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豆角吗(糖尿病人吃豆角行不行)

苏医生健康科普 0
文章目录:

豆角是糖尿病“加速器”?劝告:若要控制血糖,牢记“7不吃”

“豆角炒肉这么家常,糖尿病人真的不能吃了吗?”
“不是说多吃蔬菜好吗?怎么豆角也‘出事’了?”

最近关于“豆角是糖尿病加速器”的说法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不少中老年朋友在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有人一口锅里的豆角还没咽下去,就在网上看到“糖友慎吃”的提醒,赶忙放下筷子;还有人干脆拉黑了豆角,不明白这道陪伴几十年的家常菜,怎么突然成了“血糖杀手”。

但真相到底如何?豆角真的该被打入“糖尿病黑名单”吗?

正值三伏天,是血糖最容易“失控”的时节。天气炎热、食欲波动、运动减少,再加上各种时令蔬菜轮番上桌,糖尿病患者稍不注意,血糖就像气温一样“蹭蹭往上冒”。

前不久,一位60多岁的老李因血糖飙升住进了我所在的内分泌科。他平时自认为饮食控制得不错,一天三顿饭都有蔬菜,主食也不过量。

可一查饮食记录,我们发现他几乎每天都吃豆角,而且一吃就是一大盘,“炒肉、炖土豆、做焖面,顿顿少不了”。

这才意识到,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道看似健康的“绿叶蔬菜”上。

那豆角到底能不能吃?要不要“封杀”?这里必须说清楚:豆角本身并不是糖尿病的“加速器”,问题出在怎么吃、吃多少、怎么搭配!

从营养成分上看,豆角的糖分含量并不算高,每100克豆角的碳水化合物约为7克,升糖指数(GI)约为30~40,属于低GI食物。

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吃豆角并不是“清炒”那么简单,而是“炒肉 豆角 宽粉 土豆 焖面”,一大锅下去,油脂高、碳水多,血糖想不升都难。

特别提醒:烹饪方式决定了“同样一份豆角”的血糖影响。

比如“干煸豆角”油量大,油脂本身虽不直接升血糖,但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再加上配料丰富,糖友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过多热量和碳水。

所以,豆角不是“加速器”,错误的吃法才是。

那到底哪些食物才是糖尿病患者真正应警惕的“血糖陷阱”?作为一名坐诊多年的内分泌科医生,我常常在门诊反复提醒糖友:想稳住血糖,这“7种食物”尽量少碰或不碰。

第一,不喝含糖饮料。包括水果味饮料、奶茶、运动饮料,哪怕写着“0脂肪”也别轻信。2023年《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明确指出,含糖饮料是导致高血糖的“头号推手”。

第二,不吃油炸点心。炸糕、油条、炸麻花,糖油混合型食物不光升血糖快,还增加血脂,诱发心脑血管病。

第三,不碰高糖水果。比如榴莲、荔枝、香蕉干、葡萄干,糖分集中,升糖快。水果可以吃,但要选低糖的,如苹果、柚子,量也要控制在每天200克以内。

第四,不吃精制甜点。蛋糕、奶油面包、米糕等高GI食物,吃完血糖飙升毫不意外。尤其是早餐吃这些,等于给血糖“打鸡血”。

第五,不吃高淀粉蔬菜。比如土豆、山药、莲藕、南瓜等,虽然是“蔬菜”,但含糖量不低。尤其是和主食一起吃,更容易“碳水叠加”。

第六,不吃腌制咸菜。很多人不知道,腌菜中含有大量盐分和糖分,长期吃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对糖尿病患者尤其不利。

第七,不吃不明食材的外卖。很多外卖菜油多盐重,糖分不明,即便是看似“清淡”的菜,可能也用了大量调味汁,暗藏糖分。

这“7不吃”,不是吓唬大家,而是临床中一个个“血糖飙升”的真实案例教会我们的。

记得有一位70岁的糖友张阿姨,每天早上喜欢吃一碗“加料八宝粥”,认为有营养、补身体,结果一个月下来糖化血红蛋白从7.2升到了9.1。

我们仔细看了成分,里面的大枣、葡萄干、糯米、红糖,可都是血糖“炸弹”。

要控制血糖,不能只盯“糖”和“米饭”,而是要整体看每一口吃进去的食物。

从西医角度看,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讲究“总热量控制 碳水管理 均衡营养”。《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合理膳食结构是控制血糖的基石。

