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空腹血糖高(糖尿病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高怎么办?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高,首先应排除测量不准确的情形。
4种情况会影响空腹血糖的准确性1.测定时间不是空腹状态 糖尿病人日常复诊查空腹血糖,应禁食8小时后的早8点前进行血糖检测,以此得到准确的空腹血糖数据。血糖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其中受饮食的影响较大。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在晚餐后血糖升高的过程可维持6- 8小时,此后逐渐恢复到原来空腹的水平。当空腹时间超过8小时后,血糖大多有所下降,无法反映真实的空腹血糖水平。但也有少数人在空腹时间超过8小时后会发生血糖轻微的上升。
2.测定血糖前停药了 空腹血糖测定可反映糖尿病患者前晚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测定空腹血糖前,既往的用药不要自行停止。
3.测空腹血糖前一天的饮食因素 测血糖前一晚不要过分节食甚至不吃晚餐,虽然空腹时间超过12小时可能使测定的血糖值低一些,但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空腹血糖水平。查空腹血糖前尽量不要大量喝水,如口渴可少量饮用白开水(300毫升),但不可多饮。喝水过多可使血液稀释而干扰血糖的检测结果。
4.其他干扰因素 除了饮食外,还有情绪、运动等都会对空腹血糖产生影响。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的活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3种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排除上述情况后,当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升高时,需要鉴别以下三种情况,三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不同。我们应加强自我血糖监测,尤其是对凌晨3:00血糖和晨起时空腹血糖的监测,并找医生帮助分析调整治疗方案。
1. 血糖未控制好, 整个夜间均处于高血糖状态。
2. 半夜发生了低血糖,导致血糖反跳引起空腹血糖升高,即苏木杰效应。这种情况可以在睡前适量加餐,或遵医嘱调整用药,比如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
3. 在其他时间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凌晨 4-5点钟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上升,即黎明现象。
空腹血糖升高的6个原因及对策,给您总结好了
几乎每位糖尿病患者都会遇到空腹血糖高的烦恼,因为空腹血糖是一天血糖的基础,如果空腹血糖高,那么一天的血糖很可能都处在红色高值阶段。
很多患者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只是增加药物剂量或加强活动量,却往往忽略了隐藏在空腹血糖高背后的真相。
下面就为您详细分析什么是空腹血糖,为什么要关注空腹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升高的6 个原因及对策。
什么是空腹血糖
糖友应首先了解什么是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0个小时后所测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属于空腹血糖。
为什么要关注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对我们糖友很重要,因为空腹血糖能够:
- 反映前一天晚上的用药是否合理;
- 间接反映机体自身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 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从而有助于判断病情;
- 有助于判断药物的远期疗效。
空腹血糖高就代表我们的胰岛细胞整夜不能很好的休息,因为我们的胰岛细胞一旦发现血糖高,它就要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来降血糖。
如果是长期晚上胰岛细胞得不到好好的休息的话,那整个胰岛功能会越来越差。
除了让我们的胰岛功能越来越差以外,最主要的是它会影响到我们胰岛功能的发挥,也就是影响到餐后血糖。
这主要是因为一整个晚上,由于胰岛细胞不停地在工作,它的夜间胰岛素消耗比较多,往往胰岛素储存会不足,再加上胰岛细胞比较疲惫,反应变慢。
当我们吃完饭以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分泌胰岛素(第一时相胰岛素),它就会分泌不足。
所以,很多糖尿病人空腹血糖高,往往是餐后半小时、餐后一小时血糖很难控制,升得非常高。
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及对策
知道了空腹血糖高的危害,我们不能单用增加药物剂量的方法来降血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尽快寻找影响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对症处理。
1.晚餐吃太多、睡前加餐、有应酬或工作太忙导致晚餐时间过晚(空腹时间不足8个小时)会导致第2天空腹血糖偏高。
对策:合理饮食,三餐能量热卡按照1/3、1/3、1/3或1/5、2/5、2/5分配,尽量按时进餐,睡前不加餐(除非低血糖),即使睡前加餐也要把晚餐的能量分到睡前加餐的能量中。
2.不合适的晨练也会影响空腹血糖。有的患者习惯比较好,有早起后锻炼身体的习惯,即使知道要测空腹血糖也不例外,规定里面只说不要吃东西,没有说不让锻炼。
其实运动后的血糖一般会下降的,若血糖反而升高可能是在运动中发生了轻度低血糖,低血糖又导致反应性血糖升高。
对策:空腹不运动前测血糖才能真实反映你的空腹血糖水平。
3.由于工作上或生活上的各种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可能会带来失眠症状。这种负面情绪、焦虑、失眠会导致次日早上的血糖上升。
对策:自我调节心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睡眠时间在6-8小时之间。
4.发生急性感染或外伤或某些特殊疾病(如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缓慢,进而发生胃内食物潴留)等应激因素导致血糖升高。
对策:发生急性感染或外伤或某些特殊疾病时应尽快至医院就诊、对症处理,避免血糖长期处于高值阶段,而不是随意调整降糖药。
5.苏木杰现象导致空腹血糖高。
苏木杰现象是指由于降糖药用量过大或过度饥饿而引起的短暂低血糖,随后又出现血糖反跳性增高的现象。
