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伤口不愈合 糖尿病(伤口难愈合是不是就有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比一般人难愈合?

1.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高,细胞外液渗透压高,导致水从细胞内渗出,体液平衡破坏,伤口难于愈合。 2. 糖尿病患者防御功能减弱,血糖升高利于细菌生长,同时自身抵抗力下降,白细胞在高糖环境下杀伤力下降,也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3. 糖尿病患者组织修复功能受损,高糖降低细胞运输氧到组织的能力,组织局部缺氧、水肿,也影响伤口愈合。 4. 糖尿病患者神经血管异常,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会引起内皮血管损伤,造成血液运输障碍。由于缺氧、血液循环受阻,营养供应不足,药物也难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伤口。

糖尿病患者首先要避免出现外伤,如果出现创伤,必须细心照料,特别是伴有神经损害患者,往往感觉不到伤口疼痛,更易发生伤口感染。(via 北京老年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糖尿病患者伤口难愈合?中大五院创面修复专家:千万不能拖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达 通讯员 姜鑫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因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常伴多种并发症,皮肤溃疡就是其一。

患者为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受访者供图

73岁的汪叔得糖尿病20多年了,10多年前他开始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皮肤溃疡,右侧小腿反复出现大片红斑,治疗后红斑均可消褪。但近期,他右小腿再次出现红斑,与此前不同的是,他还伴有发热、寒战等症状,且小腿前侧出现了一个新的大“脓包”,在外院就诊后虽然红斑得到了控制,但小腿前侧的“脓包”变成了巨大“腔洞”,严重影响日常行走,血糖也有较大波动,遂到中大五院创面修复与烧伤外科就诊。

创面修复与烧伤外科副主任黄新锋、医生莫世富等医护团队在对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的同时,予外科保守清创控制感染,结合使用新型功能性敷料、氦氖激光光学治疗等物理促愈疗法,辅以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支持治疗。一周后,汪叔右侧小腿的“腔洞”已经愈合了80%,能正常下地行走。

据悉,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溃疡是糖代谢异常、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伤口易受损且修复能力差,如不及时处理进而引起深部组织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伤口愈合困难,导致病情加重。

黄新锋表示,糖尿病患者血糖本身比较高,在高血糖状态下细菌容易滋生繁殖。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皮肤溃疡,感染的风险比普通人更高,且更加难以控制,如果不及时、规范处理,可能造成溃疡处感染扩散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莫世富提醒,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治疗难度高、周期长,因此,该病“防大于治”,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稳定的同时,要经常关注自身皮肤状况,注重日常生活护理。一旦发现伤口久治不愈,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亦不可轻信谣言、偏方,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溃疡性质评估,彻底清创、正规治疗才是创面修复和愈合的科学方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

校对 | 彭继业

血糖高的人也可能低血糖?伤口久不愈合也是糖尿病征兆?

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患者都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因此不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对此,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师谢沂均。他表示,这个说法不正确。“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由于使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很多患者会出现下一餐餐前低血糖,此外用药时间与用餐时间不匹配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会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加快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程,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死亡,因此一定要重视和警惕。谢沂均提醒,如果发现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应及时给患者口服15~20g葡萄糖缓解,或其他含糖果汁、牛奶、点心等。

没什么症状,血糖高就不用管?

何为糖尿病?糖尿病是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严重时会带来肾衰减、心脏病发作、下肢截肢、失明等风险,一旦患上糖尿病需终身管理。

谢沂均表示,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其中1型糖尿病高发于年轻人群体、2型糖尿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孕妇则要警惕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患者体型偏瘦,发病速度快,发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2型糖尿病通常是后天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发病群体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并且发病速度缓慢。

伤口久不愈合也是糖尿病征兆

由于早期症状不显著,很多患者往往是已经患病了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糖尿病?

谢沂均表示,如果年龄40岁以上,肥胖且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都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规避糖尿病的风险。

他提醒,尽管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频尿、尿量增多,口渴且疲乏无力,食欲出现大幅度改变但是体重下降等征兆。除此之外,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皮肤容易感染,或伤口久不愈合,容易出现龋齿等症状,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五驾马车”:药物治疗、饮食管理、运动、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

谢沂均表示,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体重超重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饮食注意控制糖分,减少高GI(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包括糖果、甜点、糖饮料等,选择低GI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食物、蔬菜和豆类,还要注意控制血压和血脂,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对于已经得了糖尿病的患者,还需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餐前、餐后、睡前血糖及凌晨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坚持用药,不要自行停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吴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