我们不能简单地“封杀”某种食物,而是要看它的“整体搭配”和“摄入频率”。

回到豆角,其实它富含膳食纤维、植物蛋白,还有一定的降脂作用,适量食用对糖友并非百害无一利。

关键在“量”和“搭配”。建议糖友炒豆角时少油、少盐、不加肉或加工品,控制在一顿1小碗以内,搭配全谷类主食、优质蛋白,才能既满足口腹之欲,又不让血糖“起飞”。

作为医生,我常常告诉患者:“饮食不是限制,是管理”。不是不能吃,而是要聪明地吃。

掌握正确饮食方法,比一味忌口更重要。

如今正值暑期,亲朋聚会频繁,各类美食诱惑大增。糖尿病朋友们要格外注意饮食节制,切忌“节日放纵型进食”,也不要自己吓自己,把所有食物都当“毒药”。

科学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如果你或者家人是糖尿病患者,不妨从今天起,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地图”,把“7不吃”贴在冰箱门上,每天多一个选择就少一分风险。

糖尿病并不可怕,怕的是“习惯性忽视”和“自以为是健康”。愿你我都能用科学的态度,赢得对血糖的掌控权。

你有没有在饮食上踩过“血糖大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可以点赞、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糖友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3年)[S].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8种高糖蔬菜会快速拉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

一般来说,医师和营养师总会建议病人多吃新鲜蔬菜,因为蔬菜低糖、低脂、低热量。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蔬菜的含糖量是比较高的,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就得多加注意,控制食用了。

1.荷兰豆

荷兰豆吃起来就能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荷兰豆属于高糖蔬菜,吃250克荷兰豆的含糖量就相当于1 斤绿叶蔬菜了。

如果炒了荷兰豆又非常想吃的话,可以少吃几口米饭,来控制整体的糖分摄入。

2. 豆角

夏天快来了,又到了吃豆角的时节,豆角虽然是一到很美味的家常菜,但是糖分却比荷兰豆的糖分还要高,所以豆角最好是少吃。

3. 毛豆

毛豆吃起来虽然感觉不到甜味,但是含糖量也很高,仅70克毛豆的热量就抵得上1斤绿叶蔬菜了,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4. 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都是很高的,不过胡萝卜本身的含糖量也要比一般的蔬菜高,所以也尽量要少吃。

5. 芋头

芋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且其含糖量和升糖指数较高。食用后,会让血糖明显升高。

不过,血糖控制得不错的朋友,可以吃适量芋头,但应减少相应主食的量,每吃100克芋头应减少25克主食,以保证血糖平稳。

6. 香椿芽

不得不说,香椿芽炒鸡蛋简直太诱惑了,几乎能勾起所有人小时候的回忆,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吃香椿芽的时节,它营养丰富,甚至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或加强胰岛素的作用。但因其含糖量偏高,建议大家一餐食用量不超过20克。

7. 菱角

菱角,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蔬菜。古时候有的人会以它代替粮食。它属于含淀粉量较高的蔬菜,多吃不利于控糖。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50克。

8. 甜菜

甜菜又叫红菜头,和名字一样,糖分很高,除了水分就是糖分了,食用后血糖升高会比较明显,建议糖友最好是不要吃。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豆角?如何科学搭配饮食?

文 | 中医益肾

编辑 | 中医益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豆角这么健康,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能吃?这是认真的吗?!”
嘿嘿,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不起眼,却能让人“啊这”的健康话题。豆角,咱们餐桌上的“常驻嘉宾”,不论是清炒还是炖肉,都能拿捏住味蕾。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它可不是什么“无害小可爱”。别眨眼,接下来我给你好好唠唠,糖尿病患者和豆角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如何科学搭配饮食,把健康稳稳抓在手里!

1. 豆角,糖尿病患者的“地雷”?真相让人哭笑不得!

先来个趣味冷知识:豆角是“淀粉家族”的隐藏成员!
很多人以为,豆角这种绿油油的蔬菜,肯定是低糖、低热量的“健康天使”。结果呢?你猜怎么着?豆角其实是个“伪装者”,它的淀粉含量比普通的绿叶菜高得多!你以为在吃菜,实际上是在偷偷吃“碳水炸弹”!

