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近视(糖尿病近视眼会加重吗)
警惕!糖尿病六年,视力骤降背后的真相
56岁的陈先生六年前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由于定期定量地吃药,就没有在意其他的并发症。谁知1个月前,他感觉视力明显下降,眼前总有黑影在飘动,甚至看东西出现重影现象。陈先生这才重视起来,前往长沙湘江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否则有面临视力严重受损的风险。
面对诊断结果,陈先生既害怕又吃惊,“一直以来,我视力都还蛮好,而且我每天都按时按量服药,怎么突然这么严重了呢?”长沙湘江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王启常解释道,很多糖尿病患者以为只需要控制血糖就够了,却常常忽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而言,严格控制血糖确实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仅控制血糖不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起作用。除此之外,多数病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当视力下降明显时,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已是中晚期,因此,要想通过查视力去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靠的,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眼底检查。
王启常院长携团队为陈先生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手术并辅助药物注射和激光治疗后,陈先生的病情得到控制。王启常院长表示,医生常常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称为眼睛的“甜蜜杀手”,是因为患者早期眼部不红、不痛、不痒,但突然就视力下降了,因此一旦确诊糖尿病时,不管视力有没有下降都应该按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做全面检查,每年复查1次,必要时进行激光光凝治疗,越早发现治疗难度越小,视力越能得以保留。
通讯员刘旺香
来源: 潇湘晨报
糖尿病也会导致失明
【来源:晋江经济报】
本期特邀嘉宾 肖绵绵,副主任医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内分泌科主任。2009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曾到泉州市第一医院规培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进修。擅长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如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痛风等;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等糖尿病患者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医者提醒:及时防治很重要
说起糖尿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接近1.4亿。相当于约每10个人中,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糖尿病竟然还会影响眼睛,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前段时间,“36岁糖尿病小伙险失明”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众多关注。大家纷纷发问:为什么糖尿病会危害到眼睛?该怎么预防?本期聚焦,我们邀请了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内分泌科肖绵绵医生为大家开课。
甜蜜的视力“杀手”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糖尿病眼病便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且与血糖控制水平紧密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会日益增加,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60%~70%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治疗不及时,会有较大致盲风险。正因此,糖尿病眼病也被称为“甜蜜”的视力“杀手”。
糖尿病眼病自查
“糖尿病眼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患者很难察觉。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例,早期患者可能仅仅感觉视力略微下降,或者偶尔出现眼前黑影飘动等现象,这些细微变化很容易被忽视,或者与近视、老花、飞蚊症等混淆,从而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肖绵绵表示,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视力下降会较为明显,看东西也逐渐出现模糊、变形等,而此时病情往往已较为严重。到了病变晚期,患者往往会发生血管破裂出血或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的视力损伤往往已不可逆。
“糖尿病眼病可怕,但大家也不必过分恐慌。”肖绵绵介绍,糖尿病眼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也需警惕视网膜病变。
糖友守护视力须知
对于糖尿病患者(也称“糖友”),要注意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做好血糖监测,并且尽量避免过大的血糖波动,以免对眼睛造成更大的危害。同时,一旦确诊糖尿病,应立即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眼底检查。此后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已发生“糖网”,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肖绵绵提醒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特别是眼底出血的患者,需避免过度疲劳、长时间用眼,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活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血糖长期失控,糖尿病患者视力骤降险失明!王晓波主任提醒…
陈先生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但他总觉得血糖高点也没关系,因此并未按照医嘱去控制血糖。直到两个月前,他的眼睛看东西不仅愈发模糊不清,还似有黑影遮挡,已严重影响生活,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经厦门眼科中心眼底病专科行政主任王晓波检查后,确诊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I期,伴发双眼视网膜脱离和黄斑水肿,且右眼视网膜上增殖膜丛生,若再不尽快进行治疗,恐有失明风险。
左眼术前
右眼术前
个性化治疗,从“失明边缘”抢回视力“他的糖化血红蛋白高达10.3%,远远超出正常范围(4%~6%)。” 王晓波主任指出,长期血糖失控是导致眼部病变急速恶化的 “元凶”。
面对陈先生的复杂病情,王晓波主任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膜切除术等方式,精细剥离牵拉视网膜的增殖膜,复位脱离的视网膜,同时进行玻璃体腔注药促进黄斑水肿吸收。
王晓波主任为患者手术
经过规范化治疗,术后2个月复查时陈先生的视力已有明显改善,矫正视力从眼前指数提升至0.3,成功摆脱“失明危机”。但王晓波主任强调:“这只是阶段性胜利,后续治疗不能松懈。”
术后第一天
术后2个月
术后2个月
根据治疗计划,陈先生还需定期进行双眼眼内注药,并坚持随访复查,严格控糖,才能长期稳定视力。
糖网防治:早发现是关键,控糖是根本临床上像陈先生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王晓波主任表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网患病率高达 34.6%。
糖网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无症状,等出现视力下降、黑影遮挡等症状时,往往已到中晚期。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保住有用视力。
糖友必知的眼底检查时间表
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5年内需做首次眼底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就要查眼底,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已出现糖网的患者: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进行复查。
很多糖友认为糖网治疗后就万事大吉,这是严重的误区。王晓波主任强调:手术只是“救火”,后续必须长期“防火”——控糖、控压、定期复查眼底,否则眼部并发症仍会卷土重来。
治疗糖网不能“躺平”1.血糖控制是核心
糖友的糖化血红蛋白应尽量控制在7%以下,血压、血脂也要同步管理;
2.定期随访不可少
糖网具有进展性,即使视力稳定,也需按医生要求复查;
3.规范化治疗不中断
眼内注药、激光等后续治疗需坚持完成,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