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尿少(妊娠糖尿病尿少怎么办)
尿量过多过少,糖友都须警惕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金萍 □主治医师 杨文君
提起糖尿病,大家往往会想起典型的多尿、多饮症状,但其实糖尿病也会造成患者尿液减少,只是二者机制不同。
多尿。当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约10毫摩尔/升)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就会形成渗透性利尿,从而导致多尿。即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24小时尿量甚至可达5000~10000毫升。随着尿量的增多,机体水分丢失严重,饮水有助于防止血浆渗透压升高,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绝不能因害怕多尿而限制饮水量。临床中,经常会有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但摄水不足,而导致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患者可出现严重脱水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死亡率较高。
少尿。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现少尿。比如糖尿病肾病患者,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下降、尿量减少,伴全身水肿和高血压。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此外,神经源性膀胱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排尿异常的常见原因。长期高血糖状态所导致的神经损害及膀胱功能障碍可诱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表现为排尿无力、尿潴留,也可尿失禁,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梗阻性肾病。若出现排尿障碍,大家应尽早至正规医院就诊,完善膀胱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往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手术及留置导尿、神经电刺激等物理疗法。
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尿多尿少均可出现。糖友们平常要密切关注小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尽早治疗,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少尿和无尿的救治原则
正常成人24小时的尿量为1000~2000毫升。如患者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如患者24小时尿量小于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
病因
(一)肾前性
1.有效血容量减少: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重度脱水、大出血、肾病综合征和肝肾综合征,大量水分渗入组织间隙和浆膜腔,血容量减少,肾血流减少。
2.心脏排血功能下降: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肺复苏后体循环功能不稳定;血压下降所致肾血流减少。
3.肾血管病变:肾血管狭窄或炎症,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长期卧床不起所致的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妊娠期高血压病等引起肾动脉持续痉挛,肾缺血导致急性肾衰竭。
(二)肾性
1.肾小球病变:重症急性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炎因严重感染、血压持续增高或肾毒性药物作用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
2.肾小管病变:急性间质性肾炎,包括药物性和感染性间质性肾炎;生物毒素或重金属及化学毒素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严重的肾盂肾炎并发肾乳头坏死。
(三)肾后性
1.各种原因引起的机械性尿路梗阻:如结石、血凝块、坏死组织阻塞输尿管、膀胱进出口或后尿道。
2.尿路的外压:如肿瘤、腹膜后淋巴瘤、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前列腺肥大。
3.其他:输尿管手术后,结核或溃疡愈合后挛缩瘢痕,肾严重下垂或游走肾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等。
诊断程序
1.注意有无脱水、失血、药物过敏中毒史、休克史、肾脏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排尿困难史、糖尿病史等。
2.体格检查时应注意脱水情况、血压及末梢循环情况、皮肤有无出血点等,同时还应注意前列腺、肾脏及膀胱积尿量的检查。
3.实验室检查 包括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检查,若怀疑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做相关常规检查。
4.器械检查 B超、CT等检查对确定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肾盂积水及结核等帮助很大。
初步处理
1.卧床休息,积极寻找病因,使患者保持安静;一旦明确病因后,则应积极针对病因治疗。如休克者应及时选用血管活性药等。
2.控制液体的输入,具体补液量公式为:当日补液量约为400毫升 前一天尿量。
3.纠正电解质紊乱,如严格控制钾盐的摄入,若已存在高钾血症者,可根据高钾程度(按临床表现、心电图、血钾测定综合分析)以及有无低钠血症和酸中毒的严重程度,来选择下列方法。
(1)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毫升),或静脉注射11.2%乳酸钠(100毫升)。
(2)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40毫升)。
(3)胰岛素(16~20单位)加入25%葡萄糖液(200毫升),静脉滴注,以促使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
(4)口服离子交换树脂(15~20克)加入25%山梨醇(100毫升)中口服,三四次/天;也可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钠(40~80克),3次/天,口服,可伴服山梨醇。
(5)患者在少尿期还可能存在低钠血症和低血钙与血磷现象,前者以限制水分摄人为主,后者主要出现在酸中毒纠正后,当出现低血钙抽搐时,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一二十毫升),3次/天,必要时以100毫升葡萄糖酸钙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缓慢滴注。
4.纠正酸中毒 一般情况下少尿和无尿引起的酸中毒大部分为代谢性酸中毒,因此治疗的关键主要在于消除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其次是应用碱性药物来纠正,可选用5%碳酸氢钠2~4毫升/(千克·次);或11.2%乳酸钠1~1.5毫升/(千克·次);对忌用钠盐的患者,可选用7.28%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两三毫升/(千克·次)静脉滴注。以后根据临床表现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可重复一两次/天。
5.防止感染 通过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来合理选用对肾脏无毒性或损害小的抗生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剂量应减为常用量的1/2~1/3。另外,对卧床患者应加强护理,及时翻身,避免肺部并发症和褥疮的发生。
(摘自《全国基层卫生人员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羊水不足别乱补!椰子水越喝血糖越高,科学补水3步稳胎
Part 1|羊水不足的危害与误区羊水不足(羊水指数≤5cm)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发育受限或畸形。盲目补水(如大量饮用椰子水)可能引发妊娠期高血糖,反而加重风险。
Part 2|羊水不足的5个身体信号
00001. 尿少色深:尿液减少且颜色深,提示母体脱水。
00002. 胎动异常:12小时内胎动<30次或骤减,可能因羊水不足导致胎儿活动受限。
00003. 腹部紧绷疼痛:子宫包裹感增强,频繁发硬或规律疼痛需警惕。
00004. 宫高增长缓慢:产检宫高值低于孕周正常范围。
00005. 皮肤干燥口渴:长期缺水间接减少羊水量。
Part 3|椰子水补羊水的真相
· 电解质失衡风险:椰子水含高钾、钠,过量饮用可能打破电解质平衡。
· 糖分陷阱:可溶性糖分易引发妊娠期高血糖,每日建议不超过200ml。
Part 4|科学补水3步法
00001. 短时大量饮水:2小时内饮用1500-2000ml温水(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慎用。
00002. 长效补水:每日少量多次饮水2000ml,搭配无糖豆浆、低糖椰汁(≤200ml/天),辅以高水分蔬果(如黄瓜、番茄)。
00003. 医疗干预:静脉输注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改善严重脱水;吸氧促进胎儿血液循环。
Part 5|常见误区需警惕
· 狂喝汤水:高油脂、嘌呤汤水可能诱发妊娠高血压。
· 利尿食物:芹菜籽、蒲公英茶加剧脱水。
· 自行补血:盲目补铁加重肝脏负担,需遵医嘱。
Part 6|紧急就医的3种情况
00001. 胎动消失超2小时:提示胎儿严重缺氧。
00002. 规律宫缩伴腹痛:未足月每小时宫缩≥4次,可能早产。
00003. 羊水指数≤3cm:B超显示羊水深度<2cm时需终止妊娠。
给准妈妈的提醒
· 记录胎动:异常时立即就医。
· 科学补水:以白开水为主,控制糖分摄入。
定期监测:孕晚期每周胎心监护,3-5天复查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