这种反应实际上是人体对血糖平衡的一种自我调节,当人体出现低血糖后,机体内的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促进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以帮助机体纠正低血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反应才使体内血糖不至于过低而发生危险。
对策:
- 将晚餐前或者睡前的降糖药减量;
- 将晚餐的1/3放在睡前食用,适合需控制晚餐后血糖而无法减量药物的患者。
6.黎明现象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黎明现象是指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清晨3~9时)由于各种升糖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导致肝糖原输出过多,引起清晨空腹血糖升高。
对策:
1.晚餐前或者睡前降糖药加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无二甲双胍禁忌证的患者,可在睡前服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肝葡萄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控制空腹血糖。
3.使用预混胰岛素的糖友,更换注射部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由快到慢的注射部位为:腹部、上臂、大腿和臀部。
如将晚餐前的预混胰岛素改在臀部注射,可让其吸收变缓,有助血糖控制。但要注意,此法可能对晚餐后的血糖控制产生不良影响。故晚餐后可以加强餐后运动帮助控糖。
4.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的,可换成中效胰岛素于臀部外上1/4处注射。
- 中效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不同,前者6~8小时在体内可达到最大的药物浓度,后者作用平和,无药物浓度的高峰低谷,持续时间达24小时。利用中效胰岛素的药物浓度高峰,可以拮抗黎明现象。
- 注射预混胰岛素的糖友,可考虑将50R更换为30R,以增加中效胰岛素的含量而抵制黎明现象,更换剂型后胰岛素的用量需要略微调整。
发生黎明现象的糖友需调整药物治疗者,建议咨询专科医师,不随意调整药物。
如果糖友不能找到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应尽快至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帮你判断空腹血糖高的原因,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帮你尽快走到控糖正轨上!
作者:沐欣欣
糖尿病空腹血糖高怎么办?
糖友如果早晨空腹血糖高,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苏木吉反应,另一种是黎明现象。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正好相反,处理也相反,所以糖友一定要通过血糖监测来分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苏木吉反应”和“黎明现象”是糖尿病患者两种常见的临床表现,二者均可表现为空腹高血糖的症状。很多患者甚至一些基层医生都会将两者混淆,一看见血糖高,就认为是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不足,盲目地加大药物用量,从而导致低血糖昏迷等严重事件的发生。
因此,正确区分“苏木吉反应”和“黎明现象”现象,对安全、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木吉反应”通常是指继发于严重低血糖之后的反跳性血糖升高,这种反应实际上是机体对低血糖的一种保护性自我调节。
具体说来,当人体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低血糖之后,会激发体内的升糖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帮助机体自行纠正低血糖。健康人由于其胰岛细胞功能正常,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亦随之增多,使血糖得以恢复正常但不至于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致使其低血糖之后的血糖水平呈反跳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降糖药用量越大,血糖反跳越高。糖尿病人出现“苏木吉反应”的常见原因有胰岛素使用过量、睡前没有按时加餐等。
“黎明现象”指患者夜间未曾发生低血糖,其血糖在每天黎明以后(凌晨3点~8点)一段时间内逐渐升高的现象。
“黎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午夜过后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逐渐增多有关。此时,为了对抗血液中逐渐增多的胰岛素拮抗激素,人体需要分泌较多的胰岛素才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致使空腹血糖升高而发生“黎明现象”。
尽管“苏木吉反应”和“黎明现象”在临床上都表现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但两者病因不同,处理迥异,故需仔细鉴别。
具体做法是:患者可从夜间0点开始,每隔2小时测一次血糖,直至第2天早晨。如果在黎明前后发现有低血糖(<3.3mmol/L),则为“苏木吉现象”;如果夜间没有低血糖发生,而是表现为血糖逐渐升高,则为“黎明现象”。
不少糖尿病患者平时只查空腹血糖,并以此作为了解病情和调整药量的依据,是不够的。且不说空腹血糖并不能完全代表全天的血糖控制水平,仅看它可能造成的种种假象,便会误导治疗。
由于引起“苏木吉反应”和“黎明现象”的原因截然不同,前者是因降糖药用量过大引起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增高;后者是降糖药用量不足引起的空腹血糖升高,所以两者的处理原则完全不同。
若属于“黎明现象”,则应适当增加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剂量,且要使其作用维持到第二天早上,以控制清晨出现的高血糖。若属于“苏木吉反应”,则应酌情减少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并注意睡前适当加餐,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及空腹血糖的反跳性升高。
欢迎关注
微糖公众订阅号:boyibangdy
微糖官方微博:@微糖welltang
官网:www.welltang.com
微糖——微笑面对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