举个例子,100克豆角的淀粉含量大约在5%-10%之间,跟它那些“蔬菜兄弟”比,简直像个穿着绿衣服的“碳水小胖墩”。

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对碳水化合物特别敏感,吃进去之后,这些“淀粉”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飙升。简单来说,糖尿病患者吃豆角,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一颗小石子,血糖“浪花”说翻就翻!

2. “那我是不是一点豆角都不能碰了?!”别慌,有讲究!

听到这儿,糖尿病患者估计有点紧张:“完了完了,以后豆角是不是要绝交了?”别急!豆角虽然有点“调皮”,但咱们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只是得讲“策略”。

第一招:少量吃,控制总碳水摄入
如果你今天特别想吃豆角,那其他含淀粉的食物,比如米饭、面条,就得乖乖减量了。记住,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是有上限的,不是豆角的问题,而是你要学会“算账”!

第二招:搭配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
豆角虽然“碳水含量高”,但它的升糖指数(GI)并不算太离谱。只要搭配一些低GI的食物,比如绿叶菜、鸡胸肉、鱼肉,豆角带来的血糖波动就不会那么明显。简单来说,就是用健康的“队友”来帮它打掩护。

第三招:注意烹饪方式
别把豆角炖得太烂!煮得越软烂,淀粉越容易分解成葡萄糖,升糖速度就越快。所以,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过度烹饪的豆角,清炒或稍微焯水就好。

3. 糖尿病饮食搭配宝典:不光管住嘴,还得会吃!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不是靠“少吃”就能解决的,关键还得“吃对”。在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份“糖尿病友好型饮食搭配指南”,让咱们吃得健康又开心!

(1)主食挑“三低”选手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首选是低升糖指数、低热量、低加工的“三低”选手,比如:

  • 全谷物类:糙米、燕麦、藜麦。
  • 根茎类:紫薯、山药(适量)。
  • 豆类:鹰嘴豆、红小豆。

这些食物升糖慢、饱腹感强,能让你“吃饱不发胖,血糖稳如老狗”。

(2)多吃“绿叶战队”

绿叶蔬菜是糖尿病患者的“亲密战友”,比如菠菜、油菜、生菜、芹菜。它们不仅低糖低热量,还富含膳食纤维,能帮你“拦截”一部分糖分的吸收,让血糖涨得没那么快。

小提示:蔬菜要占每天总食量的一半以上,绿叶菜越多越好!

(3)优质蛋白不能少

蛋白质是糖尿病患者的“好基友”,它对血糖的影响几乎为零,还能帮你增强身体免疫力。优质蛋白来源包括:

  • 动物蛋白:鱼肉、鸡胸肉、瘦牛肉(少油烹饪)。
  • 植物蛋白:豆腐、豆浆(无糖)、毛豆。

不过,别因为“蛋白质好”就猛吃,适量就够,别给肾脏增加压力。

(4)坚果水果有讲究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有两个字必须记住:节制!
优先选择低糖水果,比如:草莓、蓝莓、柚子、猕猴桃。至于坚果,像杏仁、核桃这种不含糖的健康零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稳定血糖。

4. 常见误区,别再踩雷了!

有些糖尿病患者光听一半就开始自己制定“奇葩饮食计划”。比如:

误区1:不吃主食,天天吃肉
很多人以为“主食升糖,那我不吃主食总可以了吧?”这个想法真的不靠谱!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期不吃主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还可能引发低血糖,反而更危险!正确做法是少量多餐,均衡摄入

误区2:只吃“无糖”食品
看到“无糖”就放心大胆地吃?别被包装骗了!很多“无糖食品”虽然不加蔗糖,但可能含有其他糖类或热量,比如麦芽糖醇。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看营养成分表,别光看广告!

误区3:水果自由,随便吃
“水果天然的,应该没事吧?”朋友,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不少水果的含糖量高得让你“怀疑人生”,比如榴莲、香蕉、葡萄,吃一口可能就让血糖“坐上过山车”。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讲究量,一天不要超过200克

5. 最后唠叨几句,健康饮食没那么难!

好了,今天的“糖尿病饮食小课堂”差不多到这儿了。总结一下,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豆角,而是吃的时候要有“策略”——少量、搭配、注意烹饪。除此之外,平时的饮食要多选低升糖、低热量的食物,均衡搭配,别让血糖“翻车”。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吃得健康,不是为了委屈自己,而是为了活得更开心、更长久!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赶紧转发给身边的糖尿病朋友吧!毕竟,健康知识越多人知道,咱们的医生就能少加几次班啦!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官方网站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