌作用。

研究显示,在血糖波动大的人群中,血糖水平的升高与癌症的发生显著相关,但在血糖波动小的人群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这提示控制餐后血糖波动,可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预防。

研究还发现,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水平的增加,而非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与癌症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这提示长期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患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不过,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相比,进展为糖尿病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更大。

文/杨进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糖尿病人请注意,这8类食物不要碰,否则你的血糖会亮红灯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美食的诱惑,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有些食物并不适宜吃,否则很容易引起血糖飙升。我们来盘点8款这样的食物,糖友们注意管住自己的口。

01香肠

香肠属于肉类加工食品,不仅热量高,添加的盐分也不少,而且含有防腐剂,你也不知道它到底通过什么制作的。

研究发现(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做的一项研究),那些平均每周食用香肠等加工肉食品5次及以上的男性,比很少吃此类食品的男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46%。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不要吃这种加工食品,而是选择新鲜肉类来吃,而且如果食用的话,避免那些淀粉含量高的香肠。如果实在想要吃,可以适当通过食用坚果、低脂牛奶等等来取代红肉。

02稀饭

稀饭(大米粥)的升糖指数达到了89.4,比大米的升糖指数都高,属于典型的高升糖指数食物。煮得越软烂的大米粥,淀粉会大量溶解到水分中,更容易消化吸收,喝完后血糖升高更快。

如果实在想喝粥,可以喝点杂粮粥,或者在粥中加入低升糖指数的蔬菜、虾肉等等,也可以适度拉低平均升糖指数,弱化对血糖的影响。

03糯米

糯米的升糖指数更高,达到了90多,里面包含的碳水化合物非常多,如果过多食用,容易被肠胃吸收,增加胰岛细胞负担,引起血糖升高。

因此,像粽子、年糕等以糯米为原料的食品,糖尿病人应该远离。

04油条等油炸食品

经过高温油炸的食物,如油条、油饼,是以直接影响血糖的面粉为原料,脂肪含量还很高,不仅容易发胖,而且也会让血糖血脂进一步升高。

此外,油炸的工序不仅使食材本身的营养遭到了破坏,而且还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尤其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05猪蹄

猪蹄美味可口,还富含胶原蛋白,颇受大家喜爱,但是猪蹄也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尽量还是少吃猪蹄,可以改吃精瘦肉等食物。

06蜜饯果酱

蜜饯味道酸甜可口,是很常见的零食,但蜜饯也是含糖量极高的食品,还有很多添加剂,糖尿病人食用的话,要慎重。

相比果干,大家可以选择新鲜的水果,比如橙子、火龙果等。

07烤地瓜

烤地瓜的升糖指数达到了94,属于高GI食物,糖尿病人食用烤地瓜的话,很容易导致血糖飙升,建议不要吃。

此外,烤红薯除了升糖快外,还含有大量淀粉,吃完容易转化成脂肪堆积,让人长胖。

08瓜子

很多人习惯在休闲娱乐时嗑瓜子,但是瓜子属于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每100克瓜子,热量大于570千卡。对于糖尿病来说,还是慎吃为好。

当然,糖尿病人是可以选择一些原味的坚果来代替的,比如核桃、开心果、碧根果等等,注意每天的食量控制在15g以内即可。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世卫正式明确: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据世卫组织官网7月14日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今天(7月14日)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

IARC引用了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JECFA则重申了40mg/kg体重的可接受每日摄入量。

原文如下:

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结果发布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下称联合专家委员会)今天发布了无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2B组),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化学)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制品,包括减肥饮料、口香糖、明胶、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麦片、牙膏和止咳药水和维生素咀嚼片等药物。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每年,每6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正在不断扩大科学探索,评估癌症的可能诱发或促进因素,以期减少患病数和人类死亡,”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Francesco Branca博士说。“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在常用量方面安全性不是主要问题,但已对潜在影响作了描述,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来进行调查。”

两个机构的审查既独立又相互补充,目的是评估与食用阿斯巴甜相关的潜在致癌危害和其他健康风险。这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首次对阿斯巴甜进行评估,也是联合专家委员会对其开展的第三次评估。

经过审查现有的科学文献,两方面的评估都指出癌症(和其他健康影响)方面的现有证据存在局限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人类癌症(特别是肝细胞癌这种肝癌)方面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第2B组)。在实验动物中发现的致癌证据也有限,与导致癌症的可能机理有关的证据同样有限。

联合专家委员会得出结论,所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公斤体重0—40毫克这一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委员会重申,人们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例如,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减肥软饮料,一位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饮用9—14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危害确认工作,是通过确认一种物质的具体特性及其造成危害(即癌症)的可能性来了解其致癌性的首个基本步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分类反映了某种物质是否会引起人类癌症的科学证据的强度,但它们并不反映在特定暴露水平下发生癌症的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危害评估考虑了所有类型的暴露情况(如饮食暴露、职业暴露)。证据强度分类第2B组是最高4个级别中的第三级,并且通常用于存在有限但不令人信服的人类癌症证据情况或具有令人信服的实验动物癌症证据情况,但不能同时用于两种情况。

“人类和动物致癌性的证据有限,致癌性如何发生的机理证据也有限,这一发现强调了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来完善我们对食用阿斯巴甜是否构成致癌危害的理解,”来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著规划的Mary Schubauer-Berigan博士表示。

联合专家委员会所做的风险评估确定在特定条件和暴露水平情况下发生特定类型伤害(即癌症)的可能性。联合专家委员会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分类纳入其审议内容的情况并不罕见。

“联合专家委员会还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考虑了癌症风险的证据,并得出结论,食用阿斯巴甜与人类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的证据并不令人信服,”世卫组织食品和营养标准和科学建议处处长Moez Sanaa博士说,“我们需要开展更好的研究,在现有队列中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并重复开展饮食问卷调查。我们需要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与胰岛素调节、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相关的机理途径的研究,特别是与致癌性相关的研究。”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联合专家委员会对阿斯巴甜影响的评估,是基于从一系列来源收集的科学数据,包括同行评议论文、政府报告和出于监管目的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已经过独立专家的审查,两个委员会都已采取措施确保其评价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卫组织将继续对新的证据进行监测,并鼓励独立研究小组进一步研究阿斯巴甜暴露与消费者健康影响之间的潜在联系。

转自: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来源: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